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南竿書法分享之旅
馬祖南竿書法分享之旅 留影 航跡圖
日期:101年10月27日(星期六)。 天氣:晴。
隊伍:江翠書法社。
領隊:梁筱娟。
隊員:梁筱娟、劉信誠。
記錄:劉信誠。
◎行程簡介:
台北松山機場→馬祖南竿機場→八八坑道→馬祖酒廠→連江縣衛生局→馬祖民俗文物館→南竿遊客中心→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雲台山→海天酒店→馬港天后宮→媽祖巨神
像→中正國民中小學→馬祖南竿機場→台北松山機場
板橋江翠國中
吃完便當後→帶著行李步行去搭捷運。
台北松山機場
機票劃座位→行李過關→隨身物品過關→候機室等候(飛機誤點15分)→搭機場接駁車→登上飛機(所有電子儀器關閉)
馬祖南竿機場
約50分鐘到達→等候拿行李→曹主任帶著子孩來接機→搭曹主任的自小客車去旅館
八八坑道
興建完成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因此得名。原來是軍方戰備用途的戰車坑道,後來由於坑道中段塌陷,戰車撤走後,曾經在軍管時期充當馬祖電信局的上班地點及電信機房
,如今則是馬祖酒廠窖藏老酒與高梁酒的最佳場所,遊客一靠近坑道口,就可聞到濃濃酒香味。
八八坑道另一頭的出口是南竿機場,地方政府曾經多次修復中段塌陷部分,準備重新貫穿,但由於坑道中段地質破碎,經過多次修復卻又多次塌陷,目前仍無法貫通。
馬祖酒廠
1956年即成立的中興酒廠,於1969年更名為馬祖酒廠。
酒廠位於南竿鄉復興村牛背嶺山脊,復興村三面環山,北伸海峽。
馬祖各種名酒皆引山坡附近之天然甘泉釀酒,井泉水質甘美,品質精純,所釀醇酒味芬香馥烈,屬特級上品。
而陳年老酒必須存放至陰冷的山洞坑道中二年以上才能銷售,是福州風味十足的酒種。
連江縣衛生局
曹主任去辦私事(幫老婆繳交植牙費用)
馬祖民俗文物館
位於南竿鄉清水村介壽公園內,毗鄰經國紀念館、勝利水庫與勝利山莊,依山傍水,風光靈秀。
始建於民國63年,72年重建,目前的新館是於民國88年興工,93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
為保存馬祖文化資產,連江縣政府首先在民國63年10月,於清水村勝利水庫上方興建完成一棟RC二層建築,並向民間蒐集地區文物,陳列供地區軍民與外賓參觀,由於受限於經費
,內部設備與館藏文物,僅具草創規模。
民國71年,馬防部撥款新台幣兩百餘萬元重修文物館,全館分設為民俗、景文、振武及懷德等四廳。重修工程歷時約半年完成,並分別從北竿、東莒移來清代鹽碑、東莒燈塔霧砲
等古蹟,陳列於館前,於民國72年元旦重新開館。
民國85年11月,馬祖首屆民選縣長曹常順向文建會爭取補助一億八千萬元,將歷史文物館拆除,在原址擴建新館。馬祖民俗文物館新建工程於劉立群縣長任內庚續進行,民國88年1
月正式動工,91年3月竣工。馬祖民俗文物館新建工程由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承包設計與監造,新館外形仿閩東聚落建築模式,展現馬祖傳統聚落高低錯落之美,突顯地區的建築文化特
色。該館於民國93年元旦,由繼任的陳雪生縣長主持開幕剪綵儀式,正式對外開放。
北海坑道
民國57年,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
」
作戰工程。(註: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
當年,馬祖防衛司令部出動了兩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和1個傾卸車連,編成3組,日夜不停趕工,歷時820
個工作天才完工。當時的工程技術遠不如現在發達,能在堅硬的
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之外,只能靠一鎬一斧的人力,工程極為艱鉅,由於炸藥爆破之後,現場煙霧瀰漫,施作的工兵戴著口罩勉強工作,只能做10分鐘就要換班,為了這條坑道
,也犧牲了不少官兵的寶貴生命,可說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鮮血與汗水。同時,也讓這座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碼頭坑道,披上了無比悲壯的神秘色彩。
南竿北海坑道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位於仁愛村附近一處澳口,外觀平凡,但進入坑道內才發現,整個坑道充滿詭譎而神秘的氣氛,工程之雄偉,真是別有洞天。這座「井
」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18公尺、寬度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水道640公尺、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又被譽為「地下碼頭」。沿著步道
蹺行一週,全程約為30分鐘。
注意事項:坑道在大潮的漲潮期間,由於海水淹沒步道,無法進入,因此參訪北海坑道須避過大潮的漲潮期間。如果暫時無法入內,可先前往附近的鐵堡或官帽山一遊,等退潮後
再進入參觀。
大漢據點
大漢據點是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不同於其它的軍事據點,大漢從下到上有三層坑道,地下第一層主坑道長約304公尺,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遊客走在狹
長蜿蜒的岩洞裡,不畏艱難的歷史歲月是具體而微呈現。已閒置的大大小小機槍砲射口宛如相機的觀景窗,是通過幽暗後的另外一番新天地。
地上一層之三層多砲台坑道,通行廊道較為狹小,而內部設置高角砲砲臺、彈藥儲藏空間、士兵宿舍等軍用格局,具有完整之軍事設施。由於撤軍,民國92年移交給馬祖國家風景
區管理處整修,於民國95年底整修完成,次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連結北海坑道的新景點。
大漢據點末端出口處,建有一條新的步道,連結官帽山生態公園,遊客可以順道遊覽官帽山,再經由仁愛村(鐵板社區)前往南竿另一著名的景點--鐵堡。
鐵堡
鐵堡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路下方,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而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
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的水鬼摸哨。
雖然廢棄已久,但據點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廚房、廁所、房間、臥床等防禦工事和生活設施,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馬祖當年唯一有軍階的一隻狼犬,就駐防於此。此堡為昔日一重要戰略據點,今已全天開放免費進入參觀,是體驗昔日戰地風情的一處絕佳地點。
雲台山—南竿第一高峰
雲台山海拔248公尺,為南竿第一高山,在馬祖列島僅次於北竿壁山。天候晴朗時,立於山頂,不僅東、西莒島躍然眼前,就連大陸福建沿海的北茭半島都清晰可見。因地利優勢,
國軍進駐後,便在山頂設立觀測站,擔負監測對岸動態的重責。
山頂上有一漆著迷彩外觀、感覺神秘的「馬祖雲台山軍情館」,內部展示中共在華南一帶的軍力佈署,以及過去兩岸對峙時期的空投宣傳品、解放軍制服、各式軍械等文物。
除了日間登高觀景、傍晚欣賞落日晚霞,每到仲夏夜裡,常有情侶三三兩兩,相依在此,迎著微微海風,俯瞰山下燈火點點。
雲台山已被列入「台灣小百岳」之一,唯一的聯外道路為連續陡升坡,近來常見單車騎士挑戰此險峻路段,奮力踩踏,挑戰體能極限,攻上南竿最頂峰。
海天酒店
今晩就下榻海天酒店→在馬港觀光夜巿(一條街道)的和田屋晩餐→餐後到中正國民中小學佈置場地(貼書法作品),到22:00才完成。
隔天早晨→參訪馬港天后宮→馬港老街(與觀光夜巿平行的一條街)→回海天酒店早餐→餐後上山參訪媽祖巨石像→中正國民中小學(書法分享研習)
海天酒店成立於2008年,座落在南竿西區最大的村莊——馬祖村,天后宮和馬祖劍碑(馬祖地標)相隔僅一箭之遙,距離馬祖村最熱鬧的新街約100公尺,街上每隔三、五步就有一
家餐館,馬祖美食隨時熱騰騰上桌,「食」的選擇豐富,生活機能也方便。
海天酒店原為軍方管理的「馬港招待所」,目前由馬祖境天后宮管理委員會經營。媽祖為馬祖地區主要的民間信仰,也是護佑漁民的重要神明,而海天酒店環山面海,山光水影盡
收眼底,因此建築本體融合了廟宇的古典氣息與海上風光,客房多數面海,拉開客房落地窗簾向外望出,沙灘、大海、船舶、海鳥、夕陽近在眼前。
酒店前方的沙灘是隨時開放的海水浴場,夜裡則有輕柔的浪濤陪伴入眠。宗教的氛圍加上碧海風光,令人身心放鬆放空,胸臆間洋溢著安穩與靜謐的舒適。當清晨第一道陽光灑入
房間,印入眼簾的是遠方的軍艦、湛藍的天空和金色沙灘上鑲著的雪白浪花,陣陣入耳的是窗外鳥語啁啾與浪濤的合鳴重唱。
馬港天后宮
馬港海濱的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俗稱媽祖,是馬袓地區的信仰中心。
相傳媽袓是宋建隆元年3月23日生,福建莆田湄洲東螺村漁民林愿的第六女,本名默娘,8歲能讀書,焚香拜佛,13歲時遇見一位道人,接受了他傳授的銅符秘訣,16歲時泅水救父
,因此極有孝名,後來又常顯靈救人於水患中,或驅邪除惡,極受鄉民愛戴。
宋、元、明各朝歷封祂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尊稱,供奉媽袓的廟,也因此命名為「天后宮」。而馬袓港據傳是媽袓負父屍出的地方,因此於海濱立廟
紀念。
馬港的天后宮建於清末,據傳媽袓的肉身就葬在此廟的供桌下,歷年來迭經翻修,飛簷畫棟,金壁輝煌,善男女頂禮膜拜,全年香火鼎盛。
媽祖巨神像
甫於98年10月開光的媽祖巨神像,加上高度29.6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
本尊巨神像本根據馬祖<<連江縣誌>>的紀載,馬祖全縣面積為28.8平方公里,因此將媽祖巨神像興建成28.8公尺高。但後經最新測量,馬祖實際面積為29.6平方公里,因此在媽祖像
上方加上避雷針,高度達到29.6公尺,兩個數字正好是過去與現在馬祖四鄉五島的總面積。
馬祖媽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石建構而成,有「365日、日日平安」之意。
書法分享研習
上午課程:簡介書法歷史→執筆方法→運筆(筆法、筆勢、筆意)→簡介文房四寶→簡介書體分類(篆、真、行、草)及各種書體特色和鑑賞
午餐時段:贈送書法作品給來研習的老師,捐贈戴紹卿書法選輯給主辦學校及馬祖圖書館。
下午課程:示範書寫筆法→現場揮毫(春聯及作品)→心得分享
◎參考資料
馬祖民俗文物館建館碑誌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吉旦歷史為全民共同記憶,文物乃前人智慧結晶;族群發展取決於歷史之厚實,游子魂縈故里則以文物為憑依。
馬祖本海上之荒島,宋代以來即見閩東漁人涉險汎淀於此,其後漸成聚落。先民雖胼手胝足,耕海為田,而隨身遷移之禮制民情,卻猶見中原古風。民國三十八年,馬祖因海峽風
潮而成海上長城。國軍轉進,開物成務,建設鴻猷,肇建此時。民國四十五年為因應軍事所需,地區實施戰地政務,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將本地建構成軍事民政雜揉之特殊風貌。
整軍經武之後,民生條件轉佳,教育普受重視,惟傳統文化卻因鄉賢徂落而呈花果飄零。地區政府有鑑於此,於民國六十三年建請軍方撥移清水村庫房壹座,草創馬祖歷史文物館
。體制因陋就簡,了無規模可言。民國七十二年雖於原址重修,但仍屬雛形,不惟空間狹隘,基本維護設施更付闕如,文物殃劫,令人扼腕。民國八十一年,還政於民,戰地神秘面紗
漸褪色。原鄉文物對社教的功能、根源之探尋、向心力之擬聚、精神生活之陶冶,深受各界之重視。民國八十六年,曹前縣長常順先生乃指示教育局積極規畫,並向中央爭取經費。次
年劉立群先生接掌縣政,成立馬祖民俗文物館籌備委員會,建館工作於焉展開。期間劉縣長全程參與,鉅細靡遺,評估與商確再三,遂成定案。建物由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擘畫設計,
採閩東建築式樣,以高低錯落自成聚落形態,由點、線、面、體之結合,突顯地區文化特質,並兼具展覽、會議、多媒體視聽教學之等功能。本館由瑞山營造事業有限公司承造,造價
新台幣壹億柒仟貳佰萬元,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全額輔助。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九日興工,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竣工。
落成之日,緬懷前人開山啟林之功,並感戴各界鼎助玉成,不揜祖先義勇之德,特勒石為記,以垂淵長。
嚴禁就地配鹽始末碑記全文 ◆文/王花俤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糧餉鹽課英,為愷切曉諭事。
照得沿海各漁戶出洋採捕,向應以何處之船配何處之鹽,不容紛爭。前据福建鹽道詳据連幫商陳建豐具稟:「援引『鹽法志』開載嘉慶年間,前鹽道案以長樂漁戶在連江洋面採捕,應
令就連幫配鹽」等情。
本部堂當查漁配章程,續於道光二十二年間,由尋鹽道詳經前代辦督部堂曾批飭:「應照向章何處之船配何處之鹽,不准混就漁捕:地方配銷自應循照辦理,不容藉志舊案混行爭執。
」分晰批飭。嗣据該甲長陳承福等,漁戶林迎士等呈控:「連江幫商陳建豐恃強勒令在連配鹽,請由轅示禁。」又經批:「道出示,禁止勒配。」各在案。
今復据甲長、漁戶等貝呈:「以現在漁汎已屆,□□百計掯延」等情,殊屬藐玩。井据長樂梅花樸戶黃連三赴轅,呈請「出示曉諭,就籍配鹽」等情:自應准予出示、分別曉諭,禁止
陳各乘時就籍配鹽、出洋釣捕,免誤汛期:并聽勒石永禁,杜絕爭端。除呈批示外,合行出示曉諭。
為此,示仰各商幫、漁戶人等知悉:凡爾等籍隸長樂各漁船,務須就長樂本籍埠舘照例配鹽出洋,照常赴長岐橋仔等處採捕,不得買私□配:爾長樂埠所舘伴人等務須循照舊章授配,
不得索擾阻撓,致誤漁汛。倘連幫商哨敢再堅執志載舊案,恃強勒令,在於連江重配、任意需索阻撓,許該漁戶人等據實指告,以憑究辦。本部堂令出維行,其各凜遵.切勿以身試法
。凜之!示遵!右諭通知。
同治捌年玖月拾肆日,給長歧澳勒石,永遠示禁。
清末馬祖配鹽碑記歷史背景 ◆文/王花俤
馬祖列島位在閩江口外,海、淡潮汐交會,由於海洋生態系統特殊,因而蘊育出豐富的魚貝,種類也特別繁多,不同季節迴遊不同的魚群。漁汛來臨時,來自閩東沿海漁戶在馬祖列島
各澳口掛網搭寮,漁汛結束後,部份漁戶收網返回原鄉,等待下一季漁汛的到臨,週而復始猶如海上牧民。由於來自閩東沿海籍漁戶眾多,其中以長樂縣籍居多,連江縣籍居次。不同
縣籍漁民,紛爭衝突時起。清同治年間以就地和就籍配鹽爭執最嚴重,甚至驚動閩浙總督出面仲裁,以平息糾紛,並且在北竿長岐澳和橋仔澳勒豎石碑,以示禁令。其中原委因配鹽而
引發,導源於連江鹽幫商人陳建豐援引嘉慶年間『鹽法志』,長樂漁戶在連江洋面採捕,勒令就地向連幫配鹽,長期壟斷鹽利,影響長樂漁戶生計甚劇,引發眾怒,長樂梅花漁戶黃連
三代表赴官衙控訴,陳請就籍配鹽。於是閩浙總督英桂亦察覺連江鹽幫恃強配鹽,致誤漁汛影響生計的嚴重性,示諭各商幫和漁戶,凡長樂各漁船,就長樂本籍鹽舘配鹽,可以照常赴
長岐橋仔等處採捕,不得從中阻撓,違者究辦,才平息這場配鹽紛擾。
馬祖列島歷史
北海坑道碑記
石村之間的港灣,入內坑道十分雄偉!坑道圍成井字型步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向南與外海相通,全長約700公尺,水道長約640公尺,漲潮時水位可高至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
氣勢非凡!另又被譽為「地下碼頭」,這是為了防禦砲火,因應「戰備地下化」而開挖足供百艘登陸艇使用的坑道,可謂是鬼斧神工,是最具戰地特色的景點!
馬祖寬頻地震觀測站
偵測地震的儀器稱為地震儀。連結許多測站形成地震網,可用以計算地震的發生時間、位置及規模。
地震儀的種類主要有四:
1.短週期地震儀(此類地震儀設計大多用於記錄地動速度歷時)。
2.長週期地震儀(此類地震儀設計大多用於記錄地動位移歷時)。
3.強震儀(此類地震儀設計大多用於記錄地動加速度歷時)。
4.寬頻地震儀。
短週期地震儀及長週期地震儀是屬於速度型地震儀,可以記錄到極為弱小的地盤振動,非常適合學術上地震學各種研究、地震活動觀測及最終目標的地震預測的研究。由於儀器本
身設計原理的限制,大地震所產生的劇烈震動常常會使儀器的記錄過大而產生失真,無法真實反映出各地的振動情形,不適用於防災方面的應用。
強震儀又稱為加速度型地震儀,記錄到的訊號為地震所造成地盤振動的加速度值;由於振動加速度可以直接反映出當地地盤振動程度,迅速提供救災單位搶救方案重要依據,同時
加速度值也是工程界耐震設計規範最為重要的參數之ㄧ,因此加速度型地震儀所收錄到記錄再地震防災及工程方面應用為一極為重要的資料來源。目前整個台灣地區裝設此種加速度型
地震儀的測站共有688站。
寬頻地震儀為目前世界最新進的地震觀測儀器,擁有記錄頻寬較寬廣及感應器較靈敏的特性,能夠確實記錄到較寬頻段之完整地震波,對於地震定位及規模計算方面,能夠彌補傳
統速度型及加速度型紀錄之地震波訊息不足,同時亦可以藉其靈敏性提供遠地地震紀錄,甚至遠地的人為造成之爆破性震源同樣可偵測到;另一方面,也藉由寬頻地震儀所記錄到完整
段層面破裂過程之地震波形記錄,對於台灣及鄰近地區大地構造與地震活動關連性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
鐵堡
鐵板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由於地形險要,曾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故稱為鐵堡。西側海岸線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由於防禦工事需要
,便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堡內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海防上
的要塞,展現出「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
當年為防止大陸水鬼摸哨與突擊,鐵堡岩礁上插滿玻璃碎片,也曾是昔日防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防之地。雖然目前硝煙遠離,鐵堡經過整修,已成為一處體驗戰地風情的景點。
雲台山
雲台山標高248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為台灣小百岳第98座,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北茭半島的最佳景點。
為瞭解馬祖戰略情勢與當面共軍動態,馬防部於民國85年興建軍情館,藉以強化官兵敵情教育,98年考量兼顧馬祖地區觀光發展,軍情館內陳列資料依據國家機密保護法完成篩檢
及遷移,並同意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辦理原軍情館整修,遂於99年11月7日開放遊客參訪。
卡蹓英雄館
位於馬港制高點的「迎賓館」,最早叫做國軍英雄館,戰地政務時期為馬祖防區招待高級來賓之用,能俯瞰整座村莊,視野極佳,近年因國軍精實方案成為閒置營區,也是繼馬港
招待所之後,成為縣府爭取移撥使用的對象。
馬港天后宮
馬祖天后宮香火十分鼎盛,位於南竿島西方的馬祖港邊,廟內供奉媽祖,左右陪祀有千里眼與順風耳。
相傳昔日孝女林默娘投海救父,背負父親的屍體漂流至南竿島,當地的居民厚葬於此,並建立廟祀奉,廟中央的石方及媽祖棺木遺跡,為感念此事蹟,此島遂稱為「馬祖島」。
清康熙時謚封媽祖為天后,又稱「天后宮」,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每年的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紀念日,迎靈繞境,是當地民間重要祭典日。
馬祖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