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文觀止目錄
《與韓荊州書》/李白
【原文】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豈不以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傑,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今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薦嚴協律,入為祕書郎。中間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白以此感激,知侯推赤心於諸賢之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倘急難有用,敢效微軀﹗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制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彫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筆,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推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譯文】
我聽天下好談論世事的士人相聚在一起就會說:「人生用不著封萬戶侯,只希望有幸能夠結識韓荊州。」為什麼您使人景仰傾慕竟然到這樣的程度呢?難道不是因為您有周公那樣禮賢下士的風範,親身實行吐哺握髮的美德,使得天下的英豪俊傑都競相前來歸附,一旦蒙您的提攜,就像身登龍門,身價提高了十倍。所以那些自認懷才不遇、待時而動的賢士,都想透過您的肯定,取得美名和確定身價。希望您不因為自己富貴而傲視他們,不因為他們貧賤而輕視他們。那麼昔日平原君門下三千食客中,就有毛遂那樣的人才,假使能遇上時機,展露才華,我就是毛遂那樣的人啊。
我是隴西一個平民,流落在楚、漢一帶。十五歲時就愛好劍術,四處拜見過地方長官。三十歲時能寫文章,多方拜見達官顯貴。我雖然身高不滿七尺,但雄心壯志勝過萬人。王公大人都讚許我有氣概和道義。這就是我往日的心志和行跡,怎麼敢不全部向您表白吐露呢?
您的功業可以和神明相等,您的大德能夠感天動地,您文筆精妙,參透天地造化的神功,您學問淵博,窮究天道人事的奧祕。希望您放開襟懷,舒展容顏,不因我長揖不拜而拒絕我。假若您用盛宴接待我,任我盡情談論,那麼您可以要求我日寫萬字的文章,相信我文思敏捷,必能揮筆而就。當今天下人都把您當作評定文章的權威,衡量人物高下的準則,一經您的品評裁定,就可成為優秀的俊士。您何必吝惜在階前這滿一尺寬之地接待我,不讓我揚眉吐氣,實現凌雲的壯志呢?
東漢王允任豫州刺史,未上任就徵聘了荀爽,上任後又徵聘了孔融。西晉山濤任冀州刺史時,考察選拔了三十多人,其中有人後來當了侍中、尚書。這是前人所讚美稱道的。而您也曾推薦過嚴協律,在朝中任祕書郎。還有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這一批人,有的因才華受到您的知遇,有的因品德高潔受您賞識。我常見他們感恩深思,心懷忠義,激勵奮發,我因此深受感動,知道您對於賢能之士能夠以誠相待,推心置腹,所以我不去歸附別人,而願意真心交付給您。倘若急迫危難需要用人的時候,我願意為您獻身效勞!況且一般人並不是堯舜,誰能完美無缺?我的謀略策劃,怎敢自我誇耀?至於我的詩文創作,已經積累成書,想請您過目。只恐這些微不足道的技能,不合您的心意。假若蒙您賞識,願意看看我的文章,那麼便請給我紙筆,並派抄寫的人。然後我回去清理出一間靜室,將詩文抄好呈獻給您,或許這些作品像青萍寶劍、結綠美玉,能在薛燭、卞和的品鑑評定後而價值高漲。希望您推薦我,給以鼓勵讚揚。希望您能考慮我的意見。
【賞析】
李白傑出的詩歌創作,使他譽滿海內,一生理想以實現三不朽中的「立功」為終身追求目標,有強烈企圖心,不屑走科舉的尋常道路,遂改採下列途徑:
一、任俠交游:唐代風氣習俗崇尚游俠,李白年輕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目的即是求仕進。
二、縱橫干謁:從鄉人趙蕤(音
ㄖㄨㄟˊ)學縱橫術,習游說干謁之法。李白前後干謁李長史、裴長史、韓荊州等,可見求仕心切。李白不事科舉、不做小官,游說人主,想一鳴驚人,顯然受到縱橫家思想的影響。
三、求仙學道:唐代崇奉道教,優禮道教徒,學道求仙可以達到揚名延譽之目的。如道教徒賀知章,與道士丹丘生、女道士玉真公主(玄宗之妹)交好。
四、結廬隱居:李白曾於山東徂萊山與孔巢父等人結廬隱居,號稱「竹溪六逸」,隱居只不過為邀名,即所謂「終南捷徑」,亦為盛唐習氣。
本文正是作者干謁的代表作品,屬於應用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借乙敘甲,借古道今,側筆表態,但見褒讚有加,卻不流於露骨巴結。如借天下談士之口,極力讚揚韓荊州,將之與周公、平原侯相比。再借周公吐握、李膺容接等典故,暗擬韓荊州的禮賢下士、獎掖後進。最後以毛遂自薦類比自己的上書求薦。
第二段略述自己的行跡,並表白心願,使用駢儷語氣,歷數平生。
第三段以駢儷句頌揚韓氏之功業德行,以散句接寫自己的期望,請求試驗自己的才華,不須以舊作干謁,倚馬可待更證明自己文思敏捷。
第四段再度使用「借古說今」技巧,連舉王子師辟荀慈明、孔文舉,山濤甄拔三十餘人,劉秀推赤心,韓信國士無雙之例,皆為史上因薦舉而成為美談佳話者,明比韓荊州之舉賢荐才。
末段多用短句,急絃促節,節奏明快。作者經由借古說今,巧言善譬,露才揚己,亦稱譽韓朝宗,舉薛 卞善識寶劍美玉等例,暗指韓朝宗為識人知人之伯樂,並推薦自己的詩文作品,期冀品題。
全文特色氣勢雄壯、用典自然、文辭典麗、音節鏗鏘。文分兩股,頌揚韓荊州政績、道德、學問、文章多採用間接側面的烘托技巧,雖褒讚有加,卻不流於露骨阿諛;而撮舉大要,剖白心跡,表達志在用世的強烈願望,標榜自我超卓的才學及敏捷的文思。
李白心高氣傲,恃才傲物,生性豪縱,行為狂放,常以自己的文才自負,不肯屈己下人,總保持著「平交王侯」的姿態,常得罪朝臣權貴。本文雖為自薦的書信,但毫無含哀乞憐之象,吐屬不亢不卑,氣勢豪邁奔放,充分表現出他自負才能、自守節操、又冀求用世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