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46講目錄

---第05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06
06  83/11/27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經文:觀自在菩薩
「菩提薩埵」是覺有情,「覺」是自覺,「有情」是覺他,所以自覺覺他,也可以說覺有情。

@本文:當知佛說一切法門------------------。 第五二頁 03
    ------------經云: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 第五二頁 05
[mp3] 01:00 CD-07A11:29
佛所說的法門,一切都是要對治眾生的病。有什麼病呢?有五蘊的迷執,所以生出貪瞋癡,愛取有這些罪業。貪瞋癡會引我們的身體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都是因被境所迷,造一切的矛盾,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

所以佛法中所殷咐的,就是以戒定慧來對治我們的貪瞋癡。「戒」就是戒我們一切,造殺,矛盾,所以有一切的律儀。所以戒就是戒貪,一切的貪欲,種種的問題。「定」就是要戒我們的瞋恨,有定力才没有瞋恨。「慧」就是對治我們的愚癡,一切癡迷執著。所以戒定慧就是在對治貪瞋癡這三毒,貪瞋癡謂之三毒。

五蘊是世間最微妙的法門,可用來破除我們一切的貪瞋癡與妄想執著,這些矛盾的思想能夠展開,以心對治心的作用。這部心經最奧妙的就是五蘊的心地法門,對治我們的心地,有正法來讓我們深入,自己能夠對治自己的心,以心對治心,這個法門是極其微妙,所以貪瞋癡如果没有五蘊來破,絕對没辦法。

@本文:法師,法就是佛法------------------。 第五二頁 06
    -------------這位譯主乃自利利他的法師也。 第五二頁 08
[mp3] 04:40  CD-07A14:26
一般人常用「法師」來稱呼,而不懂佛法也想當法師,很可憐。要能夠通達三藏十二部經典,一切言論能夠圓徹,才可稱為「法師」。

出家人有四種,「有差僧」「無差僧」「啞羊僧」「實僧」。有的出家人還爭吵、打架、相罵,無所不至,這是無差僧,比社會的人更不良。有差僧則有修養,雖然没有佛法,但他的修養種種,就有差別了。再來啞羊僧,就是啞巴和尚,懂!但是不會說!這叫啞羊僧。實僧就是以佛法來傳法,讓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樂,安立生死問題,能夠了解來修持,來解脫生死,這才能稱為真正的法師。

法是佛法,師是師範,依法來深入,為人師表,就要深入軌範,有軌範用理論才會博通三世一切,三藏十二部經典能夠博通,能夠圓徹,來解脫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博通這佛法,可為人天師,這就是說軌範一切與他的言教,能夠教化眾生,此偉大之大法,能夠下化,為人師表,上則依法啟示以答師恩,才謂之「法師」。

若無正統之修持,不能稱為法師。「法師」不能隨便稱呼,像我就不敢自稱法師,我只通達一部心經,怎能當法師?三藏十二部經典雖然圓徹,我看不完,所以我不敢當法師。這部心經真義極廣,能夠通達一切萬法,故極奧祕,可以說能講這部心經,就是不可思議了。

我只能說會講心經的人很少,雖然很多人講心經,但没深入玄義,有的依文解義,將空解成邪見空、斷滅空,一切皆非正式之空。空義若要圓徹,没實際見性者,難以圓徹理論。事實上,諸位不要隨便稱呼法師,有的没到那個價值,讓人家稱呼,也敢當法師,實在很矛盾。我希望大家以法為師,如果没有正法不是正師,一定要有正法才是真師。

@本文:玄奘:乃譯主之名。-----------------。 第五二頁 09
    --------------不久升任那爛陀寺的副主講。 第五三頁 07
[mp3] 10:04  CD-07A19:04
「玄奘」是這部心經的譯主,如果没有他來翻譯,我們没有這部最簡要的心經,翻譯心經的人很多,有鳩摩羅什等等,以後會講。

玄奘法師所譯的有二百六十字,而鳩摩羅什譯的有二百六十二字,為什麼多二字?「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鳩摩羅什譯為『一切遠離顛倒』,多了『一切』二字,這個差別。玄奘法師所譯的,就是二百六十字。

不懂的人都說「三藏取經」,這樣不對!「三藏法師」才是正確的!為什麼?因為他是博通三藏十二部經典的譯主,才稱為三藏法師,由三藏十二部經典來圓徹理論,這才是真正為人師表,才堪稱為法師。

如果說「三藏取經」,這樣就不對!三藏是經典,法師是人,所以是玄奘法師才對,不要說三藏取經,三藏就是經了,還要再取經,經取經是頭上再安頭,不對!

法師為了我們而辛苦去取這些經典,如今才有這些佛法可聽,有這些經典可看,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心經就是他翻譯的,他就是這部心經的譯主。

玄奘法師俗名姓陳名褘,河南洛陽縣人。他的兄長少年就出家,他在父親死後,十三歲就入淨土寺,孩童時代他的腦筋就很好,很靈活,對一切佛法都要學。在淨土寺出家,順便跟全國的大法師去遊學,對一切經典認真去看,一直學,學到後來,他看了不滿意,覺得中國的佛學還不實際,不足夠。在唐太宗三年,他就想要去印度遊學,玄奘法師可說是中國最早到印度去的留學生。

玄奘法師冒著一切危險,從洛陽一直走,通過玉門關,經過許多國家,在各國說法種種,很受大家的歡迎。在遊說的路途當中,受到很多的苦惱,及種種的麻煩。

要去印度最可怕的就是橫越漫長的沙漠,還好有一位印度人過來,知道他要去印度學佛法,此人也很虔誠,怕他在沙漠中,四周茫茫無樹木,會迷路。那印度人時常到中國來做生意,所騎的那匹馬很熟悉地形,就跟他交換馬說:「如果你要通過沙漠,没有我這匹馬辦不到,你不知道地方」。雖然有這匹馬來講,但沙漠中無樹木,看不到任何水,在路途中常遇到妖魔鬼怪,因為在沙漠中死去的人很多,再加上種種的鬼怪也很多,要來捉弄他,他都靠這部心經,一唸誦下去,這些妖魔鬼怪都跑光光。所以在沙漠中,受很多折磨。

因為玄奘法師不知道路途有多遠,中途有水的地方也不知道去取水,所以在途中口乾舌燥,那匹馬也没辦法,在沙漠中飛沙滾滾,受盡種種的折磨,雖有糧食但没有水,馬和人都精疲力盡而倒下去。

玄奘法師在沙漠中,撿回生命。為什麼呢?還好天下大雨,淋在馬身上而醒過來,旁邊正好有一窟水,那匹馬喝足了水在旁等候,他起來裝滿水再走。所以他的辛苦很多,任吃什麼苦他就都不要緊。

因為路途遙遠,走了四年才到達印度,他對於印度的語言、文字等等一切,學得很快,為了通達聖教真實的理論,他去印度最高的佛學道場-那爛陀寺,不辭辛苦認真學習他們的文字、語言與種種的動作。一般人不能像他那麼聰明,所以在那爛陀寺,大家都很歡迎他,他在那裡所學的唯識論最具特色,還有瑜伽師地論等等,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很認真在研究。

在印度,時常都有辯論會,他用唯識去跟別人辯論,大家都没辦法。第一偉大就是說,印度的國王邀請種種論師,大家來辯論,請玄奘當論主,他在臺上所論的唯識學一切,没有人敢跟他相論。【音 CD-07B所以在印度,他的聲名扶搖直上,没有人比得上,那爛陀寺的住持因而升任他為副總講,代替他主講。玄奘法師在那裡的聲名可說是最高,各國都請他去論一切的佛學,大家都很歡迎。

@本文:師受當時印度的戒日王所崇重,------------。 第五三頁 08
    --------------,而皆知有一位中國法師者。 第五三頁 15
[mp3]26:34CD-07B00:56
玄奘法師在印度,他的理論可說是最圓徹,所以戒日王很尊重他,請他當論師,請各國的論師以及國王們和婆羅門教等。開大會的時候,他當論主,在臺上講論唯識學,十幾天論完,他自己發言說:「我所講的理論,如果有人能夠反駁,我甘願讓人斬首」。結果没人敢發言,跟他講東論西。散會時,大家都很歡迎,對他很尊重。所以全印度他的論法可說是最偉大,没人敢跟他理論。

他的偉大精神實在很可取,所以戒日王對他很尊重,拜他為師,各國都請他去演講,大家都很歡迎,没有人能跟他理論。所以他的講法像獅子吼,他的論說最微妙,可以說震威一切天竺國,大家都歡迎。

他所到之處,大家都很歡迎,他的論道非凡,大家都歡迎,仰慕他。在印度當時,大家都形容他是一位最偉大的大論師。

@本文:法師先後留印達數十年,---------------。 第五三頁 16
    -----------稱讚他說:「中國佛教第一功臣」。 第五四頁 06
[mp3]30:58 CD-07B03:45
玄奘法師先後在印度學習與遊說十幾年,到各國巡禮,佛法最精通,結果他的名聲傳遍全印度,大家都知曉。他所獲得的梵本共有六百五十七部,至貞觀十九年正月他才回國,受太宗的邀請,才進入皇帝殿內,一切都由他去安立,完成解經的工作。

以前,中國的佛法没這麼昌盛,但是等他回國以後,在洛陽翻譯這些經典,很受太宗皇帝的禮待,太宗讓他在弘福寺安居,翻譯經典,在這期間,朝臣都很降服。他的論說很廣博,所譯經論一切剛好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在其中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最是傑作,六百卷的般若都是他翻譯的,並著有會宗論、破惡見論。真理能夠很微妙,他對唯識學很認真,八識規矩頌就是他所傳頌的。

中國佛學就是經過玄奘法師西行去求法,回來傳授我們中國,他深入佛法的精神可說是最偉大,實在值得我們來讚仰。

所以中國佛學經他回國來傳教以後,可說是最偉大最昌盛,對我們中國最有貢獻,他一生不惜他的苦楚,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來犧牲,作這一切的經典。

所以他的唯識學,可說是中國佛學歷史上第一大功臣。他所譯的一切經典,都實際没矛盾,按照印度的文字,翻譯成中國的語言,一字都没差別。所以由他再來說過的法門,可說是最偉大,也可說是中國最高佛法的一大功臣。

@本文: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 第五四頁 07
    -----------------於終南山翠微宮譯出。 第五四頁 10
[mp3]38:24 CD-07B09:30
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民前一二四七年)二月初五,他在長安西明寺圓寂,時年六十五。他一生偉大的頁獻,大家都很惋惜很悲傷,葬在白鹿原,一切的士女都來送殯,達數百萬人。

他圓寂時,皇帝大哭兩三日,因為失去了一件最尊重最寶貴的大國寶,覺得很惋惜。所以他對皇帝及國家的道德人心,有很偉大的貢獻,讓人欽服。當時的皇帝,對佛學的讚持最完善,最有貢獻。

我們這部心經是玄奘法師於太宗貞觀廿三年五月廿四日,在終南山翠微宮譯出的。如果没有他來翻譯這部心經,我們現在也不能來學。

@本文:譯:譯者易也,謂易梵文而成中文-----------。 第五四頁 11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譯人講完)。 第五五頁 12
[mp3]42:15 CD-07B12:30
現在來講譯者,梵文要翻成中文,安立到真實無差別,這很難。

按周朝時,譯官有四種翻譯,意思是相同,但是語言不同,東方譯經官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這部心經本來在西域應曰「狄鞮」,不過語言上我們都稱曰「譯」,「譯」較好聽。因為當時北方的譯官兼通西語,譯的一切較複雜,不能共證。玄奘所譯的這部心經,是最適合我們現在的機宜,且相傳極廣。

本經的譯官共有八位:
第一、「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大明咒經」,是西曆四百零二年(這個年度不太正確,我們不要去差別),姚秦鳩摩羅什譯的。
第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曆六百四十九年,唐玄奘法師來譯這部心經。

接下來的譯本,語言稍有些微差別,但是意思是相同的。
第三、「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曆七百年,唐義淨譯的。
譯經有的從「如是我聞,……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再加這些來翻譯,有的就没有。
第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曆七百三十三年,唐法月譯。
第五、「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曆七百九十年,唐般若共利言譯。
第六、「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曆八百五十年,唐智慧輪譯。
第七、「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經」,西曆九百八十年,宋施護譯
第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年代不明,法成譯。

譯主共有八家,現在在日本流傳的,以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最昌盛,雖然日本人也有研究佛法,但没有我們這裡的精通。中國最流傳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玄奘法師譯的,最合需要,大家都以這本為主,其他六部大多已失傳了。

雖然意義相同來講,內容還是有點差別。在中國,最適合我們的就是這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所以在諸譯本中,總算以玄奘法師所譯的這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最適合我們。因為他所譯的最簡要,他的理論也最圓徹。極為迎合一般學佛者的心理,大家都能夠隨時來研究佛學。

在翻譯者中,中國較適合玄奘法師所譯的。在日本,所流傳的都是鳩摩羅什譯本。教義都相同,只差二字,「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他多一個「一切遠離顛倒」,有這個差別。但是遠離就是一切了,不需要再加那二字,所以玄奘法師所譯的譯本,才没有這二字,總共只有二百六十字。

玄奘法師所譯的這部心經,自唐朝時代到現在,可說是能夠通達三藏真實要義,最正確的經典,所以才叫做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今天有這部經可看,能讓我們研究,我們飲水思源,要了解這是譯主他辛苦所換來的,讓我們能享受。

@本文:甲三:正文分二:乙初:---------------。 第五六頁 01
    ------------總之對於義理方面是毫没影響的。 第五六頁 11
[mp3]54:12 CD-07B21:50
這部經正文中分兩科,乙初、顯說般若,乙二、密說般若。顯說般若再分兩科,丙初、總示菩薩修行的法門,正等親證的境界,再分四科,明能觀人,明所修行,明所觀境,明所得益。顯說般若波羅密次科丙二、詳明般若真空實義。般若真空實義實在

很難解,為什麼呢?般若二字是妙智慧,要懂真空妙義很難。為什麼?未見性者,實際的真實妙義,分析不到。再來乙二、密說般若,就是後面的咒語。

在譯經的精密組織理論上,每一字都能步步圓徹,譯者精通印度的語言能夠全部譯成我們中文,這部經實在可說是很俱全。

為什麼?這部經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這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没有「如是我聞」,只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段文是結集經的人加上的,讚嘆觀世音菩薩,所講的理論最殊勝,是讚嘆文,這是『序分』。

『正宗分』就是本論,正說這部經典的宗要,對於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和四聖諦,是最圓徹的理論。所以觀自在菩薩要說法前,稱呼當機者「舍利子!」,到究竟「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謂之『正宗分』,這就是正說經義。

再來有『流通分』,結論就是他的流通,「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就是『流通分』。

再來就是密說,密說就是密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就是說依這部心經的總要,對於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都有很圓徹的解說。

這部心經是大眾應該信受奉行,最第一必要的一部經典。大家都由這部心經深入,才有辦法成就,所以心經能流通到現在,天下一切皆知。

序分中有通、別兩種。通序又名證信序。有六種成就證明此經是佛親說,讓人能起信心,來修持讀誦。所以通各種經,所有的經典都含藏在這部心經。這部經可說是總經的首腦,很偉大,讓我們的修持能入門的法門,直入無二。

這部心經没有「如是我聞」等,這些序分,因為每一部經都有這些發起序,大家都通達,所以玄奘法師認為不需要再用這些,因此序分中才没有如是我聞。

本經没有通序和三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譯的人,為使行者受持簡單,能夠簡要去生起,去實學,所看的法門能夠直入,去了解。所以玄奘法師所譯的這部心經,對於義理方面都很實際圓徹,很受大家歡迎。

@本文:在本經譯之中,除了羅什,--------------。 第五六頁 12
    -----------同時這一段文也可說是本經的綱要。 第五七頁 05
[mp3] 01:04:30 CD-08A00:00
【音CD-08A本經的八位譯者中,除了鳩摩羅什和玄奘法師以及義淨這三位譯的以外,其餘五家所譯的,都有差別。

除了玄奘法師以及鳩摩羅什和義淨所譯的,其餘的課本都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分也都具足。

其他的,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世尊即入三摩地」。這部心經就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所講的。

其時,佛入三摩地(就是在正定中),名為廣大甚深,在這些大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即時對舍利弗來開導。

當時舍利弗承佛的威力,合掌恭敬,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微妙的法門,依般若波羅密多來修行,最第一奧妙」。所以他才請問:「般若波羅密多心,云何修行?要怎樣來修持?」那時觀世音菩薩告舍利弗言,才說出這部般若心經。

又云:「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才讚嘆觀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應如是行。」如果大家都純實,照他所說的廣大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來行,所以最後大眾都「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部心經就是般若經,他所說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佛的名號不出他的修持,到底為什麼他會稱為觀自在菩薩?後面會說得很清楚。

因為這部心經的言教,前面與後面這兩段文,如果以短篇經典來看,是最少的文字。但是這部心經與其他一切經典相比較,是最簡要,也最密切,雖然文字很少,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還是很明曉,能夠最簡便來修持這部般若波羅密多,所以一般的人都歡迎這部譯本。

從「觀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這幾句是結集經的人對他讚嘆,叫做序分。因為此經是觀自在菩薩,將他親證的境界所流出來的教法,來教化我們,所以特別為我們說這部心經,讓我們能夠發起,同時一段一段的文字,再讓我們深入,這部心經可說是最廣義,本文雖然很少,真義卻極廣,所以我們有需要認真來深入,來研究。

關於譯本都說完了,現在首先要深入正文,對觀自在菩薩的行深,這些說起來也很廣闊,我們須要認真,靜靜來聽。

@本文:丁一:明能觀人,觀自在菩薩-------------。 第五七頁 06
    --------------,二約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第五七頁 13
[mp3] 01:14:56 CD-08A08:15
我們要明白觀自在菩薩,能觀所觀,明能觀人,「觀自在菩薩」的名號不出他的修為。從「觀自在」到「娑婆訶」止,共二百六十字,為正文。「觀自在」起,至「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序分。所以要明白菩薩的行深般若,所修的功夫,約他偉大的說法自在,安立自在。

我們來分釋「觀自在」,這三字是別名,「菩薩」謂之通名。「菩薩」二字是菩提薩埵,「菩提」謂之覺,「薩埵」謂之有情,「菩提」就是自覺,「薩埵」也可以說覺他,自覺覺他。將菩提的「菩」字和薩埵的「薩」字,合起來稱為「菩薩」,這是簡略來講的通名。

所以「觀自在」這三字,我們要了解菩薩像先生,是通名,眾菩薩,每一位菩薩都叫做菩薩。他的名號是別名,像說某某先生,某某是別名,先生是通名,合起來某某先生,通別合參。「觀自在菩薩」就是名稱與通名合起來,「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名稱。

要了解「觀自在」這三字,這個「觀」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觀行,修持有三觀妙用,以耳根圓通來成就。為什麼?這位觀世音菩薩是如何從耳根來圓通呢?我們要修行,最難最可怕的,就是這個語言最可怕。為什麼呢?這個聲音,一聲會讓你笑,一聲會讓你哭,一聲會使你暴跳如雷,一聲會讓你終生不甘願,一聲會讓你煩惱一生,所以這個語言最可怕。

觀世音菩薩觀照事實,有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能夠辨別,通達。其觀行從音聲入門,去聞思修,成立,成就,所以才稱為觀世音菩薩,這後面會再講。

所以他有能觀之智,所觀之境,這個「觀」我們這裡讀觀,不過正宗不能讀觀,應讀去聲觀,觀才是正確。不過讀去聲,有的不習慣,所以只要了解意思就好,我們仍讀觀自在菩薩。

「自在」二字是解脫無礙的意思,為什麼稱為「自在」?這後面會講得很清楚,這裡也不隨便講,現在講完,後面就不用講了,所以留到後面。「自在」二字的意思,後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會回過頭來解譯,從前面再講起,講到完結才了解。所以到後面,我們會講得很清楚,現在「自在」可說是解脫無礙的意思。

現在來講這位菩薩建立的名號,再詳細來了解「觀」和「自在」的意義,是很奧妙。這位菩薩是如何稱為「觀自在」的名號?要了解,如果没有音聲來深入,起觀照,審察真實,他就没有這個聖號。其義有兩種,一、就是因中自利,修行過程的功夫,成就。二、果上利他,度一切眾生的大用。因為觀自在菩薩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所以才稱為菩薩。

@本文:一、因中自利:是說這位菩薩-------------。 第五七頁 14
    ---------------,這可為表顯自在的明文。 第五八頁 07
[mp3] 01:23:38 CD-08A15:38
觀自在菩薩在因中自利時,可以說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用般若妙觀智,從耳根一門深入,能夠背塵合覺,這就是他在思惟修習,而入三摩地,「三」謂之正,「摩地」謂之定,謂之正定。

因為這部心經就是以他的妙觀智所得成,來觀照耳根,由聞聲深入,背塵合覺,以一切塵聲來合我們的自覺,依境來思考,深入,了徹,能夠覺悟真實的妙義,這叫做正思惟,正思惟的修習叫做正定。

現今修禪定者,全都不了解真義,都說在修觀,其實僅修靜心地而已,有的則用古時候這些祖師所流傳來的這些術語去修持,這都不對!

「禪定的真義」,什麼叫做禪?外無物,謂之禪,內有正思惟,謂之定,才稱為正定,思惟就是正確思考理論與經義,能夠圓徹,參悟深入真義圓徹,了達,能夠起慧。所以依定而起慧,如果無正思惟,不能謂之正定,有正思惟才是正確的以定而起慧,才是真正佛學的正確禪學。

所以他能聞聲,不會循聲被它引誘,能聞一切世間的音聲,都不起妄念,不會起分別。因為他了解聲音,最會引誘我們,是最可怕的。所以不循聲,而反聞自性,反聞回來我們的本來面目,為什麼會被音聲所引誘呢?所以聲境是所轉的,耳根是圓通的,學佛的人最可怕就是音聲,能使你被境轉。

觀自在菩薩就是用耳門圓通,所得修持,所以他才稱為觀世音菩薩,這是依楞嚴經所講的。

再來我們要了解,菩薩所依修習的一圓通法門,凡夫須要依他所修的圓通法門去認真,從耳根之聲境去下手,為什麼我們的耳根會被聲境來攝持,而造一切的矛盾?所以凡夫都因為聲音,心被語言所轉,而來生起貪瞋癡,所以貪瞋就是由妄聞起見,才受音聲的苦楚而造業。

菩薩能夠稱性去生起智慧,用觀行從耳根去聞思修,聞一切音聲無礙,不起妄念,妄識就是凡夫意識分別所致,造一切矛盾,受聲音的制服,不能造安樂。

因為觀世音菩薩就是起觀照的能力,有觀照的起用,觀照這個聲,我們來聽,入耳根叫做聞性,所以才叫做反聞自性,為什麼?我們的本來面目,本不起貪瞋癡,為什麼會讓語言來將我們埋沒,造一切的矛盾?所以這就是顛倒,被聲音所引誘。

楞嚴經六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以上所講的這些就是依觀世音菩薩的立名,他自利利他,千處祈求千處現,這就是他耳根最第一圓通,他的名號謂之觀世音菩薩,普化眾生,隨地能夠救度眾生,所以十方一切有情如果稱他的名,他隨時能夠救化你,觀世音菩薩就是依此名號來成就。

詳細來講,這位菩薩觀聽圓明,得大自在,他有這個觀,觀就是審察,圓明就是我們的自性能夠圓通,能夠明徹萬法一切的大道理,他的自性通達,所以才得到大自在,能到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無礙的境界。若是這樣,何嘗不可稱為觀自在呢?

觀自在的名號屬智,而觀世音菩薩屬悲,所以他的悲智圓融,故可稱為觀世音菩薩,也可稱為觀自在菩薩。

楞嚴經所謂:「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他就是耳根圓通,一切六塵緣影(不光是聲音而已)都不會阻礙,能夠圓徹,能夠自在無礙,就是一塵不染,空有無礙,這就是表顯他「自在」的明文。
(第06卷完)
---
第07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