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金剛般若波蜜經總科判表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C)流通分--(1)示勸流通--(a)示流通益--(2)明法施 江味農居士著述
一、總釋名題:
A.釋經題
1.說般若綱要:
2.明融會各家:
3.依五重釋題:
B.釋人題:
二、別解文義:
A.序 分
B.正宗分
A)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
1.的示無住以生信
2.推闡無住以開解
B.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1.深觀無住以進修
2.究極無住以成證
C.流通分
1.示勸流通
a)示流通益
1)引財施--「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2)明法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
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古本及宋藏皆是發菩薩心者。流通本菩薩作菩提。應從古本。何以故?經云:未能度己,先欲度他者,菩薩發心。所謂流通者,重在法施利眾。故曰發菩薩心,以顯流通之意也。當知菩提心含義甚廣,不止法施一事。此中因將指示流通之法,所以特舉發菩薩心為言。與下文云何為人演說句,正相呼應也。
四句偈等,等者,等於半偈,或一句也。四句為一偈,兩句為半偈。經中常言,半偈即可證道。若下文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半偈,苟能信受奉行,直趨寶所矣。何況全偈,何況全經。
持於此經之持,謂持取也。與下文受持義別。受持句,自利也。演說句,利他也。如法受持,則能悟入無生,施不住相,其福便已勝彼。況更為人演說此經,以行不住相之法施乎。蓋此經開章即說度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今為人演說此經,即是以無餘涅槃法布施。豈彼七寶布施所能及。開章又說布施不住相。則聞此不住相之說者,其布施豈止以滿無量數世界之七寶布施而已。總之,弘揚此經,便是紹隆佛種。眾生獲益,不可思議。其福勝彼財施,更何待言。經旨重在流通無上法寶,故下文專約演說言。且明得云何演說,自明得云何受持。說一邊,即攝兩邊矣。
b)示流通法
1)直指本性--云何為人演說?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2)觀法緣生--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正結流通----佛說是經已。長者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