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39
《卷39
84/04/01
星期六》--------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經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
@本文:自覺是異凡夫之迷而不覺,--------------。
一四五頁
01行
--------------圓滿利人的偉大人格的聖者。
一四五頁
06行
第39講
02:30 【CD-52A】11:03
現在來說「自覺」,自覺是我們現量所學的要入門,要了解自己創造自己,自覺就是要了解自己。所以「自覺」就不同於凡夫,因為凡夫迷故,不覺。我們自覺就能夠超越六凡的法界,能夠超出一切六道輪迴。
再來「覺他」,覺他就比二乘更高,因為自利又能夠隨緣再利他,這就是說比二乘聖者的自覺還要高,還要圓滿,能夠自利又利他,所以超越聲聞與緣覺的法界。
至於「覺滿」,覺滿就是由菩薩再超越,菩薩覺他只是分證而已,佛是能夠圓滿解脫,教化眾生,所以這是超越菩薩的法界。
總之,佛陀是自證自利,再來利他,所以佛陀是化他的精神,自己自利自行,又能夠做化他的工作,所以稱為徹底的聖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叫做「三覺圓」。
「自覺」是以智來覺悟宇宙人生一切,這方面能夠圓徹,用這些道理能夠圓滿教化人,有此悲願的行持,這是「覺他」的聖德,所以要化度眾生的悲願這方面,一切都以有情為教導對象。「覺滿」就是悲行合一,總之都能夠圓徹,利益眾生圓滿,所以福慧圓滿為其唯一的目標。所以佛就是已經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福慧圓滿。
所以這就是佛親證,確確實實究竟覺悟人生的真理,一切教化到究竟圓滿,實在是他利人的偉大人格,所以才稱為聖者,實不簡單,能夠對世間一切都圓滿解說,讓我們都能夠圓融,實際來修持,大家都能夠修持成就,究竟到佛的境界。這就是聖者所流傳下來的這些經典,現在要讓我們學,這目標都是為了眾生故,而來創造經典。
@本文:就因為佛陀是具足一切「智慧」,-----------。
一四五頁
07行
-----------自利利他實行做到徹底,也就是佛!
一四五頁
14行
第39講
08:25【CD-52A】15:47
因為佛陀為了眾生故,有一切「智慧」能夠開示眾生,破迷顯真,能夠開悟,能夠成就,所以佛陀具足一切「福德」,能普利十方有情。
「有情」就是四生六道,什麼叫做『四生』呢?胎生、卵生、化生、濕生,就是胎卵化濕。四腳著地與人類一切,生孩子的,這謂之「胎生」;再來鳥類有卵,生蛋來孵化的,這叫做「卵生」;蚊蟲之類的,這謂之「化生」;水族之類的,這謂之「濕生」。所以四生六道的『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
所以佛陀一律都平等無差別,一切眾生都以苦為樂,他能夠拔苦與樂,所以他的神通威德,他的願力,實在是深莫測,一切皆不可思議,這是佛陀應機緣來教化眾生。有福德如果無慧不能開示,以慧來啟化謂之福德,所以福德、智德圓滿,這樣叫做「福慧圓滿」,這就是不可思議的。
以上所說的,都是佛陀覺悟的主要,就是對「外」悟一切緣起性空的理論,因為佛陀就是妙照宇宙,對外,悟開一切緣起,都是真空妙有來緣起,自然的變化,所以一切都是假,對外就是能夠圓徹性空之理,宇宙人生萬徹。
「內」就是悟自心本具的佛性,所以他徹證平等,面面都是有佛性,是没自覺而已。沉迷苦海的眾生,就是迷執自己,遺失自己,眾生迷故,受生死輪迴的苦惱。佛陀是覺悟,永得解脫的安樂,用這些理論,自覺能夠覺他,所以佛陀就是以此願力,來普化眾生,為這些痴迷的眾生來說法。
本來面面都是佛,所以應當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面面都平等,所以能究竟分發一切,對迷重的人,說淺一點,迷較輕的人,對於佛理佛性,較快深入。所以人人都本具本來面目,現在為你揭破,讓你能夠開悟,去修持,找本來面目。所以大家在迷茫中,用這些理論能夠叫醒你來轉變,同時能夠修持,能夠解脫,也能究竟到佛陀的境界。
所以佛陀的救世精神,就是自利利他的實行,究竟徹證事實,這個過程就是他的自覺,覺行圓滿,就是圓滿一切的佛法,所圓徹的理論,讓我們能夠去深究,所以現在的經典都是佛究其竟所流傳下來,自覺覺他,他的福慧圓滿,才能夠成佛。
@本文:復次,二乘也不是有了覺悟嗎?------------。 一四五頁
15行
------------止於至善」(覺滿)的道理相同。 一四六頁
06行
第39講
15:50【CD-52A】21:58
我們再來說「二乘」,二乘也是覺悟的人,為什麼不能成佛呢?因為「覺者」的覺,有等覺,與剛開始自覺差很多。二乘是執偏空的理論,不能成就到有願力來利他,所以謂之自覺而已,不能覺他,只是自己解脫生死而已,不能度他,所以還没圓滿,因為他執在偏空,所以不夠格到佛的境界。
關於覺者有很多種,譬如「菩薩」也是覺者,菩薩也有在講經說法,有在利他,為什麼菩薩就不能成佛呢?因為菩薩的功德未滿,還不能圓滿的覺悟眾生,為什麼呢?因為菩薩無始以來的這些塵沙無明,還未度盡,所以不能成佛。如果塵沙無明度盡,到等覺菩薩,再由佛授記,才有可能再來一生補處,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有辦法成佛。
所以「菩薩」好像十三、十四的月,未圓,未滿圓,而「佛陀」他是一切圓滿,好像十五的月,如滿圓月。
這就是說,在三乘的聖者當中,要了解「佛陀」的崇高偉大,上面所說的都是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佛陀當譯為「大覺者」,大覺者就是大覺悟,宇宙人生一切萬徹,萬緣教化眾生,圓滿,因此才可以稱「大覺者」。
菩薩還没到那個境界,教化眾生還未圓,没圓滿,因為還未證到覺滿,因此才仍舊是菩薩。
所以「三覺的道理」,我們用孔子的學說來比喻,像大學的理論,「在明明德」是為自覺,有這個明明的道理,能夠造成我們自己的聖德,叫做自覺;「在親民」,能夠親一切眾人來教化,謂之覺他,在親民為覺他;「在止於至善」就是說他的道德與道理能夠止於至善,來教化圓滿,所以叫做覺滿的道理。我們要了解,跟孔子所說的相同。
@本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四六頁
07行
------------没有平等普遍心,不能稱為正等。
一四六頁
16行
第39講
22:22【CD-52A】27:03
現在再來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上,「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謂之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這個得是不可得,因為修行功行圓滿,是自然本具的,哪裡有得呢?由始覺智來契合本覺理,理智合一,所以「始本不二」,達至究竟的覺圓,所以名謂之覺者,其實哪裡有得呢?本來就圓滿,所以覺滿名為無上,覺滿就是無上。
「阿耨多羅」的「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就是正,「藐」就是等,所以「三藐」謂之正等,「菩提」謂之覺,所以「三菩提」謂之正覺,「三」就是正,「菩提」就是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的正知正覺。
合起來說「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他住於自己能夠利益自己,以上能夠圓徹,對下能夠正覺、覺他。所以這就是說,自利與利他圓滿,才可以說同時是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覺。
「正覺」,正就是不邪,正就是不偏,所以無邪謂之覺者,所以無邪謂之正,覺者謂之不迷,覺就是不迷,迷就不覺【音CD-52B】既然覺,就是不迷,有正確的覺悟,所以能夠普利一切,教化眾生,離一切顛倒的戲論,能夠圓徹,這種的理論能夠圓徹,才是正智正覺。
「凡夫」就是對一切不覺,有的凡夫是外道的邪覺,因為眾生無始以來妄想執著,埋沒我們本覺的真心,本來受五蘊的埋沒,所以迷而不覺,自己不了解自己,在侮弄自己,所以謂之不覺的眾生。
「外道」是心外迷法,心對外在求法,所以覺悟的道理就是偏差妄為,非妄即邪,因為他不知道他的精神都不正確,所以用不正確的理論,就是不夠資格來正覺。
「正等」,「正」者不偏,「等」是平等,正等就是平等周徧,覺悟後,没疑,没自私,能圓滿,有真正平等的心態,所以力行的工作就是時時在教化人。
揀別來說,「二乘」是獨覺,二乘只是了解自己,創造自己而已,没有覺他的精神,所以不能成為正覺。他但求自利,没利他,偏偏執取,執在偏空,不能平等,不能普遍為人解脫,所以不能成正等。
@本文:「無上」,三覺圓滿,萬德具備,-----------。 一四七頁
01行
---------------,及五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一四七頁
07行
第39講
31:03【CD-52B】03:03
「無上」,因為無上就是最高,宇宙一切能夠圓徹,明察事實,宇宙的真理能夠圓徹,所以才叫做無上。因為三覺圓滿就是萬德具,没有其他更超越其上的,不只是宇宙人生萬徹,他對人生問題,教化,種種,有三覺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才能夠到「無上」。
「自證的方面」是智慧圓滿,無上,這是自證,為什麼?他自證到宇宙人生一切圓徹,圓滿,才可以說無上,這是自利的解釋。利他呢,「利他的功德」就是福圓滿,無上,所以福慧圓滿,無上,就是自利與利他圓滿,就是福慧圓滿,這就是揀別於菩薩的分證。
「菩薩」只有分證,也是在度他,雖然菩薩以真俗二諦,能夠觀察甚深的一切理論,不過没到自覺覺他圓滿的境界,因為覺他未圓,不能稱為無上,所以智慧雖然具足,但還有微細的無明未破,就是說微細,過去這些無明的塵沙未盡,就是利他的功德仍未滿,這樣就不能說上到無上的境界。
所以還有佛果可求,因此雖說未圓,未到正等正覺,不過菩薩漸行漸進,如果來到等覺菩薩,再受佛來授記,再來一生補處,再來當人,來成佛,來教化眾生,自覺覺他,再覺行圓滿,這樣也就是福慧兩足,究竟圓滿,這樣謂之佛。
所以究竟圓滿才說是到「無上」,能夠稱呼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有到一切圓滿,對人生問題,對解脫眾生的理論,說法圓滿,就是覺他圓滿,所以「無上」就是宇宙人生萬徹,而且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可稱為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九個字,雖然文字是漢字,不過音、語詞是梵音,為什麼没直接說「無上正等正覺」呢?因為佛的慈悲,他三覺圓的德滿,圓融一切,就是表示尊重,所以没翻,是尊重他的意思,這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尊重不翻。因為五種不翻中有尊重不翻的意思,所以我們不要誤會:「怎麼没翻譯」。
@本文:現在明諸佛得智果的文,---------------。
一四七頁
08行
---------------而證無上佛果(三菩提)。
一四七頁
16行
第39講
37:46【CD-52B】08:30
我們要了解,一切都是要明白諸佛的智果。一切,舉「三世」,三世就是無量無邊的過去和現在,還有無量無邊的未來,所以謂之三世。
以上所了解的菩薩得斷果,照理當指三世十方,就是以菩薩要說「十方」,十方是謂空間無前無後。
在文中舉「三世」就是說,過去佛與現在佛與未來的佛,宇宙一切的佛平等,是經文有簡略,我們說三世,然而世間就是具足十方,「三世」就是具足十方,觀十方也皆是三世,因為十方永遠没有開始也没有終止。現量就是說,以十方來有三世,空間與時間,所以宇宙是縱橫無邊,上下也無盡,一切都無量無邊。
所以諸佛菩薩也是依照般若波羅密多,如果没依照般若來修證,没辦法,所以這部心經一卷,等於就是佛的條件,心經就是成佛的條件。
所以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平等,每一尊佛都是依此「般若」二字來修的,如果没有「般若」二字,不能圓徹修證。
以上所說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就是說,佛没有生死的牽罣,没有業因,既然没有生死的牽罣,没有種種的業因,哪有恐怖呢?恐怖就是生死的業果,如果没有因恐怖而造業,就不會來生死,因為恐怖才會顛倒夢想執著,如果没恐怖就没有這些顛倒夢想,是非種種,來成立惡業,來生死輪迴。所以如果離開罣礙,就和恐怖顛倒一切夢想都遠離,遠離顛倒夢想,究竟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涅者不生,槃者不滅,就是究竟不生不滅,就是究竟安樂的境界。
「三菩提」就是解脫的因果,「三」即正,「菩提」就是正覺,所以三菩提謂之正覺。所以無上正等正覺才是真實能斷一切,這些煩惱、生死斷盡,没有牽罣,這是究竟的涅槃。
所以到究竟就是福德圓滿,智慧也圓滿,智與慧都圓徹,慧就是內,智就是外的用,所以如果無智不能成福,無慧不能成智來圓融事實的理論。
智果就是完全遠離生死的業因,所以罣礙自然永遠解脫,到究竟的涅槃。所以這可以說,實際親證到佛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福慧二嚴圓徹,才可稱為究竟的涅槃,究竟才是無上的佛果,就是究竟才是無上佛果,才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知正覺的意思。
@本文:【餘論】或曰,前文說「空不異色,----------。
一四八頁
01行
-----------誠非初入門的人所能窺見其奧妙者。
一四八頁
09行
第39講
45:43【CD-52B】15:00
以前所說的空不異色,空即是色,前面經文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白,空有同體,所以「是故空中無色……到無智,亦無得」,究竟就是明明,圓徹真空妙義。
「空、有」為什麼不二呢?空有「內的空」與「外的空」之解釋,這後面會正確、圓明來說明白,讓你了解真空妙義是不可思議的。
「色不異空」,對我們內在來說是「內的空」,色是假體,不異,身體没離開精神,「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我們的精神思想就是身體的操作,精神思想來操縱這個身體的活動,這是「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這個身體現在的思想即是本來面目,「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我們的身體就是有精神活動,都是我們的自性的操作,不過有這個身體,迷故,有這個色,「空即是色,受想行識」,本來面目即是被這個身體,有這個身體,有眼耳鼻舌身的操作,對外六塵緣影執持,接納外塵,讓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造一切的矛盾,顛倒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所以我們就是被五蘊的埋沒,遺失自己。所以若能了解一切真實,就是無牽罣,因為有這個身體故,受身體的牽罣,造一切的迷執,才有如今的生死。
所以明明的中間,是非空,明就是本來面目,明明照照,哪有空呢?不是空!非空!對!本來面目明故,無一物說空,你說空嘛,明明在,非空。
復次「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智,亦無得」,這明明就是空非空,非空、非有。
現在再來討論涅槃的真實,與諸佛得到菩提,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再反複說一遍。
所以「空而不空,不空又謂空」,一種環環轉的說法,時而說有,時而說無,時而說空,時而說有,其實「空有」的問題是不二的!所以也可以說空,也可以說有。所以空有如果没有這樣反複的教化,學佛的人不能了解。
因為你說空嘛,現前有這些物質精神,聲音,種種,哪裡有空?實在明明就有。所以初步,佛跟你說有,而後說空。空是空什麼?為什麼會空呢?因為佛學上就是要教化你,萬有都是没個究竟。為什麼?不能永遠存在!所以說空!為什麼說空?空就是本來面目,萬有都是土,所以究竟也是土。
所以我們不要誤解為,怎麼忽而有,忽而無。就因為不了解般若真空實義,所以才不能領悟中道圓融的道理。「空有」的中道就是圓徹真實,如果没「空有不二」,不能圓融中道。
所以對一切的「空義」,是要了解真實,要認識萬有都是假,徹底明瞭一切萬有都是歸本質,所發生的一切成住異滅,所以種種的物質有成就就是緣起,緣起自然的變化,自然的生滅。所以才突然有,突然空,突然生一棵樹,没多久,這棵樹就死去,枯掉,腐爛。這就是要了解,萬物不能永遠存在,會發生緣起自然的變化,衝突,所以生死不息。
因為不了解「空」的真實真空妙義,所以「小乘」執在偏空,不能了徹真實的妙義。
「外道」是斷見空,不了解真空是不空,所以緣起故,諸法都是宛然有,其實是指妙有,宛然有就是妙有,妙有無處看,所以不是凡夫的妄計執著所能了解。
「妙有」就是緣起成立,自然的變化,成立這顆地球,所以才計為有。有這顆地球,難免有自然生態的變化,有樹木種種,人類,獸類,種種,能夠應化。
「凡夫」不了解因緣成自然的變化,「外道」都是常見這個有,不了解妙有非有,因果萬法一如,所以不能解脫,因為常見有故,執有,所以才不能解脫生死。雖然外道能夠成仙,能夠成一切,但不能解脫生死,還是在六道輪迴不息。
所以「有」是指「妙有」,妙有就是「非有」,所以妙有非有,才亦有亦空,這叫做中道的真義,中道就是空有圓徹。所以空有不二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不能徹證真實真空妙義的奧妙,不能了達。如果不了解真實真空妙義,不能見性、圓徹,如果没見性,不能了解宇宙妙有的緣起真源,不能圓徹。
所以這是「菩薩」以上才有辦法,如果没見性,不能真徹真空妙義。
@本文:佛陀教化眾生都有所謂對機說法,-----------。
一四八頁
10行
-----------這才算為中道妙理圓融的恰到好處!
一四八頁
15行
第39講
58:58【CD-52B】26:30
佛陀為了要教化眾生,種種因緣起,對機說法,應病施藥,這就是一種說空有的大前題。
中觀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所以中論是說大乘法,說空法,就是為了對治妄見而說空,所以才以空法來教化。既然你見空,非空。如果你著空,諸佛所不化。所以佛法不是這樣,這是化用而已,空有是不可得的!空有是不二的!所以諸佛就是對機來教化,不是說著空著有,雖說空,非空,所以諸佛的教化就是這個理論。
金剛經亦云:「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說,佛所說法的妙義無定法,無有定法就是對機,該說空就空,該說有就有,該破就破,所以能破除一切眾生的迷執,才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若没實際圓徹來教化眾生,不能說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有定法如來可說,這樣就不對!
所以無有定法才是說法,為什麼?「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為什麼?佛所說的法不是法,真法不可說;你說法嘛,不可取,所以真法是自證的,所說是假說,假設這個因緣這個名相,來適我們眾生的機宜,讓你能夠圓徹,去求證,你聽懂才有法,如果你聽不懂,哪裡有法可說?所以法不可說,要使眾生能夠依理來解實,以權顯你的實,假設名相來讓你了徹真實。
【音CD-53A】因為凡夫著有,所以說空對治,所以有病如果没有藥來治療,病不會好。所以空有都是要對治的,著空就說有來對治,著有就說空來對治。所以空有都不可真實執著,如果你執著在空,或執著在有,這樣就是我們的毛病,那都不能解脫。
對「迷」,就是說要有處處的理論,來讓你了解你的癡迷執著,這個行動就是能夠解開你的矛盾。所以以空有來動你的一切,要反省你自己的痴歹,愚癡執著,因為有這種種差別,才有一切的行動舉止,所以要從空有來教化你。
所以「不取於有」或「不取於無」,同時都不對!所以「能顯能捨」「有無没差別」,這才是真實中道的妙理,能夠圓融事實,捨了一切的萬執,所以一切的執著,如果没有中道來處置,不能捨。所以用中道的理論來教化,才能夠使你們深入,理解,圓徹。
@本文:須知此部心經,它所發揮的─如果觀,---------。
一四八頁
16行
-----------執之則慧心不朗」。真至語名言也。 一四九頁
05行
第39講
1:07:00【CD-53A】02:32
我們要了解「空有的問題」,這部心經所發揮的就是三觀妙用,「觀」就是對境,當體無非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就是三觀,所以當體都是空、假、中,就是一心的妙用。
如果著於有,就用「空觀」來破,因為著有如果没用空來破,没辦法。
如果著於空,就用「假觀」來破,所以著空就說假,你說空嘛,萬有齊全!你說有嘛,一切妙有是非有,是成住壞滅的,所以破空。
如果執兩邊,就用「中道的理論」來破,所以中道是圓融空有的圓說,處處就是圓融,處處都不離一心三觀。
關於『一境三諦理』,「諦」就是實證的般若,「諦」就是實相的般若,「觀」就是觀照般若,「境」即文字般若,當知有文字才能起觀察,有觀察才會起妙慧。所以「三般若」就是不異的,中道第一義空,所以中道第一義諦就是圓滿三諦具足,如果没圓滿三諦,不能圓通,不能宇宙人生萬徹。
所以「三觀妙用」是最妙,一切都是為了無執著,佛法就是破一切的迷執,這一切事事的矛盾、隔礙,能夠圓融一切這個妙,圓通一切事實。
肇公般若無知論云:「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又云:「有為雖偽,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雖真,執之則慧心不朗」。因為我們處處都著有,所以要跟你解破這是非有,讓你了解「居無而不無」,有無皆兩邊,有無皆是中道,所以處處都是空有平等周徧。
又云:「有為雖偽,棄之則佛道難成」。有為法雖說都是偽,有為就是能夠說的,如果没有有為法,佛道難成,因為在迷的當中,没有這些有為法來說,不能去深入了解。所以這就是說,有為雖是假,如果你棄之,佛道難成,没辦法。
「無為雖是真,執之則慧心不朗」,無為法雖是真,如果你執著說,「哦!這樣我都要無為,這就是智慧」,若這樣就不能開悟一切真空實義,真是至一切的悟,真就是悟徹一切真實,這樣才可以講真,如果你没悟徹一切的真實,不能講真,所以真就是諦,諦就是真,真實的妙義。
所以有四諦、三諦、二諦。「四諦」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這些就是真實,萬法的真實理論。「三諦」就是空、假、中的論用,一心起慧,真實的般若,是至上的。「二諦」就是空有無礙,謂之二諦圓融,真實,這才可以說諦,真實,真的這個明,如果没有真實,不能稱為諦。
@本文:佛陀確已證到上面所說的圓融中道-----------。 一四九頁
06行
-------------------今初:出名嘆益。 一四九頁
16行
第39講
1:15:19【CD-53A】09:38
佛陀確確實實是證到無上,一切圓通,圓融中道的境界,所以佛陀是能到究竟「光塵同體」,因為佛佛都是同體,明故,明照宇宙一切。
所以「光塵同體」就是我們本來明空,明照塵著,種種,都是没牽罣,所以「明」是明照萬有,和光同塵,圓徹十法界。
所以十方一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說由這十方的因緣種種,隨因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道理是很深,佛陀隨眾生的因緣,隨眾生的機緣說法,當體即是,就是圓融十界。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真實,體會到中道圓融的道理,如果没有中道圓融,哪裡能夠圓徹事實?
所以自性是圓徹的,「泯心存境」也可以,所以有也可,空也可。「泯境存心」,空亦可,没有一樣不可。
因為對境是我們的妙照,妙照就是「存境」,所有一切如果没依境來圓徹,如果没對境去妙照,不能了徹真實,也没有理論可說法。
「泯境存心」,空,亦無不可,所以我們對境,不要去執取,只有我們的自性圓徹,明明照照,無礙,這樣也可以。
所以有理用,就是「對境存用」,没理用就要「泯境寂照」,所以「心境雙存」亦可。
所以一切都是或有或空,可也,「心境雙泯」,非無,非有非空,心對境泯滅,淨淨,所以就是非有非空,就是寂淨,這樣也可以。
世間人一般都是狂妄自欺,不重實行,没真實的理論,只會自作聰明,所以談論的都是執理廢事,開口就說一切皆空,到底空是空什麼?不了解!所以只是空談而已,執理廢事,這樣也是不對!
所以心、佛就是無差別,所以即心即佛,心即是佛才是究竟,心佛不二當體就是空有不二。
所以有的說持戒是愚痴,禮佛是多事,未證言證,這樣都是矛盾。有的說:「啊!你在持戒是愚痴啦!這樣不對啦!執持啦!不了解!這樣不會享受啦!拜佛也是妄啦!」所以做人不要自己没到那個果證,就說:「我已經到菩薩了,我已經到佛了」,自稱三齊王,這樣是誤了自己,欺騙自己,誤了別人。你欺騙人,別人就親近你,被你欺騙,這樣害己害人,這樣豈不是很可憐?
眾生就是不了解,所以有一切萬有的存在,哪裡能夠說空呢?所以就用般若真空,中道的妙理來教化,為什麼呢?你就是著有,以空來對治,是對治。所以有般若妙慧,就了解真空實義,了解萬法一切都是假,無一物可得,所以用空的般若來對治你,對治一切萬有,都是「真空妙有」。
為什麼呢?現量能夠比較一切這個真,一切萬有都是土生,會生是自然的變化就會滅,生滅不息,都是不能常住,哪裡可說有呢?就是假!說假!以假來詮真。「假」的意思是,若没用假來說,你不能了解萬法都是假,假設這個緣生。如果滅了,不是無,滅不能說無,「滅」的意思是,像杉木腐掉也是變土,萬有如果毀化都是歸土。
所以「般若」就是到究竟的真空妙義,也就是說,這顆地球有一天也會破裂,地球如果破裂,是歸真空妙有,無一物。所以中道的妙理能夠發揮實際,來教化眾生。
【合釋】 「菩薩」皆依般若,若没依般若,不能到那究竟的涅槃,現在、過去、未來,「三世諸佛」也得依賴般若,如果没有中道實義,不能同樣依這個事實來成佛。
所以這就是「般若勝妙的法門」,若無般若勝妙法門來修行,難證!要能實際證到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佛果,還是要依中道的妙義,般若的真實義,有此勝妙真實的法門,才能修證事實。
戊二,明諸佛得智果的境界,丁四就是證果文的究竟,「四證」就是證到常、樂、我、淨這四果,親證真實,如果没有『顯說的般若』,没有文言,種種來教化人,没辦法,所以要依般若的文字來顯說。
『密說般若』分二,丙初,出名嘆益,丙二,正說咒語。再來就是密說,密說就是不可說,密語就是咒語。
這部心經的基本教義,到這裡正文已經講完了。之前,我們有說三分:
一、序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阿難讚嘆聖者的真實理論,這就是『序分』。
二、正宗分:從「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直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這就是『正宗分』。
三、流通分:後面密說就是『流通分』。
我們現在方便,稍微來說一下。
@本文: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 一五○頁
01行
-------------,彌陀經有往生咒-----。 一五○頁
10行
第39講
1:30:00【CD-53A】21:52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我們不煩,先來說般若的圓徹妙義,讓你了解般若波羅密多這些顯教,如果你深入,了徹,五蘊能夠深入圓徹,再來修持實證到一切没顛倒,没夢想執著,所以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所以這就像「大神咒」,能夠救度眾生,這部心經像大神咒,你持這部心經的理論,究竟就是解脫一切,像大神咒。
像「大明咒」,就是把這部心經能夠圓徹,能夠明徹事實,我們本來面目明明照照,大明,圓徹,所以叫做大明咒。
「是無上咒」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能圓徹事實。無上就是没有其他更好的,無上咒就是没有比心經更好的意思。
「是無等等咒」,没有什麼咒語會比這部心經更好,因為這部心經能夠除眾生的一切苦惱,事實不虛,真實能夠圓徹教化眾生。
這就是「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以下『密說般若』,我們不煩再來稍微翻譯。密說般若,密就是密密相應,圓徹,所以密說般若就是咒語。
如來說法,利益眾生,就是有「顯」與「密」。有這個「顯」,顯就是顯說,之前這些本文就是顯說,後面是密說。所以經典中,有正宗明說的道理,與示人修持一切,這叫做顯教,事事能夠解釋一切,唯一的正法正理,讓你用功去修持,這就是顯說,「顯」就是以文字與語言動作,來教化眾生的功用。
「密」就是加持的功用,這個密言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這個密言就是以顯的經文,來密密用咒語,能夠圓融事實,「密」就是密密相應,雖然只有幾句,卻能圓融之前這些二百六十字。
所以「密說」就是咒,下文「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這就是以「經」-顯教的義理來深說,圓通咒語,「咒」是藏密,密是含藏一切的運用,所以咒就是含藏祕密,義理也是圓滿事實,顯說如果圓徹,這些密語就是同體。
「密」雖然不可解,總之,也是以「顯說」的語言文字,能夠發揚,談這些一點點領悟的道理,能夠使人啟悟,依法去修行,能夠獲得到究竟,開發我們的智慧,滅除我們一切的煩惱,這是以顯教來開導我們,成立智慧,斷除一切煩惱。
「密說」,要了解這不是明示,是自己去密密相應,圓徹,這是啟悟,佛菩薩的功力,這是以顯、密同體,無差別。
但是密咒的功力能夠加被,因為我們持咒,咒語的功力、妙用,不可思議,有偉大的神力,能讓我們的心,如果永遠去受持,能夠獲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能夠增長我們的福慧。持咒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能夠消滅我們一切的罪業,去除二障,就是煩惱障(罣礙)、罪業障。
我們一切的煩惱牽罣,就是凡夫一切的迷執,如果能夠解開我們的妄想煩惱與一切的障礙,就是能到究竟二嚴,二嚴就是福慧與智慧,福嚴、智嚴,所以使我們能夠暢達如來的法門-「自利能夠利他」的本懷。
因此,佛陀說法常常「顯密兼施」,顯說與密說都有,每一部經其經義都有存於咒語裡,所以楞嚴經有楞嚴咒,藥師經有藥師咒,彌陀經有往生咒。
「咒語」就是「密」,「經義」就是「顯」,所以顯密雙修,一切才能夠無礙,這就是佛法的教化,「顯密兼修」的道理。
(第39卷完)
---第40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