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講---
心經46講mp3及文字檔下載 影音檔22
《卷22
84/ 1/22
星期日》--------根據斌宗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述
經文:無苦集滅道。
@本文 二、集諦:集是招感性----------------。 一一七頁 13行
--------------同時也是三界生死的根源)。 一一七頁 16行
[mp3]
01:45【CD-28B】23:24
在講「集諦」之前,我來補充昨天「苦諦」中的一切苦,像天災地變,這都是種種的苦,風災、水災、地震這都是共業所成的,這不能說只是一個人的業,以前所受的都是個人的思想問題與我們的身心不自然的問題,對外境所發生的天災地變,像風、水與地震這都是共業,像現在日本和哥倫比亞有地震,這都是共業,房子倒塌無所不至,無家可歸,種種這些因緣上,有的被壓死,無所不至,這都是共業,這不是個人的別業,這些昨天没講到,我補充說明。
「集諦」是招感一切,苦就是果,集就是因,所以招感一切業力來行使,造一切的矛盾,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這都不是人為,而是自己創造的,由心想所創造出來的。集諦就是我們自己所創造的一切矛盾,由心來造業,來矛盾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
所以眾生從過去到現在都是迷執,無始劫以來都被五蘊來漂流我們這個心,心量對外引起矛盾,所以不了解自己,有時候就欺騙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這都是我們自己徧使一切,妄造一切的業力。
所以眾生妄為都是由「五蘊」來成立,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聚集這些,因為有這個人身謂之內色,對外六塵的緣影謂之外色,色聲香味觸法是外色,與內色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物質的,地水火風成立的,這叫做物質,是我們的精神操作。為什麼這個身體是由精神操作?就是有眼耳鼻舌身對外六塵緣影去接受,根塵識三合,攝進來,第六意識才起思想,起思想就是有矛盾,被這些六塵的引誘,感染外塵來造一切迷執,創造貪瞋癡,生出愛取,造業。所以愛取就是要來行使,第七識的行使就是身心合一對外執著,你的我的,要達到我的目的,能要怎樣,所要怎樣,才能達到我的目的。所以第七識就是能所,能要怎樣所要怎樣的思考成立,第八識決斷,好!現量去做,這個身體就去做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些惡業,不能做就含藏在第八識,含藏起來放著,改天再來用。所以第八識也可以說心王造業的原因,如果没有心王的決斷也没辦法做,所以我們的精神利用身體去行使造惡業,都是招感一切的矛盾。
「集諦」後面會分發,「集」,除了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我們前所講的都是在集諦裡分發。所以「集」就是招感一切矛盾來流轉生死,造一切的迷執,就是集一切的生死苦,這就是我們的業因。
「集」就是匯集,為什麼集諦是集?集諦就是你的心理狀態匯集一切迷執,招感一切矛盾來造業,成生死問題。
所以無明就是你招感一切的矛盾,對外取著,生出無明,而無明去造業就是行使,行使就是怎麼樣來做,要達取我的,行使中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都是我們自己行使【音CD-29A】矛盾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所以匯集這些業因,招感生死,這都是我們本身去造成見思惑,見思來感惑,都是我們的矛盾。
所以一切法都是我們的業因,同時造三界生死輪迴的原因,就是由「集諦」,集諦就是因,苦諦就是果,有業的因,難免當下即是苦,所以就是我們思想顛倒妄想執著,所做的行為都是造成我們的矛盾。
所以我們現在打別人,這就是害自己了,改天到別人那裡,就得被人打,我們如果殺人,喔!殺死一個人,就得躲在山寮溝底,受一切的飢寒交迫,没得吃,在山洞岩縫躲藏,可憐!究竟這樣殺死一個人,不是害死自己嗎?你現在被抓到,得被人逼供,拳打腳踼,還得被處死刑,同時都得應報,有因便有果。
學佛就是要了解苦因-「集」,我們現在要學就是從集諦下功夫,了解因是怎樣造的。後面將集諦分成四科,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會再講很多。
所以就從苦諦-三苦、八苦、無量苦,再從四科中的集諦分段去分釋,這都是我們的招感性,「集」就是我們造業的因,集就是因,有造因難免同時有苦果,隨我們的因緣而入,我們所造的一切緣起,大自然的變化,隨緣來成立果報,這是難免的,這就是招感一切的苦法來造業因,同時也不能出三界,在三界內生死輪迴不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叫「三界」,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的人為,在六道輪迴,三界有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叫「六道」。
我們現在要學的是要超越六道,所以要深入六波羅密,來造一切的善行,來啟化眾生,這就是我們要學的。關於六波羅密,後面也會說得很清楚。
@本文,為了感著依業受報,生死---------------。
一一八頁 01行
------------------,所以說它為道諦。
一一八頁 10行
[mp3]
15:18【CD-29A】04:12
為什麼「集諦」是招感性呢?就是了解都是矛盾,招感一切的迷執,所以才來生死。所以為了生死的因,我們要趕快來找解脫的真理,要找什麼解脫的真理?找「滅諦」,要怎樣滅?滅一切的苦惱。
「滅」是可證性,怎樣可證性?我們要滅一切的苦惱,就要來修心養性,達取我們的理論,來修成三觀妙用,能夠迴光返照,自己了解自己,審察自己,找自己本來面目。所以這就是可證,實際了徹,解脫生死。不只這樣,還能見到本來面目,能夠滅除我們人生以及未來一切的苦惱,生死的問題都隨即解脫,這就是可證(實證)涅槃的道理。
「滅」就是滅一切的苦惱,當下就是要求樂,樂就是自考自證,考驗我們自己,創造我們自己的聖德,安立我們的自在安樂。如果没有聖德不能安立自在安樂,不能離開一切的苦惱。所以安立聖德就是度量能寬闊,運用一切,有多大的度量自然就有多大的福,滅一切的苦惱,當下即是樂。
為了要斷滅我們一切的苦惱,能夠寂靜無礙,自然就没有生死,所以如果能夠見到自性,就不用修「滅」,自己所作所為的,都可證一切,解脫因緣。事實上就是他有求真理的道理,如果没有真道,不能解開我們的矛盾,所以就不能滅盡一切的苦惱,不能循序來離開生死。想要真實滅,就要求真實的道理,所以要深入「道諦」。
可是「道諦」是可修性,有理論來修持,才能夠見自性,所以是可修性,修我們的自性通達。我們要了解一切生死等苦惱,都是由我們集的業果來成就生死問題,是因我們不了解,才起矛盾,造一切迷執,我們須同時有這個道理,來解開我們一切的迷執。
一切矛盾都是我們的自心所造,所以我們的自心能夠展開一切,有修性就是我們安樂,無事可證,没去造業就無苦,有苦因才有苦果。
在道理上,我們就是要滅因無果,追求一切來斷集,為什麼?就是我們有道理可了脫一切,無這些集思矛盾,集諦就是集思,起幻,造業。所以我們就了斷集的因,如果没了斷集因,就没辦法解脫,所以無因自然就無果。
所以要有理論方法,道理上能夠圓徹,理論有深入,了解事實,所以「道諦」就是真實了解事實的道理,當知惑業都是我們自己心內所創造的,所以也得以心來除,當知如果没解開惑業,不能斷除煩惱,所以有道因來修性,才能夠斷除一切煩惱的事實。斷除就是把一切的妄亂思想和迷執,能夠斷除,才能夠親證,如果没有理論圓徹,不能證到實際的涅槃。
「涅槃」是什麼?涅字不生,槃字不滅,就是不生不滅。所以涅槃有好幾種解說,之前已講過,也可以說登彼岸,也可以說解脫繫縛,也可以說一切無邊眾苦能夠脫開、解開,就是解開一切的矛盾,頓開就没有這些繫縛,就超脫生死,這叫涅槃。
因為人生問題都是由我們的迷執,時時都是痛苦,所以「三界如火宅,眾生如冤家」,都是矛盾自己,每個人都是我們的對待,所以在人世間只有自己而已,不了解別人,都認為如果我對了,就是對的。
我們現在要學的道理,就是有方法來解開我們的矛盾,所以要多結善緣,修道法,能夠圓徹,解開我們對一切人、對事、對理,都能夠圓通,有定慧來成立,才能夠解開一切的矛盾。
「道諦」就是要深入三十七道品與三觀妙用,三十七道品能夠深入,就能造我們的聖德,三觀妙用就是以觀行成立我們的智慧,能夠圓徹一切種種的理論,來修證自己,了解自己的目的,如果没這樣,不能了解生死,要解脫生死,也得要道理充足,理論能夠圓徹,才能深入,證到涅槃的真實,所以叫做可修性。
這些道理可修心養性,達取到悲智圓融,這就是通義,有通達,義理能夠分齊,圓徹事實,能夠解開一切的迷執,所以依道法來修成,才可由此來脫凡成聖。
我們學佛就是要脫凡成聖,如果没這樣没辦法,為什麼叫脫凡成聖?我們有三十七道品來修聖德,就超越凡夫,就脫凡,有道理可達成目的來教化人,這就是聖者。所以道諦就是可修性的真實道理,我們要滅一切的苦惱,就要求證道諦來修持,才有辦法。
@本文 總之生死等苦無非逼迫為苦諦-------------。 一一八頁 11行
-------------------道諦是修養問題。 一一九頁 01行
[mp3]
27:48【CD-29A】14:57
以上所說就是生死等的苦惱,妄亂的追求,逼迫成苦,「苦諦」就是我們的逼迫性,安立自己不自在,創造惡業,有惑業苦的成立,才會招感生死的苦惱,都是由集諦而起因,集就是了解我們一切的矛盾,都是我們的集感所造,妄為的。所以如果要涅槃寂滅,寂靜無礙,解脫生死,由滅諦來成立就是斷我們一切的煩惱。所以有滅諦就由道品來轉法輪,來深入,修成一切正法,有正法安立才能夠解開我們的種種迷執,能夠脫開我們的苦惱,所證的就是安立善行與德性,與安立我們的智慧,所以如果道諦安立存在,才没有受生死的集業。
生死就是集業來所報的,會招感引誘,會苦楚自心,自己創造不安然,因為萬惡都是由我們的身心來發起的,如果没有身心去追求,就没有集,因為外之六塵緣影來引誘我們的心,由我們的心起矛盾,由心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所以就是由我們的心,安立這個心去造業的。所以我們了解事實都是我們的妄為,創造一切的矛盾,才來蹧蹋自己,侮弄自己,在三界輪迴不息。
我們今天就是為了生死才要來修行,所以要解脫生死的問題,就得求道,如果没連帶道理來修性,没辦法解開我們一切的迷執,所以要求道,求種種的法門,安立我們自己的身心能夠自在,對外不會牽掛,所以能夠連帶我們的身心有自在,就是有定力,不會被外塵引誘,也不會起一切的矛盾。
所以我們有理論,自然就是生出一切的真實,追究這真實,不會去造業,有理論才會追求真實,要怎樣安靜。所以由三十七道品求聖德,第一、度量要很寬闊,度量如果寬闊,福報就大,度量愈寬闊,福報愈大。所以安立聖德,追求真理,來成我們的智慧,滅除一切,解脫一切的惡業。能夠深入安樂理想的世界,就是我們自心安立修養的道理,成立當下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不是到死才叫做涅槃,當下解開我們的矛盾,頓開我們一切的迷執,端正我們的思想,當下就解開了,解脫就是說,解脫我們自己。我們對身心不了解,才綁自己,創造我們自己的繫縛,自己綁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這就是我們矛盾自己,我們要頓開就是要脫開一切迷執和我們的繫縛,我們的繩索綁住了,自己能解開就没有這些繫縳,自然而然就是安樂,要安樂得對外六塵的緣影没牽掛,不會去攝受,但没有道理就不能深入,斷因來滅果,如果你有理論來斷因,自然就没有果,没有果自然就是理想,最安樂。
人生問題都是為了苦集二諦來拘束自己,危害自己,所以一切都是自己害自己,就是苦集二諦來造業因,才有苦。
要了解苦集二諦就是安立壞因,造一切的苦楚。所以滅一切的苦惱,要修道,證理,有道諦的目標,使我們追求真實的道理,滅盡一切苦惱,斷除一切生死,所以道諦就是要斷滅生死的工具。
如果你有真實理論,就不受苦集二諦來威脅,因為迷才有貪瞋癡,成立惑業苦,所以我們有道理來道滅集苦,有道理自然就會消滅集因,滅集因就無苦,滅因就無苦,所以有因就有果,滅因就無果。
「滅」與「道」二諦就是理想,由理想來斷開苦諦。所以人生問題都是由集諦為緣,緣起就是集,招感一切,果就是苦。所以都是招感一切的苦惱,才會矛盾自己,侮弄一切,我們的身心不安然,都是由苦集二諦的問題,來造成一切痛苦。
今天有滅諦是我們可證,來求證事實,安立種種的真道-道諦,來開悟我們的本來。所以追求道諦來修養,才能夠深入,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的方法。所以求證事實,安立三觀妙用,才能夠迴光返照,審察自己,找自己本來面目。由道諦的問題才能夠結束我們一切生死,解開我們一切迷執,成就涅槃,這就是真實可證,可實際安樂,能夠達到真實理想涅槃,這個事實,這就是四諦,來安立離苦得樂與寂滅。
集、滅二諦就是我們要由集來滅,現在就是要追求「集道來滅苦」-集我們一切的道理來滅苦,如果没集種種的道理,不能滅我們一切的集-眾業、苦惱、生死。我們都是要由道諦成立,來安立滅集而無苦,這樣「道滅集苦」,這要了解。現在要來說四諦的順序。
@本文 苦諦---生死-集的結果--------------。 一一九頁 02行
---------------,道為能顯,滅為所顯)。 一一九頁 15行
[mp3]
41:00【CD-29A】26:40
關於四諦(苦集滅道)這裡有一個表,「苦諦」就是生死-集的結果,「集諦」就是業因、業感-苦因,所以這都是我們造成一切迷執,苦的原因,就是我們所集的業感,所以這就是招感的集因。「滅諦」就是涅槃-修道的目標,如果没有滅諦不能證涅槃,要修道得求證道諦的法門。「道諦」就是正法,斷一切的證實工具(真實的道理),有種種道的法門,能夠開導一切,斷證一切來滅果,滅一切苦惱的果,如果没有道不能滅一切的苦果。
「苦、集」二諦就是現實界,苦諦就是人生問題,一切的苦海萬重波都是由集來招感,這是緣起問題,就是現實所造出來的。「滅、道」二諦就是理想界,滅諦就是證悟的問題,以道諦-修養來養成我們的自性通達,這就是我們有道理來修養,造一切的聖德與智慧,才能夠安立真實來證悟。所以有「道」才能夠「滅」一切的「集、苦」,如果没有道不能滅盡一切的集苦。
所以四諦就是依綜合來起觀,觀世間一切都是苦惱,用道諦來追求出世間,為一切諸法來找出路,解脫生死,如果没有道理,不能跳出因果,苦集二諦就是追求因來造苦,所以集諦與苦諦就是集因集果,不出因果二字。
所謂果不離因,有果就是由因而來,無因就不感果,有因就是有果。譬如說,有種子的因,有這粒種子栽下去,如果是樹木的種子就長樹木出來,【音CD-29B】草的種子就長草出來。所以種子,你既種土香就長土香,種稻穀就長稻穀。所以我們要追求的就是這個因,實際你了解這個因,就是我們不明白才有苦,所以我們要追求的就是這個因,不要去造業因,要造善因來成善果。所以我們找稻穀來種下去,結果變稻穀,如果妄迷執著,像種土香,所長的土香,就除不盡了。
所以為了要真實的追求,得依四諦來講,如果没從四諦來深入研究,就不了解眾生的一切苦惱都是從哪裡來?所以有四諦來了解,「集諦」是因「苦諦」為果,了解因與果,「道諦」就是因,「滅諦」就是果。所以妄造就是我們的集,這就成立苦因,後面就是苦果,有集(妄造的因),難免就有後面的苦果。
我們就是求正道來滅因,求正法的理論來滅因,能滅因自然就没有那個果。所以安立涅槃就是以道諦來創造果證,如果没有道的因,不能成立涅槃的果。
眾生就是因為惑業苦,都是迷執,在三界生死感受「苦」果,所以都迷失自己,侮弄自己。所「集」就是眾生昧妄,緣起,造業,有業才會感果,如果没有業就不會感果。所以「集」就是三界生死的苦因,「滅」就是聖者所造的真理,我們現在就是要從道諦來追求,有「道」讓我們了徹,造出好的因,滅一切苦惱的果,所以道就是聖者所修成的道理之法門。
所以要出世-出世間,一切因緣如果不了解苦因苦果,就不能去追求道因道果,所以要修證也得深入,苦樂參半,有深入才能夠解除我們的痛苦,要追求真實的道理,如果没吃苦不會追求,所以也是要深入,有苦因苦果,才能夠追求真實,集因若要滅,就得追求,來求道。
「苦集」二諦就是造苦,「道滅」是度脫苦得樂,如果不了解苦集二諦,就不能來求道諦,來滅苦。道滅二諦就是最第一安立度苦的因,所證的就是樂因樂果。
「凡夫」就是著一切,對外追求,所集緣起,追求一切,要達取到我的一切目的,所以都追求集的因,來招感生死的苦果。「聖者」就是悟此,能夠了解真實的正道正法,滅因來超證,滅集,無苦,如果没有道的因,不能來超越滅集苦。
所以有苦惱,都是我們自己生出這因果,因為我們的身心不安然,所以迷執故,主因就是我們迷失自己,由我們自己侮弄自己,蹧蹋自己,都是集苦二諦成立,被五蘊所蒙蔽,妄失自己,侮弄自己的心態。
所以「苦」就是以「集」而生,「滅」就是以「道」來成的。所以要了解四諦的因果,如果不了解四諦的因果,哪裡有真實的道理,來滅盡一切的苦惱?就是來了解四諦,「苦集二諦」就是因與果,會造業,生死,「滅道二諦」就是了解正法正理,安立解脫的真理。如果不了解道諦,受集的威脅,就是集因來脅迫自己,創造自己的矛盾,所造的一切惡業,都是蒙蔽自己,蹧蹋自己。
如今有這些理想的正法正道,我們要追求,就是要滅盡一切煩惱,成安樂的境界。所以寂滅的理性如果没入,人人都極苦,如果你有正法正理,來滅盡一切苦惱,追求理想安樂,解脫生死的道理,這是我們可證、可求的理想目標。所以道諦如果我們没求入,難得解脫生死,這就是我們了解苦集二諦是苦因苦果,安立道來滅盡一切集苦,才能夠安樂,如果没滅盡集苦,不能得到安樂的境界。所以我們要追求實證道諦,來安立,才能夠成就。
@本文 四諦如果照順序來說,應該先因後果----------。 一一九頁 16行
------------一種善巧方便,是很值得效法的。 一二○頁 04行
[mp3]
58:05【CD-29B】10:36
我們現在要了解因源,四諦就是果徹因源,了解果就是苦,而苦就是集的因,所以追究這因源,果徹因源,因該果海,這因,能夠有這個以道的因,能夠生出萬萬項,種種的善緣,造一切的安樂,所以集苦就是我們的矛盾,道滅是我們追求的理想。
為什麼會先說果,後面才講因呢?苦集二諦就是讓你先知苦,才了解集因,才能夠追求滅道的正法,如果不了解苦果,不會追求因,而了解因源,自然就追求道滅的究竟,當體就是我們要達取到理想安樂。所以這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因,有追求道因,難免就有安樂的樂果,如果不去了解世間集苦二諦,就是我們的難的因,要離開這些難很難,難又難!得追求真實的理論,能夠通達真實,才容易化導一切的迷執,打開我們的矛盾,才會生出理想,安然,快樂。
苦集滅道是佛的理想,安立方便的法門,如果没有四諦的理想法,不能安立離苦得樂,所以有四諦真實的道理來啟化,我們才能夠安立離苦得樂。這就是讓我們了解一切的生死由來,與我們的苦因苦果,所造一切的矛盾,要頓開,好讓我們修成涅槃,這就是我們安樂的理想。
所以令我們自己有理想的追求,才有辦法修持證實,如果没去追求真實的道法,不能安立理想的安樂。所以有種種的真法正法,理論圓徹來修持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的業因,來離開一切的苦果,了解惑業苦的一切理論,就是我們四諦的安立,滅盡一切苦惱的因。如果没滅盡一切苦惱的因,不能修道,你没有滅,不能修道,所以有這些道理來安立,來滅盡一切苦惱,才能夠修成證道。
這是佛教化眾生,引誘小機的一種善巧方便,安立四諦來讓我們利便,了解苦因苦果,造樂因樂果。所以這就是佛的慈悲故,安立這四諦來教化人,四諦道理是三乘共修的真實理想法門。
@本文 以上苦集滅道的道理總算大略講完-----------。 一二○頁 05行
-------------真實徹底明白此理謂之「諦」。 一二○頁 11行
[mp3]
1:05:55【CD-29B】16:19
以上所說苦集滅道的理論,真實義都有講了。為什麼會稱為「諦」呢?這就要了解四諦的安立,「諦」就是「審察」,了解「真實」,審察真實,覺知真實的理論,所以才成立智立,能夠安立,有安立真實,了解苦都是真實的集因,所以審察真實的因,就是不虛偽的講解才謂之真,真就是諦,諦就是真實,無矛盾。
「諦」就是能解開我們一切的迷執,安立證實,離開一切的煩惱。所以這就是安立諦理的分發,來審察真實,解開我們一切三界的生死,如果没有安立真實的真理,不能真實來離苦,就會受折磨,所以我們有深入真實,就是令諸一切眾生能夠安立快樂。
安立就是了解「苦諦」,真實了解苦的果,審察苦果的業因就是由集來招感一切的業果,求證真實來追求真源,能夠超越三界的生死,避免一切的苦惱。所以用「集諦」來讓你們了解集因,安立審察真實,都是我們的矛盾,能夠頓開,審察,求證理論,才能真正安立涅槃的理體。
所以真實有「道諦」的理論,有真實的理論,才能夠永離生死。而「滅諦」就是由審察道法來成立,才能夠滅除眾苦。所以出世的道法就是我們眾生真實追求出苦的目標,「道諦」就是安立讓我們出苦得樂,才稱為道諦。
「道」就是證實安立,審察一切苦集都是我們的矛盾,因為我們的矛盾而招來一切的苦惱。我們就是為了滅苦,才會斷除生死的因,追求真實真源的道法,才能夠修證真實,到了功行圓滿,實際才能夠找到本來面目,永了生死。
如果没親證到本來面目,不能永了生死,即使到聲聞緣覺,難免還是得要再來生死,就是究竟親證到菩薩的境界,雖然解脫生死來講,不過還是得來,時時來遊戲人間,來教化人,滅我們之前的塵沙無明苦惱,與一切眾生所結的業緣如果没度離,不能達取到理想安樂,永脫生死的寂靜境界。
如果没真實徹底明白去追求,不能達取到理想安然事實的境界,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追求的目標,以四諦真實的正道道理,來圓徹自性。
@本文 凡夫迷此諦理,不知生死是苦(迷-----------。 一二○頁 12行
-------------此為聖者悟於諦理而得解脫也。 一二一頁 01行
[mp3]
1:13:08【CD-29B】23:10
凡夫迷於諦理,不識惡業,為生死的問題,所以迷於苦諦理,在苦中不知苦,為什麼在苦中不知苦呢?凡夫就都在煩惱,就是招感思想的因,不了解,所以煩惱就是苦,迷故,在苦中不知苦,漸集漸苦,越集越苦,越想越不甘願,種種的苦果,自己也不了解,所以迷於苦諦,在苦中不知苦,再造一切矛盾的苦。
所以凡夫就是集苦,來安立苦,不認識苦,反過來再來深入,造更多苦,所以就迷失,認假作真,因起幻,感惑,造苦,不知因源,所以就是迷集,因源就是集,所以迷集就是我們的思想愈集愈多苦,没有我們的想就不會生苦,所以我們的思想集一切的苦惱。
凡夫就是顛倒執著,迷失自己,招集一切感業,所以依業來受報,種種,都是在輪迴不息,都是我們招感生死的原因。所以迷集就是我們對外塵染著,有你與我的差別,要達取到我這個假體的目的。
所以依業才會去受報,如果没集一切苦惱的業因去造業,就没有受報的果,所以有招感生死的業因,就是我們迷執自己,侮弄自己,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由業報而在三界輪迴不息。
因為不了解「道」能夠滅「集」,能離苦得樂,因為不了解所以迷失諦理,安立苦惱,甘願受苦,永遠不能脫離三界生死,永遠在海浪萬重波中沉浮不息,不肯來學佛修行好登彼岸。所以這就是眾生的迷執,迷道諦理,是凡夫,没理想,來矛盾自己,侮弄我們自己的生死的業因。
「凡夫」就是迷失自己,創造矛盾來害自己,這都是我們自己安立,創造當凡夫,矛盾,生死的關頭,所以在三界輪迴,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在這六道輪迴不息,都是我們自己安立,受生死的,所以這個問題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矛盾。
「聖者」就是啟悟一切迷津,開發諦理,能夠覺悟一切世界,根本就是苦,悟苦才來寂滅,悟集苦的諦,所以要追求,審察真實,找出苦的來源,就是以滅集無苦,要滅就要以道成立,安立道理來生出我們的智慧,可證事實我們的一切要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的幸福。
所以不要「集」一切種種的苦惱,要明白修行的法門,就是我們對一切來悟道,安立我們自己,創造我們的幸福,這就是理想,悟道,聖者,由此來安立,才能夠修成證果,生出安樂,無牽掛,斷證苦惱。
如果没安立真實的諦理來分發,不能成就聖者,所以悟出真實的理論,安立我們自己,能夠解脫,【音CD-30A】脫開一切矛盾的生死苦海。所以斷滅一切苦惱,這就是四諦的聖者安立修證的結果,如果没這樣,不能修成正法,來成就安樂的果報,這就是四諦法門,真實理想,安立我們自己,創造自己的理想界,這就是四諦的安立。
@本文 四諦法門,是佛成道後,開始在鹿-----------。 一二一頁 02行
---------------聞所證的果位其階段有四: 一二一頁 12行
[mp3]
1:22:47【CD-30A】00:36
「四諦法門」就是佛悟道後,依修證真實,了悟人生的苦惱,他睹明星而悟道,就是了解萬法都是我們迷失自己,如同月亮與星星在水裡漂浮,眾生都是迷執而不了解自己,在這裡侮弄,眾生因緣成立,就像苦海萬重波,像星星在水底,如果風動而水動,波就起滅不息,星星和月亮就會搖動不息。
所以佛了解人生的苦惱,才開發四悉檀,「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為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這四種,佛初出講經解法就是用四悉檀來成立,安立用「第一義悉檀」來轉法輪,講解華嚴,安立一真法界,從這些法門來安立,讓這些菩薩來修成正法,了解一真如,就是我們本來面目顯的。所以有四悉檀的譬喻,安立,來教化這些菩薩,【音-30B】所以四悉檀【CD-30B】就是對菩薩的啟化,再來安立,把四悉檀轉過來,以四諦的法門來鹿野苑度五比丘。
所以佛成道後,開始在鹿野苑,對五比丘所說的法門,就是依四諦的說法去「三轉法輪」度五比丘。所以這個法門是一種比喻的意思,佛法就是以內在所轉的法要來開導眾生,無非就是方便救度眾生的一切,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達到一切安樂涅槃的成就。所以佛才方便由四諦來轉法輪,來度一切苦惱的眾生,這就是他的目標。
第一次對五比丘轉法輪就是「示轉」,啟示眾生苦海無邊,逼迫,眾苦都是我們的招感性,所集的因。所以集的招感,來造成我們的苦因苦果,要滅除招感就是以道來修持,滅一切的苦惱,這是可證。所以如果無道來修性,不能轉這些苦楚的眾生,所以安立道來滅苦,這就是示轉,就是啟示眾生,苦惱就是我們安立自己逼迫,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所集來的感果,如果没有道諦的理論,没有正轉的道理,不能解開我們的矛盾,所以這個就是可修性,如果有道安立,才可修性,修我們的自性,安立自在。
因為眾生的根器不一定,有上、中、下的根器,所以第二遍再「勸轉」,「示轉」就是大乘的法門,大乘的理論,對道根較成熟的人,一講就了徹,不過中根的人,没辦法去引受,所以得再勸轉,再來勸,此是苦汝應知,你們需要了解苦的來源,都是我們招感集來的,所以勸你們轉集因,勸一切眾生斷集因,如果没集因,就没感苦果。所以有道的因來滅一切眾苦,你們要了解真實,有這些道理來滅這些眾苦,你們須應修,趕緊來深入,來修持,有道諦,如果没有這些種種的理論圓徹,没辦法修證事實,對中根的人,再次「勸轉」。
為什麼要再「證轉」呢?就是這些下根器的人不能開悟,不能了解,所以生出苦果、苦因,所以不了解苦因,來造成苦果。現在再來「證轉」,你們是苦哦!一切都要了解當下即是苦,這些就是你們集的,滅除真我,所以你不了解你的集,造成你現在的苦,因為我有了解,能給你們理論,了解是集因來造成苦,就是要讓你們滅集斷苦,你們須應知,要去勤修道諦的理論,才有辦法可轉一切的苦惱。
所以就是佛的方便,三次的說法,三轉法輪來度五比丘。所以你們要了解「示轉」就是直接開示四諦的真相,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就是佛的方便啟示,直接對這些根器利的人,所說的道理,些許人都不能讓他跑掉,所以利根的人,一聽就啟悟。
所以第二再「勸轉」,就是佛顧慮到種種眾生的機緣有頓與鈍的差別,所以中根性的人,若没再啟示一遍,没再勸一遍,他不能入耳,不能純然追求真法,因為初次聽他會恐懼,没直接承當,不能去啟發,因此才得再勸修,勸解眾生,中根所聞的法就是要再勤勸。所以了解這個信受就是我們所應學的,你們如果没信受,一切永遠都是在苦惱當中,你們得應知,勤勤,快來修道諦,來成立,安立自己,創造自己。
第三「證轉」就是佛的慈悲廣大,恐怕一般根器鈍的眾生,不能安立,所以一而再的來啟示,你們得要信解,要了解我現在講的道理,會引起我們的苦惱,都是我們的集因,所造的一切苦果,被現實引誘,你們現在的苦就是為證,證實你們現在不了解你們的苦,所以對苦去集,再次證轉,勸導你們,讓你們能夠念解,能夠安立來修道。
所以這就是佛的慈悲,不惜一切的道業,來安立,辛苦的「三轉法輪」來勸導。
三轉法輪的真義就是要引起我們的修證,現在講這些三轉法輪就是要引起我們的修證,佛在鹿野苑就是用三轉法輪,使五比丘隨時安立解開,隨即成道,隨時跟從他出來勸法,造成度脫一切眾生。
所以用四諦,四轉四聖諦,說法四十九年,這就是純然從「三轉法輪」起的法門深入,來成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以這樣讓你們能夠永遠了徹,讓你們能覺悟來修持,這就是他三轉法輪的目標。
所以讓你們能夠信修奉行,來修證真實,追求道諦的真理,安立我們自己。這就是佛的大慈悲故,讓你們一般眾生都能夠反省,來悟道修證,所以才用「三轉法輪」先來開導。
以上就是用「三轉法輪」,有四種階段,你們要了解。現在以這四種法門,分成四段來講解,讓你們了解,如果没再詳細讓你們了解,你們不能「慕道滅苦」。所以希望眾人要了解這四個階段,來安立。
(第22卷完)
---第2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