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46講目錄

---第01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02 
02  83/11/13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經題:般若    
[mp3] 00:00
我們來說「般若」二字,所以「般若的殊勝」,我們要了解有五不翻經和四例翻經。

所以般若二字的殊勝,我們要了解有五不翻,有尊重不翻,翻音不翻字,也有翻字不翻音,很多種翻法。

@本文:四例翻經表---------------------。 第三O頁 10
    ---------------------五種不翻表。 第三一頁 05
[mp3] 00:55CD-02A19:20
『四例翻經』
第一、「翻字,音不翻」,般若因為殊勝的關係,音不翻,只是翻字而已。

第二、就是說「翻音不翻字」,像卍字這個翹腳佛,卍有譯成我們這邊的音,而字不翻。

第三、「音與字都不翻」,像一切梵本,音没翻,字也没翻。

第四、「音與字俱翻」,像我們現在所翻譯的經典,字與音都翻過來了,這些都翻成華文。

再來『五種的不翻』,
第一、「多含不翻」,因為含義很廣,一句的含義很廣,譬如說像婆伽梵,這有很多含義如自在,所以若要翻下去,翻不完,所以才簡略,「不翻」就是說多含不翻。

第二、「秘密不翻」,像咒語,這是密密相應,內在通達,密就是不能翻,密咒都不翻。所以你念咒都用梵音,没用我們這邊的話語。

第三、「尊重不翻」,像般若二字就是尊重,它的含義很深,很殊勝的價值,所以這個含義極廣,才不翻。

第四、「順古不翻」,就像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古以來就都没有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就是無,多羅就是上,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整個翻過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因為殊勝才没翻,所以順古不翻,自古以來這個就都没翻了。

第五、「我們這邊没有的東西也不翻」,像菴摩羅果,我們這裡没有那種水果,所以才没翻,順那個名没翻。

關於『四例翻經』和『五種不翻』,我們要詳細了解。有的不了解說:「怎麼這句話我們不懂!」,因為你不了解有的印度文不能翻。事實上,雖說没翻,有的翻音没翻字,有的翻字不翻音,在講解上,都會詳細講得很清楚。

@本文:現在先來把般若-智慧,的意義略釋----------。 第三一頁 06
    ------------依般若的性質來說:其類有三:。 第三一頁 13
[mp3] 07:55CD-02A24:13
所以「般若的殊勝」。總之,智慧不是我們講得到的,能夠辨別一切的事體,理論能夠充足。

因為內有「慧」,鑑別圓徹,外有「智」可用,所以「內慧外智」,內這個慧是圓徹,對一切外的事體明瞭,所以依這個智,智論,智就是理論,理就是事與理圓通,事事無礙,理事無礙,能夠圓徹,才是智。所以智是用,而慧是內的鑑別。

「智慧」二字,不僅單單通達萬有,也可以說圓明一切,宇宙人生能夠萬徹。所以真實的妙智,就是你有妙覺圓通,才可以說是妙智慧,才可以稱為般若!「實際的般若」就是說,宇宙一切,萬有的生態,因緣與自然的變化,都能夠去圓徹了解。所以才事事能夠圓徹,對這個宇宙和人生,能夠萬徹一切。

所以「妙」就是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不是用世間的智慧所能比擬,說不到。宇宙一切,包括妙有,般若能夠圓徹真空妙有的生態,因緣成自然的變化,一切都是真空妙有顯現出來的。所以妙慧不是我們一般所能比的。

所以這個理論就是依般若的妙慧,圓徹一切種種的法門。自性如果没有通達,不能圓通一切的法門。事事能夠圓徹就是般若,宇宙一切的理論萬徹,才可以說般若。所以我們如果見性,就萬徹一切。

所以「佛法無量義,法界自性通」,自性若通達,自然妙慧就完成,才可以說「般若」這二字。

@本文:一、實相般若「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 第三一頁 14
    -----------故曰無相無不相。此即實相般若也。 第三二頁 04
[mp3] 13:15CD-02A27:32
「實相般若」很深奧!什麼叫做「實相般若」呢?就是我們的妙智圓通,萬有一切都是我們的明照,明照的這個相。

所以這個「明」呢,每一個人都是明心。所以有的人說:「要明心見性」,而光是要明心就很難,我們這裡如果要明心很快。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都是明,我一說,你們就都明了。怎樣明呢?你們一想就是照,而那個照就是相,你若想飛機就有一架飛機,想火車就有一輛火車,想那樣,就照到那樣東西。所以當下即是明照,這是人人本具的,我們的性德是充滿的,不過迷故,被五蘊驅使,造一切的迷執,妄亂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

所以「實相般若」就是妙照一切的萬有,一切都是實相,實相是什麼?能圓徹緣起,自然的變化能夠圓徹,理論充足,才稱為實相般若。

「般若」有這個「相」。首先說「實相無相」,在實相中,無這些污染的思想,一切都圓徹實際,所以才稱「實相無相」。

凡夫雖然有實相來講,但是迷失自己,執著在外,不了解我們明照的相,變成落謝影,雖也可稱為「實相無相」。(註:然實相墮於妄中)

而聖者的「實相無相」,他是圓徹,無垢染,這才叫實相無相。無著,無著這個相,所以才稱為「實相無相」。

再來「實相無不相」,為什麼呢?這是聖者,無不相就是能夠圓徹理論,來教化眾生,這是聖者的實相無不相。

【音CD-02B 現在再來講「實相無相無不相」,因為聖者能一切圓徹,宇宙人生能夠萬徹。說有相嘛,無一物,說無相嘛,明明照照。所以實相怎麼「無相」?無染塵謂之無相,不染謂之無相;「無不相」則是圓徹一切,妙徹一切。

所以「實相無相無不相」,這是聖者能夠圓徹實際的真空妙有。宇宙的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你說真空嘛,不是無,你說無嘛,有妙有,你說有嘛,無一物。所以是真空妙有不礙。所以一切的真實,空有不礙。(所以真空妙有,就是說空有無礙,同時不二,所以才叫做真空妙有)。

所以般若的妙慧,能夠圓徹到一切妙有,能夠明照一切,圓徹,這才可以說是「實相無相無不相」。

@本文:二、觀照般若,乃實相理體上所起的----------。 第三二頁 05
    -----------於其中間所有的功行,曰觀照般若。 第三二頁 07
[mp3] 20:17CD-02B02:00
再來「觀照般若」。觀!能夠觀行就是五品位的弟子了。

所以「觀」是三觀妙用,能夠妙觀察,審察真實,這叫做觀照般若。

「觀」呢,依實相中去圓徹妙義,種種能夠分別,審察事實,圓徹一切,所以才叫做觀照般若。依觀而起智,依智而起用,所以「觀」是不可思議的妙用。

「觀照般若」就是對外,依事體來觀察,審察真實,了解緣起自然的生態,了解緣生緣滅,因緣的變化,能夠圓徹,才是觀照般若。

@本文:三、文字般若,諸佛菩薩,從其親證----------。 第三二頁 08
    ----------------,同時也不致行錯了路。 第三三頁 02
[mp3] 22:24CD-02B03:17
所以無事體不能觀照,無外就無內。所以依「文字」起觀照,來起用。「文字」雖然是假,理論上,若没有文字來表達,不能圓徹去修行。所以有文字,才能成理論,有理論,才能修持。

所以「文字」雖是假設來講,如果你能依它來觀照實相,一切真義能夠圓徹,能夠明照徹底,理論能夠確實,這就是能夠起觀,來起用。然而要起觀起用,没有文字的事體,你也是没辦法。

雖然說「文字」是真理,不過如果你不懂,再怎麼看也是不了解。所以文字是假,藉假來顯我們的真,有假設的文字,來圓融一切。

所以不是光用文字,聖教中,語言動作一切,皆是「文字」。所以聖教不只是用文字,用語言,用一切物質,如果你看到這個物質,會起用,這也是一種般若。因為你能夠起用就是智慧,般若就是智慧。所以對萬物我們能夠明察事實,這就是我們起慧、妙用。所以文字般若是我們要來修持的功夫,如果没由此起用,没辦法。所以在論用上很廣,「文字」是極廣無比。

理論上,雖說是一句,我們圓徹很多的也有,有的人一句只能了解一句;有的人一句能了解好幾百句。所以這個文字般若,也要看個人的根性,各人的根性不同,各人的體會就不同。

雖然文字上,寫的是死板的,不過我們去觀照,去了解,那是各人的通達。佛曾說:「一音演暢,隨類各得解」。譬如我說一個杯子,你們聽到也同樣是一句杯子,但是各人顯達的杯子不同,所以隨各人的因緣去體會。尤其是文字上、物質上和語言上,種種,都是我們的妙觀察,審察圓徹,才是般若。如果没去審察、了達,這就不能叫文字般若。

所以「文字」是總包含,包括語言、動作、舉手投足、一切物質,也是一樣能教化,我們的審察也是教化。所以我們要了解文字般若的起用,就是我們的觀察能力,去自動了解的。

@本文:總之;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 第三三頁 03
    ------------觀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第三三頁 09
[mp3] 24:32CD-02B07:55
總之,如果没有三藏十二部經典,來啟發我們的智慧,也没辦法學佛。所以用文字來成立經典,所有的經典雖是真理,但若没去深入,没去研究,不了解,文字就不是般若。

文字就是我們所用的智慧,用文字啟發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智慧來起觀照,能夠起觀照去實用,這也要看各人的根器。

看同樣一本金剛經,有的了解很淺,有的依文解義,無法解入。聖教中不是你想看、想學就有。雖說你的根器很利,若没實際圓徹理論的人來解經,來讓我們看,也没辦法深入。

雖說像江味農居士是有圓徹的人,來講解這部金剛經,同樣那些文字,有的看得懂,有的就看不懂。為什麼?根器淺的人,没辦法契入!

所以經義也是從我們的根機來啟發,所以用文字來啟發,也要看我們的根機深淺。

所以要了解,觀察是我們的心去明察,而明察就是以「慧」來應用,没有「慧」的觀察,不能達到真實。這個妙義很深,一部經如果没有真實了解,没辦法啟發。

如果你心經圓徹,要看金剛經就很簡單了,金剛經所說的就只是解空無礙,歸納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江味農居士講解得很好,不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如果你由心經來深入,才有智慧去辨別。雖然說要「應無所住」,這個無所住如同『在山頂』,是知其然,所以然『要怎樣爬到山頂?』,這個問題,不知道山路,爬不上去。所以「要上山,就要問下山人」,有了解的人,跟我們講解一下,才有辦法修行。所以「無住而住」要配合「四念住」,要住於四念住的理論-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所以學佛的人,如果不住於四念住,没辦法修行。有四念住,再來配合五蘊,才能夠破我執,我執若没破,不能無所住。

所以雖然經義同樣是這樣寫,但是真正能夠深入,實際完善了解的人,還是很少。所以有文字也要起觀照,「觀照」是我們的思惟,審察真實,去圓徹的。

所以「般若」二字須我們去開拓,我們的自性通達,才有辦法起用。一切理論都是我們去通達的,所以如果根器淺薄的人,了解就淺,根器深的人,就能夠深入,一切都能夠圓徹了解。

不僅只有對經典,才能去審察,無論任何事體,只要你有審察的理論,能夠三觀妙用,能夠圓徹去審察真實,啟發智慧,去辨別,就是實相般若。能夠明徹事實,才可以說實相般若。

總之一句話,用文字來啟發我們的觀行,通達我們內在的圓徹,起慧。所以這就是說,依文字般若成立觀照般若,依觀照般若才能成立實相般若。你們要了解「三般若」事實上就是要這樣,才能通達。

@本文:「文字」,「觀照」,為什麼也稱為般若?-------。 第三三頁 10
    ------------廣行六度萬行,救度一切眾生)。 第三四頁 01
[mp3] 37:58CD-02B14:48
現在來說「般若的殊勝」,明照是我們的本性,但是明照若無事體,也不能啟開,無外就無內。所以有明察的觀照般若,但無文字、無事體,也不能啟發我們的智慧。

所以「文字」就是方便,讓我們能夠審察,來觀行,實際去圓徹,了解,來實用。文字是幫助我們了解一切,深入智慧的妙用。

所以「文字」二字,是啟發我們眾生的因緣而起用。隨這個文字,啟發我們的內在,來觀照,審察真實,才能夠妙用。如果没有事體和文字,不能讓我們起用。

不但這樣,「般若」二字,有「方便般若」與「實相般若」。

「方便」是有為法,普遍一切,方便說,普化一切。而「實相般若」是理論能夠正確,能夠普化一切,事實能開導人成就,這就是實相般若。所以文字與萬有,都能開發我們的本來,這個思想。

「文字」不只能讓我們了解一切,也會使我們矛盾一切。正法是開導眾生能夠得悟,了脫生死。而邪法會開發我們迷執,造業,下地獄。

所以我們眾生在使用「文字」時要了解,要認識事實,是真實的理論,我們來學才有價值。不要一看到文字就認為都是般若,這樣就不對!

所以對「文字」我們要有所選擇,有正法來深入,研究,才能讓我們開發智慧,有智慧才能夠妙用。

所以如果我們能從理論深入,萬有一切都能開發我們的智慧。所以「妙用」是我們的內在有實際的般若,如果你有實相般若,就是圓徹,萬徹,這是我們的內在妙用,審察真實。所以根器鈍的人,不能到這個境界,也不能圓徹。事實上,有文字多少也能啟發我們。

所以學佛「入門」,有深!有淺!初入,就是說能夠啟發自己,理論稍微圓徹,這叫做「聲聞境」。能夠啟發偏空的真義,執偏空,這叫做「緣覺」。能夠去啟發理論,這是「權教菩薩」。能夠實際用實相般若,開發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能夠成立,用三觀妙用,啟發,了解自己,找自己本來面目,這是實相般若,這個理論就不同了,這要實相能夠圓徹,這叫做真實的菩薩-實地的菩薩,才能夠啟發我們一切,讓我們不顛倒,能啟發到讓我們能成就。

所以「般若」二字是妙用無彊。我們如果從文字來啟發,一直深入,能夠起慧。即使是下根器的人,只要有真實的理論,多少可啟發些許,要是根器深的人,一入即是。

所以「般若」二字,是我們要學的,最殊勝,最必要的兩個字。

@本文:三般若表。---------------------。 第三四頁 02
    ----------------實相般若--如目的地。 第三四頁 06
[mp3] 46:30CD-02B21:41
這裡有『三般若』的表,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其實這三項,都是我們的內在,我們的心理狀態來啟發,所以三般若是我們一心來妙用的。

「觀照般若」就是我們能夠成就一切的智慧,來審察一切萬有的事實,這叫做觀照般若。有觀照般若才能成就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我們內在通達,圓徹,這是內用。所以究竟呢-,「文字般若」就是來啟發我們的內在起觀照,來妙用。所以這三項,其實是我們一心,一心藉文字、一切的事體來起用,來成就的一種工具,缺一不可。

所以三般若是我們一心的妙用。事實上,就是我們的妙觀察,審察真實,才能夠起用,如果没有觀察,不能起用。所以有觀察,才能夠成立實相,實相是圓徹一切,起妙慧,叫做實相般若。

「文字」怎可稱為「般若」?如果没有文字,來啟發我們的智慧,没辦法學。如果你没從經典去深入,不能成慧。因為文字就是啟發我們一切的理論,而理論就是成立我們的智慧,深入理論就是智慧。

所以三即一,是我們的一心來創造的。我希望大家對於三般若,要認真來研究,才能夠成就。

@本文:茲約三德及三因佛性會通之:-------------。 第三四頁 07
    -----------果--三身,四德)。列表如下:。 第三四頁 16
[mp3] 50:10CD-02B24:32 
般若會啟發德性,所以般若有三德,般若二字能成立三德。

什麼叫做「三德」呢?有緣因佛性,因為緣起,理用,成就佛,所以叫做緣因佛性。因為佛性是我們本自具足,所以如果没有實相的般若,不能緣真實的理論,來成就佛果。所以有實相,才能起用成三德。所以成三德,就是我們內在去實際妙用。

「三佛性」是我們由正因佛性來緣起文字,開發我們的智慧,能夠通達內在,自己了解自己,找自己本來面目,成就菩薩,教化眾生。所以能夠到等覺菩薩,佛授記後,一生補處,才能夠成佛,這叫做緣因佛性,有因緣來學佛法,才能夠成佛。

所以有因緣,若没起觀照,不能起妙用。没觀照就不能成三德,有觀照,成立般若,才能夠見佛性。見佛性才是我們的慧心成就,才能夠宇宙人生萬徹,教化眾生。這是我們從文字啟發觀照來起用,成般若的妙智,來修持自己,創造自己。

所以「三因佛性」是我們的妙觀察,審察真實,啟發文字,來成我們的修持,來起用,來成佛,才有這個成就。所以如果没有文字,來啟發我們的觀照,不能了解自己。

我們今天要學的佛理,就是證實能夠圓徹理論,來教化我們的迷執,斷我們的迷,斷我們的煩惱。所以對我們一切的迷執,能夠展開,頓開我們一切的煩惱,端正我們的思想,才有辦法起用。如果没斷這些,不能妙觀察,不能成立般若,來成就。

我希望如果講入正文-心經的理論,「五蘊有三圓解」,你們要專注聽。我在解釋的當中,來啟發你們的智慧,從五蘊入門就是啟發智慧。

所以從五蘊入門,會啟發智慧,能夠圓徹,才能夠起觀照,如能夠起觀照,才能夠成般若,而能夠成般若,才能夠成立佛智。如果没有「般若」二字,不能迴光返照,審察自己,找自己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如果找不到,不能見性,這要了解!如果没實際去起用,没辦法。

所以以文字為體,如果没有文字體,不能觀察起用。所以實相是以文字啟發觀照,以觀照來啟發我們的實相。

【音CD-03A「三般若」就是藉由文字來啟發我們的本覺照。如果没有文字來啟發,不能成立妙觀察,有妙觀察才能成立實相起用。

「實相般若」是我們真心起用,此是法身德,也就是正因佛性。

「觀照般若」是觀智去精進修持,成「般若德」。有觀照才能夠了因,真實辨別,緣起能夠圓徹,這叫做觀照起用,成立觀照般若。

有觀照般若,但若没有文字來啟發,也是没用。所以須用文字專心來起用,成就解脫。「文字般若」就能成「解脫德」,如果没有文字,不能解脫我們一切的迷執,解脫就是解開我們的繫縳。因為眾生迷故,自己縛自己,舞弄自己,蹧蹋自己,自己自縛不知道。所以用文字,來啟發我們的迷執,打開我們的繩結,解開我們的繫縛,這叫做文字般若,能成就解脫。「解脫」就是解開我們的矛盾,頓開我們的本來面目,如果没有文字,不能頓開,這叫文字般若。

觀照是我們起妙用,觀照是「用」,實相是「體」,文字是「相」。此「體、相、用」謂之三般若,用文字體,來成立觀照實相,如果没觀照起用,不能成實相。這些就是啟發我們一切,如果没有這些,也不能啟發。

@本文:三般若、三德、三因佛性表。               第三五頁 01
    三般若、三德、三因佛性表。               第三五頁 07
[mp3] 1:00:54CD-03A03:03
「般若」有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是指我們所共用的一切文字,「不共」是指根器的差別,利根與鈍根的差別,

有「慧根的人」起用就跟別人不同,他一啟發就能深解一切,直入,能夠圓徹到真實的真義-圓徹理論。「鈍根的人」雖說稍有點了解,但不能真實去圓徹。所以般若妙慧是我們起用,觀照成立,來成就的。

共修一切的「般若」,各人修持有各人的立場。以茶杯為喻,雖然我說一個茶杯,但各人的見解所深入有差別,所看到的茶杯亦不同。

天台教儀是先依「共般若」成立,再開發「不共般若」。根器淺的人叫「漸行」,根器深的人叫「頓行」,一頓即入。

「修持法」在文字上雖然平等,不過各有差別,各人的了解,未盡相同。同樣一句話,每個人聽到,見解各有差別。

人生在世,往往為了一句話,雖然說得很好,有的人聽了很滿意,但有的人聽了就反駁,不甘願。同樣的話說出口,歪曲的人認為:「喔!你在欺侮我!你在挖苦我!你在罵我!」--等等,都想到壞的方面去。

學佛要有平等心,萬事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如果往好的去想,就變成好,往壞的去想,就變成很壞。所以理論亦是我們的心法,心所發的,萬法唯心,一切依心。

「境無好壞因心有,心無是非緣境生」,外在的一切事體,没好也没壞,不過因為心的差別,喔!真漂亮!真好!就起愛念。所以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而起作用。

所以般若的文字,就是讓我們共同修持,能夠啟發真實,往好的方面去活用,才能夠了脫生死。如果没有真實往好的方面去追究,即使有很好的理論,也不能修行。

「心無是非緣境生」,心本無是無非。你對外境起我念,我何時被誰欺侮啦!昨天怎麼蹧蹋我啦!所以緣這個境而生。

修行人「時時心清淨,想一切」。我們看到一篇文,內容要去啟發,更加要審察,在審察的過程中,自然就能起慧,起妙用。所以「般若」就是我們加強,自己起用,才能夠深入來了脫。

「般若」雖說是三乘共修,不過一切隨各人的因緣,認真者就能深入,不認真就會荒廢。所以要研究的人,要用真心,善心。

所以想學佛的人,第一、度量要大,要原諒人、體貼人、同情人。不要因一句話就不甘願,自己不了解自己。我們要審察自己,為什麼人家會罵我?我們如果没有錯,人家不會罵我們!所以度量如果不大,不能修行,心地狹窄,一點也不放過人,一點也不原諒人,動不動就要橫逆人,要欺壓人,要蹧蹋人,那種人没辦法修行!

所以修行度量很重要,度量要大、原諒人、體解人、別人有不懂要教人。不可說人家不懂,就使壞臉色,一付氣呼呼地,往往會冤枉人。別人若不對,我們就要教化人,有善心才能夠啟發自性。修行如果没有度量,没辦法修行。所以第一,度量要大。

「般若」二字就是我們能夠含容一切,萬事能夠體諒人,教化人,同情人。人家罵我們,我們反而要跟人家賠罪,讓人家高興,就是慈悲。所以共修般若,就是我們的度量要啟發,使之寬闊,如果没有度量,難修行。心地狹窄的人,凡事都要惹人,要罵人,那種人絕對没辦法修行。

凡事都是依「般若」二字,用智慧來啟發,辦事能力如果没有智慧,辦不公平,所以得用智慧來辨別,來使用。

我們要了解「共修」,第一要有智慧,第二度量要大。度量若不大,不能啟發智慧,但若無智慧,也不能啟發度量。所以要悲智圓融,才好修行。

所以「般若」二字,要了解說,第一要啟發我們的智慧,要用心來起用,審察真實,才能夠解脫一切矛盾,頓開我們的事實。

@本文:復次佛說般若有共、不共二類:------------。 第三五頁 08
    ----------------,攝導所修大行而成佛。 第三五頁 15
[mp3] 1:11:37CD-03A12:52
我們可以說文字都是共般若,共般若的修行有差別。聲聞、緣覺是共般若,菩薩是不共,佛則是圓覺,理論圓徹。

「不共」就是菩薩能夠以理來教化,所以能夠下化眾生。「不共」就是他的殊勝,他的智慧能夠圓徹理論,來體會眾生的苦惱,以理論來教化。所以心經後面用五蘊來度化眾生,解脫眾生的苦惱,讓眾生能離苦得樂,安立生死能夠解脫,這就是不共般若。

所以共、不共要實際了解,聲聞、緣覺這都是共般若,不共就是菩薩,佛是圓覺,一切萬徹。

修行就是要從共般若-五蘊來深入,五蘊如果圓徹,才能三觀妙用,啟發我們的本覺,本來面目找得到,才能夠宇宙人生萬徹。

@本文:按佛宣說般若的時間最長,--------------。 第三五頁 16
    ----------------八、金剛般若 三百偈。 第三六頁 04
[mp3] 1:15:17CD-03A14:35
佛所說的般若妙義,有二十二年的般若談,總共有六百卷的般若經,在六百卷當中,以金剛般若-金剛經最殊勝。

不過六百卷各有差別,所以觀世音菩薩將這六百卷的般若談,都綜合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二百六十字裡-總要。文字極短,極簡要,最第一妙,不可說,使人修行都能成就。

所以「般若」二字就是由這部心經來啟發,最第一妙。六百卷的般若,綜合在心經。

@本文:這部般若心經,雖只此二百餘字,-----------。 第三六頁 05
    -----------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第三六頁 07
[mp3] 1:17:28CD-03A16:11
佛所說不可思議的所有法門,都歸納在心經,所以這部心經可說是佛的基本教義。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字,卻是一切的綱要,一切真義,理論極深,極廣無比。單單五蘊展開,就有八萬四千法門,能夠對治八萬四千苦,所以這個法門極廣無比。

你們從心經來深入研究,如果你有心,實際想盡力來研究,會讓大家都能成就。就怕你不肯修行、不肯學而已,不怕你不能成就。所以最好要行證,心經主要就是信、解、行、證,這就是天台最第一妙,所有的一切都歸納在心經。如果能夠認真,努力來學,就怕你不學,不怕你不能成就。

我希望大家認真點,聽不懂也要聽,學不懂要問,認真學,認真問,最後就是我們的。雖然說能夠圓徹,但是行證最重要,度量如果不大,想行證也没辦法,遇境,都是被境拖走,所以「遇境不變」才是真功夫。我希望諸位如果想學,這部心經可以說是最必要的,要認真來研究才好。

@本文:「一切智」:了達諸法性空之理;-----------。 第三六頁 08
    --------------至於修證的方法待後文說明。 第三六頁 14
[mp3] 1:20:37CD-03A18:34
「一切智」就是共修的般若,是聲聞、緣覺所證偏空的理論,尚未實際,還執著偏空。

「道種智」就是菩薩的境界,聖者種種理論能夠圓徹,教化眾生,這是一種菩薩的教用。所以能夠圓徹道理,來普化眾生,這是道種智。

「一切種智」是佛的境界,萬徹一切,宇宙人生,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了解一切的真空妙義,實際到佛的境界,是圓徹,所以才叫做圓通一切,大圓鏡智,這叫做一切種智,一切種種,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這是佛的境界。

我們要了解這部心經,究竟還是須依般若!「般若」二字的究竟,就是到佛。所以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没有般若二字,不能圓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大圓鏡智,這就是一切種智,種種一切的理論都圓徹,萬徹一切,就是佛的境界。

@本文:其次唯識宗則明四智。什叫四智?-----------。 第三六頁 15
    ----------------諸神通皆為此智之作用。 第三七頁 01
[mp3] 1:24:12CD-03A20:35
「般若」二字有四智,什麼叫做「四智」?我們從五蘊深入-五蘊有轉四智的理論,第一就是「成所作智」,二是「妙觀察智」,三是「平等性智」,四就是「大圓鏡智」。

「成所作智」的作用,有初學者與成就者。「初學的人」就是從五蘊的理論深入,了解外一切六塵的緣影,都是緣生緣滅,究竟無自性。所以外的塵著,能夠了解事實的理論去辨別,不會去塵著而造業,這就是成就對一切不會去染塵,那就是「成所作智」。

如果是「菩薩」就不同了,菩薩就是成就一切,理論能夠圓徹,能夠教化眾生,成就「身」能夠啟化,應化自如,「心」能夠覺知因緣,能夠鑑機,「口」能夠說法,普化眾生,成就一切理論圓徹,這叫做「成所作智」。所以身輪能應化自如,意輪能鑑機,口輪能說法,這樣叫成所作,要教化眾生,這樣成就所作,能夠完成,來遊戲人間,教化無礙,那叫做「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就是有三觀妙用,止觀應用,三止三觀,妙用無疆。所以第六意識轉來妙觀察,審察真實,這叫做「妙觀察智」。

成就一切眾生平等,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苦,用妙法要來普化眾生,若眾生能離苦得樂,我就是離苦得樂,眾生能夠成就,我就能成就。所以平等周徧一切,没有好與壞的差別,再怎麼惡,再怎麼壞,我都善意要度化他,這樣叫做「平等性智」。

依般若起妙用,一切種種的道理,能達到中論,中就是無偏,萬徹周徧,這叫「大圓鏡智」,就是究竟到佛的境界。

所以「四智」是我們學佛的過程,所要做的。改天我們從五蘊來開導,要認真聽,認真深入,五蘊如果圓徹就是四果以上了。

學佛無前後,但根器有深淺,然而根器深的人若懈怠,也是没辦法來學。因你不想認真學,雖然根器很好,總認為說:「我會了就好!」,這樣也没辦法。

所以需要信、解、行、證,信就是對這些佛理,有信心,要了徹,後面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些要去了解。我們從信心深入,來研究,一步一步深入,才能夠達到「四智」的成就。
(第02卷完)
---第0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