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VS八芝蘭
我們因為考試而不斷的吸收當地的人文風情,但在多年之後,赫然發現自己對家鄉的一切卻一無所知,對先人的墾荒過程毫無所悉。以下的這些資料有些是文字記錄,有些是口述回憶,希望各位都能在讀了以下的資料後,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刻的認識,讓下一代能了解家鄉的發展演進過程。
位置所在
士林區位處臺北盆地北方,地當臺北人北投、淡水、金山、三芝之要道。全區面積64.87平方公里,幅員廣闊,為本市十六行政區面積最大者。本區西臨北投區,西南臨淡水河界蘆洲鄉,南臨內湖區,北臨金山鄉,東北接萬里鄉及汐止鎮。全境東北俱為山脈,丘陵相接,以七星山為最高峰,海拔1109公尺,東南有鄰界之大崙山山嶺及大直諸山,西南一帶為河谷平原。
士林之區名,取自境內舊地名「士林街」按士林昔日為山胞毛少翁社所居,原稱「八芝連林或八芝蘭林」,係譯自平埔語「Pattsiran」,是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人之社域Pattsiran地方,意思是「溫泉」。位置是指士林區北方「三角埔」到北投區「頂北投」一帶(陽明山∼北投:永平、倫等、大屯、泉源、湖山等里),此地的山區一帶為溫泉湧出的地域,初據Pattsiran譯其音,並加其環境森林蔚鬱,稱為「八芝連林」或「八芝蘭林」,其後又有「八芝林」「八芝蘭」或「芝蘭」之名稱出現。
同治年間淡水廳志叫作「芝蘭街」。咸豐九年,士林舊街被毀,改建新街於「下樹林」,後略一「下」字作「樹林」最後因閩南語「士林」與「樹林」同音,易書寫,且字意又佳,寓有士子如林之意,所以後來新街被稱為「士林街」,而成為士林區名之由來。
士林地名的演變
士林即今之仁禮、義信、智勇三里及福文、福林二里之一小部分。某地原稱「下樹林」,本係荒埔,據潘光楷所著「芝蘭新街移建記及其他」一文載:「咸豐九年(距今九十五午前),鄉中發生械鬥之後,街市被焚毀殆盡,足時街民倡議復興,潘永清先生力主遷地之說,得多眾之贊同,立刻進行籌備,擇地于下樹林之處另建設新街,即今之士林也。永清先生,不佞之先伯父也。生平豪爽,仗義勇為。新街移建之議既成,慨然負責經始,乃先之以相地為急務,踏破芒鞋,慶獲大地主曹七合派下之同意,允個人白由租借並獻廟地若干以作公用。次為計劃市區,開文化之先例,先定路線、水溝,然後劃定店舖,使之方正平均,整然不紊,中央劃為廟址,廟前設大廣庭,以作內外農漁交易之所(即現在菜市場之一部)既見民房、商戶,櫛比為鄰,特設隘門,以防盜賊,又在河邊插竹,以阻風洪:造碼頭,以利舟楫;設渡船,以濟行人;並於街之東西,開鑿兩條運河,稱頂下水擋,用以防盜,用以入船,或可避風;他如造路(通舊街大石路)舖橋(造頂下水擋橋);以及崇神設塚等等,一切設施,備盡其完善而後已。更因欲使街市之速成,自己負責多蓋店屋以為示範,然後勸導鄉村殷戶義務建房,不數年間,居然已成嶄新市肆,為遠近所稱揚。由於潘永清的策劃與努力,數年之後,新街則繁榮,成為士林的鬧區。
士林新街之興建係以慈諴宮為中心,其街市範圍約當今之大東、大南、大北、大西四路所圍之處。初期則已闢建大北路、大南路、大西路、小西街與淡北古道文林路相按。日據明治年間又建小北路:民國十年續開大東路:至民國十五年以前,此外圍道路全部完工,現代街道於是形成。慈諴宮前廣場,係供農產品交易用,至日據民國四年,日本當局開始成立士林市場,設置五十四個攤位。
新街東西兩側開鑿兩條運河(稱為頂下水擋),以作屏障。順水擋由今基河路(原舊河道)天聖宮右側經農場堆積場,出陽明戲院左側,越過鐵道。現在只剩天聖宮旁及陽明戲院前一小段未加蓋而已。下水擋係由大南路底的下水凍橋繞經士林紙廠大門前越文林路。渡船碼頭設於今小西街底七號石屋旁大榕樹處。民國二十六年建社子吊橋,溝通了士林、社子交通,至二年前才拆除。墳塚則設於運河外緣,即今士林紙廠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