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46講目錄
---第03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04
《卷04
83/11/20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經題:波羅密多 心
@本文:茲將「般若」與「波羅密多」合攏來講---------。 第四O頁 15行
------------般若波羅密多(以上約究竟義)。 第四一頁 07行
[mp3]
02:35【CD-04B】15:03
將「般若」二字和「波羅密多」合起來講,就是成就一切,能夠了脫生死,依般若能夠登彼岸,謂之涅槃,一切達到究竟,是三乘共修的理論,如果能夠依般若去修行,可以達到彼岸。從茫茫生死苦海的中間,能夠登上解脫的彼岸,謂之涅槃,涅槃就是解脫生死。
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有妙智慧,能夠解脫生死,離一切苦惱,茫茫苦海中,能夠登上安樂無礙的彼岸。
「般若」是指實相般若,就是離一切苦惱,一切眾生的生死、煩惱等等,都是由般若的妙慧來開拓。離一切生死,了解,圓徹一切理論,才可說實相般若。因為實相般若是開悟的聖者,以及實教菩薩種種,才能稱為般若。
「究竟的般若」是什麼呢?佛的究竟才能稱為究竟般若。菩薩是「不共般若」,依本經來啟示,來說法,通達一切道理,能夠圓徹。所以能夠藉理論來修行,才能夠達到實證的實相般若;如果没有圓滿,没有以理論來圓徹,來修持,不能達到般若二字。
「般若」有三種智慧。小乘法是到一切智;如果是大乘法到菩薩的境界,就是道種智;如果到佛的境界,就是一切種智。
「一切智」就是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理論能夠圓徹,解脫生死,這只是一切智。
「道種智」就是菩薩,究竟義能夠圓徹,宇宙人生能夠萬徹,種種理論能夠圓徹,能夠教化眾生,救度眾生,這才是道種智。
「一切種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說他已經圓徹,教化眾生圓滿了,究竟到佛的境界,這樣稱為「一切種智」。
三乘共修是由般若而修,才能夠到究竟,才可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就是說智慧的究竟,安樂,自在,世間所有的有漏法,達到無漏的境界。
有漏是說得到,看得到;無漏就是究竟,冷暖自知,自性通達,這說不到。譬如我說「糖甜」,你們都有甜。我說「糖」是聲音,是有漏法;究竟無漏是自己圓徹,冷暖自知,那個「甜」,說不出來,實際的甜拿不到,聲音是假,假設的名相。
所以「究竟」就是真實到無漏的智慧,宇宙人生萬徹,才可稱無漏智。所以萬徹一切,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這才是究竟。
本經是依般若的修持,能夠達到諸佛菩薩所證的究竟理論,清淨無漏,才是真實一種圓滿的究竟。
我希望想學佛的人,要從這部心經的五蘊深入,五蘊就是智慧的開始,五蘊就是真正的心地法門。心經最強調就是五蘊這踏腳石,如果没踏到五蘊這踏腳石,絕對没辦法修行。即使讓你看了很多經,多麼認真地研究,五蘊没解入,五蘊區絕對無法超越。
這部心經可說是諸佛菩薩修成證果的究竟佛學,是聖教上最第一圓滿,最第一究竟,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含藏在這部心經。所以有這部心經來直入、直修,就能到究竟佛的境界。
大家如果要學,不要怕困苦。諸佛菩薩所證的智慧,初學時跟我們一樣,也是很苦惱,很苦楚。所以要能夠深入,不怕厭煩來學,聽不懂看不懂,更要認真看,認真學,不懂要問,這樣努力精進到五蘊圓徹,就是四果以上了。
心經跟其他經典不同,當下自利隨時能夠利他,所以這部心經可說是最第一圓滿解脫究竟的一部經。諸佛菩薩也是依照般若波羅密多,徹底去研究,才能夠無理不通,一切理論能夠圓徹,都是由這部心經來成就的。
如果你從這部心經一直深入,能夠無事不通,能夠圓徹理論,更進一步,如果能到究竟見性,就是宇宙人生萬徹,自性如果通達,一切都通達。所以「佛法無量義,法界自性通」,自性如果通達,就是究竟通達,所以一切都是由般若的理論來成立。
以上「究竟」二字,就是由般若來成立的。如果不認真學,絕對不能到究竟,如果没從這部心經入,都免談!
@本文:要知道「波羅密多」的上面加般若二字---------。 第四一頁 08行
-------------------六度表,六蔽表。 第四一頁 16行
[mp3]
15:52【CD-04B】26:22
為什麼「波羅密多」上面要加「般若」呢?因為如果要顯示安樂的境界,没有智慧來安立絕對不行。到彼岸就是依般若的修持,有真實的理論,才能夠離開一切的顛倒妄想執著。所以一切的究竟都是由般若二字來顯達實相。
什麼叫「實相」呢?這需要親證事實,宇宙人生能夠萬徹,才可稱實際真空實相。我們如果以三觀妙用,去實際了解般若波羅密,是實相般若,是真空妙智圓通的實相般若。
要了解般若有共修與不共。我們一切的成功,也是以般若為工具。「般若的工具」是什麼?就是由五蘊深入,五蘊的理論如果圓徹,就是離苦得樂,就是登彼岸。所以依理論而言,後面五蘊會強調說很多。
大家聽我說五蘊,這樣也五蘊,那樣也五蘊,再怎麼說都是五蘊。因為天台宗對於五蘊的講法,有七番共解,才能適合眾生的機宜。同樣是說五蘊,實際上卻有差別,稍微一點差別就不同了。因為五蘊展開有八萬四千法門,能夠對治八萬四千苦,每位眾生都有不同的業緣,不同的業識,如果没展開,普遍圓說,不能救度人。
所以般若大有功力,因為有般若的妙慧,才能達到波羅密,此有六波羅密。什麼叫「六波羅密」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這叫六度。六度最主要是最後一度-般若波羅密,五度是手腳,般若就像頭。所以六度如果没依般若,没辦法。
如果要修行,得依【音CD-05A】禪定,成智慧,來圓徹理論。所以六波羅密,對學佛的人很必要,因為如果没有六度萬行,不能成就一切。所以要六度萬行,才能到究竟的般若。
檀波羅密叫「布施」,尸羅波羅密謂之「持戒」,羼提波羅密謂之「忍辱」,毘梨耶波羅密謂之「精進」,禪那波羅密謂之靜定--「靜慮」,我們一般稱為禪定,而實際叫靜慮,般若波羅密就是「智慧」。
「六度」是度什麼?
「布施」能度慳貪。因為有布施心,都要給別人了,怎會去慳貪呢?
「持戒」度毀犯。因為有戒律,就不會胡作非為,所以持戒度毀犯。
「忍辱」能度瞋恨。因為我們有忍辱,度量大,能夠圓徹,對方罵我們,一定是我們有錯,如果没錯,那就是我們礙到別人了。所以我們的度量要大,要同情人,了解人,體諒人,原諒人,這才叫忍辱。所以如果有忍辱性,瞋恚就不會起。
「精進」度懈怠。學佛如果没有精進心,不可能成就,如果你懈怠,絕對没辦法。所以需要有精進的心,認真學,才能成就。
「靜慮」度散亂。如果我們靜靜從理論來修持,來思考,散亂心就不會起。所以有靜慮才能啟慧,没有靜慮不能起慧。所以要安立經義,理論中再來思考,精進,這樣才能夠起慧。
「智慧」度愚癡。有智慧就没有愚癡,有愚癡就没有智慧,這是一定的。
我希望大家認真來學,由六波羅密認真來行,才有辦法到究竟。
@本文:復次波羅密既具六種,----------------。 第四二頁 01行
-----------助成佛果莊嚴的一種不可無的條件。 第四二頁 15行
[mp3]
26:05【CD-05A】04:00
「波羅密多」本來具足六種修持,為什麼這部心經單單只寫「般若」二字呢?因為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没辦法。般若好像首腦,好像我們的眼睛,有手腳如果没有眼睛,也是不能走,所以有般若妙慧才能夠圓徹事實。
譬如「布施」如果没有般若會糊塗,是非不分的布施會害到人。「持戒」没有般若也是没辦法。「忍辱」「精進」「禪定」都需要般若,所以般若就是五度的眼目。
五度須依般若來指揮,布施、禪定,若無智慧就不能安全地行使。有般若妙智,去觀察一切的真實,修持方面才不會矛盾。如果没有般若,好像瞎子走路,不能成立,不能究竟到涅槃。有般若的修持,才能夠指揮五度,來成立,來安全,能夠直使成就。
「忍辱」如果没有般若,也是不能端正來行使。所以不能說是滅一切的忍辱,因為無正行不是正確的忍辱,要有智慧來指揮,才能純正的忍辱。所以有智慧能夠判別,不能没事實的行證。有般若才能安立度量大,諒解人,這才是真實的忍辱。
「精進」如果没有般若,也不能真正來深入。精進如果是亂看,雖然很認真,但没有實際的理論,也是没辦法。所以有般若能夠判斷真實,理論有圓徹,實際的精進才有辦法,所以精進無般若,也是不能成功。
所以一切都得由般若來成立。譬如說「禪定」如果無般若,色界一切不能圓徹。因為禪定就是由般若的修持,有智慧的安立,來了解事實,來深入理論,圓徹,才能達到真實的禪定。真實的禪定:「禪」是外無物,「定」是內有正思惟,謂之正定,有這個思考,實際,真理的妙行,這樣才可以行真實的禪定,禪定深入才能夠起慧,能夠安樂。所以禪定如果真實安立這個靜慮,就是大金剛定。
所以六度萬行如果没有「般若」,不能成立,都是有漏,不能契入真實六度的行持。所以如果要正行,没有般若二字,也是不行。
這三點理論,你們要了解說,唯有般若一度才能夠指揮五度成立。也不是單說般若一句,這樣就能夠成立,五度就不用了,不能這樣講。大石如果没有小石支撐,也是不能穩當。所以大石要小石支撐,才會自在,安立。
五度是依般若來指揮,才能夠成就五度的順利。所以我們不要誤解:「只要般若就行了!」,這樣就不對了!還是要六度萬行,才能夠實際到究竟莊嚴的佛土。如果没有圓行六度萬行,不能究竟到三覺圓,不能到達究竟真實的莊嚴佛土。所以如果想要到究竟,須要六波羅密,隨時要行持。如果没有六度來萬行,不能成就究竟。
所以二乘的果證是偏空,雖說有智,但不實際,没有五度來協助,不能真實到究竟。所以六度要萬行,不要認為:「只要到羅漢,這樣就究竟了!」,不是這樣!所以聲聞、緣覺,到究竟緣覺,還是執偏空,不能成就。所以五度就是要助我們成佛的果證,一種非行不可的莊嚴境界。
所以如果没有實際六度萬行,絕對不可能到「究竟」二字。我希望大家不要看輕六度,如果要到究竟佛的莊嚴佛土,須要有六波羅密來萬行,才有辦法。
@本文:其次又要知道,到彼岸----------------。 第四二頁 16行
----------------以上波羅密多四字講完。 第四三頁 08行
[mp3]
37:58【CD-05A】13:04
「到彼岸」就是依照本經所說的般若去修學,如果没依般若修學,絕對没辦法來成就一切,所以有般若妙慧,才能夠解開生死問題,才能到離苦得樂,到安住樂土,究竟到涅槃的境界,叫做彼岸。
所以不要誤解,已經到達彼岸。正文中的觀自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頭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因為觀自在菩薩是行深般若,而相較下,三乘所共修的都是行淺,因為五蘊圓徹,只是了解生死,自己解脫生死,自己離苦得樂而已,這還不是究竟的彼岸。
「波羅密」後面這字「多」字是尾詞。像一切語言最後一句話,了解「了」!或者「矣」!種種,有如白話文中的「了」字,這個意思。不是說這個字有什麼利用,是一個尾詞而已,不要像有的人亂講說:「多」是定,這不是正解。
所以菩薩行深般若之時,成就究竟的涅槃「了」。像說,功成行深般若,到達究竟彼岸「了」,這樣的意思。我們不能隨便來分釋,講錯了,是不行的。
所以這部心經就是以般若來成立一切,成就「了」的意思。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這要了解,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得到自在安樂的究竟?就是因為依「般若」來深入,依聞思修來通達耳根圓通,就是依觀行來成證正法,安立果位。所以所有一切佛與菩薩的名號,都是由修持來安立他的名號。
觀世音菩薩就是依聞思修,來深入正定(三摩地就是正定),圓徹耳根,能夠圓通,就是圓通的大定。所以每尊佛都各有他修持的目標。
所以這個「多」字,不需要再多講了。
@本文:三、心:心有多種------------------。 第四三頁 09行
-----------------,仍不足為吾人之心。 第四三頁 15行
[mp3]
45:20【CD-05A】18:46
你要了解真正這字「心」,心有很多種,不是我們所說的草木心、花心、肉團心、精要心,這都不是真心。
譬如說「草木心」、「花心」、「樹心」種種,這是無情物的一種成長,毫無所用的東西。
「肉團心」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之心,這種心是不能形成知解的。肉團心對一切無所知,只是在我們的五臟六腑內,如果没有肉團心來循環血氣,氣血就不能流通。所以肉團心是我們的五臟六腑在用而已。
再來有一種「精要心」,這也不是事實有知解的真心。譬如說中心,世界的中心,萬物都有一個中,這都不是事實的真心。
所以眾緣來成立的「緣慮心」,這也不是我們所要的。因為緣慮心是一種見聞覺知,看到、聽到,那是知覺的了解,不是真實能夠對境圓徹,發生作用的心。都是遇境,被境所轉,這個屬妄心,不是真心。終日都昏昏迷迷,讓緣慮心隨塵來染著我們,造一切的迷執,究竟都是不了解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所以不能究竟安樂,都是起滅無常,而虛妄不實讓緣慮心來造出一切的矛盾,像在苦海茫茫的大海中載浮載沉。
大海中,風若起,波浪就起,風若靜,一切的浪隨緣則滅。這個緣浪(因緣所起的波浪)就像我們的心,受外境的作用,來起心浪,造一切的矛盾。像大海中的風若起,波浪就起,波浪起滅,幻化不實。緣慮心是一種眾緣成立,不了解自己,迷妄我們的心,造一切的矛盾。這就是我們不了解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的一種「緣慮心」。
我們現在所要學的,就是要離開緣慮心,如果没有離開,永遠受緣慮所阻礙,造一切的矛盾。所以都是對外緣染著,生起我執,造一切的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因為造做了這些,才會生死輪迴,流轉不息。所以我們就是要來了解緣慮心,要來修持,要了解現在要講的真如心,跟這個緣慮心是不同的。
@本文:以上所說四種心,除借喻精要心------------。 第四三頁 16行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第四四頁 04行
[mp3]
51:58【CD-05A】23:54
現在我們所必要了解的心,跟以前所講的虛妄心不相同。除了真實的意義,要了解本經所要講的真實的心,就是我們的「真如心」。
什麼叫做「真如心」?真如二字很難講。為什麼是真如心?就是究竟修持到見性,才有辦法了解真如心。
那麼,眾生難道没真如心?每一個人都有真如心!迷故,被六塵緣影所迷執。
我們當下都是「真如心」!為什麼呢?如果你看過飛機,你想的飛機,永遠都是跟看過那架一樣,真如就是相同,無差別。我們的心是明故,能照宇宙一切萬有,所以這叫「真如心」。不過我們迷茫執著,被六塵緣影所迷執,遺失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真如心。你看的飛機,是對外執持那架飛機,裡面這架飛機變成落謝影,所以不明白叫做無明,才會去造業。如果你了解你本來的這個真如心,就是已經有成就了。
在各部佛經,差不多都有說真如,真心之所在,一切經典有多種譬喻說法。
像涅槃經所說的「常住佛性」。常住佛性就是說我們的真心本來就常住,本來面目永遠都是無生無滅,没有開始也没有終止,所以叫做「常住佛性」。
楞嚴經所說的「妙真如性」,妙,就是真如一切都是我們的明照,很妙,微妙,我們如果想什麼,就照到什麼,所以叫做「妙真如性」。
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謂之「一真法界」。
而本經所說的,叫做「實相」。
禪宗所說的「主人翁」,所說義都是相同,語言名相雖不同,一切義都相同。所以禪宗也說「正法眼藏」,就是一切法都是我們的眼界,一切是我們的明照,也就是真如的意思,所以謂之「正法眼藏」。
而儒家所說的就不同了,有稱為「理性」,也可以說「明德」、「良知」。道家所說的跟儒家說的,都是向外,不了解真實。對!本來面目就是能夠圓徹理論,叫做「理性」;明確一切,所以「明德」,如果是有修養的人,有德性,明白我們所想的一切都是真實,有德性來降伏;「良知」就是說有修持,有安立道德,叫做「良知」,不會做錯,這都是一種譬喻。
我們現在要說的是真如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本經謂之實相的理論。
@本文:現在單就真如心來講:----------------。 第四四頁 05行
-------------,乃諸佛所同證,眾生之本具。 第四五頁 01行
[mp3]
58:35【CD-05A】29:32
現在我們就本來面目這個真如心來講,真如就是我們的本來,這個心可說是別號。本來面目無名相,為什麼會叫做「真如」呢?就是我們的明故,明,本來大家就都是明,迷故,被六塵緣影所迷失,自己起無明。我們的真心無一物,你說没有嘛,明明照照,你說有嘛,無一物。
本來面目無妄曰「真」,妄迷執著就是凡夫,如果你了解本來面目就是真,不變就是本來面目【音CD-05B】這個「如」,如就是如如不動,你說有來嘛,没來,有去嘛,没去,所以一切不動。
所以真如是不動,為什麼呢?內外一如!所以這個心真實常住不變,如果你悟,就是真如現前,但是一念的差別,迷失自己,我們的性體,被六塵緣影所迷,不能圓明寂照。
所以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究竟清淨。一切都是平等周徧,但是迷失自己,雖然本自具足,對德性卻不能圓徹,對外執著,造一切迷執,矛盾,所以造一切業緣,才來生死苦海。如果一切圓徹,一切的功德智慧能夠圓滿,如果了解本來面目,就是成就一切,功德圓滿。
迷時不了解我們在迷,在六塵緣影中去染垢,這都是我們造一切的矛盾。其實本來面目無垢染,隨你的因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如果你造業,隨你下地獄,如果你造一切的善行,隨你上天界。所以一切都是你的真如自取,因為你的心想怎樣,就隨你怎樣。所以佛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一切都是由你的思想而創造,迷失自己,舞弄自己。
如果你回過頭來,能夠真實明白世間一切諸法,都是生滅無常,了解這是緣生緣滅,因緣自然的變化,你就不會染著。所以如果究竟能夠了解對外之生死,一切若能圓徹,你就不會受一切的苦惱。
本來面目都是依了解來成立,我們的本來,你說有嘛,不能講(非可說),說没有嘛,也不能講(非不可說),無內亦無外,亦無方所,所以一切都不能講。你要到哪裡找本來面目?無處看!你說没有嘛,隨時隨地都是我們的心,自然的變化。
本來面目赤灑灑,無形無影,無香無臭,無一切的黃、白、青種種的色彩,不是長也不是短,連大小都不能講。可惜我們隨時都受塵染,不了解自己,被虛無不實的六塵緣影所迷執。如果想要了解本來面目,就要去親證,有真實的理論,才有辦法深入,來了解本來面目,這是冷暖自知,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所以本來不可以言說來形容。
關於本來面目,儒家有個形容,捲藏起來密密無一物,放開則彌六合,六合就是比喻與宇宙同;你若說有,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聽不到,看不到,你若說没有,靈靈覺覺,你若說有,無一物可得。
如果要了解本來面目須要親證,依般若來修,若親證到本來面目,直下就是親薦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
本來面目隨時在當下,没有離開;一舉一動,眼睛要眨,耳朵要聽,手要舉動,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真心每天都没有離開我們,是我們迷執,所以不能親證。本來面目時時都在我們的身邊,一腳一步都没離開,如果離開的話,就不能生存了。
本來面目是隨緣,一切都常住,没離開一步。我們的常住真心,每天都没離開我們的身邊,「一切不離」就是說,你到哪裡,他就跟你到哪裡,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本來面目是自在無礙,因為迷故,造一切迷執,才有這些顛倒思想,造一切矛盾,就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如果真心顯現,就一切圓徹,無礙,處處都圓徹。這是諸佛所親證的事實,眾生皆本具,面面都是佛,因迷故謂之眾生,若悟謂之佛。要了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謂之眾生,悟就是佛,迷與悟的差別,其他都相同。
@本文:諸佛悟之而成三德,-----------------。 第四五頁 01行
-----------湛湛寂叔,歷歷明明處、討個消息! 四五頁 09行
[mp3]
1: 12:02【CD-05B】09:18
諸佛菩薩親證到真實,眾生迷故成為三道,佛成就謂之三德。什麼叫做「三道」呢?地獄、餓鬼、畜生,因此而造一切的迷執與矛盾,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在聖不增,在凡也不減,即使迷,終日也没離開,也是隨緣迷執,一切隨你的自如。
如果你了解本來面目,都是無所得,雖是生生滅滅,但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迷悟的差別,皆依此而轉,因不了解,才被迷侵入,造一切迷執,所以凡夫就是迷失自己,在舞弄自己。依悟而言則見本來面目,就是解脫,依迷則造生死,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譬如萬有都是隨緣的變化,水隨寒氣變成冰,冰隨熱氣變回水,隨緣而變,但是本體不變,水隨緣變成冰,冰隨熱就再溶化。本來面目遇外緣來侵入,就矛盾自己舞弄自己;就像水如果受寒氣來侵入就變成冰,冰只是異名,當體即是水,水就是濕性,永遠是一體,不能變。
我們的真心也是不變,所以本來面目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是真心的一種奧妙,隨你的因緣造業,下地獄,隨你的因緣造善,上天界。雖然本來面目不變-真心不變,但是我們的妄心會變,隨因緣來造業,不認識自己,才造一切矛盾。
古人云:「我有一個主人翁,從來不與我見面」。我們大家都有本來面目,但不曾見面。究竟是誰呢?我們自己遺失自己,不了解自己。話說回來,本來面目時時都隨我們的因緣成立,隨我們的因緣在創造。
本來面目不長也不短,不是青也不是白。本來面目當下即是,舉手投足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雖然動靜都是平等,因緣成立去造化,所以我們要了解因果,來創造未來一切。但都是因為不了解,所以造一切的矛盾。
這部心經能啟開我們的本來面目,如果極力來進取,没有見不到本來面目的。都是我們的一念之差,如果有正思惟成立,見到本來面目,喔!湛湛寂寂,歷歷明明,明明照照,宇宙萬有都是本來面目的明照。這個消息如果你不了解,永遠都迷失在六塵緣影,造一切矛盾,自己不了解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要了解本來面目同時不二,隨我們的因緣去創造好處與壞處。
如果修持這部心經,實際能夠圓徹,去六度萬行,自然就到一切圓滿,到三覺圓就是究竟佛的境界。我們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要明明白白來修持,才能夠成就。
@本文:古德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 第四五頁 10行
----------------,無非要吾人親證此心。 第四五頁 15行
[mp3]
1: 21:13【CD-05B】16:43
古德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本來面目就是萬物的主人翁,如果没有本來面目就没有萬有,有萬有就是我們本來的明照。我們的心就是萬物主,如果没有我們的心就没有萬有,所以要了解一切萬有都是由我們的心而造。
華嚴經云:「三界諸法,唯有心故」。三界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創造。什麼叫做「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叫三界,三界唯我們的心去創造。要了解法界一切都是我們的自性去通達,萬法唯心,一切依心。
楞嚴經云:「萬法所生,唯心所現」。萬法唯心所現,一切都是我們的思想來造成的。要成佛是我們的心,萬法一切的根源也是我們的心。
這部心經所講的實相般若,就是我們的心,觀照般若也是我們的心,文字般若也是我們的心,雖然是三,純然是一。三般若就是我們一心的妙用,有一心的妙用,才有正因,修因來證果。
念佛也是在念心,參禪也在參心。所以禪就是我們的真如心來思考,來深研正法,禪就是無一物,定就是思惟,參禪就是在思惟,能夠起慧。聽經也是這個心,一切行住坐臥,都是唯我們這個心。
我們要了解,真心是在活用的,可惜眾生都是不明白,受一切環境來造就煩惱執著,造一切迷執,不知不覺,妄生妄死,妄迷執著,造一切矛盾,才有生死苦海。
我們都是以緣慮心為心,去造惑業苦三惑,感受一切外緣,冤枉來生死輪迴,都是為了六塵緣影,迷失自己,舞弄自己。真心被迷才會去造業,如果能夠認識道理,真心顯現就與佛不二。
本經處處都顯示我們的本來這個真理,層層都由心來開導,無非都是由聖者的真心來創造這部心經,讓我們了解本來面目是什麼?生死由來是怎樣?苦是從哪來?樂要往哪取?都是我們這個心,這部經就是要讓我們圓徹真心而創造的。
@本文:天台約六即判釋此心。----------------。 第四五頁 16行
----------本經目標即在要吾人證此究竟即心也。 第四六頁 08行
[mp3]
1: 28:17【CD-05B】22:26
天台宗有六即心,一是理即心,二是名字即心,三是觀行即心,四是相似即心,五是分證即心,第六究竟即心。修行人很需要這六即,如果没有這六即,難能成就。
「理即心」就是人人本有,個個本具,隨因緣被三惑煩惱所感,都是教理來成就,不了解理論就是迷妄執著,造一切矛盾。所以理若具就成就,理即心就是人人本具,有理論來修持,才能夠成就。
第二「名字即心」。聞經聽法,不要妄知妄識,所謂善知識來開示你,要了解緣起,眾法都是由我們的心來圓徹,了解,謂之一切眾生本具,照這個理論能夠成就,十方諸佛也是無二無別,是由理論來成立,受善知識的開示一切根本,隨因緣來修持,才能夠成立,親證事實。
第三「觀行即心」。能夠達到觀行即心,就是佛的五品位弟子。事實就是從一切緣起去深入,去觀照,修行,時時研究真實的理論,能夠實際去圓行,實證我們的真心,這叫實際相應的真心,如果没有觀行,不能相應真心,所以觀行最必要。
第四「相似即心」。精進没有懈怠,親證真實,有實際的功夫去修行,漸漸就能夠得到實相的結果,就像本地風光,依稀彷彿,就是說如果這樣深深精進,實際照理論去修持,漸漸就會見實相,能夠圓徹本來面目。所以依理論去深入,才有辦法。
第五「分證即心」。由觀照的力量,有觀照的功夫,才能夠圓徹真實,破無明,去親證,直入我們的本來。如果没實際觀行,不能離開一切煩惱,如果實際去觀行,才能夠離一切煩惱,親證真實,才能夠直入證悟,這叫分證。最要緊就是時時要觀察,審察真實,本源一切了徹,就能夠親證事實。所以想證悟,若無分證,不能證悟到究竟。
第六「究竟即心」。究竟是什麼?就是煩惱圓斷,圓證事實實相的般若,這才是究竟即心。這部心經的目標,就是要讓大家能親證到究竟真心,了達一切。
(第04卷完)
---第05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