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北台文史網站總輯
 

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台灣頭˙陽明山歲月傳奇----文/吳智慶
  位於陽明山北部,以火山地形景觀聞名的陽明山,早期因為山上草多而稱為草山,後來因為紀念中國先哲王陽明先生,改名陽明山,現列入國家公園。

  這一地塊原先沉積在海底,且也是台灣浮出海面最早土地,自四百萬年前,隨著造山運動,將台北老地層推出海面,形成一片丘陵岩地。在距今約280萬年,受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不斷鑽擠下,在地層150公里深處,板塊受地熱熔成岩漿,順斷層交會裂縫處的台北地表,噴出地面成為火山爆發,並斷續噴冒長達二百多萬年,總共以陽明山地區為主,造就出20多座錐狀大屯山火山群。直到35萬年前才停止,只留下地熱餘煙稱為死火山,但誰都不敢忽視,它可能只是暫時沉睡了吧!

  當大屯火山群及西邊的觀音山火山冒出後,內陸地帶由升高受斷層滑落中形成的台北盆地,在約一萬年前受到地球溫度變暖,海水上升由關渡缺口灌注進來,台北盆地成為內海大湖泊。以現在的水位相距至少高20公尺以上,連當時的士林芝山岩都幾乎淹沒在水底。

  台灣植物生態來自於遠古150萬年至15千年前,台灣島全部浮現,並接壤中國華南及菲律賓地區年間,當然也受到長期的動物鳥類種子傳播及海流飄來的種子傳播。而台北人的活動發現,約從5千年至7千年間開始,由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麓的大坌坑古人類聚落遺址中,從考古學環境及遺物中推斷,其居住的斜坡地帶,高度海拔約25公尺至100公尺間,以原始人類鄰水而居捕魚打獵生活的習性,到後來水位逐漸消退,在近代2千年至8百年間,已往下移至現海邊十三行遺址中。而陽明山所發現的史前人類遺址更為有趣,約在6千年至8百年間,主要居住在其四周圍山腳坡地平台及岩島上,依居水邊半島及水中孤島。而山上只發現有規模小而少數的遺址,如面天山及竹子湖,它應該是屬打獵而暫時留居的地方。

  台灣近四百年開始有明確文獻記載,當時凱達格蘭平埔族,約千人結二十多社,散居在台北縣市及桃園的平地水邊,以漁撈、移耕、狩獵為生。而最活躍的生活區在陽明山四周圍及台北平原,由結社自主的部落生活到明末西班牙、荷蘭軍佔領,後又有鄭成功率軍來台取代,到清朝治理後期,凱達格蘭族人已由強轉弱幾乎漢化,流散四處隱失的族群。

  由人類學者研究,凱達格蘭族老口述歷史調查中所知:遠古的祖先,來自海外一個叫沙那賽的地方,因漂流過海到台灣東北角三貂灣登陸,成立三貂開基社,後來部分族人遷到基隆和平島建立大雞籠社。後又有部分族人外遷,有一路順北海岸到淡水河口並遠至桃園地區,沿途建有金包里社在萬里鄉金山鄉、小雞籠社在石門鄉、大屯社在三芝鄉、外北投社在淡水關渡、內北投社在北投及唭里岸、八里坌社在八里鄉、南崁社在桃園南崁溪一帶。另有一路由基隆順西基隆河而下到台北盆地,沿途建有蜂仔峙社在汐止、錫口社在松山、里族社在南松山撫遠街、塔塔攸設在濱江街及內湖、毛少翁社在士林社子島後移士林三角埔、大浪峒社現大同區北面、奇母卒社現大稻埕及劍潭大直、雷里社現萬華區雙園、武勞灣社現新莊一帶、擺接社現板橋土城一帶、秀朗社現新店中和一帶。而現今的三貂社、大雞籠社人還流傳一則聖山神話傳說:在陽明山區的七星山頂西峰有座金字塔,是遠古祭祖靈的聖地,筆者曾陪同凱達格蘭族部落巫師長老上山,到傳說中的金字塔石堆現場探索調查紀錄一番。

  四面受凱達格蘭族部落所環繞的陽明山區,早期闢有互通山徑,為族人上山打獵、部落族親互訪、結姻親的通道,也是自明朝後期,採硫磺伐樟樹、種大青染布植物種茶樹果菜、牧放牛群、運農業土產及漁貨的產業山路。這些古道最有名的是:可由金山順磺溪頂八煙到大油坑的金包里大道以採硫路線聞名,並也稱魚路古道。說起魚路可有數條之多,早期北海岸萬里、金山、石門、三芝漁民為謀家庭生計,將捕獲的海魚,趁夜間氣溫寒涼,挑著新鮮漁貨翻越陽明山,天亮時走到北投、士林市場出售。在民國3034年間,日本政府戰敗前,物資糧配給管制,漁民們走私賣魚,常在魚路古道途中被日警巡邏攔截、沒收漁貨。

  自古說起,明朝年間遠洋航運興起,中國南方漢人及日本浪人已結合力量,駕著船隻到台灣基隆淡水並深入台北盆地內河,避風停泊加水和土著商業交易,並扮演近海航運商船及海盜船。而西歐列強船艦也遠渡重洋到東方來。台灣北部陽明山上,出產可製火藥醫藥材的硫磺,是當時來台北採購除鹿皮外,也委託凱達格蘭族金包里社、北投社有經驗的採硫的社人,上山冒險採挖運下山交易。

  西元1626年西班牙軍以武力占領台灣北部,不降從的部落被燒毀之,建城堡守海港,通行基隆河內陸航運,並由傳教士實施教改原本的土著祖靈信仰。1642年由荷蘭軍武力取代地位,不久後繪出一份極珍貴的大台北首繪地形圖,陽明山地區繪有部落位置及大屯山火山群中冒煙的火山錐。1661年鄭成功率明朝軍隊攻台,隔年荷蘭軍退出台灣,在1683年康熙22年明鄭軍降清,清軍入主台灣,在台南設立台灣府,而北部在1699年康熙36年,因福建清朝火藥庫不慎爆炸,派郁永河來台北北投,僱請凱達格蘭族人引路採硫,由磺溪划小舟溯上草山麓採硫谷現場,後來郁永河著書裨海遊記,對所見到的陽明山及採硫冒險過程,有生動的描述。

  在1709年康熙48年,泉藉陳賴章墾號向凱達格蘭族承購台北平原土地後,引發大批漢人移民潮湧入開墾,到乾隆嘉慶年間,已由平原延伸入山區。當時的凱達格蘭族人已由土地承租及變賣逐漸流失的大地主,到後來平原好地賣盡,只得上山守住最後一塊偏僻山地。以頂北投十八份山區為例:清代拓墾之初,有泉州人詹、王、陳、曾、吳等姓,及十八股份資金,向北投社嘎嘮別潘家購買頂北投一片山地,邀宗親上山開墾,鄰村也有以承租的漢農,每年兩次收成,需付交部份米稻,挑下山至嘎嘮別繳番大租。在北投磺溪上游的湖山底,據說為凱達格蘭族人所開墾的山村,早期如有商販上山至此賣番鴨,若不改口稱紅面鴨,會被趕出山村。

  在陽明山區開荒的墾戶,早期主要以伐木採樟、植大青泡製成染布原料,焚山整地建屋種茶樹、果菜地瓜等。筆者家鄉台北大稻埕流傳著:清末年間每當晴天的夜晚,遠望草山紅火四處燒。陽明山特有的磺產硫磺,由多處地熱磺嘴噴煙口,在吼叫的響聲中不斷的產生,滾燙的水及空氣中充滿著令人窒息的強烈磺氣,古人視為有毒水毒氣的惡地,都避之唯恐不及。而清朝政府採取保守心態,視為國防軍需火藥材料,將出產最多的七星山附近大小油坑列為禁區,只限量採取,並每年派兵上山駐防巡邏示警以防民間盜採。直到日治年間,日本政府以國有財產地承租,並以熟悉溫泉治病養身的大和民族習性,造就陽明山為溫泉鄉傷兵療養及休閒旅館公園,改變台灣人對硫磺溫泉使用觀念,影響至今。

參考資料:
 陽明山之魚路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