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53講---

《卷54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三二頁 03行─→一三三頁 06行】
【承上起下】
[mp3-54A]
生氣就是瞋,這個瞋就是生氣,那個怒性,怒火衝天,喔!這個罵我們他的瞋火就是要引到我們的心,引我們的心,這個念頭若起,一念說佔我便宜,喔!你橫逆罵我,這樣我們的瞋火就被引到了,就燃了。

所以我們,有這個了解自己,要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非,因為罵我們的人就是瞋火在燃,他就是很可憐,為什麼他會這麼可憐?要審察自己是怎麼他會罵我們?怎不罵別人?就是我們有對他不對,所以這個罵我們我們要有智照,有智慧去明察,這個人若狂顛瘋亂的話,我們理他也不對這個人若心理變態,無事要惹事,要來惹我們的事情,這種心理變態的人,流氓無賴,我們就走避,向其賠個失禮就該溜之大吉。

倘若平常的人,不會胡亂罵我們,就是我們對他不好,我們有不對,我們没了解我們有不對,他才會罵我們,他的不甘心就是在心裡洶湧,没有辦法壓得住,所以罵出來就已經激怒,而激怒就是瞋火,罵出來就是要引你的火燃燒了,所以你若了解到,我們有對人不好,人家才會罵我們,我們自己有不對啊,他的苦憐呢,他的瞋火在燃就是我們害的,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引到了

所以對我們內在理論要圓徹,有理性,可別讓這個,受這個瞋火來引,而來燃,所以遇火不燒,不光是遇火不燒呢!還要度他,我們的火不燃,就使對方的火熄滅,所以自利得要利他,得要低聲下氣來向他賠不是,你究竟我們不理他,任憑他罵,這樣我們不會被燒到是没錯,這樣不是完結,不是真實的解開。

所以這個迷呢!要解開這個迷,我們是怎麼對他不對,所以若要度他,讓他離開這個苦惱的話,要用這個低聲下氣,他罵我們,我們就反而向他賠不是,為什麼我對你壞而我不知道?所以我們若一句「失禮!怪罪不知道怎麼對你不對」,他的瞋火就小下去,就像大水淋下去,火就熄了,他就說:「那你就怎樣怎樣」,「喔!這樣很不好意思」,所以向其賠一個失禮對不起有損失什麼?没損失什麼,没損失不打緊,可以了冤釋結,後日没有這個禍根,後面依然是好朋友。

你若只是說,嗯!我就知道他的瞋火在燃,我没讓他點燒著就好了,這樣的話,還是有一天,有一天我們倘不去惹到,他就要惹你了,而我們若這個因來消滅,同時來向其賠不是,一句不對,他就馬上歡喜,你若跟他對罵後,才要賠不是就不好說了。

所以同時呢!我們能夠低聲下氣去度他離苦,後面呢!能夠解因無果,所以菩薩畏因,凡夫怕果,所以我們就了解這個因,滅因就無果,我們若向其賠不是,他歡喜的話,以外都没不對了,所以同時呢!會化解這個冤結,能夠解冤釋結。

所以我們學佛得要有智慧去判別,所以這個妙相偈,有種種的理論,遇火不燒,遇水不漂,遇這個枷鎖,遇到黑風毒雨、羅剎鬼國,這個一切的理論,都是三圓解,譬如說,念彼觀音力,叫做杻械枷鎖呢!能斷開,為什麼叫做杻械枷鎖呢?就是說我們若有妻子的話,有這個腳鐐,而有孩子就有手銬,這個腳鐐手銬呢!我們要有這個觀察的力量,來審察要怎麼解開這個腳鐐手銬呢?得要這個家和,圓和這個事,若没圓和這個事的話,不能解開我們的這個枷鎖。

譬如說對事來解呢!我們若實在善行的人,念起觀音力,我們若遇到這個冤枉事,警察來將我們扣留,而自然我們若念起觀音力,有虔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尋聲救苦,會來將我們解圍,解圍這個真實,我們的冤枉,這樣自然這個枷鎖,自然就解開,這個是對事解。

對理解就是說,妻兒就是腳鐐與手銬,而這個腳鐐手銬我們既帶到了,要怎麼解開呢?得要圓和這個家庭,而來我們有一個入這個經典來研究,有這個智慧,能夠妙觀察,審察真實,能夠使得這個理性圓徹來度脫這個妻兒,我們若有理性的話,家庭呷圓和,自然就能夠同修,所以有同修的話,我們自度也能夠度他,這個就是要圓和這個事實,杻械枷鎖就是用這樣卸除。

所以要三圓解,像說遇黑風毒雨,所以你有的一種叫做,要去得寶的人,當在這個船中,遇這個黑風毒雨,掃到羅剎鬼國,這個就是說,黑就是無明,這個無明的貪瞋癡造三惡道,這個是理性。

對事解呢!就是說我們若坐船在危險的當中,念觀世音菩薩,虔誠來念的話,能夠救全船,把這個風湧以及這些一切羅剎,都不能傷我們,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到,對事來講,這個黑風毒雨可比說這個無明,貪瞋癡造業,這個呢!是我們的迷執自己,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對事來講呢!我們若犯風,能夠通虔誠念觀世音菩薩,能解開這些風雨,使得我們這個船能夠安然無事。

因為我們學佛受這個貪瞋癡迷執呢!所以這個無明的念頭,一念若起,萬惡生,所以能夠觀察我們這個無明煩惱,都是由這個貪瞋癡來成立,我們若能夠解開這個貪瞋癡,無明自然斷,我們自利的當中,我們不會去造惡業,不會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些,對外没去造惡,没去害人,對內自己能夠自利,所以這個貪瞋癡若捨,自利兼利他,少做一些罪惡,少殺人,也減去一切的罪業,這都是我們的迷失自己,侮弄自己。

譬如說,羅剎鬼國,可以說我們若遇到賊要殺我們,我們若念觀音力,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使得我們能夠跑開,脫離這個賊的手中,觀世音菩薩能夠將我們掩護,能夠將我們掩護,讓我們不會被追到,不會被殺到,這個對事解。

對理來解呢!我們學佛的人呢!能夠怖魔,邪魔惡道呢!我們有這個智慧能夠明察對方的惡孽,我們能夠觀察他的惡行,能夠以聖德來欽服,用這個聖德,惡以善來對待,所以有那個惡鬼,我們若有聖德,他看到我們會尊重、會禮拜,所以我們學佛就是怖魔。

所以這個普門品呢!要三圓解,所以觀世音菩薩呢!就依這個無所得,而用這個三輪體用去啟化眾生,所以他心無罣礙,無牽罣,所以就是安立自在,有自主義才能夠安立這個自在,自在無礙的話,才能夠無牽罣,無牽罣的話,自然就離一切。

所以要啟化眾生,你倘無這些理論圓徹的話,所以不能啟化眾生,離苦得樂,得要悲智圓融,能夠觀察眾生的機緣,對機說法,所以用這個度化眾生,讓他能夠得到這個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所以你本身若没罣礙,自然就没牽罣,也就無這個恐怖心,也没,就遠離一切的顛倒夢想,才是究竟解脫,究竟涅槃。

所以這個觀世音菩薩就是以這個普門品來度化眾生,他的度脫就是了解這個眾生的機緣,用這個三輪體用,身輪應化自如,意輪能鑑機口輪能說法,這個進而去度化眾生,所以才能夠得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這些顛倒夢想,究竟安立這個自在,涅槃。

所以這個,我們這部心經,知其然,所以然,這個了解要怎麼行證?得要照普門品,要怎麼三圓解?要怎麼度眾生?所以普門品來配合我們這部心經來去度化眾生,成佛有餘,這是真事實,這是究竟義,究竟的,不是没究竟的。

所以今晚所講的呢!就是說知其然所以然,理論了解,要怎麼行證,没這個行證的話,不能成就,所以信解行證,所以以上所講的要信受奉行,因為以信而來能解,你既能解通徹,要行證,所以信解行證没行不能到,没行不能見證,所以這個用這個般若波羅密多的理論,用四聖諦轉無量四聖諦,能夠三根普被,所以三輪體用,像觀世音菩薩這樣,能夠通去應化自如,而意輪能夠鑑機,口輪能說法。

所以現量上呢!以這個身體,利用這個身體來好好地用,用這個體相用,把這個體,利用這個體,對外能夠通鑑機,能夠說法,隨緣說法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要行六度,倘無六度萬行的話,不能成就,所以就依這個般若妙慧來做菩薩,度無始以來這些塵沙無明,所以塵沙無明若盡的話,究竟就是佛,所以你若没度塵沙無明,永遠就没有辦法,即使你理論多圓徹,依然自了漢,不能夠成佛。

所以佛不時在苛責這些羅漢,你們這些羅漢,蕉芽敗種,敗滅佛種,你只是自了漢,自己了解,自己利益自己,没有利他,没有那個精神去度脫眾生,這個佛理若没傳的話,永遠敗滅佛種,所以你不出去教化眾生,永遠這個佛理就此消滅,所以就是敗滅佛種,這個叫做外子,菩薩才是佛子,你得要做菩薩的精神,來去啟化眾生,可別怕跌倒。

因為四果羅漢這個已經通徹,了解這個過去這個因緣,所以了解到這個過去的叫做宿命,宿命通達的話,就是說三界如火宅,眾生都是冤家,就是說大家都是有感情在,非常害怕,害怕再被惹到,所以世間這個情呢!最可怕,害怕再被情縳,所以不敢來,不敢度眾生,害怕被情縳住,遂不敢再來出世,永遠不敢再來生,所以永遠就做死羅漢没有辦法。

所以現在此時呢!一些羅漢都跑去在這個叫做兜率內院,在等那時的彌勒菩薩若來下生的話,整齣戲都要搬過來,那些羅漢都要跟下來,所以衣角若拉不緊,恐怕跌倒,所以就是怕跌倒,都跑去那裡在等。

所以我們現量上有這部心經呢!當下即是,我們既然有這些理論能夠圓徹,雖然說不能夠三輪體用,也得要曉得體相用,把這個驅殼,這個假體,利用這個假體來去化度眾生,我們這個實相中能夠鑑機,能夠說法,所以用這個時候呢!來體相用,這樣就是依然依照這個般若妙慧來應化自如,應化,所以無所得來應化就是行六度,以這個無所得的精神,來萬行六度,啟化眾生,這樣就是我們皈三寶的目標。

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就是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就是我們要做佛,既然要做佛,得要皈依法,深入經藏,啟開我們的智慧來自利,既然你有自利的話,要利他的精神,皈依僧,來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來出家,來說法,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現量上,你若照這些,依然是究竟解脫,這個你若有那個願力,想要度化,自然而然能夠成立,你不時若用這個三觀妙用,有這個悲智圓融,有這個悲願要來度眾生,不用擔心你不能找到你本來面目,每一個都能夠成就,你若照這部心經能夠照這樣的話,我保證大家都成就,没有一個不成就,若没成就我絕對要讓你成就,我若没讓你成就我依然不做佛。

所以依這個般若來度脫眾生的苦惱,讓他能夠登彼岸,能夠離苦得樂能夠安然解脫生死,這是我們的任務,所以今晚講來到這裡呢!就是說以無所得故,承上起下,下文呢!我們這個究竟,這個再從這些,再來漸漸,再來深入來講解,我們來照這部經,我師父講解的下去讀,而再來分釋。

@本文:以外亦可約「能得」「所得」「本具」。 一三二頁 07行
    .......故曰無所得,此約本具方面言。 一三二頁 12行


我們現在以這個,無所得來講呢!約能得與所得,因為我們前有講,我們本俱的性德,要了解有三種的意義,我們這三種的意義呢!就是依這個般若妙慧能夠通三觀妙用,能夠解開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這個呢!為什麼?哪有所得呢?所以故曰無所得。

所以因為這個無所得就是依這個三觀妙用,要了解這個一切外,一切都是假,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的空照,有照無物,所以本俱的性德,哪有所得?所以第一是無所得。

第二呢!自性本來就圓滿了,因為本來面目,本來就是明故,本來就是明明照照,迷與悟的差別,是迷才有所得,悟呢!哪裡有所得呢?本來就俱足明照,圓滿周遍,所以哪裡有所得?故曰無所得,所以這個無所得,這是約能得,因為我們迷,能夠反觀找到本來面目,已經圓滿本俱的性德,是能得,能得就是說我們能夠審察到本來的,這個圓滿明照不缺,所以才無所得。

第三呢!我們這個實相本俱的,一切的功德智慧,這是凡夫迷不了解,因為凡夫呢!迷在這個五蘊,所以無始以來被這個五蘊的驅使,這個無明的造業,陷入這個因緣與自然的當中,陷入這個因緣與自然的環境所成立的,都是迷失自己,矇懂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
[mp3-54B]
因為凡夫就是不了解自己,被這個因緣成自然來將我們迷失自己,在侮弄自己,我們今日菩薩就是依這個行深般若,什麼叫做行深般若?就他用這個三觀妙用,( B面 )… 審察真實,深解一切,通徹到這個宇宙人生萬徹,就是宇宙與人生能夠萬徹,了解宇宙的銀幕這些秘密,所以能夠了解這個,就是說行深,親證這個實相。

所以本來面目就是明明照照,實際能夠照這個宇宙真空妙有,所以這個本俱的性德,一切的微妙的性德呢!都是自現的,不是什麼人能夠度我們,或什麼人能夠將我們、讓我們成就的,都是我們自己來培養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找我們本來面目,這個是一切就是我們的本性自然,那個永遠都是明照。

所以我們的本來的性德是俱足的,不是像這個凡夫不明白,被這個宇宙的這個妙有,緣生緣滅,這個因緣成自然,有這個自然,我們陷入這個自然的環境,所以迷迷茫茫,都對外在求,要怎麼來保庇,或要怎樣來將我們幫忙。

所以學佛呢!不是在保庇,而也不是在感應,所以外道就是說對外求,那都不是真實,因為我們本來面目是本俱的性德俱足,不是怎樣有所得,本來就圓滿俱足,所以這個無所得就是說,明!這個明呢!圓明妙照,所以你若到那個究竟,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用講的都不到,哪裡有所得?無所得。

這個就是本俱故,才故曰無所得,這個就是說,我們這個圓解中,這三項∼能得、所得與本俱,這三種款的這個真義呢!若没入,依然不能了解。

@本文:一切諸法皆因妄情執著而有,....。 一三二頁 13行
    ......?讓我來引一段經文作答案。 一三三頁 04行


一切這個,一切諸法都是,一切諸法都皆是,因這個虛妄不實的這些妄情,就是我們這個宇宙的秘密,因為受這個因緣自然的漩渦中,造這個因果,所以這是凡夫妄執這個五蘊來造這個盲從造業,所以有這個五蘊的驅使,這個身心與這個世界,所以可得,對外精神物質,所以這個身心不能安然,造這些業力,在這個生死不息,所以都是在五蘊軀中不能跳出,所以受這個因緣果這三項的驅使漩渦中,不能夠離開這個因緣果。

所以我們今日學佛能夠入這個心經,首先入,能夠了解這個五蘊皆空,所以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能夠了解,這樣叫做聲聞乘,十二因緣能夠把這個無明斷,這樣叫做四果羅漢,所以這個叫做二乘,二乘的聖者呢!著在偏空,他說空,有這個空的涅槃可得,入這個空,就已經解脫了,所以這個二乘執在偏空,不敢出假度生,只是自利。

再來權教菩薩呢!執二邊,他尚還有上求下化,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總而言之呢!有這二邊,就是說能得與所得,有智與有得,這個呢!都是我們的執取,所以因為這個愛取執著,尚還有這個愛取執著,所以權教菩薩就是我法二執,還有這個我,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個執著,尚還有這個貪取的執著的妄見,所以才三惑這個煩惱呢!不能圓斷,因為有這個我法二執執著住,所以還會墮落。

因為有這個三惑的煩惱就是說,無始以來,有這些塵沙無明這些感情,容易墮落,所以五地的菩薩很快墮落,他的執著,這個我執,而這個感情難脫,所以還在這個感情的漩渦中,會又跌倒,所以才不能圓斷這個三惑,還被這個我法二邊,能得所得,這個執著住。

所以我們這個觀音玄義有云:「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二邊相」,這個要了解到,我們凡夫就是這個見思惑,什麼叫做見思惑呢?我們有這個眼睛、耳朵、鼻、嘴,對外塵去執取,裡面的思想不端正,所以去造這個冤孽,所以有這個見思的煩惱,就是有這個我的存在,要達取到我的目的,才會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些呢!才難脫這個生死輪迴,所以我們要斷這個見思,要了解這個貪瞋癡若没捨的話,不能斷這個無明,所以這個見思呢!就是生死造業的因源。

再來這個塵沙取涅槃相,因為無始以來,無量無邊一切的眾生都是有一個根緣,都是有情,所以你若不去度的話,若不度脫這些,不能做佛,可比說我們若欠人,一個一個若没還到盡,你不可說没欠人,不可說我們自由,我們若有一點錢,人就會向我們追討了,所以這個塵沙就是我們要度,塵沙若没度不能解脫,真實不能究竟的解脫。

再來這個無明取二邊相,無明白,無明就是說這個外,有!有這個外塵,而有這個外塵的話,就是我們有這個內的思想,所以我們的心執著這個我,身心對外執取,所以執這個二邊,有這個我執與對外這個物質、法執,無明白,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的無明的執取。

現在我們所用呢!是以三觀妙用,一心進而去觀照,所以菩薩就是有這個觀照的般若,你既能夠明照的話,有光就無暗,有暗就無光,迷就是茫茫執著,就是黑暗,不了解,迷失自己,悟呢!就是明照,就是光,光明,有光就無暗,有悟呢!就不迷,你迷的人就是顛倒的,執著這些一切,所以顛倒執著,這都是凡夫,聖者是三觀妙用,審察真實,能夠照徹一切,有這個般若的妙慧。

所以你若能夠通審察真實的話,這個三惑就圓斷,所以一切法呢!哪裡有可得?無可得,三惑圓斷,究竟是我們自性通達,可比說一面鏡,埋在土沙底,這樣叫做凡夫,無明,你若土沙粉塵能掃除乾淨,同時呢!具足明照,哪裡有什麼得以起無明呢?

所以你若能夠了解這個本來面目,哪有什麼三惑可說?無這個三惑,所以三惑就是無明惑、塵沙惑、煩惱惑這三惑,所以因為迷呢!有一切法可得,悟呢!無可得,所以既然你若三惑圓斷,哪裡有所得?

所以經有云:「如是般若波羅密多,以虛空為相,以無住為相,以無著為相,何以故,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相中,諸法諸相皆不可得,無所得故」,現在我們這部心經所以講就是,以無著,因為這個般若的妙慧呢!以這個真空實相為主,以這個真空實相呢!就没執著一切,没執著一切相的話,就無住。

你既然是無所住,為什麼會無所住呢?就是有這個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相中,因為這個般若的妙慧啊!甚深的明照實相中,這個甚深的般若就是我們本俱的這個妙慧妙照,圓照這個究竟,所以甚深就是能夠深解一切,通達一切,了解一切,這個是生這個般若的妙慧,求證這個本來面目,這個實相中,哪裡有這些諸法可得?無這些諸法相,一切法講得到的,都是有為。

所以無法可說,無眾生可度,哪裡有一切法可得?就是本來面目明照宇宙,了解這個真空妙有是緣生緣滅,不會旋渦在這個因緣成自然,不會陷入這個自然境,不會被這個因果來將我們旋轉,無這些因果得以深入,因為當時滅因就無果,無因哪裡有果?所以這個諸法一切都是我們的實相,因為真空妙有都是這個緣生緣滅,所以我們的照,也有這個真空的實相中,無有一物可得,所以都是假,所以才無所得。

有人問呢!既然你說不會有這個一法可得,為什麼下文怎又有依這個般若而得究竟涅槃,乃至佛的境界?你就說無所得了,哪裡還有依這個般若來究竟的涅槃,與得這個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若不了解的人呢!問這樣是很對,因為你得要了解到,為什麼會講這樣?現在就讓我接下來呢!再來引一段的經典,有這些經文來為你解釋,你才能夠了解這個無所得。

@本文:「善現言:世尊若不可得,........。 一三三頁 05行
    ....修般若波羅密多」(大般若經)。 一三三頁 07行


現在,有一部經,善現是我們佛的弟子,他在問佛,「善現言:世尊,若不可得,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若不得一切法,云何能圓滿六度,入菩薩正信,嚴淨佛土,成就有情?佛言,菩薩摩訶薩,不為一切法故,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無所得故,修般若波羅密多」,這個是大般若經所一段的文。

我們這個善現在問世尊,你既說不可得,云何菩薩摩訶薩須得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那當時呢!倘無得,豈有一切法?無得豈有一切法?無一切法豈能夠能圓滿去行六度?你既然是無所得了,你就無一切法可講了,豈能夠圓滿行六度?能夠入這個菩薩的正信,就是說能夠深入這個真正大菩薩的境界,能夠到究竟到這個嚴淨的佛土,所以莊嚴的淨土,要成立到這個莊嚴的淨土的話,不是那麼簡單啊!得要成就有情,得要去啟化眾生,不然要怎麼生這個淨土?淨土就是說能夠得到達這個極樂世界。

我們佛才講,你要了解呢!善現啊!你就了解,菩薩摩訶薩,菩薩我們剛才了解說覺有情,摩訶薩就是大菩薩,他這些大菩薩,為什麼為這些一切的法在去弘揚?因為這個修行的過程呢!你若没用這個般若的妙慧來啟化眾生,度這些塵沙,這些無明哪裡能夠圓斷?因為這些大菩薩就是以無所得的精神呢!來度無始以來這些塵沙無明,所以這個度塵沙無明,他用這個他修證的功夫,用這個觀照的般若去審察這個凡夫的這個根機,他隨這個機緣來去度化,所以若能夠度一個成就,而一個再去度十個,都是他度的,所以度這個塵沙呢!不是那麼簡單,無始以來塵沙太多,所以他就剎剎塵塵影現中,剎那就來度化眾生,剎那來遊戲人間。

所以大菩薩就是為了一切法,要來啟化眾生,雖是說用這些一切法來度化眾生呢!他無所得,因為要度這些塵沙無明,就是我們無始這個業識所欠人的這些没有還人,既然是還人就没欠人了,而還人豈還有說,我還人我要再討回來?絕對没這回事了,還人就是還人了,還人就是盡了,無所得了。

所以就是他修這個般若的妙慧,了解故才無所得,所以這個大般若經有這段經文來印證這個事實,菩薩大菩薩就是他覺有情,因為要度脫這個塵沙無明,無始以來這些眾生都有一個因緣,所以要去度化,所以去度他呢!無所度,無說法,我們若有說法,這樣有所得,這樣不是大菩薩,為什麼呢?就明明在說法,你說無說法,這個要了解說真實無說法。

譬如說,我說糖甜,是一個名甜,我在說的是一個名糖甜,没有這個糖與有這個甜,有糖有甜,是我在甜,我有想有甜啊!因為你没吃到糖的人,你豈能夠甜?有甜是你自己有去吃到糖才能夠甜,你若没去吃到糖,要怎麼有甜?我說怎麼甜、怎麼甜,你都没有甜,假使說用這個糖甜來對美國人,對外國人講,哪裡有一個糖?有一個甜呢?

所以我在說都是假設一個名相,是假不是真,這個語言動作一切都是假,你能夠去體會到,那是你自己有去體悟到,各人得解的,都是我們自性通達的,不是我說你們才有的啦!就是你本來就有了,所以無眾生可度,無佛法可說,我在講的都是假,没有一項真的。
(第54卷完)

---第55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