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10講---
《卷11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五九頁 14行─→六二頁 03行】
[mp3-11A]
親證這個真實,安立這個自在。
所以一般的眾生都是不了解菩薩他的名份怎麼來安立,所以菩薩就是由這個觀世間的音聲,審察真實來成立,他的修持自利才能夠安立這個自在,所以觀自在的名稱呢!就是由這個觀世間的音聲得到大自在的智慧,這個觀音就是悲、慈悲,自在就是智慧,所以叫做悲智圓融得大自在。
所以這位菩薩就是對我們這個閻浮提的眾生特別有緣,所以隨時就現身來度化眾生,尋聲救苦,這個就是他的大願力,所以無始以來,歷劫以來,他就有這個悲願,因此呢!時時就觀世音,所以他的聖號呢!就是不外就是這樣來對他普遍了解,所以用這個觀世音的名號,就是因為有這這樣。
所以觀世音菩薩本是圓通教主,哪裡要來做菩薩呢?為了他的乘願來的,他的願力故,所以甘願要做菩薩不做佛,他就是說眾生若不成佛他不成佛,所以有這個大願呢!所以他的大悲心故,要來救苦,度化眾生,要利益眾生的事業,才又來深入、來啟化,來應化自如,身輪應化自如,應什麼身得度,他就化什麼身,意輪能鑑機,能夠隨機,口輪能說法,所以這是他的度苦的功夫,利生的事業,就是深入這個心,所以他也追根究對這個本來面目,我們這個真心,所以他教人追求,也是一種這種的美德,甚深的教法,就是由彼這個心,讓你能夠求證這個真心,來徹證這個大智,成這個菩薩的精神,依然事理能夠圓通,理論能夠圓徹,能夠辯才無礙,得到這個大自在,所以依然得要照這個大悲心,這個願力,依然來現身啟化眾生無礙,才是真實安立這個自在。
所以這個聖號就是由這個觀音,就是以上建立這個名號的道理,所以現在講來到這裡,已經講完。
@本文:現在來解釋觀,它的內容有三種:。 六○頁 01行
......就是由這三觀而得到自在的。 六一頁 09行
我們現在,現在來說這個觀,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會有這字觀?因為這個觀世音菩薩的名字的建立,要了解到這個名的建立,就是說他的三觀妙用,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若不了解這個真實,這樣就矛盾。
因為會得到這個名稱,就是他修為的過程,用這個觀察事實,一切這個理論要圓徹,就是以三觀妙用。
我們現在來講這個三觀,什麼叫做三觀呢?三就是有三種的言詞,雖是說有三種的言詞來講,不過歸納在我們的一心,這個一心三觀就是空、假、中這三觀。
所以這個空觀呢!是我們內在的通達,簡單呢!是用這個般若的妙慧,因為這個審察真實,觀就是審察,能夠起慧,所以這個般若的妙慧,就是我們來觀察這個外境一切,這是了解這個外一切都是緣起,緣生緣滅。
所以這個緣起論呢!若不了解,佛法不能深入,所以萬有都是因緣和合,產生這個一切萬有,有這個萬有呢!不能永遠常住,所以因緣和合而產生一切,因緣若散,萬物就消滅,所以緣生緣滅,當體即空,當體即什麼空呢?萬有的當體呢!空即是它的本來面目,萬有現量所有眼睛看得到的都是土,所以這個外的萬有就是都歸空,空就是它的本性,所以這個當體呢!畢竟空,什麼叫做畢竟空呢?我們這個地球若破裂了,萬有都歸真空妙有,畢竟空就是真空妙有,所以這個外的境界現象一切都緣起假象,當體即空,當體即是我們的空照無物,倘無我們的自性來妙照,不能了達一切,所以萬有都是我們的空相,萬有當體即空,即是我們的空相,其實一切都非實有,這個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不能永遠常住,這樣叫做無自性。
再觀回來我們的本身,我們這個自身是四大和合,地水火風假合的,那麼這個身體倘没這個地水火風,就不會成立這個身體,所以若死亡的話,這個氣若斷,風就失去,這個氣既斷,風失去全身體就冰冷,這個火就滅,風滅水滅,再來呢!這個肉就爛,骨就腐朽,所以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來假合的,永遠不能常住,所以不能常住呢!緣生依然緣滅,就是生老病死,所以歸這個一切,歸四大,所以這個外面一切,及我們這個身體,四大假合,這都是假,没有一個實在,這個身體是假的,不是我們,不是真正的我。
所以用這個六識的妄心,去了別這個一切的境界,與我們這個自身,所以這個一切生滅無常,我們的妄想心依然是緣生緣滅,對外的境你若去攀緣到,就生一切是與非、好與壞,就是我們的思想起妄執,對這個外塵的妄執,不能認識事實,這個妄心的妄執呢!都是迷我們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
所以茫迷執著,所以受這個因緣的擾亂,使得我們身心不能安然,所以這個六識的心都是攀緣這個一切的外緣,造成這個矛盾,有對外的攀緣,內的這個六識起這個貪念,貪瞋癡,有這個貪瞋癡的妄念的話,難免第七識會造集這個矛盾,差這個身體來能要怎麼、所要怎麼,第八識的決斷,以這個身體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都是我們的妄緣執著造業的。
所以這個生滅無常,這個假我,這個叫做外塵,內心就是我們的內在這個自性,這個外就是生老病死,這個不能永遠常住,這個無自性,這樣就是說對外緣都是假,所以這個觀察一切都是無自性,所以都是我們的空照無物,叫做空觀。
再來!什麼叫做假觀呢?我們這個一心三觀的當中,有這個般若妙慧去觀察一切的境界,對這個外,雖是說一切都是我們的空義,迷就是我們的六識;悟呢!就是我們的空義。
什麼叫做空義呢?因為我們有審察,有這個般若妙慧審察這個空相中,了達一切外緣都是假,這個疑與義的差別,疑呢!就是凡夫,盲從一切的外緣,所以這都貪瞋癡迷執,疑鬼疑怪,造一切的矛盾,義呢!義就是我們的真義,就是我們的實相,以實相顯真如,真如才顯理體,所以這個真如就是真義。
這個義與理能夠分齊,義理分齊呢!事事能夠辨別,這個理論能夠圓徹,所以義顯理,理才圓通事,這個就是義理分齊,所以這個空義倘没了達,都是把這些因緣成立,造一切的矛盾,所以能夠了達這個真空義理,依然得要了解不癈這個事、事體,所以這個事體都是緣起,没這個因緣假合,没這個事體,我們不能起觀照,所以有這個事體呢!讓我們觀照審察真實,能夠了解說,外這個事事物物都是緣生緣滅,這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萬有都是真空妙有,隨這個因緣的和合變成萬有。
所以一切的境界,我們不會生起執著,能夠離一切的阻隔,你若對境染著,身心對外取著,造成一切的矛盾,所以著一切的外境,蒙蔽到我們本來面目,這個就是自己矇懂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
所以這個就是說,對外就是假觀,假就是緣生緣滅,所以這個理論上要圓徹,不會被塵境擾亂,能夠去審察這個外境,對這個境呢!能夠審察事實,這樣事事無礙,理與事能夠圓通,這樣能夠出假,了解一切的真實。
這個就是說,對這個外的理性能夠圓徹,這樣叫做中觀,這個中觀是用我們的般若的妙慧,對外一切去真實了達,就是去觀察一切,所以能夠通達,中道就是理論圓徹,道理圓通,事與理能夠圓徹,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樣能圓徹這個空有無礙。
所以中就是妙用,理論圓徹,能夠妙用,能夠徹證這個真實,這個性相不二,性是我們本來面目,自性明故!能夠顯相,所以性可比是一面明鏡,相可比是照,有一面明鏡呢!照下去,萬有就齊全,所以鏡就是照,照就是鏡,性與相就是照,相就是我們照,所以性與相不二。
所以色空也是不異的理論圓徹,色與空,你有這個外的事體,內就有這個空相,所以色空也不異,就是性相不二,這個理體要圓徹,了解雖是說了解呢!既不取,也不廢,你若執理廢事,這樣也不對,執事廢理也不對,所以不取不捨才能夠圓融無礙,因為萬有是我們的審察觀照通達,這樣能夠圓融理性,一切無礙。
所以這個三觀呢!是我們要用智慧審察一切,這個就是我們的妙用,總而言之,這個空觀就是不著一切法,對外的事體不著,所以這個空觀就是有照無物,叫做空觀,所以不著一切法,了解到對外的一切因緣都是緣生緣滅,無自性,所以一切法都無性,就是我們的空相中而已,無一物可得。
雖是無一物可得呢!這個假觀也不可捨,無假不成真,你這個鏡倘没東西就不能照,没一切物的話,你要照什麼?空空明明,所以有這個外的事體,我們的自性才可以觀照,而有這個假的事體,我們才能夠明照事實,所以能夠理徹圓融,這個就是一切無礙,所以一切法呢!都是幻化不實,為什麼會幻化不實?就是緣生緣滅,不能永遠常住,所以就是幻化不實,就是假。
再來這個中觀呢!就是圓融一切的事體,這個圓融一切的事體,就是我們理論圓徹,事事能夠理徹,同時呢!能夠不取不捨,所以能夠理論,對這個理論上,能夠事事無礙,理事圓徹,這個空有就無礙,中道是我們的妙用,所以理論就是中道,有這個事體,才能夠顯用這個理論,倘没有事體,不能顯用理論,這個一切都是我們的,同時我們的審察真實,不著這個一切外緣。
所以了達一切的諸法都是非有非無,一切不生不異,要說有嘛!不能永遠常住,要說無嘛!同時能夠讓我們利用,所以不取不捨,非有非無,不生不異,我們的心不會生起這個念頭∼愛念,所以能夠妙觀察,依體起用,依這個體,有這個體才能夠讓我們起用,所以倘没有這個事體,我們也不能起用,所以有這個事體讓我們起觀照,審察真實,理論圓徹,事事無礙,理事能夠圓通,空有無礙,這樣呢!叫做觀自在。
所以能夠觀察這個一切事體,能夠圓徹一切,所以觀自在菩薩的名稱呢!就是由這個觀,這個三觀妙用,審察真實,安立這個一切,事事無礙,理事圓徹,這樣叫做自在。
這個自在就是觀察這個一切通達,能夠對外把握一切,所以我們能自主義,安立這個理體,有這個理體對外妙用,所以安立這個自主義,這個圓說一切才會自在義,所以就是觀察事實,這就是三觀才謂之觀,審察真實,理論圓徹,才能夠成自在,這樣叫做觀自在菩薩,這是由這個三觀而得到這個自在安樂,所以才有這個名號呢!照他的修為將其成立這樣。
@本文:其次自在亦有三種:一、觀境自在。 六○頁 09行
............其次再講通名─菩薩。 六一頁 09行
現在我們前面說的是這個觀,再來現在這個自在,這個自在有三種的意義,第一就是說觀境自在,第二就是說觀照自在,第三就是作用自在。
所以這個觀境呢!是這位菩薩所用的般若妙智,照了這個真如之境,所以觀境就是說,依這個外一切事體上,無非都是我們的真如實境,譬如說,這裡這只杯子,你們看到,又再想就有這只杯子,你想的杯子呢!與這只杯子一模一樣,所以就是真如,一切外境都是我們的真如境界,我們若想火車就有一架火車,想飛機就有飛機,所有一切,都是我們的,不出於我們的明照那個真如,我們的鏡照到那一項就有那一項,不過這個鏡呢!有照就有,没照轉過去就無。
所以我們的真如,不時都不滅,我們若有看到,永遠想到就有那個,永遠去想就有那個真如,所以一切都是圓通無礙,所以對這個外境就是我們的觀照自在,這個就是我們了解,有這個般若的智慧去審察真實,一切都回光反照,是我們的真如鏡中,所以萬有都是我們的真如境,你若能夠到這個能圓通,就是無礙一切。
第二呢!觀照自在,所以菩薩就是修這個般若的觀照智慧,所以對這個思考一切就是我們的觀照審察,我們的審察真實,徹底證悟了了一切都是我們的迷執外塵。
所以徹證這個五蘊皆空的理,所以能夠明照通達,這個明照就是我們的自性徹見徹照,通達這個五蘊就是我們的空相,對外的事體,色聲香味觸,這個都是我們的五蘊區域,在這個外的六塵,包括我們這個身體,這謂之色。受!受就是有這個外塵,有我們這個身體,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這個對外接觸,所以有這個眼耳鼻舌身,對外接觸這個外塵,就是色聲香味觸,眼睛看萬物,耳朵聽聲音,鼻會嗅香臭,嘴會吃的味,身體能夠接觸,熱的、冷的、硬的、軟的,包括淫欲種種,這個就是我們的身體的作用,對外塵接觸
。
所以這個一切都是我們的思想,有這個身體,有眼耳鼻舌身對外塵的接觸,就是我們的思想,想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起,對外才會取著,倘没我們的念頭起的話,不會對外取著,所以為這個錢財、美色、愛慾、名利這些將我們牽引,我們的身心對外取著,就是你的第六意識妄念起,貪瞋癡生起來。
[mp3-11B]
第七識身心對外取著就是行,(B面 )
……這個一切都是為了我的目的,要怎麼才能達取到我的目的,為了我,這個假我,必要一切,所以達取到我的目的,所以差這個身體,第八識決斷要怎麼樣,讓這個身體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都是我們的身心不會安然,造就一切的矛盾。
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是以觀照的力量,從這個聞思修直入,徹證這個五蘊皆是我們的幻相,所以五蘊皆空,五蘊皆是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都是我們的空相,這個就是迷故!才被這個五蘊的驅使,悟呢!五蘊即是我們的空相,迷呢!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悟呢!就是我們的空相中,萬有是我們的空照。
所以了解這個五蘊就是我們的思想,我們若想要做壞也是我們想的,要殺人也我們想的,要做善也我們想的,所以萬法都唯我們的心,這個心的空念一切造業,你若能夠回光反照都是我們的空相,空相,相就是我們想,想就是相,這個迷呢!一念起,喔!我剛才哪裡有一個東西多美,喔!那若是我的,那就是空相,看什麼東西,看到杯子就顯杯子,看到飛機顯飛機,看一切顯一切,你的思想就是你的顛倒夢想執著,迷執這個外塵,依然也是我們的空相,空就是我們的想,想那個相,有照無物叫做空相。
所以迷也是我們的空相,悟也是我們的空相,迷呢!是妄亂的思想對外執取造業;悟呢!五蘊皆是我們的迷執,我們的空相中,所以能夠徹照這個五蘊皆是空相,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這個就是觀照起用,了解這個思想不端正。
所以這個五蘊迷故!才有這個夢想執著,你若觀照,回光反照,審察本來面目就是空照無物!這個就是我們的觀照起用,所以不會被這個一切的外緣,來將我們干隔阻礙。
所以有這個障礙,都是我們的迷故!對外取著,要達取到我的目的,非達我的目的不可,這樣就是障礙,就能怎樣、所要怎樣,這個就是我們的障礙,本來呢!你若能夠回光反照,明明了了,親證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明照那個實相,所以用這個觀照,理論圓徹,所以才能夠達取到這個真實的自在,倘没理論圓徹的話,不能觀照自在,所以有這個理論能夠圓通一切,所以有這些道理呢!才能夠善解一切,了解一切,所以叫做觀照自在,觀照就是我們的審察真實,理論圓徹,這樣得到大自在。
現在我們來譬喻這個演講家,當場要演講的時候,對這個語言方面倘没了達,講話不會純熟,所以你若不時在演講的人呢!這個語言會流暢,演講呢!會自在,所以事事一切圓徹,能夠發揮這些一切的理論,所以叫做演講自在,所以就是說能夠得到這個圓善圓美的理論,就是觀察自在,審察自在,這樣叫做觀自在。
譬如說,不曾演講的人呢!我們在這個未講以前呢!想得很妥當,喔!想得每樣都很好,不過上到臺上呢!不曾講過,前面講,後面忘,而顛顛倒倒,所以這個講話不能純熟,所以還没講,身體就顫慄發抖,心就一直害怕起來,所以不自然,全身體好像在做乩童般顫抖,所以這個語言上呢!講得前面要講,後面拿不出來,所以自己就錯亂,這樣呢!事事就障礙,所以這樣就是不自在的功夫。
這種就是說,實教菩薩能夠觀察,審察真實,這就是觀自在菩薩,你若演講不能圓徹,就像權教菩薩理論不能圓通,所以不能辯才無礙,稍被人一問,就講不出所以然來,所以這個也可以說權教菩薩的功夫呢!不夠那個價值,前面一問,後面問就顛倒了。
至於有觀自在的菩薩呢!這個圓徹一切,理論圓徹,任憑你問,都不會顛倒,所以這都是要修證的功夫,所以倘無這個觀照的功夫的話,不能達取到這個甚深的造詣,不能達取到這個真實的意義,所以這位觀自在菩薩,就是他了達一切,宇宙人生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事事能夠無礙,理事圓徹。
權教菩薩就是不夠親證到那裡,所以這個修證的功夫呢!根本稱不上自在二字,所以自在就是有這個三根普被,理論圓徹,能夠意根,這個意能夠鑑機,口輪能夠對機說法,所以有這個功夫才是叫做自在所以權教菩薩不夠那個功夫,不能鑑機,不能三根普被,這樣就不能自在,所以不能達取到那個真實的目的。
再來!第三作用自在,所以這個觀自在菩薩,他就是修行能夠徹證這個理體,圓證事實叫做甚深,行深般若,所以親證這個法身,這個法身是本有的,本來就是俱足的,所以能夠從體起用一切,這個神通的變化一切都自在,所以能夠隨緣赴感,所以這個一切分化自在,一切應什麼身得度,他就化什麼身,所以應化自在,所以意能鑑機,這是觀察自在,口輪能說法,應用自在,所以有這個三輪體用,所以這個自性常在,永遠不變,所以由這個觀照起用,證實深入這個般若妙慧,所以顯用這個實相般若,能夠化用真如理體,這個就是實相顯真如,真如才能夠顯理體,所以對外事理圓通,理論圓徹,這樣叫做作用自在。
所以我們的自性呢!萬古不變,無始就是永遠都是明照,所以歷劫常在,我們的本來面目没一個開始,也没一個終止,永遠都常在,所以要永遠常在的話,其實你倘没對這個理論圓徹,審察真實,般若的妙慧倘没出來的話,没有辦法找到本來面目,所以你若能夠了解這個本來面目,找到真實我們的本來面目的話,永遠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所以這個五蘊幻妄的這個假呢!就是不實,是我們的妄想作用,能夠回光反照,審察本來面目,這個真如自性,這個就是我們的顯用,就是以三觀顯妙用,能夠回光反照,審察本來面目,這個何嘗不是很自在呢!
所以菩薩就是修習這個微妙甚深的般若,親證這個自然的理體,我們的本來的自性通達,所以這個甚深微妙的般若,就是我們的親證本來面目,顯用我們本來的本俱性德,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理體。
所以佛法無量義,法界自性通,自性若通達,一切就圓融,真實這個就是成大覺者,所以就是覺悟的人可以說叫做覺者,所以觀自在菩薩的稱呼呢!就是這個妙智慧,所以這個妙就是讓你講不到,妙!這個妙的智慧呢!就是我們的觀照,審察真實,朗朗我們的明照,宇宙這個自性了了達達,這個就是我們的妙,所以就是迷故!謂之凡夫,你若徹證本來面目,哪還有這個五蘊可講呢?所以菩薩就是修習這個甚深的般若,親證到自性,有這個理體上,能夠圓論一切,這樣來成自在。
這個自在就是覺,覺悟一切,圓通一切,所以這個自在就是我們的觀察顯示我們這個一切理論圓徹,親證我們的本來面目,對外能夠啟示一切,安立這個理論圓徹,所以這種叫做自在的菩薩,所以由這個般若的妙慧,所以倘無這個觀不能起慧,般若就是由觀而起慧,以慧成立妙用一切,這樣謂之般若。
所以總而言之,自在的道理呢!就是我們本俱的性德,倘無這個觀照起用,不能了達這個真實,而要了解這個真實,得要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能夠安立,這樣才能夠成自在,所以這個自在就是我們的智慧,就是因,這個因就是我們的審察自利,了因滅果,所以這是自利的作用,倘没去自利的話,不能夠起作用。
所以要了解倘没這個理論的圓徹,不能度生自在,所以菩薩就是屬悲與智,悲就是他的悲願,就是聖德,所以有這個悲願對外去利他,才有這個果證,倘没利他不能果證這個常樂我淨,所以自利要利他,若自利没利他的話,不能親證這個真實的常樂我淨這些果證,那麼這樣呢!就須安立這個智慧,般若的妙慧能夠有這個悲願的心,有這個聖德,對外能夠啟示眾生,開導眾生,有這些聖德,所以才能夠叫做悲智圓融,才圓通一切的果證,倘没親證這個真實,不能夠通徹一切。
所以首先得親證到我們的自性,了悟我們的自性,安立我們的自性,所以這個性體永遠不生不滅,常住自在,所以一切能夠用這個觀智作用,修習這個觀照起用,所以才能夠圓證理體,這個理體能夠出假度生,這個才是真實自利利他的作用,所以你若能夠到這個境界,永遠自性常在,所以後面有這個慈悲度生的心腸呢!所以去化度眾生無礙,這樣安立自在。
因此以上所說的這些就是觀自在這三字,這叫做別名,後面呢!這個通名就是這個菩薩,所以觀自在的意思就是別名,現在來說這個通名,這個菩薩這樣。
@本文: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云菩提薩。 六一頁 10行
..........,這才配稱菩薩的資格。 六二頁 03行
我們現在菩薩二字呢!就是梵語,因為應當呢!得要稱做菩提薩埵,因為我們中國呢!都愛簡略,所以從這個二字下去講,菩提用這字菩字,薩埵用這字薩字,所以才叫做菩薩,應當來講呢!得要菩提薩埵這四字,才是真正這樣。
但是呢!這個菩薩的稱呼就是說,菩提就是正覺,薩埵就是有情,合起來講就是覺有情,這個薩埵古時就是叫做眾生,因為這個眾生,講起來較矛盾,眾生就是說眾緣而生,萬物一切都是眾緣而生,你即使茶杯、茶罐、桌子,都是眾緣而生,況且這個植物也是眾緣而生,所以感覺上,講起來呢!較不圓融,所以現在我們改叫做有情。
有情來講呢!就是說有感情,所以怎麼叫做有感情呢?就是說蠢動含靈皆有感情,無論畜生、蟲,會活動的東西就是有情,你不可說蟲就無情呢!蟲要嫁一個配偶,依然得要選擇,無論什麼畜生,要有一個感情,才能夠成立,所以用這個覺有情呢!較有確切這樣,所以這個有知覺的、有精神活動的、會活動的東西就是有情,是活的東西就是有情,所以這個石頭、樹木與這個物質,這個是無情物,無情物也是眾緣而生,所以才用這個有情二字,較妥當這樣。
所以有情就是有一個愛情,有受感情,不光是我們人,一切動物就都是有感情,若是活的、有生命就是都有感情,所以才叫做覺有情。
所以覺呢!覺就是悟者,有覺悟的人,有覺悟的人,所以為什麼會覺悟呢?就是有這個佛的道理,求佛的化度,對我們感化,我們有理論圓徹,所以上求佛道是我們的自覺,下化眾生就是利他有情的精神,所以自覺覺他,這個就是菩薩。
所以菩提就是佛果,菩提就是上求,薩埵是下化有情,所以菩提就是我們所求的這個果證自利,能夠圓徹理論,所求的理論圓徹有這個果證,須要薩埵利他的精神,所以倘無利他的精神就不能生出這個果證,所以菩薩就是自利利他,菩提就是自覺,薩埵就是覺他,所以才叫做菩薩這樣。
所以要做菩薩的話,得要有基本條件,什麼條件呢?要有上求下化,有這種的精神,才能夠成就,所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上求佛道會起智安樂自用,倘没追求佛道,不能成這個理智圓徹,所以上求佛道就是我們的自利的智慧,這個對理性方面來講的,下化眾生就是造福人群,這個就是我們的福德,培養我們的聖德,所以這個聖德就是我們平常時的修養,來修持這個智慧,才能夠圓融我們的自利,倘没修習這個智慧來圓融我們的自利的話,不能顯用這個的聖德利他。
所以這個自利的精神叫做慧,所以屬智慧,這是自利,利他謂之悲,這個利他的精神就是我們的慈悲心,慈呢!是平等周遍;悲呢!就是平等,眾生就是我們的苦,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悲願要度,所以這個悲與智倘没圓融的話,不能成立。
所以這個慧是我們自利的智慧自己,悲是利他的精神,謂之屬事,對外理用,所以這個上求佛道的精神,所以得要覺悟,有下化的理體去度生,倘没這種的責任的話,學佛没有辦法,為了利他的精神才來求證事實,求這個理論圓徹,才能夠下化眾生。
所以我們要學呢!要追求真實,倘没悲智圓融的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要學的話,得要俱足這個慈悲與智慧,所以悲智若圓融,自利能夠兼利他,才能夠稱叫做菩薩的精神,倘没這種的話,不夠資格做菩薩。
@本文:詳細來說:當約三義:一、......。 六二頁 03行
................丁初明能觀人竟。 六三頁 02行
所以詳細再來講。
(第11卷完)
---第12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