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魚路古道沿途的地名意義
八煙:
位於陽金公路途中,有多道的硫磺噴氣分朝各個方向冒出,縷縷白煙,翻湧上昇,因得此名。
賭博石:
位於大崙坪頂,海拔365公尺,長2.5公尺,寬1.2公尺,厚35公分。是一處頗具人文意味的地點,相傳光復初期,有築路工人在此休憩時,因本塊石頭既巨大又平坦,工人遂圍在此賭博,遂得賭博石之名。
燒店仔地:
海拔400公尺,為一山頂的台地,地形平坦,芒草叢生,該地因舊時有居民開設小店,提供往來人們茶水、器用之需。後來小店被火燒毀,故稱為燒店仔地。
出水仔:
海拔約400公尺,位於落坑仔上方,落坑仔係一高差頗大的凹谷,附近另有泉水汨汨流出,稱為出水仔。
石橋仔:
位於苗圃內,昔人曾置一石板跨於溝渠之上,外觀如小型的石橋。
許邦枝舊厝地:
海拔510公尺,為許邦枝家族所住的石屋,牆面為亂石砌,保留尚稱完整,唯右後方隔間損壞較嚴重。厝地附近環生竹林,下方為田畝。
許顏橋:
原為一石板橋,橋長約540公分,由二段橋面及一個石墩組成,橋面寬約105公分,以二片石板併成,橋面石板的長度有170公分、220公分二種尺寸。石墩近於擎天崗的方向,故朝擎天崗的橋面為170公分,而往金山的橋面為220公分。光復初期,許顏橋被一場大水沖毀,昔年的石材不見蹤影。目前許顏橋已適度復舊,為石砌圓拱橋。
憨丙厝地:
緊偎河南勇路旁,昔日為「店仔地」,亦即販賣物品的一間小雜貨店,將展示室設置於此,饒富歷史的深義。運用亂石砌的特色構築現地展示室,為三面遮蔽,一面開放的「ㄇ」字形建物,不設門窗,屋頂後半斜面使用玻璃材質,自然透光。這間展示室將「路」與「石」作簡要介紹,藉以了解魚路行程與石道、石拱橋、石屋之重要關聯,並反映當地風土資源的特色。
山豬豐厝地:
位於日人路旁側,有二棟,分為頂厝與下厝,各具三隔間。頂厝的埕內保留臺灣桫欏一株,其他植被清除,並種植類地毯草。下厝的埕內保留八芝蘭竹二叢。目前山豬豐厝地已適度復舊,頂厝採傳統建材與傳統工法,下厝則為鋼筋水泥建物,外表則為亂石砌貼面。
許仔枝厝地:
屋內分為五隔間,廚房有一個灶和一個水槽緊密連結一起。灶邊有一畚箕形的石槽,廚房外側是廁所和豬舍,有糞坑和豬槽各一。另有一完整石臼棄置屋內。屋外雜木密布,現有一步道可抵達。
賴在厝地:
厝地內栗蕨叢生,厝地外地被植物蔓延,綠竹林一叢叢。 牛舍內棄置一石臼,懸鉤子及栗蕨蔓生。
後湖仔田:
灌溉水源係由「大溪」(上磺溪)引來。五區仔、十二埒仔、四埒仔加上濫仔區合稱「後湖仔」。
大路邊田:
分為上段的埤仔區與下段的份仔尾。田畝面積較狹長而窄小(最小約僅6平方公尺),水源由埤仔區的山谷流來經過份仔尾。
厝前田:
景觀展望頗佳,水源是由百二崁水泉而來。厝前田現今有一水塘,這是數年前有人想在此地挖池來養魚,卻忽略了大油坑的磺氣並不適合魚類生存,因此工事進行一半就停手,但挖出的大石塊都隨意棄置,而不斷蔓生的栗蕨則包覆巨大石塊,致使田埂更加難以辨識。
公館田:
分為外側秧田區與內側的守磺營區。水源需由外側的「坑仔」(百二崁坑)引來。
百二嵌:
由百二崁算起,測量得知到達大石公約一百六十幾步,此段崩壞嚴重,坡度陡且碎石多,昔日自大石公至百二崁鋪有一百二十個石階,是魚路古道最陡峭的地段。百二嵌之下,東側有一塊極大的石頭,人稱大石公,這塊巨石乃是昔日整修道路的分界,大石公以上的路段由草山、山豬湖一帶的人負責,而大石公以下的路段由金包里的人負責。
城門:
城門位於擎天崗草原的邊緣,為簡大獅部眾盤據草山時駐守的哨站,昔日築有一道低矮石牆於兩座小山丘中間。現今的城門係模仿芝山岩隘門的形式而建的設施。
嶺頭喦:
為擎天崗草原邊邊緣的土地公廟,香火不歇,分由山仔后及金山居民供奉。戰爭走私期間,擔魚人常在此廟之前合掌膜拜,祈求神明指示販魚的最適地點。
石角寮牛舍:
在大嶺牧場的西南方,位於石角寮附近,海拔730公尺。因為較為避風,九月後天氣逐漸轉涼,牛隻常在此棲息。如今,牛舍已夷平,只剩下五個石製基座,是屋柱的底座之用。牛舍為一大間,設有兩個門洞,但無門板,上覆芒草,可容五至十隻牛使用。另外,尚可發現在上段坡坎的大石塊鑿有一個拴牛的圈孔。
石角寮:
在大嶺牧場的西南方,為茶寮遺址。目前不見厝身蹤跡,只剩一尺高的零碎石塊與叢生的雜草。昔日陽明山區的茶寮有鹽館寮(又稱後山寮)、石角寮、花寮等。
河南營:
位於雞心崙,海拔764公尺,清代末年修築。營舍的邊牆由石塊壘成,約有3-4尺高,有一角落曾改建為牛舍。光復後,擎天崗的駐軍曾將河南營的石牆拆去修築碉堡,所以石牆才會如此低矮。
牧場事務所:
進入圍籬之內,右方有一間較大但已荒廢的房舍,正前方較小則為現今的牧場事務所。另外,在左後方的谷地,有一棟早已傾圮的舊牧場事務所,面積最大,隔為三間,是昔日上班值勤與職員住宿之用。這些房舍均屬臺北市農會所有。牧牛是擎天崗最重要的特色,事務所則頗具解說價值,應保留舊有房舍,作為解說教育的場所,並整理出陽明山區牧牛的歷史,讓民眾瞭解擎天崗草原的牧牛事蹟。
涓絲瀑布:
海拔610公尺,瀑布高約14公尺,呈85度傾斜,瀑前巨石散立。瀑布水源來自冷水坑溪,漸向下游,稱為頭湖溪或菁礐溪,最後成為外雙溪的西源。
三孔泉:
為山豬湖居民飲用的水源,因有三處出水的地方,故得此名。其中兩處水源被鐵絲網圍起隔離,另一處在其東側不遠,築有石砌水櫃。
頭湖:
由金山往台北的魚路古道途中,經過擎天崗之後,遇見的第一個山間盆地,稱為頭湖。在其南端有一小聚落,亦稱此名,位處山豬湖的東北側。
山豬湖:
為陽明山區的山間盆地,昔日山豬繁盛,因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