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北投米一世紀 文/何裕成
▲日本人為什麼在竹子湖試種蓬萊米
漢人從大陸移民台灣,帶來種植作為主食的是秈稻,就是在來米。米粒細長,煮的飯吃起來較乾硬,能夠適應機械粗耕。在來米屬於印度品種,大多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
日本人統治台灣以後,吃不習慣比較硬的在來米,於是想辦法從日本引進蓬萊米。蓬萊米也就是梗稻,大多生長在溫帶,耐寒,米粒短圓形,吃起來較軟而黏,只適合人力精耕。
農業試驗所選擇竹子湖作為原種田有幾個理由:
一、竹子湖幾乎是一個封閉的山間盆地,在此設置原種田,可以避免原種稻米與其它種的
稻米雜交。
二、火山噴發的熔岩流把竹子湖區隔成東湖、頂湖、下湖三個部分,可以在這裡同時試種
三∼四種不同的稻種,而不會互相雜交。
三、竹子湖氣溫與日本九州相近,種植日本的水稻,比較快適應環境,成功率也比較高。
四、竹子湖的年雨量達三千公厘,水量充沛,溪流遍佈,方便灌溉。
五、火山地區的溫泉水,方便進行消毒及催芽。
竹子湖的蓬萊稻只種第一期,大約清明以後播種,農曆七、八月收成。試種的結果很成功,所以竹子湖就變成台灣蓬萊米的原種田。一般地區的稻種前三年收成多,三年之後會產生變種,所以竹子湖是稻種的供應地。
▲蓬萊米原種田的故事
日治時期原種田的稻穀檢驗是十分認真且嚴格,事務所人員會依米種各取五十粒稻穀放入培養皿發芽,再看發芽率是否達到百分之九十或一百,一定要符合標準才讓外地的農民拿去播種。
關於竹子湖農作的進程大致如下:每年農曆正月開始鬆土,然後割田梗上的雜草並將它壓入土中當作綠肥。農曆三月時,選用優質的米種進行撒種發芽,事務所會分配定量的種子,然後農民擔至竹子湖測侯所旁的溫泉池去消毒,催芽一個禮拜,再拿回來播種。消毒、催芽的方法是將米種放入米籮,再挑至溫泉池。溫泉池事先挖好一個個四角形的水槽,米籮便放入槽中。水深維持適中,約將米種淹沒。每個米籮容量約40斤。米種需時常翻動,若不翻動則會因溫度不一致,導致發芽不均。翻動的工具是以一支酒瓶反轉過來,均勻攪動後,再將酒瓶插入米種中。曹先生告訴我們,這個方法還可同時觀測米籮內的溫度,若發現瓶中結霧有水氣,就表示溫度過高需要再次攪動,這真是一種別緻又鄉土的方法。由於溫泉池有十幾個水槽,大家都可輪流浸種催芽。然後是播種,最好在農曆約三月至三月半,至遲不超過四月,並選擇水質良好或冒出泉水的地方育苗。秧苗育好,便可進行插秧。
插秧時使用的秧披,都是農戶自己製作。秧披是一種竹製的小盆,比臉盆稍小,但多餘的水份可漏出,把秧苗置入秧披再擔至田畝插秧。昔日竹子湖製造許多秧披,每個秧披直徑約一尺三,有些甚至賣去宜蘭、羅東等地。製秧披係選用三尺高的箭竹為材料,大約從農曆八月開始,整個冬天都在做,所以竹子湖的人不需至外地打零工。以前沒有農藥防止病蟲害,當地的除蟲法是用一根根竹管插入水田,然後向竹管中注入臭油,此法可以殺死一些浮塵子。昔日的蓬萊米原種田都要把稗子完全清除,農戶也都嚴格且仔細執行。收割後放水浸潤田畝,有些農戶亦會栽種一些蔬菜或蘿蔔。
稻穀收成後要擔到原種田事務所交貨,這時需用容量約一百斤的布袋裝好,並縫上農戶的棉布名條以利辨識。稻穀成長期中,田畝也會插上松木製成、漆上白漆的木牌,標示農戶姓名及水稻品種。東湖、頂湖及下湖分別栽種不同品種的蓬萊稻。下湖面積最大,有四十多甲,頂湖氣侯較惡劣,下湖則較溫暖,而東湖面積最小。下湖又依山溝為界,再細分為南北兩小塊,栽種不同的米種。
當時也有一些專業放牛的人,如竹子湖的曹財、三芝的楊川,將牛趕至山上放牧,俗稱寄草。當時士林、社子、北投的農戶都需將牛送至山上寄養,如今這些牧牛的人都已過世了。日治時期在大嶺設有公營牧場,兩私營牧場就在大屯山、百六戛、後山格、冷水坑一帶,目前山上還留有昔日的牛舍。牛舍係石牆築成,它和一般民宅建築不同,牛舍的石牆厚度通常有一尺半,大間的牛舍約有四、五十坪,只設一個門,用一橫木柵將門栓住。
▲種蓬萊米有什麼好處
由於日本人推廣蓬萊米,蓬萊米又可以外銷日本,賺比較多錢,所以大家開始種蓬萊米,而蓬萊米也為台灣帶來了經濟利益。早先日人曾在竹子湖栽植蓬萊米原種田,一直到大東亞戰爭後,日本買不起台灣外銷的蓬萊米,因而蓬萊米事業一度廢止。
稻穀收購價格較普通稻田高。比方普通稻穀可以賣一千元,原種田的稻子可以賣到一千二。許多人家都希望種原種田,不過竹子湖並非每一區都是原種田。參加的人政府才會補助肥料,收成前,也會派人來檢查合不合格。
原種田要求比較嚴格,例如普通稻田的雜草(稗子)不用除盡;若是原種田就得一一盡除。現在大家改種花卉,沒有人種稻了。
▲浸種與催芽
播種前必須先浸種與催芽。浸種的地點,在有溫泉的溪溝。竹子湖農民浸種的地點在小油坑下方的溪溝,和竹子湖氣象站與陽明書屋間的消毒場。泉源里的頂湖農民則把稻種挑到二公里外的溪頭(今中山樓附近)去浸。八仙里(今關渡平原)農民則是挑到地熱谷下方的溪溝浸種催芽。
農民把稻種挑到有溫泉的溪流,先在溪床挖掘夠大的坑洞,將麻袋或竹籮放在溫水中浸泡,上面以芒草覆蓋,經2∼3天就可播種。經過溫泉消毒的稻種,不必水洗就可以直接灑到苗床播種,出芽率可達八成。
頂湖的稻米種植,年可兩穫,在改種蓬萊稻之前,都是種在來稻或紅米。後來推廣蓬萊稻後,若氣候正常,兩期稻作均為蓬萊稻。若冬天來得早,則改種在來稻。蓬萊稻需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天方可收成,在來稻只需九十天,且較不懼寒。兩者產量相近,但價格相差甚多,同樣各一百斤的米,蓬萊米比在來米貴二十元。當地農民常常賣掉蓬萊米,再購買在來米回家食用,餘錢則用來買菜。
當時蓬萊米種要到竹子湖農家購買,再擔幾十分鐘便可回到頂湖。米種亦可自行繁殖,但若擔心品種不夠精純,可以去竹子湖購買。由於竹子湖氣侯與日本鹿兒島相似,所以日本人取九州稻種來此繁殖成功後,竹子湖遂成為原種田的所在。
頂湖、湖底的農民在育苗時先將米種裝在直徑約兩尺,可裝七、八十斤的米籮內,一人可挑兩籮,約一百五十斤,至大坑溪邊一處名為溪頭仔的溫泉源頭浸泡。米籮浸入河岸邊的凹穴,利用溫泉熱度幫助催芽,約四天後提起,待水瀝乾後,再擔回堆肥間或牛稠,這時將糞堆挖開一穴放入米籮,上面再用數斤的稻草蓋覆,利用糞堆與稻草的保溫效果進行催芽。若無堆肥間的農家則在牆角置放稻草堆,並以水澆濕,再於稻草堆中清出一穴,放入米籮進行催芽。
種子發芽後,再選一處有溫泉水源、多日照且避風的地方灑種育苗。一般而言,溫泉上游水量豐富且溫暖,有利秧苗生長,溫泉下游水溫略冷,不利生長。若無法找到避風處則以圍籬擋風。秧苗成長後,再成束掘起,捆成一把,然後用水洗去根土,進行插秧。
插秧後,再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呈現綠油油的稻田。這時,北投、士林等地的米販會來評估農民生產情形,經過一番的洽談,付給農民一些訂金,約定農民需提供多少稻米。待收割打穀完,交貨時再付款,這種方式叫傲「賣穀青」,這是米販與農戶之間賭運氣的行為。陳先生感嘆地說,聰明的米販通常少估多得而賺錢,農戶因自身判斷能力較差故常常受剝削。遇颱風稻作受損時,米販與農戶雙方各負擔部份的損失。
▲收割、曬穀
水稻收割時通常會請外地的人來幫忙,大都是請淡水、三芝附近的農民,因為那些地方種茶或只種一季稻田,而且比頂湖晚收割。他們自己帶著蚊帳、草蓆及衣物來助割數天,由農家提供餐點與簡陋住宿。
在平坦的田地,一甲可收成八千斤至一萬斤,但陡峭的梯田。地形崎嶇狹小,無論種植與收割均耗費不少的人力,而且梯田的田埂易倒塌,稻米產量相差近兩千斤。昔日收割之後利用摔筒打穀,但現在都以打穀機取代了。穀粒舖在稻埕曬乾,通常米販會一戶一戶來收,因此整個頂湖要連續打穀、曬穀十多天。若遇雨天,農民則將稻穀收進穀倉或移入屋內大廳,有時甚至連飯桌下也是稻穀呢!這時便需常常翻動避免發芽,待晴天再移至戶外曝曬。至於發芽的穀子則拿去餵豬、雞、鴨,當然也可供人食用。
陳先生滔滔不絕地說,當時將較好的米種整穗用手折下,曬乾打穀後包裝,不與其他米種混雜。農民交穀後開給單據,寫明交納米種幾斤,再儲藏於專門放米種的三、四個穀倉中。
陳先生說, 根據七星水利會的收租單,總計泉源里範圈內的水田達到五十多甲。而且台灣過去較少生產柑橘,直到光復後,農林廳引進福州種才開始大規模栽植。陳先生感嘆表示,曾有四、五分地栽植兩、三年柑橘作為觀光果園,但不幸得了黃龍病而荒廢。
▲農閒二三事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舉辦百公里競走賽,路程自台北新公園,經山仔后、大嶺、金山、石門、三芝、淡水,再回到台北新公園,要在兩天之內走完一百公里。賽前根本沒練習,僅僅準備了飯糰,然後將水壺、雨衣、雨褲放入背包,穿著長褲與一雙運動鞋便上路。因為是下午一點出發,所以當天早上不敢吃飯,僅略為吃一點食物充飢。開賽前,工作人員將號碼布用針線縫在選手的胸前,一共有2
3 4組,一組3人,共7
0 2人,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百里競走並不是全部人員一齊出動,而是隔幾分鐘出發一批人,比賽時,白天沿途有救護車、私家車跟隨看護,到了晚上就沒有了。
▲米食點心
頂湖人還會自己去金山擔魚。金山往陽明山約需三、四個小時。到了大嶺的土地公廟,一夥人就用手拜一拜,順便休息,接著就是下坡路了,在山豬湖一帶有許多雜貨店,擔魚的人們來到這裡喝個水,吃糕仔、米香再啟程。
金包里大路上夜間常有擔魚的挑夫。他們晚上十一、二點從金山出發,經三重橋,再至山豬湖。山豬湖那兒,昔日有兩三間雜貨店專門販售糕餅,紅龜粿,夏天還有米苔目等冰品。
▲農具---米籮和秧披
高先生家從前會編「秧披」去賣,開始吹東北季風後,因為一直下雨,不能種田,有時養一養牛,或牽牛去吃草,會做秧披的人做秧披,沒事的人晃來晃去,就這樣度過一個冬天。竹子湖農家在晴天砍竹,雨天則製秧披,連小孩都會做,可說是特殊的副業。但頂湖不產箭竹,所以沒有這種副業。
秧披是用竹子編的農具,插秧時,把秧苗放在秧披上,秧披放在秧船(木製)中,秧苗藉著秧船浮在田中。秧披上有類似鳥目的洞孔,可瀝乾秧苗的水分。金山因為田少,比較沒人購買秧披,多擔到士林、北投、臺北。一次可擔四串,一串三十個,用扁擔雙頭挑。
農曆八、九月至次年二、三月這段期間編製,春節前擔去賣,一串三十元(當時做工一個月十五元)。秧披可以使用兩次以上,春作後,六月可再使用。回程時會帶些鹽、菜、豬油等必需品。士林有幾戶熟識人家,常在那稍作休息。若前往金山,回程也曾在八煙的人家過夜。馬槽這附近過去也屬於原種田,稻穫則送往竹子湖集中。秧披在民國四十七年公路開通後就用車運送,十多年前不再種田後,秧披也就不再編製了。
▲秧披製法如下:
秧披底部由三個方向交叉而成,每個方向有六排,每一排含二條竹篾。秧披側邊在底部竹篾翻上來後,再用三個竹篾圍成圈箍住,多出來的部份回折進去。秧披是由新鮮箭竹直接剖開為材料,若箭竹砍伐後置放太久,還要浸過熱水才能編製。一個秧披可以放二十四至二十八片秧苗,要視土的乾濕度而定。本地並沒有製作秧船。
米籮也是不可或缺的農具,上圓下方以竹條編成,大片的竹條編底及支架,小片的竹條穿梭其間,密密迴繞,再附上四個耳朵用來穿繩子。依容量分石六、石八,石二、等二石二等大小。
編米籮的竹材是桂竹。陽明山不產桂竹,所以也就無人編製米籮。從前若須要米籮時,就必須到臺北大橋頭去買。米籮用途很廣,可以裝高麗菜、白菜、蕃茄等。鄉下用來裝稻穀,農家收割打穗後,將稻穀裝在米籮內從田裡挑回家。現在前山花圃則用來裝落葉。
菜簍則和米籮相似,竹子湖一帶有人製造,是以箭竹編製。菜簍輕,孔目大,也可用來擔蔬菜,不過質地軟,蔬果容易碰撞,不如米籮硬而堅固。一個菜簍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編好,而米籮比較費功夫,一天才能編四擔(即八個)。陳先生還介紹很多現在都市裡難得一見的用具,像草耙仔、畚箕、車箕(和畚箕相似,只是車箕無耳,孔目細,通常農家用來扒盛稻穀)。
▲碾米的水車
過去在紗帽橋有一水車,是廖家造的。日治時代以電動馬達來碾米,因為電的使用量可以記錄,也就是碾米量可以確知,那多碾的米便要扣錢。蓋了水車後。人們便可將米任意送來碾。雖然水車走得很慢,軸心卻轉得很快。這軸心伸入屋內後,一端接上更小的齒輪,使轉速更快,就用來碾米。
漢人在山區的開墾如十八份、湖底、頂湖等地,是由向原住民租地開始,所以在每年收割後要擔稻穀到北投蕃仔厝納大租。
▲灌溉水圳
頂湖有沒有灌概的水圳呢?陳先生回憶小時侯有兩條水圳,一條是現在停車場旁的水溝叫頂圳。另外,在中份仔還有一條叫十八彎仔圳。頂圳與十八彎仔圳本來都是私人的,日治時期被七星水利會接收,農民再以田地面積多少繳交水租,而圳水則會流到田裡灌溉,冬季水源豐沛,無虞匱乏,夏季缺水則輪流供應。有時會因部份的圳壁裂開而漏水,故一年要修理一、二次。
▲米販
陳先生又告訴我們米販收穀的方式。農民先擔至溪頭仔,那裡有寬馬路,米販再以黃牛車隊運穀。每台牛車可運二、三千斤,遇下坡或平坦地則可輕鬆通過;若上坡就要花點功夫,先將其中一台車的黃牛卸下,讓牠與另外一台車的黃牛合力拉至頂坡,然後再下來合拉另一台車。我們又問當時有沒有用自動車運穀呢?陳先生說,沒有,當時自動車馬力不足,每台只能載四、五千斤的貨物,用來運穀相當不經濟。
▲耕牛
當時拖車用黃牛,犁田用水牛。農家都有買牛的經驗,耕種的牛要到山村去買,因為那裡的牛已適應崎嶇、坎坷凹凸不平的路況。千萬不能到淡水、坪頂等地方買牛,因為那裡的牛習慣了沒有石頭的地形,來到山上怕會腳底刺痛不能耕作。山上的水牛要選母的,才可每兩年生一隻小牛賣錢。
頂湖沒有專業的牛販,但常有遊走各村的牛販來了解牛況。當地農民曾將牛隻寄養到金包里、嶺頭一帶,或自行趕去大屯山區放牧,雖無專人照顧,但彼此的牛隻都認識,有時會輪流看管,以防牛隻跑到附近的官有林地,遭到政府的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