---第43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44
《卷44 84/04/16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本文:通五時,是明如來教化眾生隨時應機----------。 一七○頁
16行
--------------,證真諦涅槃,是為通教義。 一七五頁
15行
【CD-59A】01:02
我們從通五時再講起,這是了解如來教化眾生,隨時應機施教,五時就是應機施教的目標,所以才没限年月,並非依次第而講,因為佛無有定法,是隨緣說法,隨機應變,因地因時因人說教,都没有一定的說法。
像華嚴時是當時他開悟見性後,談大乘最圓頓的理論,先從大法來教化菩薩,再來教化眾生,所以叫做圓頓的頓法,一入即是見性,都是說一真法界,就是一真如。而阿含時是專說小乘法,談因果,因果論講完,再從緣起論一直講進來。
所以五時有通、別,道理有通、別,因為五時之中分四教,藏、通是小乘法,別與圓是大乘法,這個道理就是以小升高,節節升高。
所以教部有四教的分別,「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兩種。「化法四教」就是藏、通、別、圓,至於儀的方面也有四教,「化儀四教」就是頓、漸、秘密、不定,有這四種儀性去化用。
涅槃經是聖行品最第一特出的,因為五味的次第就是成熟的譬喻,涅槃經就是華嚴已講完再譬喻五時,總說,所以譬喻。五時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時」,這五時再分下去譬喻,讓大小乘都能夠入,讓這些聽法華的中間,再考慮到小乘法,大乘法,種種,一入能夠圓徹。
最初,像牛出乳,再來由乳變酪,酪再出生酥,出酥再成熟酥;就是說華嚴時像牛乳,出來就好吃,不過漸次再攪拌,攪拌到變酪較濃,由濃就變成酥,變成牛奶粉,所以牛奶膏與牛乳粉就有差別,最後再取其精髓,叫做熟酥,熟酥就是バター(BUTTER奶油)最第一濃的,依熟酥成醍醐,醍醐就是乳酪,所以出五種味,叫做五味。這些五味成熟的次第,本師釋迦牟尼佛對眾生的種種根基與他的性別,都能夠通達。
第一、「華嚴時」,就是佛初成道,對一類大機的菩薩直談,所以大乘圓頓的法門,最圓頓就是一真法界,一真如就是本性,初入就是本性;再來就是譬喻,譬喻牛出乳,這就是說當時如果牛没有乳,就没有酪和生酥,圓頓的法門就是一入當下即是,出來馬上能吃,這就是華嚴時的乳味,牛乳味。
第二、「阿含時」,就是隱大現小,在華嚴時的次第就是教化這些大菩薩,現在這裡就是到阿含時,阿含經就是對小機,小機就是用牛乳膏,讓它較甜,讓他愛吃,就因為甜大家才愛吃,所以阿含都是從因果論的次第升到緣起論,這都是依各方面的次第,所以阿含叫做酪味,就是沾蜜給你吃,你才會想要吃。
第三、「方等時」,就是引小向大,阿含後再次第說方等,就是大乘經與小乘能夠連帶,大乘小乘都能入,這就是方等時;從酪出生酥,就變牛乳粉,所以方等再來叫做生酥的味,酥味。
第四、「般若時」,就不同了,般若就是談除執,廢一切情慾,所以比方等更進一步,從般若入,般若就是大慧,就是妙智慧,「妙」就是能夠圓徹理論,有智慧去辨別,牛乳粉是生酥,現在變成熟酥,熟酥就再進一步較高,就是バター(BUTTER奶油),般若時為熟酥。
第五、「法華時」,就是開權顯實,法華就是開權顯實,四聖諦已經無作了,不是用四聖諦顯用,就是無作四諦,在般若時還是權,到法華就是顯實,就是實教,都是對成就實教以上的菩薩。所以般若時以後才說法華,熟酥成醍醐,醍醐就是一種較高的乳酪,法華就是醍醐味,最上乘的說法,就是一佛乘。
所以五味的內容就是一層一層提高,像牛乳煉到變醍醐,這就是最高。因為為了佛的言教,最後再說涅槃經去總攝五教,讓眾生再引起前佛所講的這些去理論,涅槃經就是論這五時的種種法要,所以我們要了解「五時八教」。
再來要了解「八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本師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教化就是隨機施教,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歸納起來,從八種的教法去分別,這叫做判教。八教當中分兩種四教,就是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總合起來叫做八教,五時八教,這些就是天台的判教所攝來圓徹的理論。
先說「化儀四教」,化儀就是說儀相,對眾生說法,「儀」就是起慧,要如何來適合眾生的機宜?所以分成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有密說般若與不定法的教化,這叫做化儀四教,就是佛陀教化眾生所用的機宜,機宜就是佛能夠應用在眾生的機宜,所以叫做化儀四教。像藥方,病有深淺,有各種的病,就是應病施藥,藥不是好的就都能夠用,就是對病下藥,所以用化儀來攝取眾生的機宜,去化用,教化。
第一、『頓教』,頓就是頓超直入,就像華嚴時說這些上乘法,這就是一頓即見性,大家能夠深入,一入即是,不用循序而入,一入即是,所以叫做頓。所以「一超即入如來地」,每個人都有真如自性,所以就如來,如如來來,而眾生都來而不如,不了解我們的如意,因不了解而妄亂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所以頓教利根的人,就是以頓法來教化,利根的人就是要受大法,不用這些方便的引誘。最方便的引誘就是阿含時,直接對小乘階層來引誘;而頓就是直接,大乘是隨時頓超,所以叫做頓法,像法華、華嚴就是頓,最頓。
第二、『漸教』,漸就是漸次,一直進,由小入大的意思。所以修行的次第要斷惑,斷惑才能夠證果。我們因為無明惑,我們就是要斷三惑,無明惑,煩惱惑,這些種種,這些矛盾的迷執,這些如果没漸漸用五蘊來開導,没辦法頓開,不能深入。所以用五蘊來引誘,引誘就是對因果論,再來才用方便,了解緣起自然的生態,讓你了解,這樣漸漸直入,才讓你從五蘊來破你自己的迷執,所以能夠轉開一切的煩惱,能夠頓開,這樣漸漸才深入大教。所以鈍根的人,若没這樣不堪得接受,如果你一開始就說大法,聽不懂,他就不願學,所以就用引誘的方式,漸漸一直引進來,針對你的方便,讓你了解因果,這樣次第一直引誘,跟你說開因緣成自然的生態,宇宙萬緣的自然變化,讓你了解,一直深入,一直來引誘你,這樣才用五蘊來開導你種種的迷執,一直深入,漸漸引小入大,所以就是從阿含來提示你,讓你這樣漸漸深入。
秘密,所以這是『密教』,密就是不顯露的意思,密密讓你**。眾生的根性各別,所以在集會中,同時的受教,你所接受的教理,才再用密說,佛就以三輪不思議的神力,就是用密咒,圓音演暢,讓你對密咒去深入,隨類能夠得益,因為根機各異,種種,每個人的契入不同,所以佛一音演暢,隨類各得解,就是各人的根基不同,各人的思考不同,所受的道理,各人的淺薄去接受。
雖說同會聽法,大家都不聽法,各類有別,有大乘、小乘,也有頓,也有漸,種種;所以佛如果說小法,大乘來聽也是大法,佛說大法,小乘來聽也是聽小法,所以有頓、漸、秘密。所以這就是不同,各人所了解的彼此都不同,叫做密教,互相去了別,不同。因為同樣都在這裡聽,我所說的,使人了解的,互相各異,有的一法成,就是說他的大法就是一入,聽懂就了達,有的十句才聽懂一句。所以大乘的人就是悟大法,就是如來,他所說的是大法,不過小乘的人所悟是小法,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小法,大乘的來聽也是聽成大法,所以與眾不同,每個人不同,雖說一樣是大法,小乘的人悟小法,大乘的人悟大法;所以說小法,小乘的人依然悟小法,大乘悟大法。
淨名經云:「大乘法王眾所尊,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因為佛在說法,雖是一法,他的神力偉大,化用不共法,不共就是他那般若神力,大慧能夠化用,隨機能夠得解,這就是秘密,隨機各人能夠得解,這可說是「同席聞法,彼此不相知」的一種確實。所以如果經說完,他都再加一個密咒,也就是每一部經都有一部咒,各人了解多少,就得多少。
又云:「佛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說,各人的了解都不相同,雖說同樣一句話,聽到的人感概有分別,有的聽到就很好,哦!意思不錯,大家都會相應;有的聽到卻認為佔我便宜,各人在見解上有種種的不同。因為世尊的語言動作,一切能夠有秘密的神力,讓你不共法,一種說法有不共的法門,隨類能夠去得解,所以各人的利益不同。
所以一法能夠證明,聽的人各個所得的法要,彼此都不相同,所以各人所有的,你了解的多少,各人秘密通達的,言說不能及,是密密相應。所以一種說法,各人的相應不同,相應就是各人密密圓解的不同。所以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都在默示,讓你了解佛的知見,所講的讓你入佛知見,這就是說,各人了解佛的見解,各人隨手能夠瞬目,各種,各人的見解,各人的法要,各知不同;所以低頭舉手,瞬目揚眉,一一無非在秘密中轉大法輪,有緣眾生於中領會,各自得益。這就是秘密,密密,各人的相應,所以才稱為秘密,密教的意思。
再來『不定教』,這就是與秘密皆為同聽異聞,就是不定,因為只有這種教義,大家聽的都是那樣,但耳朵所聽進去的各異差別,所以如來同一說法,眾生各隨時所解的都不同,因為依機宜,所了解的各人不同,【CD五重玄義4B】各人的思想不同,各人的智慧不同,所以謂之不定,不定教,他的教法是不一定。並非我說這些,而聽到的人當中,都有相同的感應,這樣就不能說不定;就是同聽異聞中,能夠彼此,以不相當的了解的人,不能得到正法大定,所以謂之法中,各人密密的相應不同,相應不同自然他的教就謂之不定,不定教,所以彼此了解的都不相同,這樣叫做不定。
這些教法根本只是一體,因為佛所說的不二法門,他四十九年的說法,没離開心地,都是對心地法門在開拓,開通,讓各人能夠去了解,大家彼此都能夠相應,對!所以各人的顯露就是不定,不一定,彼此的了解也不一定,所以謂之秘密,不定,就是說你的相應不定,叫做秘密,秘密不定。
還有一種道理,佛在一會中的說法,因為當座的聽眾根性不等,所以如來雖然隨機施教,不過機緣各有差別,權益所得的都有頓與漸,所以頓漸兼施,就是這些互偏通達,大乘的人聽到大乘法,能夠圓徹並論。所以頓者聞頓即頓入,有一種聞漸則漸次悟入,所以當時說法有頓,雖說有頓法,彼此相應都不相同,頓法小乘人聽到變漸法。所以隨各人所了解的,獲益都不相同,所以獲益不定。聞頓得益的人,就是大乘法,大乘的人就是根器深的人,無論頓或漸,他的得益都是頓法。
所以佛一座異談,對此說頓,對一切眾生說漸,對頓對漸,各機各宜,雖說同聽都異聞,各人的見解都不同,教法或頓或漸,所以聽的人都不定,各人得益也不同,雖然同在這裡聽,不能確定他的判別能夠深入,所以頓的人,一聽就頓入,對小機的人說大法,依然不一定聽懂大法,所以叫做漸,漸與頓都用不定二字來講,名為不定教。
所以漸教中悟頓的教理,頓教中悟漸的教理,就是說,在聽,說漸的對機,對下乘的機來說法,說漸,不過大根的人,根性深的人隨頓悟,悟頓法,所以他所頓的中間,小根器的人也是漸入,不能說直入的。所以聞大悟小,聞大法悟小乘,悟小理,這就是根基淺薄,要悟大理没辦法。聞小教悟大理,因為理論雖然是一種,有一定的理論,不過聽的人没有定法,他所聽到的見解各人各異,所以有大乘的根緣與小乘的根緣,根基小的人,說大教也是悟小理,而根基深的人,說小乘還是悟大理,這就是不定的意思。
大智度論所謂:佛於鹿野苑初轉四諦法輪時,憍陳如等五人得須陀洹果。所以他一聽隨即悟入須陀洹,就是聲聞境,隨入聲聞境,一入就聲聞境。再來才斯陀洹、阿那含,從這些一直深入,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有八萬諸天得法眼淨,因為佛在說法,天人一切都有來監視,來聽,同時也有無量的菩薩來聞大乘法,得無生法忍。所以佛在說法不是只有眾生在聽,無論天人、地獄一切都有來聽,譬如我們現在在這裡講經,不是只有你們這些大眾而已,外面是無量無邊,三界以內,從四周圍聚集來聽,所以說大乘法,無量無邊的菩薩都來聽,這就是「同聽異聞」的證明,讓你了解,菩薩來聽,小乘法也變成大乘法。
所以要了解,說四諦法,為藏教的人所聽的,藏就是藏教,現在就是有「化法四教」,藏、通、別、圓,隨其各人不相同,「藏教」就是阿含時,「通教」就是方等時,「別教」就是般若時,「圓教」就是圓頓,法華時,一佛乘。
所以悟因緣生滅的理論就是「通教」,人,一切如果聽到,都了解緣起即空的理論,緣起即空就是我們的自性,悟這緣起就是我們的自性,「緣起自性空」就是通教所攝的。為什麼「緣起自性空」呢?緣是對外緣起,我們的空照,所以空照的理不能圓徹。「別教」的人聽到,悟這緣起即空即假的理論,空有無礙,能夠圓徹。「圓教」的人聽到,則悟緣起即中道實相的理體,了解緣起就是能夠鑑機,對外事體能夠圓徹,了達,事理圓通,能夠再對外,中道就是以理能夠教化,中就是理論圓徹,這有三觀的論用,空假中。
關於『三觀』,「空觀」就是有妙觀察,對外的假能夠圓徹,深入了解,對外的緣起能夠妙觀察起慧,以慧能夠成智,以智成理,以理圓通事,空有無礙,事事圓通,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樣就是圓徹中道義,這個意思要了解,這是大乘的法門,三觀妙用是聖者所用的。
所以佛以一音演暢來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彼此互不相同,了解就謂之秘密,秘密教,佛以一座隨機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的不同,各各所解的都是各人的意思,各人彼此所知的不一定,就是不定教。秘密就是說不定,他的教法是一,所要密密自己相應的各人都不相同,所以叫做「秘密」與「不定」二教,能夠統攝「頓」「漸」這兩教。
佛就是能夠圓徹,了解眾生的機宜,雖是隨機,以五時的說法,總之都有頓教直說大法,和有漸教談小乘法,不定教是一座異談,所解的不同,不同就是秘密教,佛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得解,這叫做不定。
四諦法的轉法輪,就是各人隨機應變,所有的佛法都是以四諦來轉法輪,說到能夠通達無量諦,為什麼呢?譬如說苦、集、滅、道,這叫四教儀,四諦的教法,所以將苦化為三苦、八苦、無量苦,為眾生知苦慕集,集諦才改為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這四科的化用,單單五蘊的化用就有八萬四千法門,能對眾生的機宜,對機,各種的機緣不同,雖然各人的根
基不同,各人的見解不同,都能隨機應變,解開你的迷執和痛苦,所以八萬四千門就是八萬四千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能夠度眾生八萬四千苦,就是說他的種種說法不定,雖然同樣說五蘊,各人聽到各人了解的,各人對他的機宜,這叫做不定,所以這樣叫做「化儀四教」。
再詳細研究起來,須要各個的教義,所以這個行,要了解「三義」的解釋,各人去解的,所行的不同。
『頓教』有三義:
一、「約教」,謂歷時調停,所說的圓頓大法,頓教,直說都是圓頓大法。別就是指華嚴,所說的通別各異,因為別就是大乘法,特別須要菩薩才有辦法來聽。
『通五時』,有般若就是通五時,法華三時,三時中都有,法華時也是這些大乘的,因為漸,所以一直入,佛的弟子都跟在佛的身邊,一直漸入,到法華時就悉皆了解。
所以有三部,「約三部」,都部類都,雖說有三藏十二部,所依的言教有別,轉法華的經義,從華嚴到法華都是別,所以凡夫一代教中,直說頓超的法門,像圓覺經所說的一直深入,這部圓覺所攝的都是頓法,能夠圓通,這是正確的,這就是頓法。
『漸教』有三義:
一、「約教」,謂引鈍根,經有分三時的調停,先說小,後說大,別則獨指「阿含」,能夠漸次入「方等」,由方等再漸次入「般若」這三時,所說者都有通前後,前後就是兩個時皆有。
二、「約行」的方面,第一是約教,現在第二就約行,有按理論一步一步來深入修持,次第去證悟,所以用理論從阿含、方等和般若這三項直入漸修,會證悟到解脫生死,能夠斷惑證真。
這三部經能夠特別指阿含,通你的凡夫一代的教中就是,所說的小乘引誘到儘收入阿含,再來偏入方等,再進入般若的收入,各個都是各異,大家一直入。所以漸次破執著,解開一切的迷執、煩惱,頓開我們種種的迷念,所以有般若的妙慧,能夠收入種種的得益。所以這三部經漸入,讓這些小乘的人能夠深入了解。
『秘密』也有三義:
一、「約教義」,因為四時中,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三輪有不思議的能力,「身輪顯通,口輪說法,意輪鑑機」,就是說身輪能夠通達,顯這些通就是身輪能夠化法,因為身輪能夠隨類應機,能夠去感化,隨機通達眾生的機緣,用身輪顯用,所以化身、應身能夠通達眾生的機宜,去化用這個身,如果由化童子身就化童子身,化大官他就化大官的身,所以種種隨類化用。
「口輪能說法」,嘴能夠對眾生來說法,「意輪能鑑機」,自性能夠圓通,明照眾生的心地,能夠對機說法。所以意能鑑機,口輪能說法,所以都能對機說法,雖然他對大眾一音說法,隨類各各得解,所以不能說,各人所別,他是所指的有通、別。
所以四時,通別,都各人,雖說合眾人的機宜,所以法華以前所說的,唯法華就不同了,法華所顯露的教儀就是有一個秘密,說密咒,不是說密教中所顯的,各人密密相應的都是唯一,到法華就都是顯露教儀,大家能夠圓徹成菩薩的境界。
【CD五重玄義5A】再「約行證」來講,約行,修小行的人密密證大果,就是說有法華的時,修小行的人也能得大益,修大行的密密相應,所以修大行而密證小果,修小行的人得大果,修大行的人能夠證小果,不是說修大乘法,他一入是大乘,對!會了解小果的人,所得益的,所修持的,這叫做特別,這叫做陀羅尼法門,陀羅尼謂之密行,密密行持。
三、「約部」,特別專指一切陀羅尼經,通則諸經悉皆得益,因為三部最好就是密行得益的,就是以密咒能夠相契合,因為通諸經的密咒,像彌陀經就是往生咒,楞嚴經就有楞嚴咒,各經各有咒,所以各部所行的能夠深入,了別一切的顯教,通達密,密就是咒,能夠密密相應圓徹,所以經就是咒,咒就是經,這就是密教所攝的。
『不定』也有三義:約教、行與秘密這三項,第三就是約部,無別可指,没有分別四時所說的諸部經典。
這都是以化儀四教來對眾生通說,就是頓、漸、秘密、不定這四教,就是佛的機宜能夠契合眾生,頓的人,他的義就是成立頓,義就是我們的自性圓徹,所以不定就是化眾生的義性,義就是自性顯慧,義與疑就差別,疑就是疑鬼疑怪,凡夫的迷執。
化儀所用的就是以眾生的機緣,他的義性如果是大根的人聽都是頓,對最利根的人說漸也能夠圓頓,利根的人深入進去還是變成頓。華嚴時所說的教儀,對漸教的人也是契機契理,所以頓就是以華嚴所說的教義來攝取這些上根器,對漸教的人契機契理,就是以阿含所說的教義來讓你漸入,這叫做漸。
所以各頓,各漸,「頓」與「漸」就是讓眾生契機契理,對機說法。所以當時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他就說頓,先讓這些菩薩,再來漸次對小機的人說阿含,讓他能夠漸次成立去了解。
再來「密教」,這是一種的,他所說的都隨機能夠得解,所以圓音演說,雖說一會中所說的經義,各隨機漸證,與秘密,這就是約小機的人漸漸深入。所以「不定」就是以一會中,雖說隨機說法,大小兼施,偏圓都是總說,聽的人,各個所收入的,了解的,各人獲益的,不一定,大機聽大法,小機聽小法,所了解的不一定,所以這叫做「化儀四教」。
現在講到這裡,對頓、漸、秘密、不定,佛說法的教義就是化儀,他的義性,佛的真義就是他自性通達,所說的真義對機,隨這個機緣,各人去了解,就是這四種,所以頓、漸、秘密、不定,這些就是藏、通、別、圓,有「化儀四教」去化用,這就是以隨類。
接下來,他的說法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叫做「化法四教」。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化法來教化眾生,他的方便法門,他的教法就如同藥味,他的處方就是大病用大藥,小病用小藥,各人各解的。所以他的教儀有四教儀,就是藏、通、別、圓,『藏教』就是阿含時,『通教』就是方等時,『別教』就是般若時,『圓教』就是法華時,所以四時八教,現在來就是「化法四教」。
第一、『藏教』,藏教就是對小乘的教理,就是說阿含,完全說當時小乘的三藏教,三藏就是約「教」與「行」和「自己證的」這三種,所以小乘的三藏教就是由小乘三藏-經律論,叫做三藏,與大乘的三藏說法,就是比較完整,它所攝的,各人都依然藏通別,就是說經律論,就是說大乘所聽的,都比這些小乘的人較不相同,所以藏教就是三藏-經律論,小乘有三藏教,就是依戒定慧三學。
小乘就是依經律論去化用,來教化眾生,經藏有四阿含經,律藏就是以毘尼為律,因為比丘比丘尼先說律法,律就是戒律,凡所有的比丘與尼師,各個律儀不同,叫做毘奈耶,翻為律,律儀就是律藏所攝的,印度話叫做毘奈耶,也可以說調伏,就是調伏我們的身心,用教儀來調伏你,阿毘曇論藏具說阿毘達磨,所以阿毘達磨譯為無比法,無比就是依教儀,要純如教化,遵守教化,所以遵守當中,有聲聞緣覺這二乘,根機較鈍的人屬小乘的教法,如果没對律儀來開示你,讓你身心能夠調伏,不能承受小乘教法的法門,因為鈍根的人-鈍根的眾生,就是明生滅四諦,就是十二因緣,修六度,了解六度,這樣漸入,六度能夠圓徹,才用空觀來斷見思惑,分成見惑與思惑,後面會說,所以來深入,斷見思,對空義能夠了解分段生死,能夠偏入真實,到究竟涅槃。
小乘的聲聞緣覺就是對五蘊修持了解自己,妄亂的思想與一切的迷執、煩惱能夠頓開,叫做斷見思。深入十二因緣,能了解生從哪裡來?死要往何處去?能夠頓開分段生死,能夠深入,滅無明來解脫生死,這叫做「偏真涅槃」。
藏教所攝的教義,就是以經、律、論這三種去開示,由小乘法讓你解開心結,如果没有以律來戒你的心性,没辦法來修入。所以佛的法門都是對機,藏教所攝的就是經、律、論和五蘊、十二入、十二因緣這些,從這些讓你能夠了解六度。所以教義是初入和初機的小乘聖者所攝的,就是藏教。
第二、『通教』,通就是同,就是對三乘共同說法,所以教義就是通達聲聞、緣覺到菩薩,三乘共修。所謂通教就是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二教。「三乘共修」就是小乘的人、中乘的人和上乘的人共同都能夠來深入,隨機能夠得解,叫做通教;鈍根通藏教,利根的人通別、圓二教。
所以教化眾生,因為界內就是利根的眾生,能夠隨入菩薩的境界,所以正化大乘根的人;傍化二乘,明無生四諦,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理」就是以六度,六度就是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都是行六度萬行。二乘人就是無明、生死,對四諦,讓你了解自性都是不生不滅,就是這個因緣法;修六度就是修體空觀,斷三界見思惑,因為執偏空,這是二乘斷見思,了生死,因為把一切眾生的習氣斷盡,所以成一切智,有真諦理,讓你跳出分段生死,有真諦的涅槃,就是通教所攝的,所以斷迷證真,有這個諦理,所攝的法門,讓你能入涅槃,就是解脫,所以小乘的法門就是讓你能夠解開繫縛,脫離分段生死,有這些真諦理來教化你,用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讓你有這些真理來脫離生死,這就是證「真諦涅槃」,這是通教所攝的。
第三、『別教』,別教就不同了,別是各別不同的意思。因為教儀獨被菩薩,菩薩與二乘就是別了,差別太大了,所以不通於聲聞與緣覺。所謂的別就是,前藏、通二教是小乘的教法,別教就是大乘菩薩所攝的,就是以宇宙人生能夠見性,圓徹,這就是別教。所以這個教義就是
(第44卷完)
---第45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