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由金山越過大屯山脈通往台北的古道
一、古道起源
魚路古道是何時就有的,許多人皆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只是約莫聽到「日據時期就有了」,「清朝就有了」,「唐山過台灣就有了」,諸如此類的話。因為魚路古道並不像台灣其他的古道,有確切的開鑿日期,因此對於年代的考證倍感棘手。本研究從所能得到的文字證據中發現,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已有此條路線,當然,那時不叫魚路古道,只是部落之間便捷的山徑而已。較可靠的文獻記載:魚路古道為光緒二十九年所修建士林到金包里(金山鄉)的道路。
魚路古道的出現比金山慈護宮〈俗稱金山媽袓〉的創建年代〈1809〉還早。或許,遠在凱達格蘭平埔族居住在大屯山脈周圍時就已形成。但若就漢人的生活符碼而言,變成現在定義的「魚路」,至少有兩百年的歷史。我們查訪當地的耆老們,有些人知道這還是條迎媽袓的路,但更多人,確切說出,它是一條挑魚蝦至臺北販賣的山路。
1980年8月,根據民俗學者林衡道先生的描述,這條魚路在臺灣漁業史上不可不予以重視,因為金山附近海岸線長 ,水產豐富,自古漁業極盛。往昔當地的漁民漏夜挑其魚蝦,步行磺溪東岸,翻越大嶺〈擎天崗〉,經山仔后,黎明始抵士林、大稻埕銷售。
1987年,任職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植物學者李瑞宗,親自查訪古道與當地人士後,對這條魚路的來龍去脈,有過實地的勘查與認識。他判斷,漁民挑魚至山豬湖後,已轉手他人。由山豬湖當地人士再分售各地,並未親自走到士林,甚而大稻埕。
這條魚路至日本時期仍照樣有漁民在走。後來,金山至基隆的輕便臺車開通,金山的漁民就不再走魚路,而把捕獲的魚用臺車轉運至基隆,再以火車載至臺北大稻埕。 這條路逐漸漸為人所淡忘。
二、古道掏金熱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曾出現一次黃金狂的時代,魚路又再度復活。眾多懷有淘金夢的人,在日本當局鼓勵下,連日逐夜出沒金山、萬里的深山幽谷,遍地找尋黃金。結果都民無功。轟動一時的淘金夢始破滅。此外,戰爭時,嚴禁魚肉販賣,這條路也成為漁民走私魚貨的路線。金山出生的青年郭慶霖還清楚記得,戰時父親偷運魚貨走魚路被日警逮到,捉去毒打的往事,他們對魚路有著至深的情感。
目前魚路也已無法走完,因為太多路段早被陽金公路,或其他產業道路、建築工地所破壞。面對這樣一條支離破碎的路,最重要的也不是完整走過,而是重新以現代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等等角度,給予新的定義,這條路始能在不斷地重走、不斷地探查中,繼續活著。
三、不被遺忘的古道
魚路基本上是一條活著的路,人的情感和生活記憶都在。相對的,像八通關古道之類的路則是一條死去的路,人事湮遠,全留給歷史。它比八通關更早存在,而且更具有交通性。它通過的大屯山脈最被開發的山區,一條未通過原住民部落的單純小徑。不是蠻荒煙雨的山林,危險性較低;而且是全臺最早,使用最頻繁的一條古道。百年前或更早時,更是一條一個海港小鎮通往內陸城鎮的山路。它也是一條功能的路〈主要是商旅之路〉,不像其他多數的古道,只是軍事價值、移民拓荒或姻親、打獵,反而是因為採硫、賣魚、挑染料和迎送媽袓等等,這些較特殊的地方事物而存在。
從上述,我們目前所提到的魚路,狹義的也只是定義由金山、八煙上擎天崗,至山豬湖,下士林的這一條。其實當地人認定的魚路,還有由萬里至士林、北新莊至北投等幾條。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就是皆以魚貨買賣為來往的主要路途。 目前,八煙,至擎天崗是這一條「魚路」最完整的部分之一。八煙下至金山或擎天崗以下至士林,多半已支離破碎,有的與陽金公路、菁山路、仰德大道、自然步道或產業道路重複,有的石階仍保持良好,但更多地方已沒入荒煙漫草裡,很難有完整探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