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38講目錄

---第09講---
《卷10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38卷
[mp3-10A] 
(38-10-1)
若没這身軀就没這些 所以這身心不能安然呢 造一切矛盾 現在給咱了解這五蘊 就是要頓開咱的迷執 使你明白 不可被這外的六塵把咱拉著 能夠迴光返照 能夠明白咱自己 這就是要明白五蘊皆空的意思

@本文一、「色蘊」..............................。 第六七頁 14行
    ..........................構成之色身而言。 第六八頁 05行


咱現在頭一下單獨來說這色蘊 色是咱對外積聚一切的塵著 這色是包括咱這身軀和外的六塵 謂之色 色是障礙 因為咱這身軀的質量呢 就是地水火風 外是山河大地一切萬有 這些謂之外色 咱這四大和合有這身軀和這眼耳鼻舌身 叫做內色 所以這呢是執取在外塵 造業 迷執這些外塵 這些色聲香味觸 你若没這些 咱就没這障礙

因為有這個身軀 才有對外山河大地這色聲香味去接觸 這樣才會起矛盾造業 所以這色有包括攝持三種 攝持什麼三種呢 第一種、眼睛看得到的 這叫做可見可對色 因為眼睛看的山河大地 這黃的紅的白的 這咱眼睛看 瞳孔能夠對色 叫做可見可對色 這形體上咱手指伸去縮回 一切這些物質 種種行動 看得到的 這叫做可見可對色

再來第二種就是說不可見可對色 無處看 你看 看不到 你說看不到嗎 但能夠對色 像聲音 你無處看 不過咱這耳朵能夠聽 你雖是無處看 耳朵聽到 能夠去把它差別好壞 好聽難聽種種 所以雖是說無處看 不過這個聲音咱能夠聽 是可對色 包括這香臭 這好吃的美味種種這些 就都是不可見可對色 香臭咱這鼻子嗅能夠去把它了別 好吃 難吃 是咱嘴吃的感覺 雖是無處看 但咱吃的時候有感覺 所以叫做可對色 這是對外的六塵接觸 有這二種

第三種 不過裡面有一種不可見不可對色 就咱這心所法 是怎樣不可見不可對色 咱的心和身連帶一切 對外取著 念念不絕 所以這個第六意識的法 法塵 第六意識所念起來 你若無外的事體上 你不能 心不能發念 法就是咱所想出來 發動對外的了別 這叫做法 法就是咱看一個美色 那叫做事體 咱的身心衝動 執著 心所法 就是要來怎樣 那叫做心所法 這個你所想的是 不可見不可對色 是你的心所法 念念不絕 要來怎樣 所以是對外的接觸 這個單行咱的思想染塵這個叫做法 第六意識的法 法就是心所法 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這就是咱的心所法(所對的無表色) 不可見不可對色 你光知道對外的色聲香味的執持而已 對外那些去接觸的 所以都是可見和不可見 都可對色 所以現在所說一切 這些地水火風 感成這色身來說呢 對外染著 造一切矛盾 就是咱的心所法 這念頭起的 所以這叫做不可見不可對色 這從這身軀來說的

@本文二、「受蘊」..............................。 第六八頁 06行
    ........................因六識想力強故﹞。 第六八頁 12行


現在說這受蘊 受就是對外的接受 現在咱從這起要注意聽 這五蘊若没通達呢 裡面的經義都不能通達 所以現在咱要說的是受 五蘊的中間就是五種的瘟疫 對外的六塵就是色 現在受的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做六根 眼睛對這山河大地 一切的這物質 所看得到 是用眼睛所受的 這叫做浮塵 耳朵所聽到的聲音 好和壞的差別 這叫做浮塵 受有這連帶 神經和精神的合作 咱這眼睛浮塵 不過有咱的精神去把它分別 叫做五識

五根和五識的和合 這叫做受 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 和眼耳鼻舌身這五識 識就是精神 根就是咱的神經 神經系統 所以這個五根和內的五識 去領納一切外的境界 所受的環境 好和壞的差別 這叫做苦樂二受

你若有這好的(你的受若領納到好的就) 起出咱的貪心 造業 你若逆受 苦呢 所以引起咱的瞋心 就是說咱的生氣 這個不甘願種種這叫做咱的瞋心 所受的對外的境界無好和無壞呢 這叫做中庸受 引起咱的痴迷執著 這些受呢就是說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去接觸外面 叫做浮塵 咱的五根就是咱的眼神經 耳神經和這身的神經種種 才叫做對外的浮塵 這個五識就是咱的意識 就是說咱的精神去分別 有眼睛的精神 和耳朵的精神 和鼻子 嘴 這身軀這精神對外的接觸

所以這個引起六識 六識就是第六意識 前這個受叫做五識 眼耳鼻舌身 這叫做五根和五識的和合 對外去染塵 所以通於這第六意識咱的想 咱的想現在要說的就是想 這個就是說若没有這個五根和五識 去浮塵呢 第六意識這個想不會起來 所以現在這第六意識能夠通達一切的這矛盾造業

所以這苦受和樂受的中間 你不明白 對外執取 這叫受蘊 四蘊呢分作八識 四蘊要怎樣分作八識 受想行識 受叫做五識 眼耳鼻舌身這五識 五項的意識來通達咱這想叫做第六意識 這個想的念頭起
現在行蘊叫做第七識 行就是心和身合一對外執取 這叫做行使 這的行使就是貪瞋痴的造孽 所以這個行叫做第七識 現在最後面這個識 這叫做第八識 所以叫做四蘊分作八識 受想行識 分作八識

所以這文字中單明這個五受 現在說的是叫做五受 五受就是說對外的法塵 受攝一切而起想蘊 所以若没去對外去攝取呢 這個想蘊不能行使 所以有這個受去攝取 這個想才能夠起用 所以把這個五識的領納 對外的苦樂二受 來通報咱這意識的領納 造一切的喜受和憂受 這個都是咱的眼耳鼻舌身去領納這外境

所以咱的身心薄弱 不能明白 所以被這個塵把咱染著 執取 所以由這五識的力量呢 被這些五塵拉去 所以這第六意識才起念頭 因為這個眼耳鼻舌身 這些攝取的是較弱 來到第六意識的念頭就強 好 貪瞋癡起 所以這個受就是說浮塵根 浮塵根有咱的勝義根的精神去分別 所以入來這想蘊 和行蘊 叫做淨色根 所以這些的分別 造起了矛盾 所以到了第六意識的念頭起 這樣來才會起一切迷執

受 受是對外 對這六塵去接受 這接受是咱的眼耳鼻舌身 眼睛對這一切的山河大地 物質 耳朵對聲音 鼻對香臭 嘴所吃的味 和身軀接觸一切 燒的 冷的 這謂之受 對外的感受呢 這是在外的境界 所以所感受的這個的分別 較微弱 那微弱中也有苦樂二受 不過就又再傳入第六意識

@本文三、「想蘊」.............................。 第六八頁 13行
    .....................﹝六識想力最大故﹞。 第六八頁 14行


第六意識這叫做想 想 這個想像 就是說咱對外的境界 這個事物 咱的心的作用 去把對外的取著 想要怎樣這個所受的境界 咱現在想到好 那念頭起 這叫做第六意識這個賊王 心王 可以說咱的心王 這個呢最第一厲害 現在想起來 想得好和想得壞都在這裡演變

所以咱現在要學的是把這第六意識的想蘊 念頭若起呢 能夠轉 轉過來迴光返照 審察事實 不要去迷念盲從 對外發展 所以你若對外發展去呢 造就一切矛盾去 所以這個想蘊就是第六意識心王 這個最厲害 這若轉得過呢 現在再來這第七識的行蘊就較好轉這樣

@本文 四、「行蘊」.............................。 第六八頁 15行
    ......................﹝七識思力極勝故﹞。 第六八頁 16行


現在這第四點這行蘊 行是造作 這個造作的意義 就是說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因為這行蘊 可以說過去也要 現在也要 現在和過去都會再拿出來用 所以這想就是說 對外當時那個現量的中間起念頭 這第七識就不同了 咱以前所有善惡業種子都在第八識 這七識的中間這叫做末那識 他會對阿賴耶識去再把它拿出來

昨天怎樣 前天怎樣 什麼時候這樣 所以無量以前的這善惡業 這些都在第八識 他會再去拿出來思考 無論未來 他也會再行使 所以過去和未來呢 這他都善惡業對在這行的作用很大 這個行使的中間 比第六意識的力量較大 因為這行蘊呢就是身心合一 對外發展 造作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無不行(非做不行)

這個行蘊比較第六意識呢較強 所以第六意識若轉得過呢 第七識就變無輪(没有作用) 所以這第七識是說前的也要 未來也要 現在也要 現在現量所看到 所聽到一切 這些現量的境界 第七識也要行使 過去無限久的以前 所有的這善惡業 他也是要再拿出來行使 未來要來怎樣 這善惡 這心量呢 就是說咱的身心絕對要做怎樣 要做怎樣

譬喻說和一個人冤家(吵架) 現在 在不甘願 再想到這未來没有拿刀殺他不行 有這念頭呢 有一天絕對會拿刀去殺他 所以這行蘊極其思考力 再勝過這想蘊好幾倍 所以這貪瞋痴都由這個的造作 要來怎樣 才能夠怎樣 這個很危險 這個第七識呢 最第一不好講(身心合一就無法轉念) 雙頭蛇 過去也要 現在也要 未來也要 這很要緊 要緊就說對第六意識若轉得過 第七識就變無輪

@本文 五、「識蘊」.............................。 第六九頁 01行
    ......................大乘宗中則明八識﹞。 第六九頁 03行


現在第八識 八識這個叫做心王 這八識心王呢是咱主指這身軀 要來怎樣 能夠把這身軀要給他去殺盜淫 或是要把冷靜種種 這個都是這八識的主指 所以對這境了別 現在這身體含藏這一切 無始以來所有的善惡業 都含藏在這

所以這含藏就是說無始以來 這善惡業含藏到這 現在這些種子若再拿出來 又再對第七識再來分別 再想 就再做 所以這業報因 也是這八識的種子顯出來 才再去做這報因 現在別人以前佔咱便宜的 現在咱要佔他便宜 也是這八識的種子 在那個再顯出來 再去要佔他便宜 所以這個叫做含藏識

所以一切這壽命若死 這八識絕對不會滅 所有的種子 若再出世那些依然還存藏著 不會丟掉 所以這所有的善惡業 都全依在這個 這個大倉庫 裝著 含藏著 所以這八識的心王呢 是你這全身的作用 要怎樣都是這心王 發動 發動這身軀 去造殺盜淫 口 才來惡口 兩舌 妄語 綺語 現在這個若没去行使 含藏住 改天若再有種子若再翻到 第七識再拿念頭 第七識再拿出來 又再照這樣做

譬喻說咱這錄影帶放在這倉庫 現在再翻到再拿出來 照這樣做 那錄影也再重播放 譬喻說咱三個月前或是一年前 在某地方給某人把咱修理把咱欺侮 現在這種子臨時在這八識田中 翻到 哦 我什麼時候怎樣 給什麼人怎麼樣 現在再照做不誤(再重播當時的情境) 照在以前在那怎樣起吵架 怎樣相罵 怎樣相打 怎樣結果 所以也照演不誤 那錄影帶也照樣重播

所以呢這個八識心王呢 含藏無始以來這些善惡業種子 都含藏住 所以你若現在再拿出來 第七識再分別 再造作下去 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現在心王又再決定下去 好 再做 所以這心王呢就是說由這第七識分別 這第七識分別的功能才起作用

所以這個也就對這第六識的原因 有這個因的念頭 所以第七識才有這些 有這些你現量没做 含藏在這第八識 暫時平靜 現在再翻到又再侮弄出來 所以這第七識又就再行使 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這個都是這第七識 所以前小乘法呢 都說到第六意識 没說到這

所以咱這部心經呢是大乘法 是佛的基本教義 所以祂所攝的是含義極廣 這裡這八識的中間呢咱若不了解呢 因為後面要說較不通 所以這色受想行識 這就主要的關頭 現在這部心經就是從這個起 五蘊起 才有十二入 十八界 十二因緣 這四科呢就是佛的基本教義 這個就是說從四聖諦去轉出來

祂把這四聖諦 苦諦呢轉三苦 八苦 無量苦 把這集諦才轉五蘊 十二入 十八界 十二因緣 這四科的諦理分發出去呢 無量無邊的經卷 都說不出這個 所以把道諦才轉來三十七道品 轉來三觀妙用 這就是唯一這部心經主要的目標 所以咱這部心經呢 是佛的基本教義 都在四聖諦轉出來 四聖諦所轉出來這五蘊呢

所以是頭一步最重要的關頭 這門若打得開 後面要看東西就好看 所以這五蘊這個若没通達 後面就說不通 所以這很要緊這樣

@本文:總之「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 第六九頁 04行
    ......................認識(識)的道理相同。 第六九頁 10行


現在咱再總要這意念和這起因 從五蘊再來說一遍 現在總說這色受想行識 這個色 色是外面物質聲音和咱身軀的接觸 這外面的六塵 包括咱這身軀 也叫做色 眼睛所看得到的都是色 耳朵聽得到也是色 鼻子聞的 吃的 摸的 這個叫做色 色是物質的現象 和這一切這聲音 香味種種

受蘊 這個受是咱的精神作用 所以一切都是這受起 想行識這四蘊呢 是咱的精神的作用 所以為著這精神有對外去接觸 所以這對外的接觸就是受 受這塵境 對外財色名食睡 錢財 美色 愛欲 這個美色種種這些名利 把咱挽轉 心對外染著 造一切矛盾 所以咱的身心不會安然 都是從這外去染受 才有這塵境 有這塵境的接觸 所受的苦樂才來給這第六意識 賊王起念頭 有這個起念頭呢 就是想

想 這個想像呢 就是從境界取著 有這個外的境界 內給咱知覺 所以這個念頭好的壞的 這樣那個念頭起 現在就是行 行就第七識 第七識這個是一切的造作 咱現在這個想呢是現量 行呢有彼量和現量 現量所接觸的這個塵境 也是這第六識的念頭起 第七識就造作 所以這個了別的功能也是第七識較強

譬喻說第六識若在停息 他第七識不能停息 咱在這坐你不這坐(好好的坐) 剎那就想我什麼時候去給誰佔便宜 誰把我怎樣 怎樣 你現量的境界雖無對外 第六意識無念頭 不過第七識會再對第八識的種子 再拿出來 再念 以前有怎樣 那裡工作没做 那裡怎樣啦 煩惱種種 這個都是這行使 這個行蘊

譬喻說咱人睡 這樣這第六意識已經在休息 不過第七識也是把這第八意識的種子 無始以來所有的讓你夢東夢西 那就是咱想東想西 所有的夢就是咱第七識去行使這第八識種子又再想 想就夢東夢西 那個做夢就是咱的第七識 没有停息 這第七識在人死了後 也是照這樣循環去想 所有的種子 都再拿出來再變化

譬喻說咱在這坐 愛賭博的人這没有和人賭 現在第七識就想說我什麼時候去那裡賭 要去那裡賭 那念頭再起呢 第八識才行使這身軀 哦 來去哦 走哦 所以這第七識的造作呢 他那思慮的作用 極其廣寬 無始以來都是這個行使 你再要來轉世也是這行使第七識 行咱的業力 看咱的業力和什麼人有緣 再找這有緣

所以會來轉世也是這第七識的行使 要來那裡 要來怎樣 要來和什麼人結緣 找咱的因緣 才來牽識入胞胎 這後面十二因緣會講很清楚 所以咱要學的 行蘊的造作 就要去了別說 咱有被這個轉去否(38-10-2) 把咱的心量能夠清淨 不要被這第七識在轉的團團轉 所以這很要緊
[mp3-10B]
再來這第八識 是統御五蘊的前色受想行這四方面下去分別 這個心王的了別 一起來 那功能才能夠分別說要把它怎樣 第七識你既決斷 第八識你才行使 下去差這身軀去造殺盜淫 惡口 兩舌 妄語 綺語 這個就是說這個八識 了別這真實自體 要來怎樣 才去行使 催這身軀去行動

所以這八識這心王呢 為著要滿足這身軀 所以所造一切業力 都是這個身軀的執著 所以不了解咱這本來 給這身軀呢 拖著團團轉 要滿足這個身軀呢 就去造殺盜淫 惡口 兩舌 妄語 綺語 去愛取有 所以會有貪瞋痴 也就是這身軀的起因 所以八識心王的心理 第七識的決斷 第八識就要給它滿足就去造作 這個都是這個八識心王去造作 這自體上去指揮 這身軀去走

所以把咱這一切這五蘊的中間 咱就要了解說 對外的六塵去接受的是現量的境界 這現量的境界所受的都是第六意識的念頭 現在咱的觀念呢 對外的受才能夠起念 起念的中間自然這意志行使 身心對外執著 就没做不行 所以這道理咱要明白 這些若不清楚呢 都會侮弄自己 蹧蹋自己 害自己 會侮弄 會蹧蹋 都是第七識最第一重大 所以第七識的重大來說 所以若没第六意識心王 這念頭若没起呢 第七識變無輪(没有作用)

@本文: 依五蘊相生之次第當云....................。 第六九頁 11行
    ..................有這種意思故色蘊列在先。 第六九頁 14行


所以咱現在要學的 是一心就要觀察咱自己 了解自己 有起妄想否 妄想就是第七識 拉得東倒西歪 所有的妄念都是第七識 你若能轉第六意識 轉得開 心王若没轉 這個身絕對跟著走 身會走路也是咱的心王去把作祟 而身就是咱的心王作祟起 現在身若動 這念頭就轉不過來 身既發動 你就無法能轉念頭

所以這身軀也是咱的念頭(在主宰) 你身若動 念頭就轉不過 你若轉念頭 身就變無輪(不會起作用) 所以咱要學的呢 現在這是說六八因地轉 這個因地因時 這第六意識的念頭若不要起 第七識第八識都變無輪 所以呢要了解這造作的業力 都是咱這第七識的用力最第一強 所以這些若不清楚呢 永遠被這迷執拉著團團轉 侮弄自己 害自己 蹧蹋自己

對這五蘊的了別 就是這色蘊 這色蘊包括山河大地聲音種種這些六塵 這六塵的中間 就是有這身軀 色也是這身軀 咱這身軀謂之色 是四大假合的 這不是咱的 這是咱的敵者 這個身軀是萬惡的淵源 若没這身軀不會做壞 所以有這身軀才會去造殺盜淫 一切妄念 都是從這身軀起 要滿足這身軀

所以你若會了解呢 把這身心要完全能夠健全呢 對這身軀要看的很深(仔細) 要了解說這是咱的對頭冤家主 這是在害咱的 這是咱的對頭冤家 不要認賊作父 好好利用這個身軀 不要被這身軀所利用 所以你若没這樣去了解 會被這身軀會拖去團團轉 所以會懵懂會作孽 都是由這身軀起 要了解這萬惡的淵源 就是這身軀

@本文: 以上五蘊的內容總算略略講完了.............。 第六九頁 15行
    ..............................心屬精神的。 第七十頁 02行


現在把這五蘊的內容呢 就是說為什麼是五蘊皆空 這句可不簡單來解釋 空不可解無 因為有這色身這個我執 這個為了我 這個我呢對這個身心造出不會安然 就是這個我執 有這個我 所以這身心既不會安然呢 所對境去緣 緣境 所以萬法都是緣生緣滅 所以因緣所生法呢 我說即是空 因緣所生一切法 都是無永久

空不可說無 是外一切 都有它的本質土 土生 滅也歸土 所以對境去緣的空 就是咱的心相 所有緣到的一切 都是咱的空相中 所以這空義不能不了解 所以咱的受想行識 這個妄念 一切這些 這些諸緣 不是咱的實體 是咱的迷執外塵 造一切矛盾 其實咱若了解咱自己呢 這個實相 所以『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對外都是成住壞空 空義就是說咱的空相 顯你的念頭 萬項都是咱的空相 才顯咱的念頭

咱若想飛機就有飛機 想火車就有火車 所以這個念頭起的叫做空義 空就是那個實相 不過迷故變成落射影 有那落射影 你也是很執著在外面 所以究竟呢是咱的空義 要了解這空義 萬項所有接觸的、緣起的, 就是咱的空相 緣起就是咱的空相 所以你若没詳細去了解呢 不能去觀察這一切

所以三界的主體 一切三界內 三界內就是說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這三界內 這些都是色和心 色和心二個 對外的塵著 和這心影去染著 所以若無外的色 就無心的念頭 所以有這外的色 這個心才有顯念 所以只有色和心 二種來說而已 外是屬物質 心是屬咱的精神 精神和物質這樣的差別 没有以外可以再說

所以三界內 三界就是說 咱這欲界內 就是說欲界中天以下 所以天 人 阿修羅 地獄 餓鬼 畜生 這六道 這些就是說這中天欲界這些也是相同 這些叫做六道 六道包括三界以內 欲界天人也是欲界 咱這裡也是欲界 地獄也是欲界 再過去色界就是說仙界這方面 仙境 再過去就是這一切修道 定力所去的無色界 給你定多久到非想非非想天 這個若出定也是再跌下來 也是在六道在輪迴 這個呢都是身心不安然 所以叫做包括在內都是色和心的差別 所以若没有精神和對外的塵著 就没這些可說這樣

@本文: 先就物質方面而言........................。 第七十頁 03行
    ....................四大假合莫不當體即空。 第七十頁 10行


說這色 色是對外的六塵來說 就是山河大地宇宙一切 這個所有的所屬的都是叫做色 因為這個宇宙間呢 形形色色的這國土 就是說這地球 太陽種種 這個是從地球外說的 地球內有山河大地 有國土種種的分別 這些就是說以物質上 對外就是說宇宙至到地球 一切這山河大地國土 這都是物質

現在來說咱這身體上 這也是物質 是怎樣說呢 咱這身軀就是四大假合 什麼叫做四大呢 地水火風 咱有這身軀說這個叫做我 不過死了後咱這呼吸的風就停止了 所以若没這風的呼吸 咱這身軀不會動 所以三寸氣若斷呢 那人就死了 所以風 這呼吸就是咱的風 咱若死去呢 當下這火就無 身軀就不熱 冷冰冰 所以咱人有在活 這血氣有在流通 當然這個身體就會溫暖 這就是咱腎的這個 有這磷質才有這溫暖的體溫 這叫做火 再來呢你若死了後 這身軀破去
這些水 血都流光了 所以咱這身軀有這血和有這些水 你若死了後迸開就流去 散失乾枯去 就剩骨頭和這些肉 這些骨頭和肉呢也會化成灰會消失 所以四大若分散呢 這個身軀就没有了 究竟這個我是歸在何處 要了解

所以現在說空的意義 這四大假合謂之空 空就是都有本質 有地水火風的本質 叫做空 分散去 現在你若了解這四大和合 當體這個假體是借咱用的 不是永久的 所以有這四大和合 才有這個身軀的存在 這樣現在不必等到死才了解 當體就要了解說四大和合 這都是無永住 不能永久 也是歸四大叫做當體即空 當體即空 空不是解無 空 若是分開去 歸四大 這樣叫做當體即是四大

@本文: 次就精神方面言..........................。 第七十頁 11行
    ......................以明受想行識四蘊﹞。 第七十頁 15行


現在後面死了後 這身軀没有了呢 是什麼 咱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就是剩這精神 這精神迷呢 也受這第七識的迷念 茫茫迷迷去作祟 物質若無精神不會起分別 所以咱的精神方面 需要身對外六塵去染著 心才有動念 你若無這眼耳鼻舌身 對外六塵去和合 去接觸 没這虛妄不實的這外境 咱不會起念頭 所以這虛妄不實這外境呢 是剎那生滅 轉變無常 所以一剎那間就轉變

所以當咱的眼耳鼻舌身的根若無對塵去相遇呢 一念都不會起 若無外的事體 咱內這念頭絕對不會去想 所以那當時呢 那有一切的領受呢 若無領受就無想 因為有這外的六塵這些情境 咱的六根去受 有受才會起想 有想 這個想像的中間 第七識才會起貪瞋痴 起貪瞋痴呢身心行使 造作 能要怎樣 所要怎樣

所以你若無起這個想 第七識也不會起分別 也無這貪瞋痴可以出來 所以你若無想就無行蘊 無行蘊呢那裡還有這分別的第八識 這個就是說都是對境起因 外的因 內去攀緣 所接受的一切 所以這個四蘊的中間受想行識 才有作用 這受想行識就是咱精神的作用 所以呢你若没這對外的六塵去接觸 去受 這個想 行 識 這些都無半項 所以才是說叫做皆空 空不是無 也是明明

因為這個五蘊皆空 就是說你要了解說這個五蘊是咱這空相 空就是咱的本覺明所現出來 咱的本覺明 明故 才有這個五蘊 你若没去明照外塵呢 就不會生出這五蘊 所以五蘊歸納也是咱的空相中 所以祂的菩薩的境界 能夠看出到這個 一切萬有都是咱的受想行識 這個造作才會迷執外塵

你若能夠迴光返照 咱的本覺明 這個受想行識就是咱的心念迷執 也是咱的明照去迷執 所以若迴光返照 能夠通達咱的本覺是明照空相 五蘊也是咱的想的 萬象都是咱想的 所以這想對和不對 所以都是咱的這心念 心念一起造作 起矛盾 才有這些善惡業 所以你若了解這個五蘊 是咱的思想顛倒妄想執著 這就都咱的空相中 這樣這就是咱虛妄不實的

所以虛妄不實不是真空義 是迷執外塵的 所以要了解說真實的這空義是什麼 要了解說咱的迷就是受想行識 當然呢 你若迴光返照也是想 這想 想有正想和迷想 所以現在就是要轉歸這正念 正想 所以才說五蘊皆空 都是咱的空相

@本文: 統起來說世間一切諸法....................。 第七十頁 16行
    ..........以喻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屬妄想﹞。 第七一頁 12行


現在的要點就是說這緣起 咱的佛法重點就是這緣起論 世間所有諸法大小都是因緣所產生的 這因緣就是說托這外的色 受這外的色境 心和色的配合 所以叫做就是說受 心和身對外的六塵接觸 這叫做色和心的連帶 皆是托它這緣起的 若無因緣和合 絕對不會成立

所以這因緣來積聚即生 現在有這美色 錢財 愛欲 這些緣起 咱的心對外去攀緣 叫做緣 所以咱的心有向外去執取 這叫做對外去緣 你不了解幻化不實這些都是假 外的緣起都是假 所以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 所以都一切都是緣生緣滅 因緣來生 因緣來滅

那麼這個因緣未接觸的時 本來就空 咱的本體上咱的本覺本來就是明 這個明故 所以呢能夠照一切 所以你若没對外去緣起呢 就無這些空相 因緣滅 本性也是寂照無礙 也是明 所以不是說有才是明 無就不是明 空就是咱的本覺 咱的本來面目 叫做明 你有照就有 無照就無 你若没有外面的因緣來所照呢 就無這個空相 所以你若無外的因緣 這個理體上來說也是明 不是說就無 所以時時給這些幻相把咱侮弄 咱就要了解說諸法畢竟都是咱的空相 不是說有什麼(外並不是實有)

所以凡夫就是迷執這外為實有 都認外面叫做真實 這個呢才來迷執咱這個身心 造業 你若了解這個都是幻化不實 成住壞滅的 無永遠常住 所以這個實體上呢 無半項 都是緣生緣滅 不能永遠常住 所以菩薩就是悟到這境界 所以才了解說諸法都是咱的空相 不可迷執 咱若無迷 即是真 能夠去了別造作 去活用 也要攝用歸體 這就是咱要學的

現在咱大般若經有在說 一般譬喻這五蘊 幻妄不實的這個文呢 現在對這個緣起的這個色 外面這山河大地 這個像眾聚沫 這個色像水若碰撞到東西 就會起泡沫 這個呢這水若再被風吹到 水浪再來把聚沫抹過去 聚沫又没有 所以就說譬喻咱這身軀呢 這四大假合 好像水沫起滅無常 水若在動 那水泡忽生忽滅 啪一下没了 啪一下又没了 所以在這兒生生滅滅 這水沫剎那有 剎那無 所以起滅無常

咱這身軀生死也是無常 剎那生 剎那滅 剎那生 剎那死 所以這都是假合 好像眾緣而生 這個水若積聚 風若動 來掃來碰到崖 就起沫 這個水沫隨起隨無 隨起隨無 所以這個叫做水泡起滅無常 咱這身軀也是這起滅無常 所以這幻化不實的 如所感受的水泡

受 叫做對外去接受 這漂浮浮的水沫 咱來接受這風動 被這物質來動 自然就有這泡 一剎那就没了 所以眾生譬喻作這苦樂 好像水泡 這個苦樂 剎那受 剎那就再没了 現在剎那想到好的 剎那想到壞 剎那笑 剎那哭 所以苦樂二受 這個一切事體也是像水泡 變化無常 所以咱所受的這情境 受到這起滅這塵境 咱的苦樂二受和這水泡一樣也是幻化不實 不能永遠 剎那哭 剎那笑 種種順緣則喜 逆緣則悲 所以這順逆的變化 所以給咱變化萬千 這個叫做無常 所受的都是無常 所以有這無常的想法

咱的想像 咱的想 像陽燄 陽燄就是春天的太陽 這個園裡 這園裡的陽燄 陽燄就是說會有冒煙 太陽曬下來這土曬熱了會出煙 遠遠看 好像有水(其實是海市蜃樓 虛幻不實) 像群鹿在口渴 看到那陽燄(陽光經不同密度空氣層的折射會現幻景) 好像那裡有水就一直衝過去 衝過去到那其實是没有水 所以這陽燄是幻化不實 不是真實 咱這想 也有這些緣影 不是真實的水 所以咱的迷亂的心呢 也就不知不覺被這些愛取的因緣 造起妄想 剎那想這樣 剎那又想那樣 反起反倒 (心猿意馬 反覆無常) 所以這個是咱迷執外塵 起念頭剎那生滅 也無事實

因為咱所想的幻境 不能達到咱的正念 所以這幻境是咱迷執外塵去想的 去執取的 所以好像陽燄 剎那 去到了卻無得看(去追求其實是幻境) 現在想起來好像有 事實去到那就不見了 咱這行使呢 行第七識 這就是貪瞋癡

---第11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