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科判表
前言
A.經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B.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C.正文
1.顯說般若
1)總示菩薩修證境界
a)明能觀人
b)明所修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此深字可通上下:
通上則謂之功行造詣之深,揀非行淺也;
通下則謂深妙般若,揀非淺般若也)
【分釋】
行是觀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說
(行,有
小乘行─修四諦、十二因緣,求證羅漢、辟支佛果者,謂之小乘行。
大乘行─修六度萬行,普度眾生,求證佛果者,謂之大乘行。
漸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次第修習者,謂之漸次
行,亦名偏成行。
圓頓行─依圓教法門於諸位中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為圓行,亦名頓成行。行深般若
是屬這一門的)。
深對淺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
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
但破我執,未破法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
這是聲聞,緣覺及不但見權教菩薩所共修的,叫做「行淺」。
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
既破我執,又破法執,見空,又見不空,以至空空,
如是則三惑圓斷,二死永亡,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
這是大乘菩薩所獨修的名為「行深」。
又因
所修之觀有空,假,中三種之不同。
以及
析空觀 (滅色取空)。
體空觀 (即色是空)。
次第三觀(從析空觀起至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即析空觀是實相,乃至次第三觀亦實相)的差別。
如但修空觀,或假觀,乃至次第三觀是不可名深的。
菩薩能夠圓修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諦,境智一如,能所雙忘,頓證實相般若,真心本體
徹底現前。
所以稱為「行深」。
復因般若有三:
「文字」僅屬開解方面。
「觀照」只是修行部分。
唯
「實相」才算親證境界。
前二「文字、觀照」,是淺。
後一「實相」, 是深。
又一說:
二乘轉五蘊成五分法身為「行淺般若」。(註一)
大乘轉五蘊成三德 為「行深般若」。(註二)
至於般若智亦有三種: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上面所說的「三觀」是能觀之智屬因。
般若的「三智」是所證之智屬果。
修
「空觀」成,即證「一切智」, 斷見思煩惱。
「假觀」成,即證「道種智」, 斷塵沙煩惱。
「中觀」成,即證「一切種智」,斷無明煩惱。
若但證一切智,或道種智,謂之「行淺般若」。
能圓證三智,即是「行深般若」。
其次
如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是一種「行淺波羅密」,夠不上行深二字。
能斷無明煩惱,滅變易生死,證究竟涅槃,這才配稱為「行深波羅密」
(波羅密,譯為到彼岸,是譬喻涅槃已如前釋)。
今是大乘菩薩,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觀,證一體三智,斷無明煩惱,得究竟涅槃。
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
時指菩薩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時。
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證實相般若之時。
亦即寂照不二,觀聽圓明,自在無礙之時。
亦即萬緣俱寂,無證無得之時。
亦即能所雙忘,境智不分,實相般若現前之時。
(大般若經云: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分別故)。
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謂無處不是般若,無時而非般若!
願行者無失其時!
(這裡要注意的「時」,
勿作菩薩正在修習甚深般若時解。
因為
此句是連貫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句為一段。
其意是說菩薩修習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時,
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而度脫一切苦厄。
如作正在修般若時解,
則不在修習般若時,能否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則成問題了)。
【合釋】
聖者觀自在菩薩,修習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極點,證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時候,
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b)明所修行竟
c)明所觀境
d)明所得益
2)詳明般若真空實義
a)遣執
b)顯性
c)破妄
d)證果
2.密說般若
1)出名嘆益
2)正說咒語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