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11講---


《卷12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六二頁 03行─→六四頁 14行】
[mp3-12A]
自利就是我們的自覺,所以菩薩就是為了這個經文,來啟開我們的迷執,把我們的一切的幻化不實能夠解開,覺悟了我們的本來面目,認識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就是說自覺。

悟後就是要有情,有情呢!就是平等,無始以來我們這些塵沙惑,面面都是冤家,面面都是有感情,所以呢!一般都是迷茫執著,這個情執造業,所以我們有情呢!就是依然了解一切的迷茫執著,以前的痴迷感情呢!這些呢!證實我們通達了悟後,要去修證、去度他,所以倘没利他的精神的話,這樣不能成就,所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能夠成就。

所以你若能夠對這個有情去利他,這樣叫做分證的菩薩,分證如來,所以菩薩呢!有利他的精神就是分證如來,所以自覺的理論圓徹,所以倘没利他的話,不能夠成就。

所以因為菩薩呢!對這個情還有微細的情執未亡,所以才叫做菩薩,所以菩薩還有這個情執,還有微細惑,這個就是我們的塵沙迷茫,無始以來的,我們脫還未了,所以還有這個微細的情感,所以眾生没度盡,不能成佛。

所以就是能夠了解這個理論圓徹,所以這個精進度化就是分證,這個微細的惑,微細的感情,一直微細,一直微細,變少,直到等覺菩薩,所以到等覺菩薩呢!還有一品的無明還未滅,一品無明未斷就是說,這個覺悟後尚且還有這個微細的情惑,情還是執住,所以叫做情惑,惑就是我們的業没度盡的話,所以不能夠完成佛果,所以等覺菩薩呢!授記後得再來一生的補處,才能夠做佛。

所以這字覺字,就是指這個菩薩自覺,有情就是指菩薩自己,這個有情就是菩薩還有感覺,這個感情還未盡這樣。

所以有這個感情,第二才得要利他,利他就是說覺他,因為迷故!我們的理論能夠開悟了達,用我們的理論圓徹再來利他,所以使得他能夠覺悟,就是覺他,所以菩薩不是自己覺悟後就圓滿了,不是這樣,所以自己開悟後、自覺後得要覺他,倘没起這個大悲心,所以不能成就佛的境界。

所以起這個大悲心來啟化眾生,所以因為有情故,眾生在生死苦海的當中呢!所以没救的話,心常不安,所以自利得要利他,所以菩薩就是有情故!有這個情感上,可比說我們一個小孩看他跌倒,自己的兒子跌倒,我們難道眼睜睜在那裡看,趕緊得要去將他牽起來,所以就是覺有情。

所以這個菩薩呢!就是說大悲心故!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苦,所以把這個生死苦海當中的這些眾生倘没度的話,他不願做佛,所以就是覺有情,煩惱即菩提,煩惱眾生不會成佛,煩惱這群的眾生迷昧執著,所以就是有情,倘没同歸覺道,没同行的話,捨不得放,可憐啦!

所以倘没去度他的話,哪能夠得到真實的解脫?所以我們自己了達就是說證涅槃,涅而不生,槃而不滅,親證涅槃,不過倘没解悟利他,這樣没有辦法,所以用這個慈悲心的流露來啟化眾生,能同歸覺道,所以這個就是同得解脫,所以眾生倘没成佛,菩薩依然不敢成佛,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這個儒家所講的,以斯道覺斯民,所以我們了悟這個道理,有需要覺悟一切的人民,這個意思,所以才叫做覺有情,這個意思。

這個覺不光是我們自覺,指覺他的精神,所以覺就是指覺他的精神,就是有情故,悲願的眾生,倘没度不可,所以有這個悲願要去度眾生所以就是有情故,所以自覺覺他,這個意思。

第三,自他兼利 自覺是利益自己,覺他來利他,所以自覺覺他,才能夠自利,利他就是自利。

為什麼菩薩得要萬行六度呢?就是希望要做佛,而希望要成佛的話,你没覺他的精神要怎麼圓滿這個佛道?所以菩薩就是萬行六度,所以六度我們之前有講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叫做六度,所以希望要成佛的話,你倘没萬行六度,廣結因緣,啟化眾生,要怎麼做菩薩?所以菩薩就是因為有這個有情,所以自覺得再利他的精神,才能夠成佛道,有情就是一切的眾生,有情包括蠢動含靈,都是有情。

所以要做菩薩,要成佛道的話,得要三阿僧祇劫才能夠成立,菩薩道難行,所以時時得要遊戲人間,來度化眾生,才能夠成佛道,而這樣的話,要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是多久呢?普通是譬喻一塊大石,而仙人一百年下來用這個袖子搧一下,搧到那塊石頭這樣都消失,讓你袖子搧一下,看能起幾粒沙?若用我們這個現實來講的話,我們這個台南市內都做這個造大城來,造大城起來,所以這個台南市內,這個城內呢!整個堆放穀子,堆到尖起來,一百年來拿一粒,這樣看多久?所以三阿僧祇劫呢!是印度話,譯我們這邊叫做無央數,没法算,無央數。

所以時時得來遊戲人間,來度化眾生,這樣就是菩薩本俱的性德,所以才能夠成佛道,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能夠成就,所以自他兼利,就是說你没利益別人,自己不能成就,這是怎麼講呢?無始以來面面都是有一個感情,有一個因緣,所以我們有欠人的話,没還人絕對不行,所以利他的精神,他若能夠啟開這個迷執,能夠成就,這樣我們就是没欠他。

所以把我們一切,一切這個因緣能夠解消,這樣就是利他,一個一個若都没去度盡的話,不能成就,所以無始以來,我們的感情呢!像土微沙,每一個人就都有。

所以四果羅漢就是說,三界如火宅,眾生都是冤家,所以都有因緣在啊!都有欠人,而有欠人,你要怎麼還人?你若要用感情還他的,就又墮落,所以得要用法來利他,所以能夠對他,度他成就,我們這點感情就散去,所以無始劫以來,這些塵沙惑,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是有情,所以倘没去度化的話,不能成就佛果,所以得有需要上求下化,倘無這種的志氣,不能成就。

所以我們這部心經呢!就是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就是智,倘無智慧的作用,不能了解本來的這個迷執,被這個五蘊的驅使,所以我們有般若的妙照,所以會起作用,了解這個五蘊都是我們的空照,無所得,所以五蘊皆空,五蘊都是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空就是破我們的迷,顯我們的真,被這個五蘊驅使造業,這個因緣難脫,了解五蘊皆是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都是我們的空相,能夠轉念就是我們的智用,所以這個就是智的作用∼自利。

度一切苦厄,就是悲願利他的精神,所以內有智,外有那悲願利他的精神,所以能夠起大用,這樣叫做菩薩。

所以悲智並運,所以倘無悲智並運的話,不能成就,所以菩薩就是這種的精神,悲智圓融,自覺覺他,自覺就是智,有情就是利他的精神,就是慈悲,所以覺有情就是悲智圓融一種的表示。

所以蘊空無我,五蘊就是我們的空相,無我就是這個假,這個不是我,這個身體是我們的對待冤家主,我們就是被這個身體才會迷執這個外塵,有這個我的驅使,每一項要達取到我的目的,所以這個我執,所以就是我們的弊端,害我們自己,侮弄我們自己,有這個我才會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個就是可憐了。

無我就是身心分開,這個不是我,所以這個假呢!是我們的使用,這個體是我們利用的,倘没這個體不能去修行,所以利用這個體來修持,利用這個身體才能夠去自利,而這個自利,所以能夠利他大悲的精神,救度眾生,所以教化眾生,倘無利他的精神不能離開一切的矛盾,眾生不能離開矛盾,這樣的話,我們依然不會成就,使得眾生能夠離開這個迷執,五蘊能夠端正思想,能夠去自利,而能夠使得他去利他,我們若度一個,一個能夠去度十個,完全依然是屬我們的。

所以修行倘無自利利他精神的話,所以不夠那個大悲的精神呢!不能成就稱作菩薩,菩薩就是這樣的稱呼,自利利他,所以這個就是菩薩的精神,所以叫做無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無我就是無所得,利用這個假的這個身體,有這個大悲心來啟化的作用,而這個要啟化的作用得要自利才能夠利他,自覺才能夠覺他,所以自覺覺他,這叫做菩薩大悲的精神,這樣能夠自利利他的精神這樣才是,利他就是我們利益自己,他倘没成就我們就永遠得要度,所以利他的精神就是自利。

我們現在這個觀自在菩薩合起來講,所以這位聖者就是有到這個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能夠辨別,審察這個諸法實相的理體,才能夠得到安然大自在,所以不會被這個外境所轉,有能觀之智,這個利他就是心能轉境,不會被境轉,又能夠利他的精神救化眾生,辯才無礙,理論圓徹,俱足自覺覺他的這個精神,自利利他這種,徹證這個親證這個自在安樂,無罣礙,得到大自在的菩薩,這個精神。

所以這位觀自在菩薩就是這樣來成立這樣,所以就是說有這個能觀之智,所以能觀的精神,所觀的境界能夠安立自在,所以叫做觀自在,自利利他,才叫做菩薩這樣。

@本文:丁二:明所修行................。 六三頁 03行
    ..........,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 六四頁 09行


我們現在下文呢!叫做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所以這要分上下,通上,通上是圓證這個功夫,指這個自利,功行很深,不是行淺,所以這個就是說自利能夠徹證徹悟,圓徹一切,宇宙人生萬徹,這樣叫做行深,不是行淺,通下呢!能夠深妙的般若的智慧,去啟化眾生,排解一切,能夠圓徹理論,這個叫做實相般若,這個就是說行深般若。

現在我們來用這個行深來分釋,行呢!是三觀妙行的這個觀行,所以有這個觀行的功力,才能夠修證真實,所以這個修持一切通達,所以這個功行就是我們的修,修就是修集一切的理論圓徹,真實能夠親證本來面目,所以修集這個圓徹的理論,親證到自利,叫做修,行呢!是利他的方面,行呢!是行這個六度,廣度萬緣,這個謂之行。

所以這個行呢!有小乘與大乘,小乘呢!修這個四諦十二因緣,求證羅漢佛果,羅漢果我們印度叫做辟支佛,所以這是小乘,辟支呢!就是緣,弗就是覺,叫做緣覺,譯我們這邊叫做緣覺,所以用這個因緣覺悟,所以把這個十二因緣能夠解脫生死而覺悟者,這叫做小乘行。

這個大乘的行呢!大乘就是廣修萬行六度,所以這個六度萬行呢!就是普化眾生,求證佛果一種的功夫,能夠普度眾生,這叫做大乘行。再來有這個漸次行,漸次呢!就是依這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以及到這個等覺、妙覺,次第去修習,這樣叫做漸次行我們這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呢!這個去看這個佛學字典,裡面就講得很詳細,我現在對這裡講下去,今晚就不能再講了,所以自己去看就有,所以對這個一直親證到妙覺,這樣叫做漸次行,也可以說遍成行。

圓頓行,所以依這個圓教法門,能夠去隨地一切通達,隨時能夠通達,所以用這個修持的一種圓頓通達,這叫做圓教法門,所謂頓修一入成就,所以一切,一切的圓行能夠通達,所以名叫做頓成行,所以達到這個境界,叫做行深般若,屬於這邊這部分能夠圓徹究竟,這個就是圓頓行,這樣就是行深般若。
[mp3-12B]
我們這個深,就是對淺 (B面 ) …… 所以一種的功行的表示,修行造詣的功力,所以我們的根若深,就能夠圓頓,像六祖呢!光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就圓徹一切,隨即了悟通達,所以就是頓行,一頓超越,這個就是覺人,這就是深證這個佛果的人,這個就是倒駕慈航,這種呢!是很少,超越,這個就是人空般若,也能夠共般若,圓頓呢!是我們的頓徹一切,這個是果人才能夠超越。

而若對這個淺來講的話,修持這個四諦十二因緣,這樣一直深入,這個就是共般若,所以這個共般若能夠破我們的我執,破我們我執呢!不過這個法執未破,但見本來的這個空,了解這個空義,所以入空没出假,所以見於空,不見不空,就是說對這個空深入,了解空,没出假度生,這叫做緣覺,所以這是一種的聲聞來深入,而徹證這個十二因緣,了悟這個本來面目,解脫生死,這叫做緣覺。

聲聞的深入就是說,了解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就是能夠離苦得樂,這叫做聲聞境,所以這種叫做生滅四諦,還有生滅,能夠解悟十二因緣,能夠圓徹理論,理論圓徹,能夠自利,解開這個生死,解開我們的無明執著,這個就是緣覺到權教菩薩所共修的,緣覺與權教共修就是這個四諦的理論,這叫做共般若,這種的修行呢!叫做行淺。

若修證法空般若的話,這個就是不共,不共般若就是一切法,了解一切都是我們的空相,用這個智慧能夠去妙照,這個就是不共,所以不共的般若呢!是能夠圓證這個事實,破這個我執法執,這個空,空就是破迷顯真,不但了解這個實相般若,而且不但不空,這個見不空的道理就是至空,至空呢!就是空空,空呢!又再空,這個理論是很深。

所以見不空,就是說一切,你說空嘛!我們的明照,所以不空就是我們的理論圓徹,妙照圓通,空呢!就是了解這個真空妙有,外緣都是我們的真空的境界,外是真空妙有,內是真空實相,這樣叫做空空,外也空,內也空。

所以這個的修性呢!就是我們的觀空不空,觀假不著假,所以中諦理論能夠圓徹,所以這三種能夠修證真實,因此以這個假不著假,觀空不著空,所以理體能夠圓證真實,所以即色即空,所以這個空與色,後面會講很清楚。

所以這個色空就是三觀的次第,從這個三觀我們來一心,攝心一處,觀這個外境就是假,內就是我們的空相,出假就是理論圓徹,所以用這個一心三觀,所以了解一切都是我們的真空實相,審察這個一切,能夠回光反照,審察真實,理論圓徹,這個就是真空實相。

所以用這個三觀的妙用呢!親證我們本來面目,這個就是實相,所以用這個對外的差別去審察真實,修這個空觀,得要了解這個假觀,要怎麼來觀?對外觀假,對內觀空,這個修這個內就是空觀,對外審察真實,都是緣生緣滅,這個就是假觀,用這樣去親證理用,叫做中觀,所以用這個叫做三觀妙用,審察真實,能夠親證本來面目,能夠宇宙人生萬徹,這個的修持叫做行深。

菩薩就是到圓證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諦理,境智一如,所以一境三諦就是理論圓徹,一境就是這個萬有,對外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們的空照無物,審察真實,理論圓徹,所以一境三諦理∼空假中,就是一境三諦,境智一如,境∼外的事體,就是我們的智慧差別,能夠圓徹一切,能所雙亡,把這個執持這個外境,能怎麼、所要怎麼,這個就是能所,就是無這些執著,頓悟一切,親證這個實相。

這個就是我們的觀照般若,審察真實,一心三觀,能夠親證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這個就是我們真心的理體,所以徹證這個本來面目,能夠現前受用,所以這個叫做親證這個行深般若,能夠事事無礙,理事圓徹,所以有這個叫做般若,所以般若呢!我們之前有講,有三種,有文字般若、有這個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個道理。

所以用這個妙照對事來審察,這個就是觀照般若,有這個觀照起用,所以這叫做修證自利,有這個中觀妙用,中就是理論圓徹,行使這個理論,對外去度眾生,這個就是行,修集圓證這個本來面目,去行使理論圓徹,啟化眾生,這樣就是悲智圓融叫做實相般若,所以親證到這個境界,才能夠真實圓徹。

這個,有這個觀照起用,才能夠成實相,這個就是依文字起觀照,才能夠成立這個實相般若這樣,所以用文字起觀照成實相,這就是行淺,至於行深呢!用這個文字,所以起觀照,審察這個五蘊,能夠了徹這個五蘊皆是我們的身心對外取著。

所以二乘就是執持這個五蘊能夠去了徹,所以把我們的身心能夠安然,這是行淺的般若,行深就是大乘,轉五蘊成三德,這是行深,把這個五蘊要怎麼來轉來成三德呢?所以把這個五蘊轉四智,四智才能夠成三德。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轉這個五蘊的受,這個受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對外六塵接受,所以能夠三止,不起用,這個呢!就是把這個受轉來成所作智,這個想,受想行識,轉這四種,轉受成成所作智就是三止。

這個想,想就是我們的思想,把我們這個念頭能夠成立這個三觀妙用,審察真實,所以這是觀照起用,這個,把這個念頭能夠轉來智用,這個叫做妙觀察智,把我們第六意識的念頭轉來妙觀察,審察真實,這叫做妙觀察智。

把這個行的第七識,身心會轉來平等,所以平等就是平等性智,能夠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苦,就是我們的平等理用圓徹,啟化眾生,這是行深所行的般若智,智用度化眾生,平等啟化,這第七識轉來平等性智。

第八識轉來大圓鏡智,所以你若行深,實際圓證真實,啟化眾生,利他的精神,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實證這個圓智,叫做大圓鏡智。

所以有這四種,所以轉這個四智成三德,三德呢!就是說,這個成立這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圓滿,三德就是說有這個般若德,才有這個解脫德,有這個解脫德才能夠證到這個實際的這個般若德,般若德叫做,有這個般若德才有這個解脫德,才有這個叫做法身德,這三德,所以就是一切智成立這個圓論道種智,才能夠成立這個一切種智,所以就是三智圓成,才能夠成就。

所以上面所說的一切的三觀妙用,就是能觀之智屬因,般若就能夠三智俱足,圓證事實,這個果證,這個就是說修空觀,親證這個一切種智,斷這個見思惑,這個空觀斷證這個見思,假觀能夠成立這個成住壞滅,了解這個緣生緣滅,證到這個種種的理論圓徹,所以這個理論若圓徹,斷我們這個塵沙煩惱,倘無這個中觀來親證這個一切種種的理論,没這種的智慧的話,要怎麼能夠斷這個無明煩惱呢?所以得有圓證這個三觀,一切的種種的理論,能夠圓徹實行這個般若,能夠圓證這個三智,才能夠親證這個行深般若。

所以倘没這個次第深入,就是有這個真實,圓證到這個真實,才能夠叫做行深,所以用這個三諦的理論親證,斷這個見思惑,能夠通斷滅這個分段生死,親證到這個無餘涅槃。

所以就是說,把我們這個五蘊能夠了解這個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這個就是我們的煩惱惑,所以把這個十二因緣能夠離這個生死,斷滅這個分段生死,不用來生,不用來死,能夠深入這個涅槃,這個這樣就是有餘的涅槃,一種的行淺,所以行淺的波羅密雖是依然親證到這個生死,了解這個生死,這叫做有餘的涅槃。

所以這個還不能到親證這個本來面目,宇宙人生萬徹,所以這是一種行淺的波羅密,雖是說登彼岸是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已,所以這一種的涅槃,這是小乘的涅槃。

大乘的涅槃呢!是菩薩不共般若是一心三觀,圓證三智,斷這個無明煩惱,有到究竟涅槃,這個是行深的般若。

@本文:時指菩薩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 六四頁 10行
    ................丁二明所修行竟。 六五頁 03行


波羅密多時,波羅密多,現在我們對這個「時」,這個時是什麼時候的時呢?要了解這個真實。

他就是行深,了徹一切,因為甚深般若那個功夫,那個成就那當時。

也可以說,由這個文字起觀照,依這個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到實相般若那當時,實相就是究竟通達宇宙人生萬徹那個時。

也可以說,寂照不二,這個觀是以審察真實,所以觀自在呢!這個觀能夠通了徹一切,圓明一切,通達自在無礙那當時。

也可以說萬緣俱寂,也可以說宇宙人生萬徹,是寂照無礙,寂寂照照所以無證無得那個時,無證是怎麼叫做無證呢?本來就俱足,本俱的性德,哪裡得再親證什麼呢?一切就俱足了,哪裡有所得呢?所以無得無證那當時。

也可以說能所雙亡,能所就是說這個思考中,能要怎麼、所要怎麼,這個就是還不到究竟的時候,凡夫就是能要怎麼、所要怎麼,聖者雖是說能觀之智、所觀之境,這個還不夠資格得以親證到這個般若,真實實證的般若。

因為這個當時呢!明照,寂照無礙,寂寂照照,哪有「」能要怎麼、所要怎麼呢?這個是究竟,所以同時就是究竟,境智不分,對這個外的境與我們的智攝歸一心,攝歸本來面目明照寂照而已。

現在此時講的是都究竟義,不是普通的時,是究竟那當時,所以實相般若現前之時,同時寂寂照照,都無礙自在那當時。

所以我們大般若經有云:「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現在我們要了解到,這些諸菩薩摩訶薩就是說這些大菩薩,摩訶就是大,大覺者,菩薩就是覺有情,可以說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就是等覺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到究竟呢!那時候都無這個分別,為什麼呢?甚深的般若波羅密多,無分別故!就是說你既究竟安立那個本俱的性德,寂照無礙,哪裡有分別呢?無分無別,所以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

所以這個觀自在菩薩就是修成這個甚深究竟宇宙人生萬徹,這樣才可謂說,無處不是,到處就是般若妙慧成立,到處就是安立他的明照、他的妙照,所以到處就是般若,没有一時刻不是般若,時時就是明照徹照一切,那個,没到那個究竟,自己不能冷暖自知,但是修行的人呢!倘没去真實。
(第12卷完)

---
第1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