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北投農會、米和穀倉 文/北投文化基金會編輯部
農會是由農民所組成服務性質的人民團體。日治時期台灣各地陸續成立農會性質的民間團體,而北投農會便源起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由北投庄長潘光楷邀集地方仕紳協商,為提振地方農業經濟,經過兩年的籌備於西元一九二三年成立『有限責任北投信用組合』,借用當時北投庄役場的一小部份辦公廳,開始辦理業務。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米飯是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主食,農業社會時代,稻米便是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日治時期日本人吃不慣台灣的在萊米,在西元一九二六年由日本人引進中村種梗米,以竹子湖作為原種田,改良成為蓬萊米,北投的米從此聲名遠播。
西元一九二○年代,台灣因水利設施改良而稻米產量大增,當時農會性質的民間團體,常附設穀倉及碾米廠為農民服務,農民多將所生產的稻穀賣給有礱榖工廠的農會團體。北投及關渡平原的稻米生產量也很多,所以在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建造了北投農會穀倉,位於今日北投區大同路153號。
戰後國民政府實施肥料換榖〈以一包稻穀換一包肥料〉及生產資金貸款折收榖〈貸款以稻穀償還本息〉等政策,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及促進農業經濟繁榮。從農會的老職員和老農民的口中得知,在當時每逢稻穀收成期,農會穀倉外大排長龍的牛車,滿載著稻穀等待入倉的榮景,因社會的變遷已不再現了。今日因飆車而名譟一時的大度路,當時只是關渡平原上一條筆直的水泥路,路上常曬滿著稻穀,而今卻是淡海到台北市區的主要幹道。
牛車、鐵牛車已不再現,取而代之的是滿路的機車與汽車,世代交替由農業社會而工業社會。都市型的農會因農地與農民的減少,業務上漸漸轉型成以基層金融為主。北投農會穀倉在西元二○○○年七月十日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它將永遠見證著先民的努力。
附記:
1.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指出,北投農會穀倉對關渡平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雖然歷經時間變動,建物有所修補,但由於是日治時代在台灣培育蓬萊米及日治時代農業文化在關渡平原碾米文化的重要見證,更是台北市保存最完整的穀倉,且磚造穀倉、太子樓及中央輸送帶也是台北市僅見,對後代子孫認識稻米文化有其教育價值。
2.北投農會穀倉平面呈曲尺形,包括辦公室、碾米機房及長條形的穀倉。穀倉的屋頂凸出通氣小屋頂,俗稱為太子樓,內部以中央輸送帶分為左右兩邊的倉庫,為了隔熱,又有磚造拱廊。穀倉共分隔為十二間,隔牆以磚砌成,牆上有竹編網,可使稻穀避潮。屋頂椼架全為木結構,迄今依然完整。值得重視的是碾米機設備依然為質地優良檜木所造,目前還保持良好,為全台所罕見之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