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07
《卷07
83/12/03
星期六》--------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經文:觀自在菩薩
@本文:二、果上利他:謂菩薩以大悲故,-----------。 第五八頁 08行
----------去「世」字但稱觀音,後世遂沿用之。 第五九頁 01行
〔mp3〕
00:16
現在來講「果上利他」,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時,是以耳根圓通,由聞思修入,成就此境界。觀自在菩薩無始劫以來,已經是老古佛了,之前他就是圓通教主,因為他有發誓願,世間眾生如果沒成佛,他不成佛,所以他因願力而再來,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有緣,所以盡量來這裡幫助我們,佛來時,他就跟佛下來,現在稱為觀世音菩薩,這是利他的精神,謂之「悲」,而觀自在是「智」,悲和智圓融。
「觀世音菩薩」的稱呼就是,凡世間人到處祈求他就到處現,一切眾生不論在何處,只要向他祈求,他就到處隨你的因緣來出現,這是他度生救苦的精神,他尋聲-觀世間的音聲,來救度眾生,所以才稱為觀世音菩薩。菩薩二字,後面我會講得更清楚點。
「觀世音菩薩」就是有此心願,來這裡,千處祈求千處現,所以才稱之為觀世音菩薩。因為「觀音」就是尋聲救苦,能夠度脫一切眾生的苦惱,如果你虔誠供養觀世音菩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大眾來祈求,大家都能夠如願,他會來解救,化解一切災難,所以才稱他為觀世音菩薩。
「觀」是很難解說的,如何稱為「觀」呢? 【音CD-08B】他是以三觀妙用,觀察音聲,從耳根圓通,成立自在安然快樂,所以他的名義就是以觀而行,觀行成就的。
「觀行」有很多種,以三觀妙用配合六相和義理分齊,如果你能夠妙用無疆,可達到宇宙人生萬徹,這是很艱難的。能夠配合六相,再用義理分齊來分釋,這就是最妙,如果你沒到見性,不可能用我這些。
「觀音」二字就是他觀世間的音聲,來聞思修,深入,成就智慧,所以果中已是圓通教主,雖說他是圓通教主,但果上要利他,所以才來娑婆世界,看護我們這些眾生,關心我們這些世間苦惱的眾生,他就是這樣來成就的。
因為因中修行有能觀之智,對所觀之境(所聞的聲與一切的境),不會被轉。在因地修持時,以聞思修,用三觀妙用,破開一切迷執,打開一切矛盾,所以他就是這樣來成就圓通教主的。
果上是能利他,觀境,利一切眾生,菩薩就是為了世間一切的眾生,有度他的精神,所以才用音聲。如果你稱呼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來祈求,千處祈求千處現,他就是能夠救度眾生,尋聲救苦。
所以「觀世音」就是觀世間的音聲,能夠救度眾生,離苦得樂,能夠得到安樂,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所做的一切,他的悲願就是這樣,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今天有觀世音菩薩在這裡開導我們,這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觀世音菩薩是「悲」,因為來講這部心經是「智」,心經整部都是智慧,為什麼呢?因為開拓五蘊,能夠度脫一切眾生的苦惱,所以五蘊一切的理論都是智慧。所以我們不要怕麻煩,要認真來求學,不懂就要來問。我們要了解,觀世音菩薩就是因其大悲來稱呼的。
有的問說,為什麼會稱為「觀音菩薩」呢?因為唐朝時代,唐太宗李世民有這「世」字,當時避諱才去這「世」字,本來是觀世音菩薩,因而才稱為觀音菩薩。
@本文:要知道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第五九頁 02行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即此意也。 第五九頁 09行
〔mp3〕
11:26
我們要了解,菩薩為什麼「上求下化」?他在因中修行時,就是上求佛道,同時下化眾生,當然有這種自他兼利,就是菩薩特殊之處。
這部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的,我們在上求佛道,了徹之時,同時也能夠下化眾生,由五蘊隨時隨地都可以應變來教化人,所以自利中也能夠兼利他的精神,我們要有這種精神來學,這個菩薩的宗旨才能夠圓滿。
因為菩薩的精神,就是為了一切眾生,不被蒙昧而同時力行利他的工作,所以以利他的精神來教化人,開導佛道。我們在因中修行時,要依照觀世音菩薩的理論,和他所修為的過程,我們也要這樣來自利利他,功德才能夠實際,也較快能成就。
如果你沒照這樣來配合,沒辦法,沒有利他的精神,自己研究自然就比較不那麼認真,你有在教化別人,要教就要學,你要教人,不認真學一些,教不了人,所以為了要教人的精神,好好的自利和利他。
所以菩薩修自利利他的功德,正是要我們要照他這樣做,才是真正佛家的事業。如果你沒真實照這樣去教化人,不能說是自利利他,你若没這樣做,你再怎樣學,都絕對不能成就。
所以當時佛苛責這些羅漢,說:「你們這些自了漢,死羅漢,沒有價值,自利自己而沒有利他的精神,敗壞佛種,焦芽敗種,這種精神的人,沒辦法成就!」,所以時常都在罵。
所以有利他的精神,才是真實學佛的事業,如果沒按照正宗的自利利他,不能實際莊嚴我們的心,身心不能莊嚴,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沒有這種精神,絕對沒辦法
楞嚴經說,菩薩修行自利時,亦必具足利他的功德,他就是這樣從耳根圓通,佛才讚嘆說,觀世音菩薩所講的耳根圓通最第一妙,所以從廿五事轉廿五圓通中,這些菩薩所修行的,就屬觀世音菩薩最第一殊勝,所以才可稱「觀自在」。
因為十方苦惱的眾生,他都能夠尋聲救苦,所以讓眾生即得解脫,是他的目標,觀世音菩薩在修行之時,就是有這個願力,果上自然也依照這樣,他不要成佛,他就是非有利他的精神不可,眾生如果沒成佛,他不成佛。所以觀世音菩薩永遠不能成佛。地藏王菩薩,地獄沒度盡,他不成佛,所以地藏王菩薩也永遠不能成佛。
所以他顯示這種度化眾生的精神,我們也要了解這種明文,來修行。
你要了解菩薩利他的大用,就是法華經中普門品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者,他就化什麼身去教化人,這是利他的精神。譬如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能遇火不燒,普門品須要三圓解,要事解,要理解,要利他解,如果沒有三圓解,不是真正會講普門品。
普門品有三圓解,「遇火不燒」就是說,如果你在因地中修行,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觀世音菩薩很尊重,你來稱念,如果遇到鄰居火災,你求觀世音菩薩,火會跳過我們的房子,燒不到。這是就事來講,觀世音菩薩要救度眾生,就是凡所有十方苦惱的眾生,如果念他的名,就能夠得救。
如果就理來講,就不同了!人家罵我,就是他怒火中燒,我們知道他瞋火已起,不能理他,隨他去罵,我們能不起瞋心,火就燒不到我們。所以他罵我們,就是要引燃我們的瞋火,若也跟他一般計較,就會爭吵打架。理論上我們要了解,人家罵我們,就要知道是自己有所不對,如果沒錯,不會罵我們。
所以學佛的人度量如果不大,心地狹窄,很可憐,不能修行。最可憐就是度量狹窄的修行人,要如何成就?再怎麼修都沒辦法,任你再怎麼修,都不會成就。所以我們度量要大,要容納人,原諒人,體貼人。
所以要有利他的精神,不能光只是不理他而已,還要跟他賠不是,說對不起,說到他歡喜,這樣他的瞋火就熄滅了,這是我們救度他的,這就是利他的精神。所以就事、就理、就利他,都能夠圓滿,才是真正了解普門品的真實義。
「觀」就是以三觀妙用,來了徹音聲的苦惱。世間音聲最可怕,一聲會使人笑,一聲會使人哭,一聲會使你暴跳如雷,一聲會使你不甘願一輩子,一聲會使你煩惱一輩子,一聲會使你煩惱到受不了,所以聲音最可怕。我們要了解聲音,如果能夠實際去圓解,為了修行,度量要寬大,對一切音聲要原諒,了解音聲是一種很可怕的語言,我們就要閃避,不要犯到,最好能夠了解一切,能夠去圓和一切,對眾生都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
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是在因地修行時,能夠從耳根圓通,以聞思修,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佛道都是由音聲來起用,對於一切外塵的緣境-色聲香味觸,不會被拖走,反而能夠再來起用,有利他的精神。所以如果沒有真實用觀行來起大用,絕對沒辦法。
所以三觀妙用可說是最微妙,以一心三觀來起般若妙慧,能夠圓徹事實,了解一切種種,自利兼利他。所以這就是一切的功德,莊嚴清淨我們的佛土,也就是自他兼利,如果沒有這樣的目標,絕對不能成就。
我們在因中如果沒照這樣來修持,根本沒辦法成就,所以自利利他的精神需要貫徹去實行。所以要了解「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該果海」,在因中修行,要了解未來要怎樣教化人?「果徹因源」,我們修成正果時,是什麼因源來成就-果徹因源,了解因地修行時,是怎樣來修?怎樣來成就?在果地要利他時,也要照這樣來教化人。
@本文:其次觀自在這個聖號,----------------。 第五九頁 10行
-------------以上建立名號的道理略為講完。 第六○頁 01行
〔mp3〕
26:58
為什麼他有「觀自在」的聖號呢?我們要特別了解說,根據心經所修證的法門,就是依照見五蘊皆空。因為他修行之時,能夠親證一切的功夫,安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行深,深對淺,而二乘的羅漢就是「行淺」。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是「行深」呢?就是根究他的修行,他的慧根能一切圓徹,他有能觀之智所觀之境,一切圓徹,了達,在觀行時,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是身心的一切矛盾,用五蘊來度脫一切眾生的苦惱,所以要度一切苦厄,他就是達到五蘊皆空的境界,所以才叫做「行深般若」。
所以他不生執著,不被境所轉,才能夠一切安然自在,這就是觀自在的名稱。「自在」二字不單只是安立不被境拖走,光是這樣不對,成立自在就是說法自在,一切生死也自在,時時來教化人,自自在在。
「菩薩」就是時時常來化度眾生,來去自在,無來無去。怎麼說呢?菩薩就是安立自在,他不生不滅,同時來遊戲人間時,也不是生,身體死去也不是滅,所以不生不滅。
「觀世音菩薩」就是為了眾生故,所以與閻浮提的眾生特別有緣,隨時隨類來現身,種種來救度人,聞聲救苦,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化什麼身來,這就是度他的精神。
所以由此要了解,觀世音菩薩就是觀其音聲,隨時都能夠普遍化度,因為他同時有利他的精神,這位菩薩的悲心,所顯的一切都是為了眾生故,才來利益眾生,為了眾生的事業,深入悲心來教化人,這是一種表徵。
菩薩有大智,因為一切眾生都是對事理不了解,妄亂的思想和一切的迷執,一切煩惱都是由我們的心,造成一切的矛盾,所以不能通達,才牽掛一切,有牽掛就是因為六根對六塵有我執,後面五蘊會講得很清楚。
因為菩薩對一切五蘊的事理,最圓徹通達,所以才能教化眾生無礙,安立自在。所以能教化人自在,一切都無礙,才稱為自在。所以要成立到「行深」,就是理論能夠圓徹,教化自在,安立一切自在,才可說是真實的自在。以大悲故,才能現身,隨類教化眾生。
「觀音」是以度他的精神,「自在」就是自利與利他,教化是以理論也是智慧,所以悲智圓融。「觀音」就是悲,「自在」就是智,觀世音菩薩就是悲智圓融來成立,安立自在,才稱為「行深般若」。
@本文:現在來解釋觀,他的內容有三種:-----------。 第六○頁 01行
-----------,就是由這個三觀而得到自在的!。 第六○頁 08行
〔mp3〕
35:40
現在再來講「下化眾生」,這個福慧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在因中修持時,是用三觀妙用。什麼叫做「三觀」呢?空、假、中謂之三觀,有三觀妙用,他的悲智才能夠圓融事實,才能夠利他,如果你修到觀行位,就是五品位的弟子。
要教化人一切的精神,如果沒用三觀妙用不能成就佛道。所以有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能夠圓徹,深入,這就是自利利他,都是要三觀妙用,才能夠自覺覺他。
所以菩薩就是以覺行來成就,為什麼能夠成正覺?就是有妙觀察的精神,起用,了徹。三觀妙用就是事理能夠圓通,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這就是他的價值。所以修行如果沒用三觀妙用,不能成正覺。
所以他所修持成就的,就是有大悲願,為了在生死苦海中的眾生,實際要去教化,從耳根圓通,用觀行來深入,得到圓徹。
「觀」就是我們的內在,對外一切事理去審察真實,觀就是審察。所以「三觀」其實是一心的妙用,對一切事理,對理體能夠安立,這就是說對外一切都是假,我們的內在能夠安立觀察,審察事實,來成立慧,以慧才來成智,以智成理,理就是中觀,中就是理論圓徹,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事理圓通,這才稱為中觀。
所以自覺覺他,都是以三觀妙用來安立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要成佛如果沒有三觀妙用來起慧,這六度也不能安立,有智慧才能夠安立一切,六度成就。
六度就是說,智慧有如大石頭,大石頭如果沒有小石子支撐,大石頭也不會自在。所以要安立六度萬行就是以智慧為第一,才能夠安立,自利利他,【音CD-09A】利益一切眾生就是菩薩的精神。
為什麼會稱為「菩薩」呢?本應是「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有情」。什麼叫有情?就是利他的精神,教化人,自度是「自覺」,利他就是「覺他」,自覺覺他謂之菩提薩埵。因為我們中國好簡略,菩提取「菩」字,薩埵取「薩」字,才謂之「菩薩」。
其實我們要了解「菩薩的真義」就是自覺覺他,上求下化,這種精神。這部心經就是依照見五蘊皆空,這是智的作用,度一切苦厄就是悲,利他精神的作用,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悲智圓融的意思。
「菩薩」就是悲智圓融,所以才能夠度一切眾生,這種功夫就是依此明文。
因為菩薩利他的精神,為了要利他,無我,這屬於修行的方面,利他的精神,沒有我執,沒有我在度眾生,我在教化人,我在怎樣,沒有我執,就是無我,修行自利之中就是要無我,有利他大悲,也都不能有執著,如果有執著,有我在教人,有我在度化人,有我在利益他人,這樣都沒到達菩薩的果位,這種表現不能稱為菩薩,所以「無我大悲,自他兼利」。
@本文:其次自在亦有三種:-----------------。 第六○頁 09行
----------------。其次再講通名─菩薩。 第六一頁 09行
〔mp3〕
45:50
『自在』有三種解說:
第一、「觀境自在」,菩薩就是依般若妙智,以三觀來觀境,對外六塵的緣影-色聲香味觸法,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假,能安立自在,這就是般若妙智來成立,照了一切真實,了達一切境界都是假,為什麼是假呢?一切都是成住壞滅,不能永遠常住,這樣就是假,安立這個假-假觀,對外六塵的緣影,謂之假。
第二、「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的時候,就是以妙觀察,當下能夠審察真實,能夠圓徹,照見五蘊皆空,沒有一切隔礙,明明,了了徹徹,親證實相,因為明照起用就是實相,實相就是觀一切事體,能了達其工巧,安立對一切的緣起與自然的變化,都能圓徹事實,這叫做觀照自在。
「觀」就是以三觀,首先用假觀,安立這個假,由觀境了徹,內在能夠圓明,圓融實相的道理。實相如果沒有圓融,不能稱為觀照,也不能稱為觀照事實圓徹。觀自在就是安立觀照深入,圓徹實相,所以才安立「觀照自在」。
再來,一切都能夠盡其用,觀自在菩薩就是安立真實,有慧才來顯智,以智才來妙用。事實上他就是用觀照成慧,以慧才成智,以智來成理,以理來圓徹事實,事事無礙,理事能夠圓徹,這叫做「中觀」。
所以要了解我們本來面目就是明故,明照一切,明明了了,了了別別,這就是到究竟,能夠實際見性,才有辦法圓徹。如果沒依照這個次序來修持,不能到菩薩的境界。
「菩薩」究竟是什麼?菩薩就是有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精神。這方面就是他有見性,能夠宇宙人生萬徹,處處一切能夠圓徹,自然能夠安立身心,以圓徹理論來教化人。
所以要安立「自在」二字,如果沒有真實理論都圓徹,不能真實來教化人。語言一切雖是假,但是層層次次所講所說法的理論都圓徹無礙,一點錯亂都沒有,若有錯亂或對與不對,就不能說自在。
所以菩薩的教化就是安立講解一切的功夫,利他的功夫,一切都能安立,純然能夠成立教化人。所以一切的事實能夠安立,才叫做自在,如果沒有這個功夫,不能說自在。
所以在因中修行,就是以觀照的功夫,來成就一切理論圓徹,才稱他為觀自在。一切都無礙才是自在,如果有礙就不能深入真實,安立自在。所以就是要有觀照的功夫,才堪稱呼自在。就是有安立觀照功夫,才成立自在,由觀照的精神,安立這個作用。
第三、「作用自在」,因為有深入般若的妙智,觀一切法都是本有的來起用,從體而起用,一切能神通變化,都還不是自在,就是安立能夠深入,理論圓徹,認識事實,才可說是真實的自在,神通變化不是有價值,我們修行是不用神通變化的。所以一切安立教化人都無礙,才可說是真實的自在。
因為我們的自性是不變的,菩薩就是以觀照成立般若,證入實相,如果沒有實相般若,不能圓融事體,有實相般若才能夠安立一切理論自在,就是我們的真如自在。
什麼叫做「真如」呢?真如就是我們本來面目,明照宇宙一切萬有,能真實,不是說佛菩薩才有真如,一切眾生皆有真如,是你的明照。
關於「明」,我們平常說要學明心見性,如果要明心很快,要見性才是難。本來每個人都是明心,本來面目都具足,每一個人都是明,因為迷故,著境,所以變成落射影。我們如果想飛機,就有一架飛機,我們所想的飛機,跟我們看過的飛機,宛然一模一樣,沒差別,所以叫做真如。
「真如」就是我們的明照,就像這面鏡子,照到什麼,鏡子裡面所顯現的,和外面的一模一樣,這就是真如。我們的本性所明照的一切,也是安立這個真如。每一個人都有真如,每一個人都有本性,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會成佛,是我們不肯來修,不肯來學,才沒辦法,如果你認真來學,大家本來就是了。
我們的「本來面目」隨時都跟隨我們,沒離開半步,我們的一切思想,都是我們的真如,所以要安立真如自在。自性常在不變,就是說我們的自性,從沒讓它遺失過,但是眾生都是因為迷執,對外塵執取,執著這個假體為我,不了解我們的自性。其實我們的自性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你的因緣造業,跟你下地獄;隨你的因緣造善,跟你上天界;隨你的因緣來學佛,跟你成佛。所以本來面目是自在不變,是我們迷故才有變,為了外境-六塵的緣影,將我們拖走,所以不能了解我們的本來面目不變。
菩薩由觀照起用,證實深入真實的實相般若。有實相般若,對外一切種種言論,才能安立自在,如果自性不是常住,就不能深入,不能實際成就自在。
我們的「本來面目」是萬古不變,歷劫都常在,我們的本來面目沒有開始也沒有終止,常常自在,實實在在,因為五蘊的幻化,來迷失我們,讓我們妄迷執著,不了解事實,隨因緣去造業,隨因緣下地獄,都是我們自己唯心所創造出來的。所以真如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心就是我們的真如,真如就是我們的自在。
其實,如果你不了解真實去修持,則不能了徹。所以你要安立三觀妙用,才能夠成立實相般若,才能夠起用。菩薩就是修習甚深微妙的般若,親證自在的自性,自性圓徹一切。親證就是「自」,安立事實就是「在」,理論圓徹才是真實安立自在。
「自覺」是用三觀來自覺,「覺他」是用五蘊來教化人,所以才稱為觀「自在」菩薩。「自在」二字到這裡,都已經講完了。
現在再來正顯「菩薩的真實」。自在就是依般若來安立-就是觀慧,觀慧就是我們的一心三觀,一心分成三觀,由觀境而內在審察,再用中道實相來教化人,這樣才真實親證智慧,安立真實的自在。
所以觀自在屬「智」,在因中觀行,有自利的功夫來作用。能夠明度生自在,就是安立理論自在,來教化眾生,這屬「悲」。所以內是慧外是悲,內外通達,一切事理圓通,親證自性常在,這屬於體用的方面,自在就是安立觀行,來成智,修習正法,所以這就是以觀行來利他的精神。根究事實,所證一切,在自利的方面,就是因地自利,果上利他。所以「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別名,才稱為觀自在。
@本文: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云菩提薩埵----------。 第六一頁 10行
------------------,這才配稱菩薩的資格。 第六二頁 03行
〔mp3〕
1:08:25
「菩薩」是梵語,其實菩薩二字具足應化自如-就是「菩提薩埵」,因為中文好簡略,菩提謂之「菩」,薩埵謂之「薩」,才稱呼菩薩。
「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眾生就是連帶無情,為什麼呢?無情物本應指植物,這裡將一切都包含在內。眾生為什麼會無情呢?都是只有自利,只為自己而已,沒顧到別人。事實上,我們怎麼會稱為無情?就是只以自己為目標,一切都是為了「我」。我們要了解這個「我」最可怕,眾生都是為了我執,被六塵緣影所迷執,造一切矛盾,分別你的我的,要達到我的目的,要怎樣才能夠達到我的目的,一切都是「我」,所以沒資格講「有情」二字,。
所以都為了「我執」,造一切矛盾,你不了解這個「我執」並不是自利,「我執」其實都是害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造一切的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才來生死不息。所以都為了「我執」,在人緣間,不了解真正「有情」的精神,所以是「無情」。
「菩薩」就是覺有情,覺悟眾人都平等,所以上求佛道,這是自利-自覺,下化眾生、有情,就是利他-覺他,能安立這樣才稱為菩薩。
「菩薩」就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因緣,所以對有情就是下化。菩提就是所證的,親求自覺,因中自覺,下化有情是利他,利他就是果。
所以自利利他的精神是基本條件,如果沒這樣,不能成就。我們要了解「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道理,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不能深入真實的智慧。你只想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他人,這都是焦芽敗種,不能成就;只是追求自己的理性,不了解別人的生死,如此則是我們不能實際應用。
我們現在要學的,就是上求佛法,能夠去圓徹理論,同時要來下化眾生,就是以德性的精神來栽培我們自己的素行,如果沒這樣真實來修行,不能真實圓徹理論,只是在自利而已。要實際有自利與下化的精神,才有辦法深入。因為我們想要下化,就是要教化人,想利他就要自利,想自利就要一直學。所以有真實的理論,才能夠教化眾生,代佛宣化,這就是事實。如果沒這樣,你只想自利,不能認真,就沒辦法成就。
所以既有下化的責任,我們要如何時時起慧?要如何用智慧來利他?一切菩薩都是用三觀妙用,詳細來求理論圓徹,來說法教化。
菩薩約三種理論來說,先是自利-自覺,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才稱呼為菩薩,就是覺有情,要有上求下化的精神,才能夠成立真實菩薩的境界。
@本文:詳細來說,當約三義:----------------。 第六二頁 03行
------------------丁初,明能觀人竟。 第六三頁 02行
〔mp3〕
1:18:00
「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就是覺有情的意思,不是一般迷惘的眾生,能有「有情」二字。
「菩薩」就是能夠分證事實,叫做分證如來的覺道,然後要有微細的利他精神,所以如以這部心經來說,可以說是以五蘊這一品來教化人,就是文明一切眾生,就是所有微細的業識也都能夠教化他,有這種精神,才可稱為利他。所以「覺」而尚有情見,「覺」是什麼?覺悟一切眾生的因緣,圓徹。「有情」就是能夠以理論,處處來教化人,才指為自覺覺他。菩薩的理論就是,菩提是自覺,【音CD-09B】薩埵是利他,有情的精神,所以才稱為菩薩。
因為利他就是覺他,菩薩不是自己能自覺就好,不是這樣!他有自覺的精神,兼有利他的大悲,所以能夠使所有在生死苦海中的眾生成立覺道,使迷津的眾生能夠跳出苦海,達至一切安樂,這叫「有情」,有利他的精神。
使眾生能夠「同歸覺道」,就是讓眾生都有般若的妙慧,來安立一切的修持,為成就佛道先來自覺,同時「以斯道覺斯民」,你要了解這有自覺來覺他的意義,所以稱為覺有情。如果沒有處處自利,而且處處能夠覺他,不能成就佛道。所以「有情」就是指一切眾生,迷謂之眾生,悟就是佛。能自他兼利,自覺覺他,才稱為菩薩,廣修六度萬行。
所以菩薩就是要很希望我們能成佛作祖,大家都要有這種精神來修持,自利時要以佛的理論來成就,圓覺一切-自覺,當下能夠萬行六度,來普化眾生成佛,不但自得,也能廣度眾生,才堪稱為菩薩。就是「上求佛道」的自覺-自利,「下化有情」就是讓這些迷執的眾生能夠獲得利益,跳出苦海,得到安樂,才稱為覺他-覺有情的意思,這叫做悲。自覺佛道-正覺,這就是指他自己自覺,就是智慧;利他就是悲,能使一切眾生皆成就,所以才具足以上所說的「菩提薩埵的真義」。
如果不了解真實,就不能實際當菩薩,要有實際志願上求下化的精神去自利利他,才可稱為菩薩。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當菩薩,只要我們有上求下化的志願,大家都能夠成立。
本經照見五蘊皆空,這是「智」的作用,度一切苦厄,這是「悲」。所以五蘊的理論有圓徹,作用就是要度脫眾生的苦惱,此謂之悲。悲智能夠圓融,才能成就菩薩,如果沒有悲智圓融,不能稱為菩薩。所以「照見蘊空」就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就是悲的作用。
「菩薩的真義」就是自利利他,能夠真實以此精神教化人而能無我,此稱為大悲的精神。如果沒有自利起用,就不能度一切苦惱,沒有智慧不能生出大悲,所以有智慧才能夠利他兼用,這表示菩薩有「無我大悲」和「自利利他」兩種意思。
再合起來講,聖者就是有能觀之智,能觀就是三觀妙用-空、假、中,實際能夠圓徹實相之理,起大自在,來教化人,這就是對境能夠安立自在,不被境轉,能度迷津的眾生,具足一切覺他的精神。所以自利利他,這才是真實,眾生沒度盡不願成佛,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安立自在,他有親證事實的境界。這部心經如果你了解,也照他這樣去發揮,自利利他,這就是實際成立真正的觀自在菩薩,大家都能夠安立,因為如果沒有辛辛苦苦認真來學,能自利好來利他,絕對不能到觀自在的境界。
(第07卷完)
---第08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