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盆地文史--目錄
北投穀倉見證了關渡平原農業發展,為北台灣僅存唯一日治時期興建的榖倉建築。
北投穀倉
台灣早期食用米為仙稻,就是在來米,其米粒細長,口感鬆且硬,不受日人喜愛。大正九年(1920),日人磯永吉引進蓬萊米,選擇在陽明山竹子湖設置蓬萊米的原種田,且將培育優良種分配給各地農民種植。當時的北投,曾為蓬萊米產量最高的地方。
大正十二年(1923),北投庄長潘光楷邀集地方仕紳籌備成立「有限責任北投信用購買組合」,借用當時北投庄役場的一部分作為辦公廳,開始辦理業務。後為因應北投及關渡平原稻米生產量大增,於昭和十三年(1938)建造「北投穀倉」。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採取糧食配給的措施,從生產、貯存及銷售全由政府嚴格管控,「北投穀倉」即成為屯置公糧的貯藏地。戰後,國民政府實施肥料換榖政策,以一包稻穀換一包肥料,所以每逢稻穀收成期,農會穀倉外大排長龍的牛車上,皆滿載著稻榖等待交換。「北投穀倉」除了貯存公糧外,也提供當地農民私人稻穀貯存與輾製。
「北投穀倉」採用磚造結構,平面呈L形,屋頂覆以日式黑瓦,為台灣典型的近代產業建築。其空間包括稻穀檢驗室、糙米倉庫、碾米機房、稻穀倉庫及十二小間稻穀散裝倉庫。值得注意的是,碾米機設備是由質地優良檜木所製,目前仍保存良好。可惜稻穀散裝倉庫已於日前遭北投農會拆除毀壞,僅剩一堆殘破的磚瓦,原來的模樣,只能永存在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