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淡基橫斷古道」存否之研究----文/獨行俠
一、 問題緣由:
(一)
台灣交通出版社所出版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圖標示了一條「淡基橫斷古道」,從字面來看,既稱淡基橫斷古道自應是指淡水到基隆之連絡道,但上開地圖所標示的起點為萬里鄉的大坪村,它同時也銜接西北向的「大坪古道」,終點則在北新莊之泉州厝,所以稱為「淡基橫斷古道」有點名不符實。地圖上所標示「淡基橫斷古道」是一條東西向路徑,前段沿著頭前溪而上(即今稱之『鹿堀坪古道』),然後在該溪源流之大水空溪,菜公坑溪滙流處(約海拔560m),古道分道揚鑣,右線接上往磺嘴山之稜線,於越稜後即是所謂的「榮潤古道」。左線則是主線,它沿著溪流右岸翻越811峰(有一避難小屋)與大尖山間之鞍部,然後沿著811峰至801峰稜線下之750m等高線而行,於接近石梯嶺前則沿其800m之等高線切過該嶺邊緣下溪谷,於越過後湖底溪、紅樟湖溪(均為平林坑溪之源頭,該溪左岸稜線即所謂的『瑪礁古道』)、招財湖溪後與金包里大路(所謂的『魚路古道』)呈十字交叉,再經菁山吊橋、冷水坑、中湖戰備道,接上陽金公路下後山(地名),然後再爬高上今日竹子山戰備道入口沿陽金公路而行,不久即接上今日之101甲線之公路下北新莊之車埕出泉洲厝。
(二)如果在清朝或日據時代真有這麼一條橫貫基隆至淡水(或大坪至泉洲厝)的古道,則其重要性將不遜於從金山至士林(芝蘭)的金包里大路(所謂『魚路古道』之提法是有疑義的,以後有機會再為文討論)。在偶然的機會中,我看到完成於1904年由日本政府所繪測的「台灣堡圖」(比例尺二萬分之一),再仔細查看相關資及思考該古道開闢之可能性,以及自己在這一帶山區的登山經驗,於是我對「淡基橫斷古道」遂採取否定的看法,此為本人研究此問題之重要緣由。
二、 古道之定義:
要討論此問題之前須定義何謂古道?所謂「萬事莫如正文急」,沒有清楚的定義,討論問題便會陷入因各自定義不同而各說各話之境地。在本文中所採古道定義是指「聯絡兩處人口聚集地,並有運輸、經濟、軍事等功能且具歷史性之路徑」。至於是人民自然走出、開設或官方所闢均非所問。
三、
比對依據之台灣堡圖之簡介:
(一) 日本政府1895年因甲午戰勝而自清國割取台灣,對日本來講是一個亙古未有的新鮮經驗,在此之前,日本從無在外國殖民過。因此日據初期之前三任日本總督之任內,即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每日焦頭爛耳於台灣各地蜂起的武裝抗日力量(無論是否具國事犯或刑事犯之性質),或總督府所屬官員貪污事件及因此所引起之行政官與司法官之互鬥,最著名之例為台灣高等法院院長高野孟矩及民政司官水野尊的去職,或窮於應付日本國內之輿論及政界攻擊台灣是「賠錢貨」。但在此當中,日本政府卻完成最重要的二件事,為爾後統治奠下基礎,即完成戶口調查(日人稱『國勢調查』),另一即為完成除了「蕃界」以外全台土地繪測,並完成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二萬分之一之「台灣堡圖」,這一土地測量成果是台灣地政史、文化史的重大成就,殖民政府繪此圖雖為自利之動機,但卻為台灣保留了當時土地與人民之生產關係之實況。基於日本人統治之需要,這份圖的繪測十分詳細,等高線、道路、村莊,甚至山中之單獨住戶、出入路線、土地耕作何種作物等均標示的十分詳盡。本人在看這份圖時,甚至還可看到百年前我祖父在山區之古厝故居及其出入小徑,著實令人訝異日本人做事之仔細,因此以這份堡圖來印證「淡基橫斷古道」的有無自具不凡之意義。
(二) 目前所存的台灣堡圖因太平洋戰爭,日本人為免基隆及高雄兩地之地圖落入美軍手中而妨及軍事安全,故該堡圖有關基隆及高雄及其鄰近之地圖在日據末期已被銷毀殆盡,故尚待持有殘存地圖者能貢獻出來以使其重見天日。因此以堡圖比對「淡基橫斷古道」的有無,是以目前所存從金包里堡之「頂中股庄」及「頂萬里加投庄」一線以西,即相當於今日大尖山、磺嘴山以西至淡水河口之堡圖為據。
四、
台灣堡圖東西向路徑可能被稱為「淡基橫古道」者:
(一)
原則上台灣堡圖路徑標示分為幾種,主要為一等道路例如台北至淡水。二等道路例如總督府經煙酒公賣局之相當於今日重慶南路二段轉和平東路至三張犂之古道。三等道路例如金包里大路。一、二等道路是可通行汽車之道路,三等道路以下則為步道。另外一、二、三等道路以外之人行步道又分較大條之「小路」及較小條之「小徑」。
(二) 在今日擎天崗磺嘴山、大尖山、大尖後山、石梯嶺、頂山一帶,主要的路徑除了南北向之金包里大路是三等道路外,而約略為今日陽金公路前身之道路則為「小路」,其餘道路均為小徑,但無論何者最終均以聯絡金包里大路為主要目的。在大尖後山、磺嘴山、大尖山間,有一條今日被稱之為「富士古道」者,其自大尖山之北麓切過後,即穿越大尖山與811峰(目前有避難小屋)之鞍部,並大略沿著750至760公尺之等高線與811峰至801峰之平行,接著再從石梯嶺之東北方約800公尺處切過,然後沿著石梯嶺、杏林山及北五指山間之北面山谷下至平林坑溪底(平林坑溪之左即目前一般人所稱的『瑪礁古道』,在此暫不討論該『古道』之提法是否成立)並形成丁字路口,南下沿平林坑溪之小徑即今日之「坪頂古圳」步道。而西北向之小徑則沿著平林坑溪左線支流紅樟湖溪翻越擎天崗,約在今天「擎天崗服務站」之南方500公尺處接上金包里大路(此一路線大概是今日擎天崗環形步道竹篙山麓接上金包里大路那一段)。在這一帶的地區,堡圖顯示不存在今日所謂「榮潤古道」、「鹿堀坪古道」、「林市古道」、「瑪礁古道」等等,地圖註記本地區或為荒地或為樹林,並沒有村壯、農戶的存在。
(三)
在上述金包里大路之銜接點之後,便無小徑或小路可直接切過七星山麓並接上往竹子湖庄及新庄仔庄,即相當於今日101甲線往北新庄或淡水。換言之,如果你是活在100年之前,若自金包里堡之頂萬里加投庄要去淡水,倘循上述路線而來,當到金包里大路銜接點後,即必須往北走下到今日的八煙之綠峰山莊入口處,於接上約略相當於今日陽金公路之路線的「小路」,再一路辛苦地經過七股庄,竹子湖庄才有可能接上約略相當於今日101甲線之「小徑」到今日之北新庄之車程、泉州厝等。
另外一條路線,則沿金包里大路往南走到山猪湖,接上相當於今日之新園路之小徑,然後再沿相當於今日陽金公路之小徑(嚴格講應是往陽明書屋那條中興路,但為行文方便權且稱為陽金公路)往北走,再接上相當於今日101甲線之小徑,出車程及泉州厝。
(四) 上述路線到了相當於今天北新莊之車程、泉州厝後,步道系統變得非常複雜,可以說每一個村莊,獨立住家均有小徑接上可通往淡水較大條之「小路」(註,均為步道),往淡水(當時行政區稱為滬尾街)其中最直線一條就是泉州厝──破布子腳──坑頭──三塊厝──鬼仔倥──水碓仔──淡水。它也是今天的101縣道的前身。
五、 淡基橫斷古道有無之檢討:
從基隆到淡水,循上述地區之路徑,若每將一個地區性小徑或小路串連起來,的確有道路可通,惟是否能因此認定「淡基橫斷古道」的存在?這個例子如同你不走「省道」、「國道」只走縣道,則將每縣之縣道串起來也可從台北到高雄般,但卻不能稱這些縣道是縱貫台北高雄之「南北大路」,因縣道是地區性道路,終究不如「省道」、「國道」自始具有直通兩地之目的。故有無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道?應以台北到高雄之「省道」、「國道」的有無做為判斷標準,而不是以各縣道串連起來看。準此以觀,判斷有無「淡基橫斷古道」自不是以地區性小徑或小路是否可以串連而從基隆至淡水來看,自應以官方或人民是否有修築或自然走出這麼一條純為連絡基隆與淡水之目的之道路而定。
若採此標準來看,「淡基橫斷古道」是不存在的。茲從下列諸角度來分析之:
(一)
清朝官方是否有修築:假設清朝曾修了這麼一條橫斷基隆至淡水的山區道路,後因乏人使用致1904年日本人實施台灣堡圖繪測時已湮滅,這或為可能性之一。但問題是清政府是否曾修一條這樣的道路?
查清朝開始積極經營台灣始自1874年發生日人侵略牡丹社事件之後,台灣巡撫沈葆楨一方請清庭開放大陸人民自由移民台灣以「實邊」,他方則「開山撫蕃」,先後修了蘇澳(猴猴仔)至花蓮(奇萊)古道,由羅大春負責。竹山(林杞埔)至玉里(璞石閣)古道,由吳光亮負責,萬巒(鳳山之赤山)至台東(卑南,袁聞柝負責)之古道,其均具軍事、國防及治安之目的。這些由官方所修古道都有一定的規制,即平路寬一丈(10尺,約3公尺餘),溪澗六尺(約二公尺弱),沿途必設軍營、碉堡且會勒石註記開拓之功。從清修古道之特徵來對照目前所指之「淡基橫斷古道」,基於它並無這些特徵,於是清朝官修該「古道」之可能性自應排除之。
(二)
日本殖民政府是否有修築:日本在1895年取得台灣之後修築了諸多道路,其對台灣現代化交通建設影響非常深遠至今猶然。但日本人修築之道路,基於統治力深入全台各地之必要,必定選擇有人居住之處經過之,而且日本人修路之測量及工程技術較優於清代,因此其修路多沿等高線開闢,道路較少陡上陡下並較平直。惟就「淡基橫斷古道」之路線來看,亦缺少此特色,因此亦應排除日本人開闢之可能性。
順便一提,日本人在佐久間佐馬太總督時,在進行鎮壓原住民之「五年理蕃事業」後,從大正三年至昭和三年(1914至1928年),共修築14條山地警備道路(內太魯能高越、八通關越、石鹿、匹亞南、福巴越、大甲溪、北坑溪、角板山至三星、蘇花、內本鹿越、浸水營、知本越、關山越),主要是為了鎮壓及將統治力深入原住民所居之山區為目的,它不是針對漢人。因此這些古道的特色必設有密集的「警察官吏駐在所」,一方達到警備之目的,它方則做為「蕃童教育所」(警察則兼老師)、交易所,以達同化原住民並建立經濟依附關係之目的,同時也提供旅人住宿(這也是為何目前各日據时代古道之駐在所之遺址常可看到大量酒瓶碗盤之理由)。上述特徵及目的是「淡基橫斷古道」所沒有的,由此可證其非日據時代所建之古道甚明。
(三)
人民是否因經濟或交通目的自然走出該「古道」?
(1) 基隆的開發甚早,在15世紀即有日本人,漢人在此交易及居住,16世紀後經西班牙、荷蘭、鄭氏之東寧政權的佔領及開發,再歷清朝之康、雍、乾、嘉諸朝,基隆一直是北部重要出入門戶,且台灣之經濟,長期以來即不同於台灣人之原鄉閩粵之自然經濟形態,而是以交易之目的為主之商品經濟結構,故基隆一直是重要城市及貿易港。基隆1860年(咸豐10年)於天津條約後,並正式開放為對外國之通商港口,由於相當的「國際化」,1875年(光緒10年)乃在台北府下設「基隆廳」,復於1891年(光緒17年)完成基隆至台北之鐵路並通車。日人據台後,基隆仍設為基隆廳,大正13年並升為基隆市。因此我們可知基隆市基本上是其附近地區如萬里、金山、宜蘭等地的中心城市,其相鄰地區則為其衛星地區,兩者形成依附型之經濟關係,故其臨近地區之經濟活動自無捨棄中心城市的基隆市而向淡水遠求之道理。
(2)
早期淡水與基隆如同北台灣的一對門神,淡水舊稱「滬尾」,「滬」在閩南語是抓、撈東西之意,因此北京話所稱之「撈魚」在閩南話就叫「滬魚仔」(音,hohia)淡水一帶捉魚之石滬頗多(它是以石築小牆,於漲潮時魚蝦入之,退潮時魚蝦即無法溢出而被『甕中捉鱉』),淡水或因位河海之交為石滬存在之界線,或因是河口型之港口,故又稱滬尾。淡水開發之時間甚早,其與基隆不相上下,也是歷經西、荷、清諸時代,淡水在清朝時即稱滬尾街,日本據台後因之(日據時代人口較多而繁榮者稱之為街,鄉村區域稱之為庄),早期淡水也是繁榮的河港都市,清朝及日據時代在淡水設有海關,德商,Douglas 洋行並在淡水設有定期班輪往來淡水廈門,當年「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即坐Douglas
班輪逃回大陸。日據初期著名「土匪」簡大獅亦同樣坐
Douglas 班輪逃亡大陸,於漳州藏匿期間,為日本艋舺公署專員偵悉而會同清政府予以逮捕並引渡之。
淡水港以下沿岸有一系列重要貿易集散地,如士林街、大稻埕、艋舺、新莊等。故淡水港與其鄰近地區士林、北投、八里、金山、北新莊、水梘頭等地的關係,亦為中心城市與邊陲之依附型之經濟型態。此時鄰近地區自沒有必要千里迢迢地捨近求遠跑到基隆去交易或出口產品。
(3) 基隆,淡水二港口城市同質性高彼此無互補作用,反而是競爭關係,在經濟上當沒有設一條山區連絡道之必要。且淡水、基隆從台灣堡圖來看,相當於今日之北海岸公路已有一條路況、運輸量遠大於「淡基橫斷古道」三等道路存在,自然人民沒有必要捨易就難去開闢一條小徑型的「淡基橫斷古道」。抑且若真有必要從淡水至基隆,倘沿淡水河、基隆河至汐止後再至基隆,無論就速度、運輸量、方便性更優於北海之三等道路及「淡基橫斷古道」甚明。甚至在鐵路開通後,此情形更明顯。故從講求成本效益之經濟觀點以觀,沒人會自找麻煩「捨正路而弗由焉得智」地去開闢一條不具濟效益之「淡基橫斷古道」。
(四)從國防軍事作用之觀點看有無必要開「淡基橫斷古道」?
(1) 在二十世紀初,海軍艦砲最遠的射程為三海浬,這也是為何過去國際法認定三海浬是領海之理由。19世紀法國的孤拔艦隊打基隆、淡水時,兩地均就地動員團練配合清軍抵抗法軍,並由台北方面提供支援,支援方式是循今日基隆河沿岸到基隆,或由台北沿今天之北淡公路支援淡水,台北是一個機動打擊部隊的集結地,力足支援基隆,淡水兩地。由此看來,將部隊重心置於台北即足以支應淡水、基隆兩地,淡水、基隆殊不可能有部隊向一方馳援,因若如此將使兵力失衡,而使出援地變成兵力薄弱而遭受敵方攻陷。需知軍艦機動力較之陸軍優越,淡水、基隆受外力侵略必定是來自海外之艦隊,此一戰爭型態註定淡水基隆兩地兵力不可能互相移轉相救,反而只能由台北機動打擊部隊出援。再者軍隊運動講求是速度,所謂「兵貴神速」即此理,所以更不能捨方便及軍艦火砲構不到的基隆河、淡水河及其沿線平坦易走之道路,就歧曲難行並拖延部隊行動的「淡基橫斷古道」(倘認淡水基隆兩地守軍真有互救之『想定』的話),此為清朝不可能以軍事之理由開闢該「古道」之重要緣由。
(2)第一次大戰後,戰爭技術有相當的進展,義大利的杜黑提出空權論後,戰爭形態乃向三度空間發展,基於空防,叢林的價值乃顯現之,越戰時沿越寮邊界的「胡志明小徑」在美軍全力空襲下,仍發揮支持北越軍及南越越共對南越政府軍及美軍作戰,並承擔物質、兵員補充作用即為明證。惟二十世紀之第一次大戰後,戰爭型態主要是火力及物質的對決,因此縱使軍事功用道路開在山區,也必需能從事武器、輜重之運輸亦即必須是汽車道才能顯示其軍事價值,小徑型的道路只適合擁有輕兵器之游擊隊騷擾型之游擊戰,並不適合大部隊作戰之需要,此時日本軍自不會開「淡基橫斷古道」以肆應作戰之需要。其實為了適應太平洋戰爭之需要,日本人所開設之軍用道路即今天的陽金公路及101甲線,目前101甲線從大屯山登山口至陽金公路叉口,公路旁之山腹尚有數個防空洞遺跡存在,而中湖戰備道亦可能開於此時。擎天崗在日據時代即設有機槍碉堡數座,其佈置至為巧妙,我曾為文在本網站介紹過,擎天崗是很好的一座火砲陣地,在此擺上105毫米以上火砲足以南瞰台北盆地,北制北海岸。在行間接射擊時,又不會曝露射擊位置而達隱蔽、集中、奇襲之作戰目的。在此順便提起,目前擎天崗被稱為「砲管路」的小道是不可能的事,因火砲擺在擎天崗必定是中型以上之火砲才能顯示其軍事價值。以二次大戰日本軍裝備而論,必定在105毫米以上之火砲,其射程才構得到北海岸及其海面以及台北盆地之松山機場,以阻絕美軍登陸部隊及其空降部隊奪取松山機場(日本105mm以上之野戰火砲約略有四種,即M91型105榴砲,射程11,500m,M92型105加農砲,射程20,000m,M4型150榴砲,射程10,800m,M89型150加農砲,射程21,000m),問題這種口徑的火砲必定要由卡車或履帶車牽引(即使重量最輕的M91型105榴砲可由馬牽引,亦必須六匹馬才行),此時又那能走那些羊腸小徑的「砲管路」?各位常在台灣老照片看到日本警察為鎮壓原住民所用的火砲是M92型70mm榴砲,射程只有3050m為輕型山砲,它或許可用來行走於「砲管路」,但這種山砲口徑小,射程短,威力不大,用來嚇嚇只有弓箭矛戈或土槍的原住民也許還受用,倘用來對付老美如何使得?更何況其射程只有3050m,根本到不了北海岸及松山機場,因此可以確認擎天崗不可能有一條只能用於山砲行動的「砲管路」,蓋若如此未免大材小用擎天崗的戰術價值。
六、 結語:從以上分析可知「淡基橫斷古道」是不存在的,它恐怕又是出於穿鑿附會之成份居多致被誤認有此「古道」存在。
研究者:獨行俠
8-10-2005
發 表:
triplee(走在山裡)
回應時間:
2005/10/28 02:35:49
但隨著河南勇營的發現,臺東知州胡傳的日記中所記與當地居民的過往經驗 證實淡基橫斷古道並非空言或是僅存在於文獻中 有點小感想是
要真正了解一條古道的話不實地去探訪是不辦法完成真正的拼圖 當然在探訪之前 能夠像原po一樣先查閱大量的典籍與自行的推論 的確是很可取的
只是在結論上 還是要親自走過因為即使是典籍或是軼聞 錯誤的機率還是一定有的。
發 表:
a81536(獨行俠)
回給
triplee
回應時間:
2005/11/02 20:29:40
Triplee兄: 敝人這篇文章發表後經數週,公共電視恰也播出「淡基橫斷古道」之節目。於該節目所言之證據,即如同您回應文所提之「河南營盤」及「胡傳日記」(註:胡傳係清末最後一位台東知州,為胡適之父),且又言該路並開鑿於1892年,云云……。但我個人看法如下:
一、關於河南勇營:清朝中期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基本上,清朝武力基幹轉由曾國藩的湘軍(湖南的部隊) 及李鴻章的淮軍 (安徽的部隊) 所掌握,並由湘、淮系人物掌握軍事實權,所謂「無湘不成軍」的諺語來自此時。又中國地大人多,且無徵兵制度,因此遇戰爭即就地或於鄰省募兵支應,當然這種部隊是欠缺訓練、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明乎此,則可以確定,清朝末年派駐台灣之部隊不是來自河南省之「河南勇」,而是來自湖南或安徽,所以只會有「湖南勇」,不會有「河南勇」;至於因應戰爭臨時招募的,則來自於本地或鄰省之福建、廣東。因此目前岳界常提之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所謂之「河南勇路」、「河南勇營盤」應是錯誤的。這可能是台語「河」、「湖」發音近似,經過數代輾轉流傳,致生誤解之結果。
二、關於「河南勇營盤」的發現問題:所謂「河南勇營盤」(姑且從一般性的稱法),目前已片瓦無存,公共電視那個節目是訪問了年紀稍長的「士林牧場」的管理人員所做之回憶,本來這種回憶式的考證,可信度不高。今假設有該「營盤」存在,亦不能證明與「淡基橫斷古道」有關。理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魚路古道」實際上,在清朝應已有這條路。1899年9月北山土匪簡大獅投降日本人後,日本人給其3萬日圓命其修建「魚路古道」,它實際上只是將之拓寬、截彎取直修成「三等道路」而已。而在1858年6月著名英國動物學者Swinhoe (目前國內動物若學名為『斯文豪氏……』,即為這位老兄的『發現』命名的) 等一干人曾從金山走至士林。在這次的行程,他即曾提到走這段「魚路古道」來到今天所稱的「大油坑」,並發現有一間供偷採硫磺用的小茅屋位於附近,以及福建省官員曾派兵到此並禁止採硫磺礦云云……。從這段史實我們可以得知,如果清朝真設有該營盤,它或許是為了取締私採硫磺而設之關卡,因硫磺在當時是攸關國防、治安之戰略物資,清朝不可能放任不管。故史實即有記載從乾隆末年開始,清政府即出示禁採,並命兵丁屯守之。從該「營盤」位置恰位於「魚路古道」西邊一處小台地上 (目前也有遺棄碉堡一座,及國家公園另設有觀景台一座),足以箝制魚路古道來去及在這一帶私採硫磺者,益證其然。
三、1895年日本人對台佔領:1895年日本人登陸貢寮後,一路沿草嶺古道攻擊瑞芳,然後兵分二路:一路往基隆;一路往瑞芳、汐止並沿鐵路攻擊台北。在此當中,「台灣民主國」的兵勇並未往淡水沿「淡基橫斷古道」逆襲佔基隆的日本兵。若1892年真有開闢這條旨在軍事上互相支援淡水、基隆之古道,則於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兵勇不可能不利用之,從此即可證明並不存在此一古道。另1892年時,基隆至新竹之鐵路已由劉銘傳完成,以此運送軍隊較走「淡基橫斷古道」來得快
(倘不考慮利用基隆河運及沿線較方便之平坦路運的話),因此在軍事要求上,殊無捨近求遠開闢「淡基橫斷古道」之道理。
發 表:
triplee(走在山裡)
回應時間:
2005/11/04 03:51:09
嗯....我回應你提的三個質疑吧!
一、河南勇
=
湖南勇
這件因音譯而造成訛傳的事,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吧。那麼我有個重點放在:為何要留用與事實相左的字詞。舉個小例子:日治時期稱朝陽里為浪速,而浪速的日語發音聽起來是Naniwa,結果被當地人音譯成:那娘仔。同樣,湖南勇的發音也被當地人聽成「河南勇」。我想我的觀點是在於,「那娘仔」跟「河南勇」,這些名詞你可以視為一個歷史上的記錄、一個過程,而不是著眼在「浪速」才是對的或「湖南勇」才是對的。或者你就直接當個地名,因為當地人們的確是如此稱呼那個地方、那塊地。
二、河南勇營盤是否是片瓦不存?所謂的河南勇營盤是否只是個看守硫磺的草寮?第一,我想可以去進行個實地勘察或訪談。第二,根據李瑞宗教授的報告,內頭有明確的寫出河南營的規模,有高約2m的石牆築成城,留有清朝碎瓷,據耆老口述,有不少的石塊被拿去擎天岡拿去做填充碉保的材料。第三,日治時期的台灣山岳有篇:河南城跡.大嶺(山卡)。
三、我應該去借本乙末戰史來讀讀,來看看究竟為何北部的兵勇不走淡基橫斷古道討敵?我淺薄的知識只記得那時的台北城亂成一團,兵勇變成土匪,日方在與辜家協議後順利進駐台北城。不過呢,這另外還牽涉到一點邏輯的問題 容下所述。
發 表:
triplee(走在山裡)
回應時間:
2005/11/04 04:34:41
其實呢,我也不是在堅持有這麼一條淡基橫斷古道因為我也沒有親自去走,真要講什麼不過只是拾人牙慧,我自己也不是相關科系的學生。只是我覺得在邏輯的地方上,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就拿淡基橫斷古道來說吧首先可以先求:
一、是否有這麼一條路,從基隆至淡水?(先不論是否是淡基橫斷古道)
如果不存在 那麼可以停止如果存在 便繼續 。
二、如何要證明他是淡基橫斷古道三、如何要證明它不是所謂的淡基橫斷古道 三的問題一定會比二來得晚出現 第一個問題,李教授求之於文獻,得到胡傳日記所記等等。那麼a兄是否要先找出這條路(還不冠上任何的路名)不是存在的。不過李教授有加入實地去勘察定線,而證明的確有條路自基隆至淡水,胡傳所寫亦非是誑言。如果a兄認為李教授定線錯誤,或是胡傳所言非實,應該也要實地去勘察或查詢胡傳這段話究竟在記什麼,而非是以自己的觀點加自己的證物去反對
第二個問題,好吧,有這麼條路在,然後關鍵的勇營發現,再搭配其它的文獻,李教授認為是清朝在1892所築的軍道。我想我這樣說一定遺漏很多,相關的文件陽管處網站都有公佈,可以自己去看別人如何得證它是條「淡基橫斷」的軍用官道。
第三,就是a兄的部分,如何證明他不是淡基橫斷古道?(有可能只是一般的道路)
觀諸a兄所舉的例子,以第二篇文章為主:
1.認為河南營的平台可能是看守硫的關卡(抱歉在上文誤寫為草寮)。
有幾點,在清古道的定線上,營盤址的發現總是有莫大的意義。若如a兄所言只是個關卡,那麼是否可以深入研究,是否全台就這麼一個關卡??那麼此類關卡的規制又是如何?見諸於史料中嗎??既然只是關卡,那麼河南勇營這四個字是李教授自己杜撰,還是當地人所稱??最後,再去比較看看是營盤址的可能性可?抑或守硫關卡的可能性可?
2.兵勇為何不走淡基去攻打日本人? 嗯...這個問題所指向的答案,一定是因為這條路不存在嗎?這裡應該就是邏輯問題最大的地方。同樣就可以聯接回第一篇文章,a兄提了不少淡基橫斷古道「不應該」存在的理由。如果前提是根本沒這條路,那麼做此類假設的確沒有問題。不過現在是有人提出淡基橫斷古道是存在的且附上證明。我想a兄就不能用:我認為不存在,因為照道理說應該不會去開通等等......(它就是在嘛,你問我為何兵勇不走,我也想反問你:對呀,為何呢?)反而是要在對方所提出的證明上去著手。
即使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說我只是個拾人牙慧的人,我不可能也沒有資格去把話說死成:一定有淡基橫斷古道。因為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最有可能會是在民國初年,跟別人說:東埔到觀高的道路是清古道這類道聽塗說觀念的人。
不過我還是有個重點要強調,就是我認為「實地踏查、訪問」的重要性是很高的,在古道來說更是如此。
a兄在第二篇文章所回:這種回憶式的考證,本來可信度不高。這句話我的確很難去理解。為何這些字詞會出現在他的記憶中、為何他們都有記憶走過某些老路?你可以不盡信,但在地人的體驗我相信一定是珍貴的資料、珍貴的線索,更值得去那些塵封的記憶中去找尋蛛絲馬跡。
發 表:
a81536(獨行俠)
回給
triplee
回應時間:
2005/11/07 17:03:26
triplee兄:
一、軍用道路應從軍事觀點來判斷:淡基橫斷古道若是因軍事用途開闢,便應從軍事觀點來判斷其有無,戰爭決勝關鍵在於速度,古今皆然,所謂兵貴神速即此理。就軍事輸送及運兵速度而言,淡基橫斷古道相之於基隆河河運及沿岸道路以及臺北至基隆鐵道是不及格的,而且這條道路從北新莊到淡水是面向海洋,距海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易為海上艦砲所封鎖,尤其軍艦運動快於陸上步行,淡基古道在軍事功用上,顯難支應淡水、基隆兩地戰事甚為明顯。準此,開闢此一「軍用古道」即違反軍事常理。
二、1895年日本攻台,並無任何軍隊利用淡基橫斷古道:依「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2冊記載,日本人於1895年5月29日登陸貢寮,當時「臺灣民主國」之兵力約150餘營,人數約5萬人,基隆兵力配置為銘字軍5營、定海軍2營、廣勇2營、田字營、水雨田營、砲台部隊,人數約3000人左右,日本人於6月3日開始攻擊基隆,同日佔領之。日本人是在1895年6月9日攻佔淡水,當時「臺灣民主國」在淡水之兵力約3000餘人,但均被俘,並由日人將之送回中國。「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6月5日到淡水,6月6日乘船逃跑,斯時消息傳開,於是兵勇、土匪相結合,開始在臺北、淡水燒殺擄掠。以上3件事,於時間比對上,足以解索淡基橫斷古道的有無。 6月3日日本人攻擊基隆時,臺北城及淡水秩序尚未潰散,「總統」也還未逃走,統治秩序仍在,何以淡水未派援軍沿淡基橫斷古道支援基隆?這條「古道」不就是為了支援淡水、基隆嗎?何以真正需要時,未發揮開闢當初所設定之軍事功用?如此豈不能證明無該「軍用古道」存在?
三、何以未有其他地區設營壘,取締私採硫磺?有關魚路古道旁之營壘,我是說:「若有,或許為了防止私採硫磺而設。」。而臺灣地區之所以難看到第2例,是因島上產硫磺者,只有七星、大屯山區,其餘龜山島、綠島是海底。由於採硫必須有運輸條件,這個道理如同私墾農地必須有產業道路相搭配。清季大油坑一帶私採硫磺,清派兵丁屯守,並設營壘,可能與大油坑旁有道路連絡金山、士林有關,以及距市街較遠之故。
四、淡基橫斷古道的中斷盲點:公視之「淡基橫斷古道」節目,如果我記憶沒錯的話,它很像沒有交待從冷水坑到竹子湖這一段的路線,目前可聯絡冷水坑至竹子湖的「中湖戰備道」,從1904年的臺灣堡圖來看是沒有的,則「軍事道路」怎會中斷沒路,而致須北繞或南繞才能至竹子湖?如此豈可謂為合理?又您提到的日據時代臺灣山岳雜誌有提到「河南城跡」,縱係如此,也難以論證與「淡基橫斷古道」有關,因它也可能是取締私採硫磺者而設。這條「古道」是近年來引用胡傳日記才有的一種說法,非日據時代即有之考證,故該雜誌所提自難以論證「古道」的存在。
五、順便一提,目前本網站所顯示「淡基橫斷古道」之航跡圖與臺灣堡圖所顯示的「地區性古道」並不全然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