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43
《卷43
84/04/15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本文:四、論用:發揮要義曰論,--------------。
一六五頁
03行
---------------,以謬解如來說法之本旨。
一七一頁
03行
【CD-57B】04:07
「論用」就是發揮這部心經的理論,印證一切的事實。「論」就是論理,就是論徹一切真實,才叫做論。「用」就是它的功用,我們修行能夠成就,從理論深入,用功,這稱之為「功」。所用的功力,獲到福慧都能實際理用,這就是依智慧來發揮,理論能夠實際圓徹,所以可以稱之為「力用」,可以來為「能用」的價值。
「力」就是他有能力和感力,因為有感覺一切的真實,所以有智慧才有能力來發揮一切。因為有感覺方便,所以利用理論來作用,讓一般聽眾能受用,這是用「理」來開導的作用。
因為有這個條件,才能夠自修和使別人修行,也可以說自利利他,這種感慨和感覺。所以有感力和受用,這屬於果,因為有證悟才能夠感果,證悟就是果證。
所以能夠滅惡之力,所有一切的壞思想,這些惡念都能夠展開,能夠以惡生善,這謂之力。有這種力用,就是有這個理論,屬於能夠化用成果,稱為果證,能夠修行的結果,發揮一切的力量,有這個效力,所以才應用在教化方面。
所以自利利他,就是依本覺,是我們以觀照的般若為功行,因為有觀照才能夠成般若的妙行。所以功行就是由理用,深入本來的覺性,有覺性才能夠觀照起修,才功用自性來深入,才能獲到下面所說的妙用無疆。
妙!「妙」就是不可說,因為妙的用就是般若,而般若的妙就是萬徹,萬徹就是能夠宇宙人生萬徹,就是之前明宗所顯用的第一義空,就是顯用到究竟佛的方法,所以第一義空就是我們本來的具足。
如今就是說,論用就是依這個體,有這個妙的用法,就是以三觀妙用,如果没有三觀妙用,不能修成得益到究竟的般若。三觀就是妙照,妙照就是三觀的啟用,就是一心三觀,有妙觀察智,應用妙觀察,審察每一項的一切都能夠圓滿,徹證事實。所以各項都讓我們能夠具足來圓徹,可以受用的價值,所以三觀妙用就是成般若的原由。
金剛經是以「無住生心」為相,彌陀經是以「往生」為用。往生只不過是一個用而已,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想往生,阿彌陀佛有願力,如果你虔誠念,臨命終時確實會來接引你,讓你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到哪裡?凡聖同居土!讓你有資格再來這裡學佛,不會讓你沉淪,所以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以「往生」為用。
這部心經以何為用?就是「破妄顯真」,我們的無明與老死一切的苦楚,都是由苦集滅道來分發,破五蘊,能夠圓徹,了脫生死,這就是以「破妄顯真」為用。
所以破二乘著空的夢想,這個妄相需要再用無智無得來破這些權教菩薩,因為這些權教菩薩還執著我,我!我有在講經,我有在說法。所以一切都是執著我執,所以對我法二執還有空假二邊的妄相,這就是執在偏空。這樣才可以說破三妄,才能夠心無罣礙,除一切的業障,無有恐怖,能夠遠離顛倒,這些業障、報障,這就是說,有我執與法執這一切的牽罣,以致於不能遠離顛倒夢想。雖說我們學五蘊就是要破妄顯真,除煩惱障,其實究竟就是能夠除「業障」、「報障」、「煩惱障」,這三障。
所以「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到究竟成佛,所以這部經究竟就是觀到實際,般若事實就是到究竟佛的境界。所以本經確確實實就是破妄顯真,破夢想,除障礙,才能夠究竟成佛,妙用。妙用就是究竟的妙用,就是可以無礙,除一切的障礙,這部心經就是應用,所以論用其實就是破三障的利用,這就是這部心經最好的價值。
第五就是「判教」,第四的論用說完,現在來說判教。判是判別,到底是判什麼?就是判別教義,判教相,判別到一經所想的教相。
佛陀化導眾生,用語言文字來教化,這是他的教化方面,所以判就是判別,判它的教相是何形態?所以他的一大施教就是用這個次第來論用,判教有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後面會講得很清楚。
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自始至終,到寂滅,到圓寂,在雙樹林的鶴林圓寂,其間說法共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結集為三藏十二部經典,這當中有大、小,有權、有實,有頓、有漸。所以他的理論各有所別,雖說有分別,但是經的判釋是依藏、通、別、圓這四種判法,所以就是能知教導的現實。
現在所說的就是依般若心經所詮的教義,究竟是頓、是漸,是權、是實,所以一切就是不用再說了。因為主要的經旨,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包涵在內,所以這部心經所詮之理,可說是圓徹,究竟的,所以三乘可以共修,同體能夠圓徹的。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這部心經,就是究竟到第一義空的事實。
如來一代說法、一切教體,都是依天台智者大師靈山親承大蘇妙理。大蘇妙悟就是以五時八教將如來一代聖教判別為五個時代,一切都能夠判釋,歸納,就像以指指月,讓你能夠了解實際,就像明明照照的日月一樣。
所以無盡的五時八教,就是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大事因緣,能夠有這一大綱領,能夠順序來教化我們這些眾生。教化眾生分為五時,我們要了解這個順序,有五時和八教的分別,順序來開導我們一切,佛一大事因緣的教化,所攝的種種就是要判別這些教義。
所以如來一代教化眾生,都能夠調整機宜,依照次第順序,按時間順序有五時,就是「華嚴時」,再來鹿野苑以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後,出來就是「阿含時」,再來「方等時」,再來「般若時」,最後一佛乘「法華時」,分這五時。
至於教法方面,則分八教。我們要了解如來一大事因緣,所說的教義無非都是對機來施教,因為眾生的機緣、根性不等,有深有淺,個性有差別,種種,個人的思想都不能一致,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所以如來才用這個施教,能夠一致從阿含時來這樣一直教,所以判別這個教有權與實,用四十九年來說法,分成一時一時,時間總算也不短。
所以三藏十二部經典所結集來的教義,不是說不多,可說差不多都整理得很好,所有的一切眾生,如果照這些機緣都能夠配合,無論深淺,實在都能夠以這個內容,個別去解悟。
關於說法的時段,依教義雖說有類別,不過智者大師特別有眼光,了解如來一大事因緣的教化,是怎麼教化?他的順序是怎麼用?所以能夠嚴格來將之結實,由宗教的判釋,能夠順序分別來論用。
總共有五時,五時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時」,五時的教法其中最長的就是般若談廿二年。
其明細的教義,都適當判成四教,因為八教就是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我們先來明瞭五時的次序和八教的一切。五時八教就是佛一大事因緣,他所教化眾生四十九年的順序,就是應機說法,尤其先後都有次序的分別,所以佛說法之時,都是因地、因時、因人去化用。
五時有通有別,五時可以說互通,別就是五時的各別分限,現在先從五時來說。
第一、「華嚴時」,因為佛一大事因緣,在了解生老病死後,才去修行,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究竟賭明星是如何悟道?一般都不了解!【CD五重玄義3A】他就是賭明星,看見星星照在水裡,了解到究竟的本來面目是在天上,因為明故能照,黑暗中在水裡閃耀,所以他悟出眾生像水中月,風若動,水若動,月亮就浮浮搖搖,隨著水在浮動不息,觀其本來的月,圓明,明照,於是在那裡開悟,「唉約!眾生迷,像水中月,悟呢就是空中月」。
所以當他悟到本性後,即時用四悉檀,什麼叫做「四悉檀」呢?絕大部份經中都没提到,就是世界悉檀,為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所以才用華嚴,就是說本來,就是第一義悉檀,用第一義悉檀來開導這些菩薩。所以說法華之時,主要就是以萬行,佛法。所以華嚴經最主要就是普賢行願品,華是莊嚴一乘的果德,華就是充滿,華藏宇宙一切的真理,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叫做一乘法。
「一真」是什麼?一真如,如果没見性的人聽不懂,一真如就是我們本來面目,萬有都是我們的真如。所以莊嚴,果證事實,宇宙的莊嚴一切,就是有說六十卷,因為,像晉朝時剛好六十卷而已,如果是唐朝時代就有八十卷,所以七處八會所說的,世尊成道時,都是暢演這些道理,立這些真法,所以「真」就是一真法界,這個微妙理。因為現行就是了解宇宙一切都是我們的一真如,所以佛當時在說法,現千丈盧舍那身,就是說佛的報身,現他的報身一千丈。「盧舍那」譯成中文謂之淨滿,一切煩惱都頓開,清淨無盡,就是說福慧圓滿了。
所以當時說華嚴就是為大機菩薩來說法的,這就是自證義的法門,所以談華嚴的境界是最高,可以說一點即頓,頓開。小乘法的人根本聽不懂,所以一些羅漢全走光,没辦法聽,這些都是大菩薩在聽的。
有的不懂華嚴也在說華嚴,自己没見性要怎麼了解一真呢?這個很難講,華嚴經是佛說給菩薩聽的,所以菩薩一聽馬上能夠圓悟。所以如果你没用大法,不能教化這些菩薩,如果你要看這本法華,没辦法,所以你看能夠深入,如果你實際有了解,這是圓頓的理教,不是普通的教法,所以如果你一看就了解,同時就開悟,就是見性了。
所以「有眼不見舍那身」,就是說,往往如來在教化,都是實際用一片的婆心來說法,對這些上機的人,先讓他了徹,所以先教化這些菩薩,没領導菩薩不能教化眾生。所以在這裡直談大乘圓頓的法門,就是這部華嚴,所以能夠使這些菩薩頓超直入,能夠破大乘,就是說若非利根的菩薩,没機會可了達,所以華嚴時就是為這些菩薩說法的。
二、「阿含時」,就是對下根器的初學者來說阿含,因為阿含譯成華言叫做無比法,謂世間一切諸法,種種,無可比的一切法門,能夠以名詞來顯揚,來教化,又名在鹿野苑時,他初出門要教化這些下乘的人所說的經,所以立名稱為阿含。因為此時都是對這些淺薄的修行人所說的次第,就是說阿含是「鹿苑時」。
因為說阿含就是最初在鹿野苑以三轉法輪來度五比丘,為什麼?說華嚴以後的十二年中,佛才來引誘這些小機的人,說阿含十二年。這就是說,他在鹿野苑,用四悉檀轉四聖諦,因為四悉檀要轉法輪較困難,所以才轉成苦、集、滅、道,首先是世界悉檀,為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所以苦、集、滅、道就是這樣轉過來以四諦為名。所以在鹿野苑之時,才說「阿含」,因為小機的人,如果没用阿含,没辦法!所以都是為人人說因果的理論,因為為人人悉檀就是因果報應,所以才用因果一切來教化。
再來第二是「長阿含」,有廿二卷,破外道。「中阿含」有六十卷,了解真實,真實明瞭寂淨的教義,如果不了解寂淨的真義,没辦法!
所以第一就是阿含時,再來是長阿含,第三是中阿含,第四是「雜阿含」,雜阿含有五十卷,讓你了解禪義,有這個理,須要有這個禪,所以這都是在教化小乘的法門,破這些鈍根的眾生,因為鈍根的眾生,如果没從因果和理論來讓你能靜坐去思考,就不能深入頓悟。
因為在華嚴會上,小機的人不能契大理,華嚴是大教,小機的人没辦法。所以說華嚴叫做日出高山,最高的佛法,再來阿含就是日照平地,所以在最低的說法,所以隱大現小,隱大教來現小教,實施對機宜。
所以鹿苑時就是對僑陳如、額鞞、跋提、十方迦業和摩男俱利這五個比丘,用四諦、十二因緣,種種來開導。
所以才徧遊十六大國,都說這些小乘法,用四阿含來教化,所以以及這個九部的修多羅,十二部中有除去,因為「方廣」與「授記」「無間自說」,這三部都是小乘,因為有無問自說,所以有三部,這是小乘的九部,在十二部中除去因緣,因為這因緣至到方廣,這都是授記,也不是小道理。關於緣起,緣起論是最大的道理,因為小乘九部,如果没有十二部中除去「因緣」,「譬喻」與「論議」三部,是為大乘的九部,因緣、譬喻與論議這三部也屬大乘,所以大乘分九部,這九部就是指小乘,要了解參照涅槃經,如果你没再參照涅槃經,不了解這三部也屬大乘。
所以雖說都談論大小乘的教義,獨這類鈍根的眾生,如果仍未令其以小轉大,才能夠超凡入聖,所以就是叫阿含時,我們要了解說,每一部經都有依照時期,因地因時因人來說法,
第三、「方等時」,方等時就是說方等經那個時候,方等經是一切大乘經典的統稱,方是方廣,等是平等,所以這為廣,廣就是說大小乘的教,大小連帶,都能夠受益。因為方等就是平等周徧,倡導大乘的真俗,能夠平等的理論,所以說阿含以後的八年間就是說方等。
佛為了普應群機,所說的理論都能夠平等周徧,再來說維摩詰經、思益經、解深密經、金光明經、大集經等等,這些都是讚揚大乘。
『禪』是可謂小乘,但是,雖到方等融談四教,實則他意在倡導大乘的法門,策進小乘者能夠依小進大,所以為這些眾生,用真實他的心理狀態,來要怎樣教化,所以這四教儀會說得很清楚。
因為有一類不肯上進的人,不想求上進那種人,如來就在方等會上,來感通維摩詰,請維摩詰大士互相來配合,所以在這當中,極力讓這些懈怠的人,能夠以『禪』來教化你,引導你,讓你能夠開悟。『禪定』就是依理來靜慮,來思考,才能夠精進,就是以小能夠再成大。所以小乘的人,如果你没用這些善巧方便來引誘他,他不肯來上進,所以就用這些善巧方便來引誘他,讓他能回向上乘來入門。所以偏與圓並談,權與實兼施,引小乘入大乘的目的,所以用方等時。
第四、「般若時」,般若的教化最第一長,廿二年的般若談,所以說般若經的時段,就是方等以後的廿二年中,佛為蕩破這一切的執著,四處十六會主要就是在開導眾生,第一、在王舍城山中,有七會;第二、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有七會;第三、在他化自在天,王摩尼寶藏殿,有一會,開示真空實相,真俗圓融的理論。
所以小乘的人,因為經過方等,有這些會上種種的開導,所以佛都是用善巧來引誘到讓你一直入,讓你能夠,特別心能夠悟大乘,隨除情執,這些種種,就是讓你能夠破妄顯真,一切圓徹,所以直下承當去說這些般若法。所以對淨佛國土,没有好樂之心,所以如來就特別依般若來教化他,讓大家能夠破迷執,所以破妄顯真,這是他能夠了解即色明空,令其掃除餘執,融通轉教,所以這就是趨進中道實相的理論。
說般若廿二年以後,就是「法華」,法華會上就是授記,成佛的基本教法。尤其是般若時的時候,最第一重要,般若共有五百多卷,其中就屬這部心經最第一圓徹,最圓徹的般若就是心經,所以般若心經用四諦轉無量諦,能夠統攝三藏十二部經典,能夠圓徹理論,所以般若時集合起來,攝在心經裡。
第五、「法華涅槃時」,說法華經與涅槃經之時,說般若後,佛在七年當中,因了解眾生的機緣都充足,所以說法華,大家都成就。【CD五重玄義3B】所以說法華之後,都為這些佛的弟子一一授記,使眾生能開權顯實,開除權小的執著,顯示圓實的理論。法華經有七卷,法華談完,圓滿這個法,所以法華開示之後,都是一乘了。
因為到這裡因果的說法,說法華三個月後,佛將臨涅槃之前的一日一夜,為收拾群機,再來說涅槃經,涅槃經有二卷,重示常住佛性。
法華乃是如來四十年來最後的極談,所以之前的這些處會都是融合,到般若就是最高的教法,所以機緣純熟,猶如長子堪承擔家業,所以太子就當能紹王上位,乃至說在靈山會上,直下開示佛的知見,讓二乘能夠各個破掉這些妄執,能夠成就佛,所以這叫做一佛乘,能夠圓徹,法華就是為開權顯實,權歸於實,就是究竟一乘的教法,就是一佛乘。
前四時就是權,法華為實,為究竟。四時雖然能夠圓明教義,但還是在權說,因為以前的三教就是權理,權理就是指阿含、方等、般若,這些都還是權理的法,法華的施教就是頓、圓,一實之教。
所以這個會上就是以三乘同體,以權成實,所謂實就是正道,是捨去方便,說無上的佛法,最上,無上就是最高,法華就是日落高山,最終的法門,最高。
法華經主要就是普門品,華嚴就是一真法界,法華就是一佛乘,起初開導就是一真如,就是本來面目,開導你本來面目,最終開導是明徹,成佛的理論。所以這都是開方便法,能夠說到法華的究竟無上道,這是最第一圓徹的。
再來就是「涅槃經」,涅槃為如來最後對四教俱談,涅槃經就是四教俱談,有兩種不同。第一、「追說四教」,如來恐怕法華會上,有遺漏的地方,所以才再用圓妙的旨趣說涅槃,涅槃經,追求以前的教法,與現在收拾一切,能夠方便同歸一乘之實。這就是恐怕眾生有的仍未正式循入上乘法,所以才再用這部涅槃經來歸這個一切,深淺一切以外,都在涅槃經裡總說。
所以為鈍根的眾生重施方便,再來追說,這就是了解在說法當中,四教如果没並說,没辦法來追求一切,眾生能夠圓徹,同歸一乘。
第二、「追泯四教」,泯滅,滅除一切,因為有追說前之四教所攝的一切教義,然後才隨說一切,開除權小,所以才說追泯。
總之,「追說」是為施權,「追泯」是為顯實。也可以說「追說」是為實施權來追實,所以廢權顯實,廢權來立實。
因為佛陀在臨涅槃之時,還有一種他的慈悲心,來開導涅槃經,所對機宜,讓大家能夠成熟,能夠深入上乘法。就像跋跎,跋就是一位老梵志,因為年已百二十歲,來求佛出家,佛陀先說權法令得阿羅漢果,為施權「追說」,後面再來說常住佛性的理體,指歸三德祕藏,此為顯實,「追泯」一切就是廢權立實的意思。
因為梵志是最後一位徒弟,所以他再直說,來讓他對廢權立實的重施教法,收拾餘機,追說,追泯,是為涅槃之時。他就是為梵志特別再來說一遍,以這些法華,皆能夠明大乘的究竟成佛之理論,所以才合為一時的大教。
所以如來的一大事,至此才算說完畢,他的出世本懷都能夠圓暢,圓備,所以八十歲才圓寂。
茲當申明的教語,方等與涅槃雖說同是具談四教,但其內容有兩種不同的地方,想要學的人,不能不了解。
第一、方等四教之中,至到圓教,初與後皆歸常住佛性,與涅槃一樣,所以教別,初是不知,而後能夠了解藏與通這二教,就是即是初知,所以這些初發不了解真實的涅槃,所以四教就是能夠初後具知常住佛性。
有不同的就是說,第二、方等就是對三藏半字的法門說「通、別、圓」滿字法門,因為方等時在三藏受教當中是半字法門,通、別、圓就是滿字的法門,涅槃就是以藏、通、別三教,依這些權法,助顯實的理論,有這個不同。
以上就是五時,所謂阿含、方等,種種,這些就是總合起來有十二年,方等八年,阿含十二年,剛好廿十年,再來般若談廿二年,剛好共四十二年,再來是法華有七年,華嚴是最初三七廿一日,這是簡單對上乘的菩薩所說的。
以上所講的五時,是了解如來施教的次第,一往都是以語言動作,絕對來肯定他的真理。上來所說的這些五時的判教,都是如來施教的次第,此為真實絕對肯定的理論。所以這就說明,恐怕學者偏執誤會,故用次第來闡明五時,讓大家能夠了解。
再次,通五時,謂五時所說的教法,可以前後相通,所以某時說某經,真實都有實際的記載。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本,雖說無定時,也無定法,因為眾生的生機,機宜各別,根性利鈍不平等,所以如果没如來的慈悲,化一切的物質來顯理論,以事來顯理,來化行實際的教理,所以因為隨機隨時能夠教化,攝受這些眾生的機緣,所以因地、因時說法,無有定法。
因為普通座談的說法,有大、小,頓、漸,偏、圓這些機宜,所以一代言教,没執著的說法,這是不二,因為一代言教怎能前後拘限,所以就要相通圓融。
像說華嚴之時就是頓教,華嚴就是一頓,見性的實際理論。漸教就是小機,這得要參加一切種種,當他的機,隨他的方便來開示。如果没這樣去說法,不能使眾生去除一切迷執,因為佛就是要開示眾生,能夠頓開一切迷執,所以哪裡有不度之理呢!
說阿含就是小教,雖是小教,讓眾生了解因果,所以成菩薩,有大機,雖然說小乘,他也是特別圓徹大乘法。所以涅槃就是,到法華會上,攝取究竟,如果没這樣的話,不能發生,眾生實際的真實,顯上教的法門,如果你没有論議圓實,圓備,真實,大家就不能去深究。
所以我們要了解五時,就是分配大概有結集的經藏,都有這個一切,對這個時,前後都有讓學者來研究利用的起見,對這五個時,在哪裡在說什麼?所以各經,如是我聞,爾時在哪裡,多少比丘,多少菩薩來作證,在哪裡說法?在哪裡講?講什麼經?都隨時有那些!所以這就是尊重佛的教義,讓想學的人,能夠結歸真實,了解五時所攝的。
因此,佛當時要教人講經,需要如是我聞,其次該處的地名與眾緣所聽的,羅漢有幾個?菩薩有幾個?可以作證。所以當時阿難要講經,要來結集經,都依此先顯用,讓大家不會輕視說他亂講,有一個證實來參考,他說得對不對。
所以當時一代的施教就是總攬,能夠圓滿,能夠對時機,種種,能夠普攝。所以一切所有的經典,都有通明五時的融合,因此五時我們要特別去了解才可以。
總之,判別五時就是了解他明說法的時期,與有這五種的次第,所以隨宜各種的時機,所講的教義都為頓、漸,權、實,所以不一定,隨緣說法,隨機說教。
換句話說,就是眾生的根器,如來依次第先後而成機,成熟的時機所說的理,依照時機說法。
初講「法華」,當時就是大時,當時就是說這些大法,教化這些菩薩,再來「阿含」,才引誘這些,才來方便,說這些根機小的人,初學的人能夠隨入,了解因果可怕,之後,從「方等」漸入「般若」,才一直淘汰這些執著和煩惱,種種,就是以教化這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得到解脫,到究竟,「法華」就是開顯一切正法,就是追究到一佛乘,就是究竟的教義,這就是說一步一步,來到法華就已經是最上乘法,所謂日落高山,最高的法門,就是教化眾生都能成佛。
所以要了解通五時,是明如來教化眾生,隨時應機施教,不限年月,不依次第,所謂不一定,並非「華嚴時」就都能夠教化人,所以既然要度眾生,如果你没直談,對大乘圓頓之理,就是對大乘度菩薩完,再來其次就是說「阿含」,這裡一概都是小機的人,小機的人如果没來教化,哪會知道一切【CD五重玄義4A】成佛的路徑!
所以五時通別的道理,就是求四教歷時分明,不會有差別、錯誤,一味就是對於阿含到方等一直到法華,他所說的法都毫無謬解,所以如來說法的本旨就是依這個次第來生起,來教化。
再來涅槃經就是聖行品中,最有....,不然講到這裡,明天再講。
(第43卷完)
---第44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