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舊時交通
早期士林的水運以淡水河與基隆河最為重要,當時淡水河和基隆河之間有一條「蕃仔溝」。以前還沒有橋的時候,士林到臺北、士林到社子、溪州底到蘆洲、中州埔到關渡、浮州到八仙都要坐渡船,才能到達。渡船是當時重要的交通工具。
士林最早的碼頭位於魔鬼圳,由於受颱風侵襲,才將魔鬼圳碼頭廢止,移到舊街,後來又移到士林街一帶(今大南路底右側)。為防止敵人侵襲才設上水擋與下水擋。現在只剩下水擋,旁邊有一間土地公廟。設上下水擋的目的在於防止敵人侵入,而且可隱藏船隻,免得敵人知道自己的實力。
其他的碼頭以葫蘆渡船頭為最大,是社仔經蕃仔溝往臺北之要道。此外,溪州底往蘆洲有渡船頭;中州埔往關渡到社仔頭有渡船頭;浮州到八仙也有渡船頭;社仔到士林最大的渡船頭是後港墘渡船頭。
以前從士林到臺北,要先從士林步行到明治橋(現中山橋,但當時沒有橋)一帶,搭渡船到對岸,然後走路到延平北路商業中心。
早期士林的陸路交通,從淡北古道奇里岸(北投)到神農宮(士林)有兩條路:其一是由湳仔路經過溪湳仔(註1),另一條是由磺溪過來至舊街橋(雙溪河),過了橋由舊街經三埔竹仔「陳紅九大厝」--才到士林新街(參考芝蘭新街篇)。以前芝山岩是士林的文化中心(士林聞人--八芝蘭文化館);從舊街有一條下水港仔橋(雙溪河)可通芝山岩,這條橋叫做「和尚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註:合串(淡北古道的風情、淡水舊地望、小基籠三芝、石門、金山)。
以前社仔的路都是小路。民前五年(西元1907年)左右,才舖了社仔這一條道路通士林,未舖路前是一條較大的田埂路,稱為「大路尾」。
士林到內雙溪有一條「輕便路」(駛台車的小鐵路),旁邊有一小路,僅容一人行走。
士林到金包里(金山)的路是民前十四年興築,寬六台尺。自芝山岩至金包里總長約三十三公里的石子道路。於民國二十七年(西元1938年)才擴建為今日車道。
民國三年(西元1914年)曾將原士林、金山道路的一部份路段改為士林至草山道路,且擴建為十二台尺,是為石子道路。
從前陸路交通工具非常缺乏,一般都用步行。女子要到遠地,較富有的人家才坐轎,轎子是由兩人抬的。後來才有「人力車」(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以前)。到雙溪可坐「輕便車」。
註:
1.下浦子—在今明德路,明德國中一帶,磺溪公園以西。另外,隔磺溪對岸天母忠十二路一帶稱過溪湳,簡稱湳子,為士林區所轄。
參考資料:
☉通往大直內湖的古漁路
轎:交通工具不發達前,轎子是一般的客運工具。
輕便車(手推台車):民國二十年以前士林到內雙溪交通不發達,是靠輕便車,車上竹椅可供客人坐。
黃包車(人力車):民國初期黃包車在本地十分盛行。
人力車:人力車是西元1869年發源於日本。民國十年前後在台北地區流行的交通工具。
三輪車: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後在台北地區流行的交通工具。
渡船:社子吊橋是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興建的,以前士林到社子要靠渡船才能過河。
腳踏車:腳踏車又叫自行車或「鐵馬」,民國初年本地已有腳踏車,到現在還可算是最輕巧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