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 演變簡述
二、 書體概分
(一) 古文類
1.甲骨文:(1)龜甲 (2)獸肩胛骨
2.金石文:(1)鐘鼎 (2)石鼓
(二) 傳統書法類
1.大篆:銘文款識
2.小篆:(1)秦篆 (2)漢篆 (3)後代篆
3.真書:
(1) 隸書:a)秦隸 b)漢隸 c)木竹簡
(2) 魏碑:含南北朝體
(3) 唐楷:a)初唐 b)中唐 c)晚唐
4.行書:
(1) 正書之小偽
(2) 晉代
(3) 唐代
(4) 宋元明清各朝代
5.草書:
(1) 章草
(2) 今草
(3) 狂草
三、 書法欣賞
(一) 殷壚文字:甲骨文多為契刻卜辭。1899年為王懿榮、劉鶚等發現,約十萬餘片,五千餘字,僅可辨識一千五百餘字。多象形,雜亂無章,大小方圓不一,且為刀刀刻。今人研究者有董作賓較有成就,惟限於年代久遠,考據難竟全功。
(二) 石鼓文:春秋戰國時代遺物。公元前374年刻石,發現於陜西鳳翔,刻於十個鼓形石上,記述秦君田獵事。原約有700字,唐、宋時存465字,今僅得270字,第九鼓已一字無存。
(三) 木牘:1980年於四川省青川縣發現,古隸、墨書,三行,一百十九字,為篆隸演變中之書法作品。
(四) 竹簡:秦代晚期作品,有四百六十片,裝訂成三集,草篆字體,為屬下向御史奏謁書。
(五) 詔銘虎符:此類零星出土殘存文件,多為秦代遺物,亦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期間作品,率多為小篆體,疑為李斯、趙高等所作。
(六) 刻石:泰山刻石、瑯琊台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字體多屬小篆,為秦代產物。書體嚴謹,具均勻、平整、制式規範。
(七) 馬王堆帛書:源自西漢,自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書體為隸變之轉捩期中作品,既有小篆痕跡,復露隸書意味,得古墓深藏,保存了書法演進的史跡。
(八) 漢隸:由於時代的需要,文字運用漸由繁入簡,篆書為佐隸書作逐漸興起,形成轉變。秦時文字極為複雜,形成隸書之初,正書之態,漸趨興盛,至漢代始發展成波磔之勢,使書法愈講求美感。
1.子遊殘碑:東漢早期作品,民國二年河南安陽出土,斷為兩截,九十三字,拙厚健駿。
2.袁敝埤:東漢元初四年刻,碑斷缺,篆體有隸意,民國十一年河南偃師 出土,七十餘字,筆法近袁安碑。
3.嵩山三闕銘:三者分立於河南登封中岳廟,東漢元初五年刻,隸變初期成熟作品,圓潤、峻挺、含蓄、捺筆分叉。
4.陽嘉殘碑:東漢陽喜二年刻,清光緒元年在山東曲阜出土,但十八年即遭大火焚燬。全碑八十五字,現存拓品,為漢隸早期之極成熟作品,波磔秀麗。
5.景君碑:東漢漢安二年立,碑在山東濟寧,二百餘字。書體方整,生氣磅礴,惟含籀篆筆法。
6.封龍山頌:東漢延熹七年刻,在河北元氏王村,二百七十三字。書體方正古健。
7.石門頌:東漢建和二年刻,為存在於西褒城之摩崖石刻,石高及丈,寬七尺七寸。字體雄厚奔放,疏密不齊,書寫率意。
8.乙瑛碑:東漢永興元年立於山東曲阜孔廟,七百廿字。書體高古超逸,骨肉勻適,波磔分明,方正凝重。
9.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立於山東曲阜孔廟,五百七十六字。碑體完好,明拓最佳,評者多譽為佳品。筆力健正,瘦勁端莊,寓奇險於平正,寓疏秀於嚴密。
10.鄭因碑:東漢延熹元年立於山東濟寧,宋時碑即漫漶,原有四百零五字,至清代僅存二百餘字。字體端正古秀,古健雅潔。
11.張景碑:東漢延熹二年刻,民國四十七年在河陽出土,碑多破損,二百廿九字。書風瘦勁秀麗,肩平端莊。
12.張壽碑:東漢建寧元年立於山東城武,碑體曾遭折斷,僅存上半段,遺二百四十字。字體古雅,惟刻工不佳。
13.孔宙碑:東漢延熹七年立於山東曲阜孔廟,四百廿字。字體 遒勁,樸實野逸。
14.鮮璜碑:東漢延熹八年立,民國六十年於天津出土,五百六十字。碑體完好,字形方正拙樸,方筆近似張遷碑,筆法沉雄豪放而高古。
15.華山廟碑:東漢延熹八年立於陜西華陰廟中,八百卅六字,明嘉靖卅四年毀於地震,傳世有四種拓本;長垣本最早拓,為日人收藏;華陰本北京故宮藏,後流落至香港。惟以二四種版本,均多複印流傳,歷代均多佳評。方整、流麗、奇古、雄偉,惟康有為評價較低,似有前此其評顔書之異曲,許是康對筆劃較濃者多厭耳。
16.建寧殘碑:東漢建寧元年刻,民國六十五年在山西臨猗縣出土,惜碑損僅得五十字。此碑製作年代與乙瑛、史晨甚近,故筆風類似,以方筆取勝,結體俊逸。
17.衡方碑:此碑與建寧殘碑同年刻,改存山東泰安岱廟,八百廿八字,結體方正,嚴整、豊腴、渾厚。
18.史晨碑:東漢建寧二年刻於山東曲阜孔廟,六百十二字。書體修飭緊密,矩度森然,統一和諧,井然有序,波磔明顯,字體秀潤,中鋒圓筆,逆入平出,疏密勻稱,健勁遒逸,有端莊典雅之美。
19.夏承碑:東漢建寧三年刻,宋元祐於四川資州出土,明嘉靖震毀,嗣即重行刊刻,三百七十八字。有篆籀筆法,精采飛動,奇麗強勁。
20.西狹頌:東漢建寧四年刻於甘肅成縣摩崖,四百字。寬博遒古,方整雄偉,偏旁頗多篆體,生動飛逸。
21.孔彪碑:東漢建寧四年立於山東曲阜孔廟,八百一十字。用筆精勁,沉著飄逸。
22.郙閣頌:東漢建寧五年刻於陜西略陽之摩崖書,部份殘缺,得約五百字。書法方古,下筆粗鈍,古樸奇險,康有為評曰:隸中寓篆而茂密,吾特愛之。
23.魯峻碑:東漢熹平二年立於山東濟寧,五百四十四字,字體方正勻淨,勒磔趯豊肥。
24.熹平殘碑:東漢熹平二年刻,清乾隆時於山東曲阜發現,乃存孔廟,存七十三字。用筆自然,不拘法則,令人有不成熟感。
25.婁壽碑:漢熹平二年,原石在湖北光化,今已失存,有拓本存世。字體與張遷、禮器碑略同。
26.熹平石經:東漢熹平四年刻,為官府校正五經刻石,現多殘存散石。字體排列精美,傳為蔡邕所書,惜今已難見原貌。
27.韓仁銘:東漢熹平四年刻,原立於河南滎陽,幾經散失,現又覓存墨於滎陽中學內。一百五十餘字,用筆飄逸洒脫。
28.尹宙碑:東漢熹平六年立,元代發現,旋殁入土中,明萬曆復出,置河南郭陵孔廟,今僅存明拓本,筆法圓健近楷。
29.白石神君碑:東漢光和六年立於河北元氏縣學,五百六十字。書體方折之處特多,變化亦隨之,引來頗多爭議,但其求變用筆精神,令人興起創新之感。
30.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立於陜西郃陽,明萬曆初出土,現置陜西西安碑林,九百字。書品秀媚,茂密雄強,圓筆極品,扁平多姿,體態綽約,結構、造型、佈局,均屬上乘,如仙女臨風,高人吟詠,神清氣爽。
31.張遷碑:東漢中平三年立,現置山東泰安岱廟,六百卅字。堅實、樸茂、稚拙、倔強,方筆為主,大巧若拙。
32.小子殘碑:無刊刻年代,二百廿五字。介於秀麗與雄渾之間,為通俗庸品。
(九) 真楷:楷書溯自東漢鍾繇,書品較早出現,嗣後東晉王羲之父子,至唐尤盛,並以尚法著稱,因書品碑帖法書過多,宜以人物對象欣賞較易。
代表人物:
1.鍾 繇:字元常,魏時任太傅,人亦以其官職為名稱之。傳世書作有宣示表、薦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為最早見楷書。及今觀摩,雖已歷一千八百餘年,其書品之結體勁健,用筆溫厚與拙樸秀逸之美,仍令人欽慕,供為臨摹精品。
2.王羲之:字逸少,山東臨沂人,生於東晉穆帝升平五年(303-361)。其世均為當代官宦書家,其所書楷書有黃庭經、內景經、樂毅經、洛神賦等。因其行書更為馳名,楷書反而少被道及。
3.歐陽詢:字信本,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641)。所書皇甫誕碑、化度寺邕禪師塔銘、九成宮醴泉銘、卜商帖、夢尊帖等,首創唐栺風格,尚法之始,筆力險峻,高麗與日本尤愛之。
4.虞世南:字伯施,浙江餘姚人,生年較歐陽詢晚(558-638)。所書夫子廟堂碑、汝南公墓誌等,為初唐與歐陽詢齊名書家。
5.褚遂良:字登善,浙江杭州人,生於唐高宗顯慶三年(596-659)。所書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倪宽讚等楷書。世評瘦硬通神、骨肉婷勻、婉媚遒勁且富創新變代。
6.顏真卿:字清臣,陜西西安人,生於唐貞觀元年(709-785)。所書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臧懷恪碑、顏氏家廟碑、大唐中興頌、麻姑仙壇記、元結碑、宋璟碑、八關齊記、李元靖碑、顏勤禮碑、離堆記、竹山堂連句等。世評古樸敦厚,端莊偉岸、雍容雄秀、蒼勁千鈞。其書體集前代書家之大成,自創法意新格,剛柔並濟,尤利於初學臨摹。自其後歷代書家莫不幼學顏書體啟蒙,方能有對書法繼續精研之途,故顏書對我國書法之影響極大。
7.柳公權:字誠懸,陜西燿縣人,生於唐咸通六年(778-865)。所書金剛經、迴元觀樓銘、苻璘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碑、魏公廟碑,俱屬晚唐集唐楷之大成。其書風結體緊密,瘦硬欹正,避除顏書肥腴之病,世稱顔筋柳骨。
(十) 魏碑:
此類書體亦可謂集三國西晉南北朝碑體,溯自兩漢後,當時我國政治重點多在華夏中原偏北地區,人口中心集於陜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區,人文發展亦就地興盛。由於秦漢書法受統一實用影響,自隸變而起,書法未能定型,官府民間各取其勝,以致產生小篆、隸書、章草、真書並行混用,及於魏晉南北朝,盛行楷碑體,今所能見者,墓誌遺供後世,形成舊傳重要遺產,影響書法發展尤大。而其書體確能發揚華夏文化博大精深與雄偉猷之效,從龍山石窟千餘塊碑碣中,即可令人激賞書法能振奮中華文化,這些史蹟可從龍門廿品中,窺見端倪,衹以書品眾多實不勝枚舉,謹就康有為著廣藝舟雙楫中所提之較著者,略提一二供參研:
1.張猛龍碑:北魏孝文帝正光三年(522)建,廿六行,每行四十二字,碑存於山東曲阜孔廟,殘缺甚多,從舊拓觀之書法勁健雄俊,渾穆銳利,方整多變,結構奇形,富金石意,康有為譽之為正體變態之宗。
2.張玄墓誌:北魏普泰元年(531)立,廿行各廿字,此碑早失,清時何紹基得拓本,因避清帝玄燁之諱,改稱張黑女墓誌。書體化篆分入楷,無其不妙,無妙不臻,精古遒厚。
3.一弗造像記:北魏太和廿年(496),十行,每行三字,碑在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書體沉著勁重為一體。
4.元禎墓誌:與一弗同年刻,十七行,每行十八字,民國十五年在洛陽出土,一度由于右任收藏,現存陜西碑林。書體莊重典雅、自然和諧、中歛外放、舒展大方。
5.始平公造像:北魏太和廿二年立,二百字。有方界格,書體方筆雄健,用筆沈猛。
6.石門頌:定武帝承平二年,由北魏人王遠書立於摩崖,二十八行,各廿二字。書體飛逸奇渾,分行疏岩,翩翩欲仙,康有為評為三大神品之一。
7.高貞碑:北魏正光四年立,廿四行,各四十六字,清乾隆時在山東德州出土。書法方整中正。
(十一) 行書:
介於楷書今章之間書骿,無章書之奔潦,也不若楷書之端莊,書寫快捷,變活多端,較實用性。但在書法中,更具美感,生動活潑。溯自晉代即已風行,王羲之寫了蘭亭序後,更是風靡了文化水,連做皇帝的唐太宗亦為之陶醉,生時撫摸觀賞,死後隨棺殮葬。臨摹本無數,及今除已造成千餘年佳話,更形成蘭亭學,研究爭端迄無定論。難怪世評為天下第一行書。追其後者顏真卿為追悼其忠烈而亡所作祭姪文稿,亦為世評為天下第二行書,而此二篇書法,皆屬稿件,隨時因景生情振筆所書,一者心曠神怡,另者則悲痛莫名,成品於一快與一痛之間,實為極其自然至情至性天成之作,可見書寫行書,決不必驕揉造作,隨興而生。根據歷代觀之,自晉唐以還,書法於風起偃行,立法度後,至宋則尚意,蘇黃米蔡四大家,多以行書體取勝,雖於元清兩朝,受族群政治影響,稍有頓挫,而中華文化是不容任何政治力所可壓抑,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正如氣球一般,壓得愈重,彈得愈高。行書體的風行,更是百花齊放,萬鳥爭鳴,繼二王體系與顏真卿體系後,蘇黃米蔡體系繼之,元明則以浪漫書風承接,如趙孟頫、鮮于樞、吳勉、陳獻章、祝允明、王守仁、陳淳、王寵等,無火各陳風采;明末則以徐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陳洪綬、傅山等,皆各別為激情而奔泄,此一時期,堪可稱為尚勢特徵,較之於董其昌、文徵明的復古追求,則各領風騷。有清一代的書法家,基於政治的壓力,反而走向復古派的行書體,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更出現了六分半的書體,以四不像發洩其內心的悲憤,因而造成書法的異葩。欣賞行書的美,較之於其他書體更需講求的是:
1.質與研-此即內涵與外形,黃庭堅曾謂:筆中有物,研則指用筆、結構、章法與表現力。
2.動 靜-此即指不拘不縱,不疾不徐,生動活潑,沉著周到。
3.剛 柔-筆有軟硬,字有剛柔,能有剛柔並濟,當可達到中和之美。
4.自然美-行書最講求自然,忌做作媚姿。
(十二) 草書:
草書源自隸變後之實用性,據考史載漢之黃門令史游所創,當時稱為「急就章」,因稱章草;又說因時值章帝期而稱章草。當然草者潦草之謂,我倒覺得不如稱隸草,當更恰當,如此則可據此欣賞章草之美。沿習隸書,起筆與末筆以隸法為準,字間區隔即可,其神韻古樸如隸,結體平正,略帶綿軟妍媚。但卓草書體今已缺乏實用性,祇聊備一格,深研之道並不多,今人尤少書寫。
今草則源自後漢,由章草演變而成,最早書寫有成就的,史載係後漢張芝所薪傳,至唐而風行草偃,初則個別獨立,行之久後,則有單草、雙連草、三連草、以至一筆連。其後王羲之父子在閣帖中,可看到不少行草相雜而書,但明顯看出二張稍胖,二王稍瘦,更為秀麗,嗣後歷代書家的草書,皆多取向於二王,但連綿似不必太多。記得蘇東坡曾有詩句: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如此說來,草書的面貌,似能以樸實為前提,當然用曲與遊絲仍宜自然,以追求自然美。
狂草書品當首推顏真卿之師張旭,亦就是顛張。相傳其作書前,必酩酊大醉,狂呼間以髮醮墨作書,龍飛鳳舞,實難予辨識,尤其筆順更是無章。但張旭所書郎官石記,則為端莊嚴整之楷書,曲雅、平和、簡淨,且能去除褚河南妍媚、歐陽詢之峭拔,深具羲之黃庭經及樂毅論之蹤跡。故後世歐陽修評其書法之嚴謹,蘇軾亦深為讚佩其造詣,故吾人當不宜隨便推論其古詩四帖與肚痛帖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