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市集』的形成 採訪/陳志明
一百多年前這兒是盆地,平地容易造屋居住,人口自然逐漸集中,所以天母、北投、陽明山、社子、內湖、大直…等地方就自然形成市集,陽明山、北投是靠近山邊,所以許多農產品就運至市集中買賣。約80年前,士林的街道才從新規劃,將士林的道路規劃成現在的,四大路
(
東、西、南、北
)
、四小街
(東、西、南、北
)。
早期人們的生活都是倚靠基隆河,當時芝蘭的市集,是靠近基河路也就是基隆河邊,現在路的下面是基隆河。從前基隆河早上四點多就有人從事補魚的工作,所以大大小小的船都會將物品拿來市場賣,這就是士林老市場的由來。
早期基隆河還可看到燒鍋爐的船,有些船甚至長約100台尺長度、寬約25台尺以上,一路都可開來市集交易,由此可見其它的小船來來往往經商必定更是頻繁,所以市集自然就行成了。大部份的船都可直接開到靠近現在士林國中附近的基河路。所以各類各式的小船也都由大陸及其他各地開過來交易,由此慢慢在此就行成一個『士林老市場』的市集,慢慢街道才會規劃成現在的模樣。
基河路上未形成前,凌晨就有許多挑販,將乾穀物挑至此處,轉賣給其他中小型挑販,再挑至三重、萬華區賣。從前攤販的特色及主要工具就是『一隻扁擔』,賣魚、菜、雞鴨豬、染布、女孩子的粉餅…等,皆是靠雙肩挑至各地去賣。
農業時期,每年的七月是農民社會主要的祭拜時間,以往士林這兒都是四角頭在負責舉辦的,每年的七月十四日都會在淡水河口放水燈,普渡陸、海、空的亡魂兄弟用餐,這是民間祈求『鬼月』平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