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42
《卷42
84/04/09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本文:本經五重玄義,何故講經須先解釋經題---------。
一五九頁
05行
----------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第三明宗竟。
一六五頁
02行
【CD-56A】00:00
【CD五重玄義1A】心經有五重玄義,就是天台最第一重大,天台教觀注重五重玄義。為什麼講經需要講解經題?如果没從經題先了解,没辦法!經題就是一經的總綱總要,全卷經文就是這個題目最重要。就像一個人有手腳,如果没有頭,没辦法,得有這個頭,行動才會自由。所以經題就是一經的總綱要,所以綱領、綱要都在經題,經題如果能夠圓徹,這部心經就都圓徹。
綱題就是綱義綱題,就是其綱綱領,所以眾目自彰。綱領如果圓徹,大家所聽的如果了解,自然裡面的內義,所講的都依這個能夠圓徹。所以這個題目就是綱領,一切的經就是直心,真理至真心,題目也是對真心。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般若」二字就是別題,「波羅密多」就是通題,「心」就是總要,所以總綱總要都是依這個心。
所以這五種解釋真玄妙,什麼叫做『五重玄義』?就是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這五種,所以「天台宗」就是著重五重玄義。
至於「賢首宗」-就是華嚴宗,華嚴宗重十門玄談,它的教別第一、教起因緣,第二、藏教所攝,第三、義理分齊,第四、教所被機,第五、教體深淺,第六、宗趣通局,第七、部類處會,第八、傳釋時代,第九、總釋經題,第十、別釋文義,其判教就是用十門玄談。
賢首宗先從「教起因緣」來圓徹,了達。
再來「藏教所攝」,「藏」是藏什麼?藏就是佛的教義,經藏所攝是什麼?藏經所攝的一切都是歸一心,一心而已。
第三就是「義理分齊」,義理分齊在後面會講得很清楚。因為萬物萬法都要所依體事,義與理能夠圓徹,就是內在通達,內就是內義,外的物質能夠圓徹,去觀察事實,理論能夠深入,所以義和理能夠分別,圓徹,這才是義理分齊。
第四就是「教所被機」,「教」是教體的教,「被」就是比較一切的根機,所以佛法都是對機。
「教體淺深」,每一部經的教體,有深有淺,有淺說、密說和深說,每一種經的教體不同。
第六「宗趣通局」,宗就是宗要,通達什麼?所有的宗教就是各趣,各各出趣不同,佛教的宗趣通什麼?通一心。
再來「部類處會」,每一部經,都是一會一會,所以佛所講解的經典,都是一會一會。要了解這部經在那一處講的,在哪一處是講什麼經,是幾個人在聽,了解這些就是部類處會。
第八就是「傳釋時代」,要了解這部經什麼時代講的,哪一個時講的。
再來「總釋經題」,要了解每一部經的經題。
第十「別釋文義」,第十才講內義一切,這部經的一切內義是講什麼。因此賢首譯經的方法,就是以十門玄談來判教,作用。
天台宗是用五重玄義來判教,內容分有通別兩種,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玄義。所以五重玄義和七番共解,就是天台宗的特色。
什麼叫做『七番共解』?第一、「標章」,標章就前面那分科,一段一段分科下來,標其章段。標有五種,層層分明,才能夠使人容易了解,對章段來深入,了解這段是在講什麼,都有標章,一段一段都有標章,所以使人心念能夠圓徹,去深入。
第二、「生起」,生起就是以五重-五種次第,將這些一直生起來。所以每一段都有其標章,這個章段次第生起,使其不會散亂,一段一段的講法,一段一段的總要,都在標章裡。
第三、「引證」,凡所有言論一切,都有個比較,要使人能夠深信,經義就需要引經據典,經典中何處講什麼,來配合我們這裡這一段,就是這樣能夠配合。所以就引一些典故,孔子或老子的,種種,拿來引證,依種種典故來引證事實。所以用古人的名訓,使我們讀經典能夠深入,能夠親證事實,所說的都没矛盾。如果没有引證,信心不會生起,有引證,才能令人起信,服從。
第四、「觀心」,因為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所論的法每一句都指歸我們自己而已,所以自己要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現在講般若心經,也是對我們的心要,對我們所要,一切的迷失、矛盾能夠頓開,就是用五蘊來開導,使我們的思想能夠端正。
所以般若就是妙智慧,理論圓徹才能夠深入了解,有了解就是我們的智慧,如果没有深智,没有妙智,没辦法啟開我們這些愚癡。智慧就是愚癡的相反,智是外用,慧是內在圓徹,覺悟,愚癡是迷。如果你能夠悟到一切圓徹,就是覺者,覺就是覺悟,一切圓徹,這樣就是佛。「佛」就是我們的心,不在內,不在外,我們的一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迷就是一念不覺,迷失我們的真心,所以不了解自己,才侮弄自己。
學佛不離這個心,所以用我們的心來對塵,因為迷故,塵著,所蔽的就是被五蘊所遮蔽,迷失自己,對外面的境攝住了。現在讓我們了解真實,破迷顯真,不會被這些境界所轉。因為外境都是假,會攝我們的心,迷失自己,所以這個理論當下明明白白,都能讓你覺醒,讓你生慧,能夠圓徹智慧就是般若。
其實,實相般若就是我們的自性天真佛,自性圓徹,般若就現前,無般若不能見性,而見性就圓徹,這樣就是本覺真心。本覺真心,如果你開悟到本來面目,就宇宙人生萬徹,這就是波羅密多,就離一切苦惱。一切折磨就是因為迷,不了解自己,事體上没圓融,執著外之一切,對事執著,不了解理論。所以理和事當體能夠相應,能夠圓徹,就是解開我們的迷執,打開我們的夢想,這就是登彼岸,當下就是離苦得樂,可說是當下的解脫。
所以一切都能夠了解,就是我們的「觀心」。我們就是一切都不了解,這個心就是迷,受外塵緣影的引誘。如果你了解你的心,內與外有分別,實相理體能夠圓徹,這樣即是「觀心」。所以對事體來緣起就是因,修因就能夠證果。
所以「觀心」為宗,如果你有五蘊的理論,就能拆破我們的迷執,宗要能夠通達,就是斷惑證真,斷我們的思惑-矛盾的思想,所以都是我們妄亂的思想,造一切的迷執。如果你能夠了徹一切真實,就是斷我們壞的思想,證我們的真實,這就是觀心的用。
「觀心」有體、相、用,「宗」就是相-宗相,所以以體、相、用來分別深淺大小;「心」就是心教,教體能夠圓融,就是五蘊來教化我們事體的迷執,種種緣起。要了解,我們親身觀我們的心,這個「意」能夠即知一切的知見,能夠深入理論,能夠解開迷執,打開我們的夢想執著、煩惱,這就是我們的心-叫做真心。能夠斷惑證真,就是精進心所造的一切。
「觀心」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點,一切都是我們的迷與悟,如果你安立我們的心地,自己審察自己,了解自己,依五蘊的理論一直深入,就能夠成就。
第五、「料簡」,料簡就是問答,你問,我能夠回答,如果不能一一來答覆,就不能克服眾生一切的修持,所以能夠破眾生的疑問,破他的迷,顯他的真實,就是破迷顯真。黑暗中,理論就像燈光來照亮路徑,使人開朗,就是能夠好走路,這就是慧心的明朗,才會令起慧心來普化,讓人問,能夠解釋到真實,讓人不會狐疑,能夠深入,離開一切的矛盾,頓開矛盾就是造就他的樂,無迷即真。所以料簡就是能夠問答相應,如果没有慧心,不能起用。
第六、「開合」,所謂「開」就是廣闊,和略來合,廣略合釋。如果要這樣,就要了解如何順眾生的根器,如果不了解他的根性,没辦法開導。眾生的根性有利與鈍,鈍根的人,如果没從淺法來一直深入,讓他了解,没辦法,如果是利根的人,一聞即知。
像這部心經就是明白眾生的迷心,都是對機,用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理論來調度你,就是破你的迷執,所以一切都是用理論。如果是迷色重的人,就來「開色合心」,對外色迷住了,了解外都是假,是因緣和合,都是你的心念,讓你了解都是你的心念來造作矛盾,所以迷色重的人,就用十二處來破外之六塵與你六根的和合,這就是迷色重破十二入。所以迷心重的人就是破五蘊,迷色重的人破十二入,而心色俱迷的人,如果没用十八界來展開,來分發,他不會了解。
因此五蘊就是能使眾生隨機獲益,隨你的機緣,一步一步對你闡發,讓你深入,讓你能夠開朗,明瞭此心都是對外執持,才造成矛盾。所以就用「開合」來開導你,隨你的機緣,應怎樣說法就怎樣。所以迷心重與迷色重還有心色俱迷的人,都用這些理論來破,令起慧心,能夠了解自己,這就是「開合」的論說。
第七、「會異」,會通各個名異,就是語言動作正確,讓你了解,讓你能夠方便來深入,所以方便有多門,雖然講很多很廣,不過歸元仍無二,怎樣無二路?就歸我們一心而已。所以方便說,說多少都没離開這字心,為了要讓你能夠堅信,非用慧心來啟開你的矛盾不可,所以須要明照你的心,用七種解說,七番共解就是標章、生起,觀心、料簡、開合、會異,這樣來生起,讓你信念堅定,才能生慧。
所以有五種的根器,因為五根與五力,三十七道品就是由「五根」和「五力」-信、進、念、定、慧,用這些去成就,破「五障」。所以依照眼耳鼻舌身,有這五種的不同,這就是「五障」,眼睛看物質世界會障礙,就是愛生起,生出貪瞋癡,這就是見障;而聽聲音,有這些疑問種種的障礙,這就是依聲塵來障礙。所以破迷,迷執,讓你能夠起信,破你疑問的障礙,精進就是破懈怠,念就是破迷念,定就是破散亂,慧能夠破愚癡,所以信、進、念、定、慧稱為五根和五力。
所以才修「七覺支」,七覺支也是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擇法、精進、喜、捨、除、念、定,有這些【CD五重玄義1B】才能生「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第一就是以「四念住」為種子,植於心地,第二就是「四正勸」,種於心地,勤勤地來用四念住,好像肥水、甘露來培養它,有這些才能發芽長新葉。所以用五根,根能成長,根若旺這棵樹就有力,所以有「五根」、「五力」,樹能成長,培養樹長大,「七覺支」就是能開花,「八正道」就會結果。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因為八正道就是修證事實,一切見解有真實,思惟當中都有理論可以教化人。有理論就是有正語,正語就是無偏差,圓確的理論。來教化眾生就是正業,正命就是我們的願力,精進用正念來教化人,所以確確實實有定力,不會被歪解,種種,才能夠進入三解脫門。
『三解脫門』就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三解脫中的「空解脫」就是我們本來面目能夠圓徹,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的解脫;「無相的解脫」就是對外一切無著,不會被緣起來成立,造作,就是相的解脫,無相解脫,没有這些,不著一切相,而無著自然就「無造作」,無造作就是一切無障礙,這就是三解脫門。
所以「會異」就是了解這些,才能夠詳細圓徹。因為正語就是無差別,對眾生的教化,就是對機說法。所以「七番共解」就是對眾生的心理狀態能夠圓徹來明察,所說的都能對機,使人會精進,所以利與鈍能夠圓融,親證。所以就是用五蘊,一遍也五蘊,兩遍也五蘊,因為五蘊的共解有八萬四千法門,能夠共解。
大乘的法要就是能夠證實讓你深入,從五蘊一直精進,能夠到四果,四果能夠到究竟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這部心經用這七番的解釋,讓你能夠次第入門,能夠圓徹理論。這就是說一直深入,你會親證到佛的境界,所以這就是七番共解。
再來「五重」,要了解有五種的緣起,有這五種的玄義,各個能夠解釋經題。所以經題如果没圓徹,總綱總要也就不能玄妙的講解,不能使人深信進來。天台教法的規定,要用五重玄義來分類,分成七番共解,取五重-五種的解釋。
什麼叫做『五重玄義』?你要了解,最初就是釋名(釋名後面會講),再來才顯體,再來才明宗,第四才論用,第五才判教。
「玄」就是妙,徹證真實,妙見為玄。「妙」就是難解,冷暖自知的。「玄」就是通達真實,謂之玄,「玄」就是很深,微微細細能夠圓徹,深就是所有一切的理論能夠深解。深解曰「義」,所以這個真義,「疑」與「義」的差別就太大了,疑就是疑鬼疑怪,義就是圓徹的慧用,所以智慧就是我們圓徹一切的理論,深解一切,這叫做「義」。
所以用五種的翻譯,讓我們能夠發揮一切經中的妙義,一經的題目就是總綱總要,在這當中能夠讓你深入難見圓徹,理論極其深奧,事事能夠顯用。這就是說,把這部經的宗要,提前讓你了解,經題如果你都了解,就能夠使這部經中的大意都了解,所以才叫做『五重玄義』。
因為這有一重一重的玄談,關於經,一經有一經的名相,叫做「釋名」,所以經有一切的理論,有這個名,就是人名和理論。所以凡所講的經,都要了解,先出名。所以釋名就是人、法、喻,這有七種,後面會講得很清楚。
所以經題需要「顯體」,首先了解這個名,再來顯體用,了解經體的宗趣,所以從體才起用,没有宗旨,「宗」就是依真實的理論來成立,所以有宗要,真實的理論,才能夠顯體用。所以「宗趣」才能夠「通局」,如果没「明」這個「宗」趣,不能生出理論,没有理論不能去實行的功用。所以由修因證果,一切都要起大用,如果不了解因,就不能了解果,滅因就無果,造因就是證果。所以如果能夠起大用,就是因與果能夠圓徹,事實能夠理論圓徹,這叫做「明宗」。
有明宗,就要有「論用」,論用才能夠功行圓滿,這個功力是深淺的分別,如果用功,能夠對一切圓徹,所用的理體,勝與劣?好與壞?一切我們都能夠審判,能夠判別。
「判教」就是用權與實,因為所用的大小,勝與劣不同,所以論用就不同。當然判教是很必要的,種種的道理如果没指起一切,理論如果没圓徹,没辦法讓人交結綱領,所以不能讓人圓徹明白,這樣就没辦法。
所以第一步就是徹一切的事實,譬如說我們要結交一個好朋友,須要辨別,首先看他外表,再來看他的心量,這樣一步一步,再看他的行動舉止一切,要了解他的真實,是好或壞?去辨別。
所以第一步就是了解他的姓名,叫做「釋名」,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名,不能交朋友;再來,了解他的面目,就是「顯體」;第三,知道他的性質,他的思想,這樣就是「明宗」,他所做的宗旨、宗要,他的舉止動作,好壞能夠分別;第四,知道他的才學,他的「論用」;有這些之後,第五才能夠了解他的人格,「判斷」他的事實,這個可結交或不可結交。所以我們如果要交朋友,不能隨便交,没真實,「交友必勝我,似我不如無」,他的才華要比我們好,且他的行動舉止比我們更安順,這樣他的長處我們能夠學習,才能夠生得好。
所以用這五種來圓徹,現在對經題我們再來詳細講清楚。初就是「釋名」,解釋名目,才能夠解釋一經的名目。古人講解一切經典,都是用七種來立名,有七種的立名。第一、單人,第二、單法,第三、單喻,第四、人與法,第五、人與喻,第六、法與喻,第七、人法喻具足,這就是經的宗要,要了解這個名目,如果不了解名目,没辦法。因為因人與果人一切的修法,種種,有這些聖法可比喻,所以有全喻來比喻一切,才能夠圓徹教理。
第一、「單人」立名。像維摩詰經與佛說阿彌陀經,維摩詰是人,阿彌陀也是人,就是只有「單人」。所以修行者他的因緣起,一切所圓徹的,這叫做「因人」。佛說阿彌陀經,佛就是人,佛說就是能說的人,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人。本師就是名相、稱呼,像說某某先生,這個稱呼,師就是超越我們,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他的名相。像佛說阿彌陀佛,佛說就是能說之人,這部彌陀經就是佛無問自說,佛是人,阿彌陀也是人,就是讓你了解阿彌陀的願力,種種,只有這部彌陀經是單單佛無問自說,其他的經都有一個緣起人請法,才來講。
阿彌陀經就是佛了解他的願力大,如果没說到讓人家了解,就不會去念阿彌陀佛。所以第一,他就是安樂的教主,極樂,就是他有這個聖德,來立定他的安樂,他的願力就是,如果虔誠念他的洪名,就絕對要來度你,阿彌陀佛就是有那麼好的願力,他的聖德很好,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才無問自說,來介紹阿彌陀佛一切的樂果。所以阿彌陀佛就是果上的人,這叫做「果人」,經中没有法與喻,所以此經題才指歸只有人名而已,這叫做單人。
第二、「單法」立名。就像圓覺經,涅槃經。圓覺就是理論圓徹,都是法,涅槃也是修行成就的佛法,無人與無喻,所以這叫做單法。
第三、「單喻」。如寶雲經、梵網經這都是喻,因為世尊了解大梵天王有七寶所依,所攝一切的幢幡寶蓋,這都是他的大量,他的功德所形成。因為這樣,所以有無量無邊,都是他的享受,就是說譬如世界一切,各個不同的說法。所以這就是說世界上,有廣說華嚴。寶雲、梵網就是喻,所以經題無人也無法,只有譬喻而已。華嚴是一真法界,都譬喻我們的真如實相,而寶雲經都是譬喻梵天王所攝的福祿,梵網經也是譬喻而已,所以這就是單喻。以上是單人、單法、單喻,這些。
第四、「人法」立名。像文殊問般若,藥師如來功德經,文殊是人,般若就是法;藥師就是人,一切的功德屬於法。所以經題就是無喻,經名只有人,文殊就是人,般若就是法,所以人和法立名。所以種種經題有人、法、喻,而這裡是人與法。
第五、「人喻」立名。像如來獅子吼,菩薩瓔珞經,如來就是佛的名號,就是人名,佛有十種名號,這之前已講過了。佛就是人,就是果人,譬如說獅子吼就是喻,「佛說如獅子吼」就是譬如說佛的道理,像獅子在吼,眾獸會降伏,會怕,所以就是他的理論,真實讓人能夠欽服,獅就是獸中之王,獅子吼-牠的聲音如果吼起,哦!這些獸類就怕得直發抖。所以吼就是牠的聲吼,吼出則眾獸俱伏。所以獅【CD五重玄義 2A】就是山中之王,眾獸之王,佛就是法中之王。所以他的說法一切,十界都同遵,十法界同遵,佛與佛都相同。所以獅子吼就是譬喻,所以人、法與喻,菩薩就是喻,瓔珞也喻,所以菩薩也可說是法,有法才能夠成菩薩,瓔珞就是譬喻,如來就是一切的法,所以佛是他的名號,所以果人一切都是依名號,一切都是依名相來立名,所以獅子吼就是喻,如來就是說法,叫做法喻;菩薩就是因人,瓔珞就是譬喻。所以經題無法,不過有人名與譬喻,這叫做人與喻,菩薩是人名,而瓔珞種種是譬喻,所以人與喻。
第六、「法喻」立名。比如說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經。妙法就是一切的法,般若也是法,蓮華就是喻,金剛也是喻。像金剛般若,金剛就是喻,般若就是法,所以金剛般若與妙法蓮華經,只有法和喻而已,没有人名,只有法喻而已。
第七、「人法喻」具足。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就是廣說一切法性,「佛」就是人名,果人,「華嚴」就是譬喻,所以華藏一切宇宙的真理,極其微妙,叫做華嚴,這就是喻。譬如說大寶華經,大寶華莊嚴一乘佛果,這就是人法喻;大寶華就是喻,莊嚴也是喻,一乘就是法,佛果就是人,所以人法喻都具足。像佛說雨寶陀羅尼經,佛就是人,說就是法,雨寶陀羅尼就是喻,所以其含義就是說,佛所說一切都是法,雨寶就是喻,陀羅尼就是法,三項具足,所以叫做人法喻立名。
這叫做經目,經題的名目。所以學佛對於經題的名目,就是以這七種來立名,我們要了解,這是單人、單法、單喻、人法、人喻、法喻,或是一切人法喻具足,這就是我們要了解經目-題目的名相。所以萬卷的經典都是這七種的立名,可以賅括一切,都無差別。
現在所講的就是釋名。而這部般若心經,到底是以什麼立名?「般若」是法,「波羅密」是喻,所以經中無人名,以法和喻去立名,所以這部心經就是法與喻。因為般若就是萬法通達,就是正法,波羅密就是登彼岸,就是譬如,如果你有智慧,就能離苦得樂,安立離苦,無苦,樂而已,登上離苦得樂的對岸,所以就是法與喻。
這裡有七種立名表:「單人」就是佛說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單法」就是涅槃經,圓覺經。「單喻」就是梵網經,寶雲經。第四、「人法」,文殊問般若,藥師如來功德經,人與法。第五、「法喻」,妙法蓮華經,金剛經,般若心經,這就是法與喻。第六、「人喻」,如來獅子吼這本經,菩薩瓔珞經,這就是人與喻,第七、「人法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佛說雨寶陀羅尼經,這些經人也有,法也有,喻也有,全具足。
從釋名,分這些,依經題來「顯體」,顯體就是這個題目,顯示一切性質,顯示這部經的真理,能夠釋名,所以來分釋這個名的真實,這謂之能詮。今顯體就是真實義的主要,種種,所詮之經的名目。
所以要了解,要結交一個人,須要了解他的姓名,經義就是了解他的身體,一個人名和他的身體,如果没有這個體就没有特殊的理論。所以名目如果没真實了解,理論不能事實,如果没符合佛說的理論,都是邪用,顛倒,不能印證事實,既然没有事實,就不能流傳後世。所以佛說的理論,就是徹證事實,我們如果能夠圓徹來修持,都能夠成就。
如果有名無實,譬如說:有這個名没有身體,像張三李四,有一個名目,但就無人,這不能譬如,指一切,所以就是形容這一切,只是譬喻而已,如果没有事實,不可有名無人,像龜毛兔角,龜哪有毛呢?兔哪有角?没有事實,張三李四,這是没事實的真人,所以不能顯達事實。
要了解經中的文字,無非都是方便的語言,這就是讓我們大家能夠去循實,循這個名,有方便的理論讓我們正信。因此一切都是我們深入,有經藏的名相、法要和譬喻,讓我們能夠深入正信。
像釣竿釣到魚而歡喜,所以由指能見月,我用手去指引,而你曉得去看月。意思就是說,理論相同,以開方便來說真實,方便說來說你的無言說。這個意思要了解,一切理論是假,假設名相,你的妄迷執著,顯達真實的理論,讓你親證事實。所以我指的是假,你了達的就是事實,我說的是一個名相,你圓徹的就是法。譬如說:我說「糖甜」,糖是指一個名相,糖也是名,甜不能看,不過你聽到「糖甜」,你的內在顯真實的甜,所以我說的雖是假,但能夠顯你的真。
所以教義就是認識事實,圓徹的真理,能夠讓你妙用無窮,這就是開權顯實。所以三藏十二部經典,無非都是以文字上,獲得到我們能夠去圓徹,所以信受奉行。
「聖人造真經,真經非是聖,大道存文字,文言不詮真,真詮自證悟,無文不成真」,經典雖然好,是佛所創造的語言來教化,顯用在文字;這些文字不是聖,佛才是聖者,文字如果你看不懂,哪有聖?無聖!因為大道理存於文字中,讓你看,如果你不了解,没辦法,「文言不能詮真」。真理是你親證的,「真詮自證悟」,自證自悟,究竟能夠去了解,這就是我們由理論深入來得益。所以如果没有這些文字,没辦法去深入,獲得到真實的利益。就像老鼠在咬薑,辣,不願吃;老鼠見到薑,得到什麼好處?單單聞到味道就不想吃了,所以經義如果没去深入了解,看到這些文字有什麼用?
所以釋名之後,要隨即起顯體,顯就是教法,一切經論有大小乘的分別。所以一切的信仰,小乘的經義,大法也變成小乘法,如果利根的人,小法也歸大乘。
所以經典如果你要深信,得要了解「三法印」為體,經中如果没具足三法印,不是佛講的。大乘經是依「一法印」為體,所講的都是實相為體,這是一種統攝,能夠溯本歸元,就是說實相的般若。
根據這個研究起來,每一部經的論用,各個都有它特殊的理體。像華嚴經就是「一真法界」為體;一真就是真如實相,就是我們本來面目為體,所以一真法界都是在講我們的自性,就是一真如。楞嚴經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所以楞嚴經所講的,都是我們的真如心。像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都是在講我們的真如理性為體,所以真如理性,再分發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用五蘊來顯廿五圓通,來究竟事實,不要被五蘊區所驅使,所以妙真如為體,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為體。
彌陀經「常樂我淨」四德為體,所以彌陀經就是悲願,他的聖德安立「常」住,無礙。所以安立聖德,就是我們的「樂」處,「我」就是大我,宇宙萬徹,「淨妙」就是佛,就是「淨」,寂靜無礙,對一切,宇宙一切萬徹,所以常樂我淨這四德-四果為體。所以四德就是佛,一切佛都是相同,每一尊佛都有常樂我淨這四德。這部彌陀經就是解說這些聖德,立安樂,成四德,所以每一部經都有一個體用。
這部心經,安立什麼為體?「第一義空」為體!所以這部心經所說的,就是到究竟「無所得」這三字,就是第一義空的意思。義就是內在能夠慧用一切,圓通。所以第一義空就是我們本性的實相義為體,所以經中有「是諸法空相」,一切法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去圓徹的,所以都在我們的空相中,這就是由此成立顯、體、用,顯體、論用就是由這個。
第三、「明宗」,明白宗旨、宗要,一經的宗要,所以宗趣在哪裡?語言所指曰宗。宗是圓歸一切的理論,曰趣,宗要所歸的一切,理論能夠圓徹,曰趣。宗趣要通局,所以趣向就是我們的歸宿,指全體這部經的經義,理論,就是我們的歸趣,所以能夠圓徹就是我們的歸宿。
體若無宗,不能會異。宗、體若没成立,理論就不充足。所以這個體就是正體,宗就是宗要,目標。所以這個,第一就對這個目標,我們的去處有圓融没?所以要識知宗趣,宗趣如果没通局,難行。吾人若不懂宗趣,一切行事所歸,没有個去處。所以我們夢想執著,一切迷茫,都是不了解宗趣。現在我們的思想,後面的果證怎樣,就是我們的宗趣。拿刀要殺人,結果是什麼?要了解宗趣,我們現在若殺下去,難免要逃亡,逃亡要被人抓去毒打,種種,是我們很壞的事情。
所以我們如果攝歸一切,所歸的趣處,好壞,如果没領會到不思議的妙體,不能到宗趣通局,所以宗趣不了解,不能妙用,所以就是由顯體,使行者能夠悟修行的方面,徹證事實,攝歸旨趣在哪一處?所以心經就是攝取我們的心地,歸趣就是這個性能夠圓徹,端正我們的思想,才能夠依性起用而修。所以修正信,就是有了解宗趣,深入修持,才會親證,自然到真實的受用,如果你没宗趣來通局,不能真實的妙用。
現在說一個譬喻:家屋譬喻宗,虛空譬喻體,虛空雖然周徧一切,無邊,需要建一間房子才能夠成【CD五重玄義2B】家庭,如果没有家庭,没有房子,不能預防風吹日曬,雨露一切。
,
所以我們要住,有這些東西不能放,下雨風吹,無所不至,日曬,放著會壞掉。所以這個空間,如果没有一間房子來為體,没辦法來當居。所以要有體有宗,就像有廣大虛空來說,一旦有虛空,不能一天没有房子可住,一天没房子可住都不行,所以要顯體。
顯體之後,要明宗,有體没有宗趣,不能通局。所以一切的經論,各個都為了這些宗趣,一切能夠通局。
像法華經就是一乘,一乘就是每個人都能夠成佛,就是「一佛乘」,所以「因果」為宗。所以法華經就是一佛乘,一佛乘也要依因果為宗,有因有果;金剛經就是「發菩提心」為宗,彌陀經是以「信願持名」為宗,可是各經都有它的宗要。
我們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以什麼為宗趣?「觀照般若」為宗趣。所以這部心經就是以觀能夠明徹,生智慧,就是「以三觀妙用,成立般若」為宗。所以宗趣就是我們必要,我們信這個理論為體,宗趣究竟是什麼?就是成立觀照般若。所以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第一義空,這就是觀照,審察真實,宗趣才能夠通局。所以這部心經就是以觀照為宗,第三就是了解宗竟。
(第42卷完)
---第4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