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草山菁礐再現』----作者/呂理昌
來到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否見過“菁山路”、“平菁街”等路名;在北投經清天宮往面天坪的步道旁亦有“頂菁礐”、“中菁礐”及“下菁礐”等地名,甚至在山仔后往平等里的路上,在許多長途無線通訊用的“大耳朵”碟形天線附近,公車站牌亦是“菁礐”這些地名的由來,其實與陽明山早期的先民藍染產業有密切的關係。“菁”就是大菁,一種約於19世紀初時引進台灣北部,並開始廣泛栽植於陽明山的溪谷,供製作藍染原料使用的植物,“礐(ㄑㄩㄝ
ˋ )”是台語常用的“坑池”意思,如台灣人以前常稱“糞坑”為“屎礐”,而“菁礐”則是於山上溪谷水源處,用石塊堆置、構築的圓形或方形的凹池,供浸泡大菁植物使用,再經發酵、沉澱、濾水後,收集藍泥,供製作藍色染料使用。
藍靛或藍澱主要是以大菁植物經提煉而成的,也是藍染重要原料,在早期曾是台灣人重要的生業資源,在1880年台灣外銷的產業中,藍靛以重量統計排第三名,如以金額統計排作第一名,而大菁(又稱山藍)的栽植,早期是以大屯火山群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為大宗,後擴及中北部的郊山;大菁是台灣主要製藍的作物之一,適應貧瘠的環境,它是爵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有倒卵狀橢圓形的葉片,每年秋天開淡紫色的花朵,原產於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等處,19世紀初,隨著大量漢人移墾台灣,也引進大菁植栽及製藍的技術,不久之後,陽明山的溪谷附近亦遍植大菁作物,大菁適宜以無性的根莖繁殖,且栽種後第二年便可開始收穫,每年至少可收穫兩期, 自人工染料合成後,藍染產業已沒落百餘年,大菁也早已無人栽植,但大菁堅韌的生命力,尚存活生長並馴化在陽明山的大小溪流附近,您走在百拉卡人車分道、魚路古道、大屯溪古道等及各大溪流之流域岸皆可看見成片的大菁植物。
先民為了製作藍靛或藍澱,它是藍染的重要原料,通常會在大菁生產的集中地,設置"菁礐",菁礐是藍澱的製造廠,大部分設在引水方便的溪谷旁,如果大菁栽植多,則設有多組的菁礐,每組菁礐包括有浸泡池、沉澱池多個,另外有引入清水進入浸泡池的灌水口,還有從浸泡池內的藍液流入沉澱池的流水孔,以及將沉澱池上層澄清液排出的排水口。一般浸泡池呈圓形:直徑約2公尺70公分,深70公分,池邊砌以石塊,它表面塗抹約2公分厚的石灰,平常每組有4個浸泡池;而沉澱池設在比浸泡池稍低的位置,俾將浸泡過的大菁藍液排入下方的沉澱池,一般每組菁礐設有2個,它是長方形長2公尺40公分,寬約2公尺10公分,深約1公尺50公分。一般在菁礐旁,為了作業方便也會構築簡易的菁寮,供存放工具及供工人休憩使用。目前陽明山先民遺留下來的"菁礐遺址",包括有平等里的平林坑溪及鹿角坑溪、菁礐溪及大尖後山、竹子湖、木屐寮等地皆可看到。
先民在菁礐製藍過程中,須先採收藍葉(大菁植栽),一般需用新鮮的藍葉,通常在清晨有霧水時採收,不然藍葉會凋萎變成黑色,便無法溶出藍色色素,這也是為何"菁礐"通常設置於大菁栽種的溪谷旁的原因,它可採栽後趁新鮮時,就近置入浸泡池中,並引入溪水發酵。一般採栽大菁時並非整株拔起,而是摘取心芽往下算起的二至三莖節為宜。一般一個浸泡池放入約一百餘公斤的大菁較適當。大菁一般需浸泡一至四天,視季節及晴雨天而定,浸泡過後的菁礐池之池面會有紫色的油光及深藍色泡沫,顯示藍色色素已釋出,此時可將已浸泡過並呈黃綠色的腐葉用葉掬器撈去。浸泡池內只剩大菁浸泡後剩的藍液,此時可進行打藍作業,打藍約需4-5個人員,同時利用攪拌器不斷對池中藍液來回攪拌,此時須以百斤的大菁葉加入10斤的熟石灰比例,加入熟石灰後需持續攪拌約半小時至泡沫由藍變成白色,此時色素已與熟石灰充分結合才停止。
打藍是很辛苦的工作,打藍過後,浸泡池的藍液經排水孔再流入下方的沉澱池,讓沉澱池的藍液靜置半天或一天,此時藍泥會慢慢沉澱至下層,再將上層呈半透明的深褐色液體,利用設在沉澱池內側的塞子拔掉,上層的液體就會從排水口漸漸流出,最後只剩藍泥留在池內。藍泥品質會隨著土地及季節或其他因素不同。製好的藍泥一般是由農家自行經古道運送至市集販售給藍商,通常是將藍泥(藍澱)自菁礐取出後,讓多餘的水分自然滴漏,第二天早晨再將裝運藍泥的菁藍竹簍以姑婆芋葉襯底,並把藍泥置入,挑運至菁行販售。早期因藍泥含有很多水份,故依傳統行規,農家擔180斤藍泥,但菁行只則算100斤,也有農家將沉澱池的藍液及底層的藍泥一併倒入車縫細密的綿布袋,再經一天的時間慢慢瀝乾,最後剩下的膏狀物就是藍泥(又稱藍靛)。通常由菁礐製作完成的靛藍無法直接染色,必須利用木灰水或氫氧化鈉的鹼性液溶解,再用營養劑或還原劑使其還原成隱色性染液,才可以染色。而藍染使用的布料也需是純棉布,染色時需將布料放入藍染液中,徐徐染色,直至希望的顏色濃度為止,染好後需浸在醋酸液中約5分鐘,使色素氧化發色,再用水漂洗,即可完成染布。早期先民或客家婦女常穿的藍衫就是用這種藍染程序來完成。昔時淡水河流域的艋舺、三峽、大溪等老街皆有許多販售藍澱的菁行及染布的染坊,這些都是這塊土地重要的歷史記憶。
目前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尚留存有許多的”大菁”先民植栽作物及”菁礐”遺址,這些都是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憑藉,與見證求生存奮鬥的歷程。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重要資產,國家公園對於人文資產的保育不遺餘力,未來將推廣先民的藍染文化產業及擴大人文的環境教育活動;陽明山國家公園在2004年已於大屯自然公園復舊台灣第一個”菁礐”藍染設施,包括有2個圓形浸泡池及一個長方形的沉澱池,工程施作時皆接採古老傳統工法,用石灰及混砌石塊 、 砂石構築而成,陽明山國家公園將利用此復舊的”菁礐”遺址,結合社區文史工作坊或保育團體來推廣認識”菁礐文化產業”及從事大菁浸泡打藍體驗活動”,及推廣各種藍染DIY活動,可提供民眾一個假日新的文化體驗休閒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