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北台文史網站總輯
 

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石牌-靈石福德正神-福佑宮沿革

  本宮原址在石牌磺溪北岸,蘭雅橋西畔,百餘年前,「磺溪」水流洶湧,颱風季節,常泛濫成災,造成農作物歉收等禍害,使居民生活困苦。「蘭雅橋」是石牌與蘭雅間往來必經要道,當時來往商旅行人,絡繹不絕。橋畔有數棵枝茂葉盛大榕樹,是往來商旅行人必到歇腳休憩之處。據傳,在一次溪流泛濫之後,商旅行人發現大榕樹盤根間,竟露出一塊形似人狀奇石,色澤光彩明潤,故見者一傳十、十傳百,大家莫不稱奇,皆恭稱「土地公石」,開始焚香膜拜起來,從此,神蹟發顯,磺溪水流雖洶湧,但不再泛濫,農田作物收成轉豐,商業亦趨昌盛。更奇怪的,每逢氣候遽變之前,「土地公石」上之色澤,奇蹟般的改變,彷彿警世示人,提高警覺。地方父老感其靈異,遂用石塊砌一小廟奉祀,取名「福佑」,感念福德正神默知之功。此乃本宮之由來,但當時頻傳之露顯事蹟,只有世代口傳至今,未作記載,今甚難考據矣!

  迄至民國四十五年歲次丙申年,地方士紳雷雲峪、何蚶等,有感原廟過於簡陋,乃募資改建兩坪餘,並將原有之土地公石納入石塊包妥,打造福德正神金身奉拜,並於十二月十五日擇吉完工安座,本宮始具規模。然由於神恩靈驗,庇佑物裕財豐,境靖民安,於焉參拜者日眾,香火益盛。地方善信復原宮過於窄小,不敷使用,又於民國六十三年歲次甲寅年孟夏推請劉義德為主任委員,何金養為總幹事,雷雲塔為顧問,另聘何秋水、何進興、劉清泉、謝天和、羅英哲為委員,共同募款擴建為九坪,至此本宮規模益彰香火更加鼎盛,信眾感念庇佑有加,遠近咸來朝拜。

  迨民國七十二年歲次癸亥年荔月,適值政府辦理磺溪整治工程,需要徵用廟址。承熱心善信奔走,旋組成「重建委員會」,經委員何文華、何玉銘、何民恭、何金養、何喜男、何雅誦、賴建邦、賴應力、賴勝和、吳讚成、石德義、宋順益、謝義德、蕭溪壽、簡德隆、劉清泉等共同推舉黃金池為主任委員,何進興為副主任委員,謝延龍為總幹事,何玉橫為總務,並聘請雷雲峪為工程顧問,積極推動建廟事宜。然為昭慎重,乃向福德正神擲杯卜擇今址及座向遷建之。繼發動信眾捐資,共襄盛舉,工程進行歷一載餘,興建正殿二十五坪、拜亭六十餘坪、廁室、後花園及前廊廟埕數百坪,擇於同年十月十九日吉時安座。越年歲次甲子年仲冬裝修始陸續竣事,耗資陸佰餘萬元,本宮至此始益堂皇壯觀矣!

  住址:石牌明德路1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