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北台文史網站總輯
 

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三芝福成宮金面二媽ㄟ故事
  1888(光緒14),臺北府城建城後第4年,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積極地在府後街(館前路台灣省立博物館)興建天后宮,以供奉省級官祀金面媽祖廟(劉巡撫以原來大陸媽祖神像較小另外塑造者)。依史料記載,1891(光緒17)天后宮才告竣工。該宮總基地3095坪,主建築795.5坪,廟宇恢弘,金碧輝煌。當時,天后宮與文廟(舊址在北一女)、武廟(舊址在高等法院)合稱臺北府城三大廟;每月初一、十五,清朝文武官員依例都得入廟參拜眾神,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劉巡撫相當重視台北府城天后宮之興建,選材用料都十分考究,大部份建廟石材選用質地較細緻、堅硬的觀音山火成岩石材,而臺北城牆基石則採用內湖金面山安山岩石材。天后宮主體架構分前、後兩殿,護室有兩層樓高,殿宇巍峨,石階長度達30公分。天后宮為清末台北城裡最規模宏偉龐大之古建築群,其工料、地價總共花費9880銀兩。

  1895年,日人占領台灣,1900年,總督府實施「巿區改正」計畫,拓寬街道,首先拆除西門(寶成門)及臺北城牆,1913年,拆除天后宮,臺北府城及天后宮眾多神像、石木材流失。日軍進入臺北城後拆除三座大廟,分別蓋北一女、高等法院及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日本人將部分基石用來修建臺北城中區、古亭區地下水溝。天后宮之石材含石柱、石階、石鼓、石獅,池塘上石橋則被日本人移置於臺北賓館庭園及臺大醫學院裡;另40多個天后宮石柱珠則散落於二二八公園裡,後人不察,總以為整個天后宮遺構消失了。

  1914年,三芝街長曾石岳及隨行書記黃見龍先生參加臺北廳召開之區長會議時,無意間在廳後幔幕內發現蒙塵之金面二媽及千里眼、順風耳等配祀神像。當時日本人正進行臺北巿區改建,拆除天后宮後,將金面媽祖神像安置於此。經主管單位同意後,曾、黃迎回金面二媽,並將其安奉在三芝埔頭街媽祖廟(福成宮為名建築師廖石成督建),這是咱金面二媽「流浪到三芝」ㄟ故事。

  1915年,總督府技師野村一郎及技手荒木榮一聯手設計,在天后宮舊址興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以突顯日本殖民政績,並就地建造象徵現代化之台灣第一座都巿公園;光復後紀念館被改名為台灣省立博物館。

  天后宮與臺北古城僅短暫存在於臺北巿區裡,而當時台灣總督官邸(臺北賓館)興建時間與天后宮拆除時間、地緣位置均十分接近;因此,許多天后宮的石材也就自然地散落於現在的臺北賓館、臺大醫學院裡。


補充資料:
金面媽祖由來:
  原安座於台北天后宮,台北天后宮卻是一座已消失的廟宇,原址就在今日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新公園)內台灣博物館的後方。

  天后宮興建於清(1888),是台灣巡撫劉銘傳任內,由官府出資,加上民間捐款所建,座落於當時全台政治核心的台北城內,可見天后宮地位何等尊崇。

  18956月,日軍進入台北城,日本正式統治台灣之後,台北府天后宮就遭遇冷落的對待,廟址先被軍隊徵收,後來又做為台北辦務署的臨時廳舍。廟宇東側的空地則提供台北病院建造病房。 1902年,總督府將天后宮移交給台北醫學校(後來的總督府醫學校)做為校舍及學生宿舍,正殿成為集會室,戲台成了舍監室。不久,又劃出內部校舍,做為國語學校的學生宿舍分舍。

  1905年,總督府公告市區計劃,擴大台北公園(新公園)的範圍,天后宮成了公園預定地。雖然天后宮沒有立即被拆除,隨後幾年之間,幾次颱風水災,天后宮屢屢受損,而由於位於公園預定地上,因此未予整修,任其荒廢凋弊,後來終於因過於殘破而遭到拆除的命運。

  當年拆除天后宮時,剩下的礎石、石珠等遺構,散落於新公園內,成為石椅或園景裝飾,遺跡至今仍然可見。部份石材則被搬至台灣總督府官邸(今台北賓館)做為修建庭園的石材。民國93年(2004),台北賓館整修庭園時,挖出一些石材,經學者查證,確認就是來自於台北府天后宮的建築遺構。

  天后宮拆除之後,原供奉的金面媽祖神像被日本人放置於官廳倉庫的一角。後來三芝士紳黃見龍來到台北參加區長會議時,發現了這尊金面媽祖,於是向上級長官申請將媽祖迎回三芝奉祀。

  獲准之後,三芝地方人士集資建廟,(1919年),福成宮落成,台北府天后宮金面媽祖離開台北,從此落腳於台灣北海岸的三芝,成為當地民間重要的信仰中心。金面媽祖如今座鎮於三芝福成宮的二樓殿內,廟內並無保存任何昔日台北府天后宮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