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大書家       文/戴紹卿

 

研討人書法,先入為主的觀念是「人尚意」,何謂「意」?根據詞意來說,似指「抒情」,即其創作中具有恬靜與愉悅,代書家多先習唐法,待其根基固穩,即去除法,追求自由方向,找尋自我的風格,當然法在於法,規律嚴謹,若想掙脫,必需脫離楷的端莊。

為什麼我們提到正楷再談楷要強加分野呢?也就是書法的內歛細緻處,其實楷書在代之前,鍾元常王羲之即有楷書出現,但是其風格與楷廻然異同,也可說之楷皆瀟灑縱橫,而唐楷則平正嚴肅,一絲不苟,故人得自楷法後,率多讚賞晉唐人的瀟灑自然,再擺脫人的平正規矩。試從人書論中看出,蘇東坡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守煩推求。」黃庭堅說:「幼安弟喜作草,求法於老夫,老夫本無法也。」米芾說:「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山谷描字,蘇東坡畫字,我則刷字。」換句話為其釋意,米南宮把這數人的勒、排、描、畫以外,他則是揮灑自如了。

再說唐宋書家在生活上的表現,都是道貌岸然。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是在皇帝尊嚴下運筆,所以其所書嚴正險峻,橫平豎直,毫釐不逾。虞世南的廟堂碑表面柔順,實則內歛剛強不苟。褚遂良書品雖稍灑脫,但其內歛嚴謹,運筆有度。顏真卿書品充分表露其忠貞樸實,外形敦厚,內歛剛直。柳公權書品更是集唐法之大成,滙合歐、顏書之優點,欹正皆合法度。

再看看代幾位書家都是文學家、詩人、詞宗,從政而不能同流合污,甚至遭受迫害,如東坡受烏召詩案之累,米芾家庭與皇室有至親之誼,而棄官保持自由之身。四大書家都在瀟灑與信乎中,表露文人雅士脫俗、高雅,看透虛空,卓然自立之境。正如米芾所說:「要之皆一戲,不當問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

所以說,人尚意,正表示其意境之高超,顯露意境的美感。蘇東坡嘗謂:「吾雖不善書,曉書善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容有頻,壁美何妨橢,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波。」令人感受東坡的哲學意境,書法在於求真、求善、求美,自然形成則可。

北宋四大家每人皆有自然、自由、自在的風格。東坡不求奇,作字常用鷄毛筆沾濃墨,山谷曾評字作戈多病筆,腕著而筆臥,故左秀右枯,此又是其管中窺貌,不識大體,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顰,雖其病處,乃自成研,但由此處卻更可顯見其自然美。而山谷書品,在筆法上都很放任,東坡評其真不如行,一般說來,瘦硬應為其特點,但其頓錯震顫,傾跌開張,更能表露其瀟灑縱橫的變化發揮,尤其是字的淡墨運筆,字則力求出沒變化,更是放縱無法,發揮自然美與抒情意境,東坡曾評米芾書品天真爛漫,真乃一針見血,另外對蔡襄的書品多較保守。

又傳宋四家原指,蔡乃指蔡京,後因一般批評蔡京人品瑕疵,而予摒棄,改為蔡襄,由四大書家的排序觀之,出生年份各為西元103710451051,而蔡襄年歲應較三人為長,自應改排序為,顯見棄蔡京而改列蔡襄,確屬補滿伍的動作,也可窺見書法史的載錄大家,絕對考量書家的品德為先。例如歷代書家中,曹操其人在書法與學識,應列為上品,但人多不予提列,良有以也。為增進對四家的認識,特予分述如次:

一、蘇軾子膽,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博通經史,宋嘉祐二年進士,曾官鳯翔判官,嗣因忤王安石,被貶為杭州通判,又改任黃州團練副史,後又任朝奉郎,知登州,遷中書舍人,任翰林學士,再知杭州,復任吏部尚書及兵部尚書兼侍讀,又任禮部尚書,侍書學士,嗣又遭貶寧遠軍節度副史,瓊州別駕,徙永州,官運不順,惟其博學文才,被列唐宋八大家,又工詩詞,畫花鳥,書法尤負盛名,自創新意,不踐古人,人評其書筆力雄放,逸氣橫霄,肥而不俗,字體大小長短,任隨其形,大者開拓縱橫,小者緊練圓促,雖行間錯落,疏密相生,自成體態,所書黃州寒食帖,赤壁懷古,歸去來辭,書品極為識者賞譽。

二、黃庭堅魯直,號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宋治平元年進士,歷官校書郎,著作郎,國史編修官,知賓州、鄂州、被貶涪州別駕,兼任吏部員外郎,曾得蘇東坡賞識,與晁補之秦觀并列蘇門四學士,工文詞,書法工行草,所書松風閣詩卷,伏波神祠、蘇軾黃州寒食詩跋,為世所欽,人評其書為草聖不下顛張醉素,得張旭之傳,書品圓勁飛動,望之如高人勝士,側險為勢,橫逸為動,老骨顛態,惟其自評謂極喜真卿筆法,曾於道舟中觀舟人蕩槳,群丁撥櫂,乃悟筆法稍進,又云在黃龍山中得草書三昧,惟逮於子膽遠甚。

三、米芾(1051~1110)原名,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山居士,人稱米南宮米顛,祖籍山西太原,徙居襄陽,以其母侍奉宣仁皇后,得任滄光尉,知雍丘縣,漣水軍,太常博士,知無為軍,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知淮陽軍。米芾天資高邁,為人狂放,不能與世俯仰,故歷官均不順,但能詩文,不蹈前人軌迹,工畫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且工書法,因常入宮得觀古人名迹,少學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後學褚遂良,後論書對古人多譏貶,人有其未當說,但其用心於書法,多所臨移,能得獻之筆意,幾至亂真,惟其不工篆、真、行草可列能品,以其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氣韻軒昂,高視濶步,惟頗多書家雖朁其書頗能脫俗,但對其猛放驕縱,視其之短,或以訾之,惟米芾之蜀素帖,苕溪詩卷,多景樓帖,珊瑚帖,研山銘帖,虹縣詩,確極為後世所欽。

四、蔡襄(1012~1067)君譔福建仙遊人,天遊八年進士,官佑諫院,進直吏舘起居注,知福州,知開封府,知泉州,知杭州,端明殿學士,其為人忠直,工書,能行書,小楷次之,草書再次之,分隷少劣,其書本學,惟所書與山谷相較則遠甚,曾書泉州萬安橋記,暑熱帖,顏真卿自書告身跋,飛白草書。

五、蔡京(1047~1126)字元長,福建仙遊人,熙寧三年進士,徽宗時任尚書左承右僕射,元祐群臣被其貶竄略盡,猶未足,司馬光目曰奸黨,大觀中任太師,致和二年封魯國公,歐風不靖,使庫儲一空,致有靖康之變,當時被輿論視為六賊之首,惟甚工書,字勢豪健,得蔡君謨筆法,且學徐季海沈傳師,更得二王筆法,為海內所宗,原被列為四家,後因世惡其人,乃斥去而進蔡襄,書品有節夫帖七十一字,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但因古今多不願見不德者,雖其書頗工,多不觀之。

 

尚韻,尚法,尚意,元明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