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05講---


《卷06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四五頁 10行─→四七頁 13行】
[mp3-06A] 
這個是真實這樣,所以我們被這個身體的遮住,被這個身體的驅執,矛盾自己,侮弄自己,不了解自己。

所以這個迷呢!倘没我們的親證下功夫的話,不能追隨到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是極其可怕,永遠就在六道在輪迴,生死不息這樣。

所以我們這部心經呢!是最好的機會,讓我們來往這個深入來追究、來審察,來把我們的念頭來放開,真實審察我們自己,能夠回光反照,審察這個明怎麼照,這就是我們要追隨,要尋找的必要。

@本文:古德云:「有物先天地,........。 四五頁 10行
    ..........,無非要吾人親證此心。 四五頁 15行


我們現在把這個心,了解什麼叫做是我們的心呢?我們古時的大德有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一切我們的真心就是外面一切的萬物,這個萬物就是我們的心去通達它,有明照;無形本寂寥,你倘無一項東西的話,原本寂寂照照,本無一物,所以寂照無礙;能為萬物主,就是說我們的心呢!萬物所照的就是我們,萬有就是我們的心來主持、來明察,審察真實,倘没我們的心來為主,來審察的話,不能通達;所以這個不逐四時凋,時時刻刻都是我們真心在凋一切萬有,看到那項就有那項,看到那項就了解那項,所以都是我們在審察通達的。

再來華嚴有云:「三界諸法,唯有心故」,這個宇宙一切萬法,都是由我們的心,萬法唯心,一切依心造,萬有呢!都是我們自己想來差別,所以萬法一切就是我們的心,境無好壞因心有,這個外境呢!無好與無壞的差別,不過我們的心極其會差別,去審察好與壞,就是我們在差別,所以唯我們的心在差別,萬有就是我們的心在創造的,萬項一切都依心造。

所以這個華嚴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就要了解一切的外境,所有一切都是我們的心在差別、在創造,好與壞是我們自己想的,想好就好,想壞就壞,所以都是我們的真心,所以萬法都唯我們的心在創造的。

楞嚴經有云:「萬法所生,唯心所現」,所以一切所有的都是唯我們的心去顯現的,倘無我們的心去明照、去審察,就没這萬物,所以心是萬物主,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的心境,我們自己顯現,去差別,去辨別的。

所以這個心呢!是什麼?就是生、佛的本體,本來就是佛,佛是迷對悟的講法,悟就是佛,迷就是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面面都是佛,是我們不做佛。

什麼叫做佛呢?就是正知正覺,叫做覺者,這個就是佛,佛是我們這個語言上,是一個名詞上,其實本來面目能夠回光反照,審察本來清淨的本然,這個妙覺明照,這個就是真實本來面目,現在呢!要稱做佛,佛就是一個名相中,其實呢!本來面目講不到,你若找到本來面目,就是妙覺明照,所以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佛怎能夠成呢?佛是一個名相,我們是明照,寂照無礙,靈靈覺覺,明明照照,這就是妙明覺真,這個就是我們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萬法的根源,一切法就是我們的心,根源就是我們的本來將其攝住,萬有都是我們的心,所以萬法就是我們的這個心的根源去攝取,倘無這個心就無萬法。

所謂呢!實相般若就是這個,實相就是我們的明察、妙照,靈靈覺覺,這個大家都本俱的,不過迷呢!變成凡夫,無這個實相,變成幻相,幻化不實,迷執外塵,這就是凡夫,所以實相般若呢!是我們本俱的,你若回光反照,找到本來面目,面面都是,大家都俱足。

所以觀照般若呢!也是我們的心,也是我們的真心,這個觀照就是我們的審察,迷呢!就是我們的想,這個想呢!迷執外塵的想,與我們的審察真實,這個是我們回光反照,了解一切,這個審察才能夠通達,才能夠起慧,没這個審察,不能通達起慧,所以能夠審察,這個就是觀照般若。

有觀照般若呢!就是以文字來成立,所以這個外就是文字般若,所以文字呢!不光是這些文字而已,語言、動作、一切萬有皆是文字,凡所有一切對外,都叫做文字,所以没這個文字與聲音,一切的動作不能啟開我們的觀照,而我們有這些文字來審察,這個理論能夠圓徹,這叫做文字般若,没文字不能成我們的智慧。

所以實相、觀照、文字三即是我們的一心,不離我們的心,倘没我們的心去妙觀察就没這些,所以實相般若也是由我們的心去明照,所以有我們的觀察,審察真實,依然也是我們的心起用,而我們的心起用,就是從這個文字來啟開我們的迷執種種,所以才叫做文字般若,所以三呢!不離一,實相、觀照、文字三呢!即是我們的一心,不是別的。

所以這個修這個因,就是用這個心,有這個了解這個因,萬法都是緣起,倘無因緣的話,不能成立,所以有了解這個因呢!去修就能夠證果,所以修因就是用這個心來修,親證也是我們的心來證,倘没我們的心不能去親證,所以就是我們的審察的心,才能夠去審察這個因源。

所以有這個因就是有源,因就是空間,緣就是時間,因緣和合,就是時間問題了,對外這個因,你若能夠了徹,就滅因無果,你若對這個因去執取,後面有緣到了,難免有這個果,所以因果可怕,有因便有果。

所以修持了解這個因,所證的就是佛果,能夠了因,證的就是佛果,迷因!證的就是苦果,這個要了解說,我們的根緣的差別,我們的一念的差別,一念不甘心,後面就有惹事,一念能夠轉的話,轉來正念,端正我們的思想,可別迷執,所證的就是好果,就是善果,就是樂果。

所以念佛呢!念此,念佛也是我們這個心,有的不懂得念佛,光用嘴在念,心没在念,嘴在念佛,而心在想別的,這樣念空殼的,無效,念佛呢!得真實用心念,才是正念,所以念佛也得用這個心來念。

參禪呢!禪!什麼叫做禪呢?就是我們一心没迷執外塵,對外没去染塵呢!謂之禪,內有正思惟,謂之定,這樣叫做禪定。禪呢!也是我們的真心的流露,就是在親證我們本來面目,這才是參禪的功夫,能夠回光反照,找我們本來的。

什麼叫做我?這個審察這個想的這是什麼人呢?是怎麼會想?想是什麼?就是明察,明呢!就是我們本來,就是要找這個明照,明察這個,這樣就是我們的回光反照,審察本來面目,參禪就是要參這個心,找我們的真心。

聽經呢!也是聽此,聽經也是用心,倘没用心去審察,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懂,所以聽經也得用心來聽,不是耳朵在聽的,外的聲音是一個音波,動我們的耳鏡才有這個聲動,有這個聲音就是我們的本來這個去了徹的,倘没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没聲音,外没聲音,是我們的耳,耳有這個薄膜這樣震動,這個音波來震動我們的耳朵鏡,而這個,自然我們這個內在,就有這個音聲,音聲是我們內在有的,不是外面有的,所以聽經也是我們的心,倘没我們的心就没聲音了。

因此以及到一切行住坐臥,一切都是我們的心,有常住,無常住,迷呢!心對外攀緣,所以不能存在,你這個行住坐臥都皆是禪,是怎麼叫做禪呢?時時審察我們自己,有攀緣外面否?有對外取著否?要回光反照,審察我們自己,有正念否?所以一切時時就在定中,所以外無物,內有正思惟,就是大定,就是正定了,所以時時能夠審察,就是時時都在定。

可惜呢!眾生彼此不相應,不能明瞭這個理論,所有的煩惱執著一切,都不知不覺,迷呢!以苦為樂,喝酒這樣顛顛醉說他多快樂,所以不知不覺,以苦來為樂,所以以苦來生苦,每樣都是我們以真心没流露,迷失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不了解都是在蹧踏自己,可憐!所以我們今日呢!可別像以前來妄執這個外塵,這個緣影都是我們的心空照無物,萬法都是我們的空相,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的緣影,無真實,因為對外呢!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不能永遠常住,所以被這個六塵的影緣呢!來將我們迷執。

什麼叫做六塵的緣影呢?就是色聲香味觸與這個法,法就是我們的內心對外取著才謂之法,所以心呢!迷執外塵,被這個錢財、美色、愛慾、名利呢!將我們驅使,造一切的迷執矛盾,產生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心迷故,自己自亂,而自己妄迷執著,所以會起惑造業,這都是冤枉生死,我們自己不明白自己,迷執外塵造的,所造的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都是我們的冤枉,遺失自己,不了解自己,才來悾生憨死,受這個苦海萬重波,無時不苦,無一絲不苦的,永遠都是苦。

所以我們呢!可別被這個六塵的緣影來將我們迷,使得我們身心不能安然,所以我們現在要學的呢!要認識自己,認識我們本來面目,這個真心,所以什麼叫做真心呢?當下即是,身體會活動,會種種的思想,這就是我們的真心的實現,時時都不離,迷呢!執著;悟呢!就是我們的明照,這個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這個心呢!恍惚,迷呢!不了解自己,將這個身體叫做我,而我們的想都對外,把我們的真心呢!恍惚,對這個外,喔!執著,心遂被這個物質、美色、錢財染塵,染住了,是我們的真心去染塵,不是塵能夠染心,迷呢!背覺合塵;悟呢!背塵合覺,不會被塵染,所以彷彿我們的思想就此顛倒了。

你若能夠一念回光反照,審察我們的本來,審察我們的念頭,時時都不會被外塵將我們染去,這樣呢!你若能夠這樣,即是與佛無二無別,本來就是佛,迷呢!謂之眾生,悟呢!謂之佛,所以時時你若能夠審察真實,當下即是佛,所以心能轉境,當下即是佛,我們迷呢!被境轉,被境來將我們轉,而我們悟呢!能夠轉境,所以心能轉境,當下即是佛。

所以我們這部心經呢!處處所顯的都是這個圓滿的心,要找我們這個圓滿知覺,正知正覺這個,不是見聞覺知這個覺,這個是迷;正知正覺,這個就是我們要來所找的,所以我們這部心經處處就是開拓我們的心,迷與悟的差別,没講別的,所以此時所闡發的一切的義理呢!無非都是要親證我們的這個真心,没別的這樣。

所以我們這個天台宗,天台的六即的判釋,六即就是說這個心,用這個六即將我們判心,第一理即心,有理、無理都是我們的心的差別,理即心;再來名字即心,所以這個是一個名叫做心,是一個名叫做心,其實是我們的本覺明,這個是一個名叫做心,萬法都是我們這個心;觀行即心觀就是審察,能達一切,能夠了了達達,即是我們的觀行,就是我們這個心;第四相似即心,一切彷彿都是我們這個心的差別,對不對,好的壞的,種種,是我們的心分別;再來分證即心,這個一切能夠分證這個真理,理論能夠圓徹去實證,也是我們這個心;究竟即心,能夠究竟宇宙人生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這也是我們的心。這個要了解說,一切都是我們的心。

@本文:天台約六即判釋此心。..........。 四五頁 10行
    ......即在要吾人證此究竟即心也。 四六頁 08行


我們現在對這個第一理即心,理是人人本俱的,本來都俱足,大家都有的,唯有呢!有這個三惑,三惑就是說見思惑、煩惱惑、無明惑,被這三種會將我們迷昧,將我們遮蓋,所以呢!埋没我們本來面目,不能親證我們本來的,所以只是用這個理論,有這個理論能圓徹,能夠親證,你倘没用這個理論的話,不能實證,所以你若没看、没聽的話,不能深入這個理論,所以有這個理論才能夠找這個,找回這個真心,所以理即心,有理論才能夠了徹我們的真心。

第二名字即心,這個聽經聞法,這個都是我們的心,用我們的心,這個經一切聲音所顯現的,這個都是假,是一個名,是一個名字,所以這個我說糖甜,是一個名糖甜,雖是有這個名呢!没糖、没甜,是我們心的差別,有圓融與不圓融,你倘没吃到糖就不能圓融這個甜,這個名字相是假,所以這個名字雖是假呢!不過我們的真心會來聽、會來審察,所以能夠受到這個善知識的開示,顯然能夠了悟我們的真心,所以我們一切眾生都是本俱,俱足我們的真心,没一個不是,迷與悟的差別,迷呢!凡夫;悟呢!聖者,十方諸佛呢!依然也是相同,與我們没差別,大地眾生皆有都有佛性,不光是人,佛以及蠢動含靈,一條蟲都是有佛性,所以有知覺、會活動、有感情,就是都有佛性,所以一切呢!是茫迷執著、造業,所產生我們的這個分段生死,分段就是說,一下子當蚊蟲、一下子當畜生、一下子當人、一下子地獄、一下子餓鬼,所以在輪迴生死,悟呢!與佛没差別,一模一樣,佛也是明照,我們也是明照,個個都俱足,不過大家都不去尋找,不想要去通達,所以迷失自己,懞懂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而已,所以只是聽經聞法,都是這個名相而已,這個不是實證。

再來觀行即心,由這個聞,聞就是這個聽與這個看,有這個聲音與這些文字呢!都是假,有這個聲音與文字呢!我們能夠去審察,觀照就是審察真實,照這個進而去聞思修,審察真實,而來修證我們自己,利益我們自己,所以倘没深入這個審察,不能明察真理,妄迷執著,這樣盲從依然欺負到自己,妄亂到自己,所以盲從呢!會欺騙自己,所以你若能夠去審察,有這個審察的功夫呢!才能夠認識這個事實,所以能夠去觀照、去實行,審察,觀照就是審察,修就是修集理論圓徹,來自利自己,行就是利他,自利能夠兼利他,所以觀照、修行就是審察,利益自己來修,修集這些理論圓徹,自利自己,才來利他的行為,所以時時得要參究這個真心,時時都要回光反照,參究我們這個審察的是什麼?是哪一個在審察?就是我們的時時的明照中,審察中,所以呢!倘没實證這個真心的話,没有辦法,所以你若能夠起觀照,回光反照,審察我們本來的這個明是什麼?然後才能夠相應,能夠深入找到自己。

第四呢!相似即心,所以在這個精進中,彷彿呢!我們有這個觀照的功夫的話,就像說,喔!我們的實相已經即將,即將到了,即將要見性了。
[mp3-06B]
(B面 ) …… 相似即心,會起煩惱,也會起歡喜,所以這時候的當中呢!最第一可怕,有時候會顛倒了,糟了!怎會也像有、也像無?這樣有的會恐怖,而有的會驚惶,有的會歡喜,喔!到了喔!

所以這個相似即心,同時呢!即是實相相近,一直要去審察真實,要來回光反照了,要來找到本來面目了,要深入的當中呢!喔!彷彷彿彿,這段的時間呢!很久,恐怕有的在這個會跌倒,而有的當中會起悾顛瘋亂,怎麼講呢?一直想趕緊要有,這樣呢!變成就一直深入,而一直逼,一直快,這樣會可憐。

所以對這個相似呢!要了解到還是很遠的,不要執著,一步一步地走,彷彿也若是、也若不是,不要執著那是與不是,憨憨地修,憨憨地證,走到位就是我們的。

第五呢!分證即心,分證呢!就是我們的觀照的力量,能夠起用相續,所以能夠豁破無明,要怎麼來豁破無明呢?現在這是菩薩的境界,無明就是無始以來的塵沙,就是我們的遮蔽,眾生皆有情,所以了解到,眾生就是都我們有緣在,有一個因緣,所以會平等心,對外去度化眾生,以無所得的精神,啟化眾生,所以一直分證,度一個算一個,我們若能夠度一個的話,他再去度十個也是我們度的,所以能夠親證本來面目,那個實相中一直親證,這個事實得我們再去啟化,才能夠再證到那個真悟、究竟的境界。

所以你若只是了解,理論圓徹,找到本來面目,這個還是不能到那個,尚還有無明未破,所以就是說要去啟化眾生,所以一步一步,分證就是說,慢慢去度化,慢慢這個業緣就一直了,我們若度一個,就跟這個已經徹開了,他再去度十個,我們也是依然跟我們有關係,所以這樣叫做分證如來。

所以一直徹悟本來,宇宙人生萬徹,得到這個無明圓斷,才能夠成大圓鏡智,這個呢!就是第六究竟即心,究竟呢!就是煩惱圓斷,一切圓證真實,這個實相般若就是宇宙人生一切萬徹,無所不遍,無所不照,這個叫做究竟,這個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就是究竟即心,成這個究竟就是妙照,這個圓徹、妙照,就是妙明覺真,這個呢!就是究竟即心,所以我們這部心經的目標呢!就是要圓證這個事實本來的,這個究竟我們的本來面目,能夠親證宇宙人生萬徹,才是究竟我們的真心,我們這部心經就是要圓徹,到這個究竟這樣。

@本文:此外還可約比喻解釋:........。 四六頁 09行
    ......以上心字講完了。別題竟。 四七頁 08行


現在我們再對這個心來比喻呢!心是萬法的中心,這個心要的意義,萬法都是唯心,苦惱也是我們的心,極樂也是我們的心,這個心的要義呢!就是我們的中心思想,所以一國依然有一國的中心,一城有一城的中心,所以任何一物一事呢!都有一個中心,每樣都有一個中心位置。

所以這個心要就是我們的精要,一切的事理,種種的理論,這些綱要、綱領的宗旨,都是我們的心要,一切都是我們的心的貫通,所以萬法都是我們的心的差別。

所以這個意思要了解到,我們這部經呢!就是全部般若經的中心,般若有多少卷呢?總共有六百卷,六百卷的般若經呢!比不上我們這部心經,所以你若認識這部心經的話,全部的聖典,所有佛所說的,都能夠攝來歸我們般若經,雖然是二百六十字來講,能總持攝歸我們的基本教義。

所以佛所說的精要呢!都不出在我們這部心經,所有旨趣呢!就是這部心經,這個就是基本教義,因為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呢!就是我們的中心的重要的經,我們這部心經,六百卷所講的,依然是要攝來這個中心∼這部心經,所以這部心經,可以說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呢!不能攝進去,反而是我們這部心經能夠將其總攝。

所以這部心經呢!可以說所集合起來,都是般若的精要,所以這個心就是精粹,心就是一切的心要,佛說法四十九年,依然是在講這個心,所以要成就一切,依然也是我們這個心,所以這部心經能夠總攝宇宙萬有,不光是經典而已,心經若通徹,能夠宇宙人生萬徹,所以才叫做心經,萬法藏心,宇宙藏心,「須彌藏芥子,芥子藏須彌」,這個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這個做人一身,是這個假的,倘没我們的心的總要來對它指示,這個身體就像一輛自行車,機關要讓它發動,也是我們人來創造,要讓它走,也是我們在行駛的,所以這個身體就像一輛車,我們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在行駛這個身體要怎麼做、怎麼做,所以這個身體呢!唯我們這個心去操縱,要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一切的動作,都是由我們的心去行使,所以這個心就是我們的主人翁,心就好像是一輛車,一輛車的人在駕駛,一輛車若没有一個人來駕駛,這輛車不會跑,可以說總機關頭。

所以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呢!就是心要經,是怎麼講呢?什麼叫做心要?所以萬法都是我們心的攝持,所以倘無這個心,不能去差別一切,不能領悟一切,不能開導一切,所以這樣,這個說來到這裡也很明瞭。

所以連珠記有云,不空三藏譯云,這個不空是一個老和尚,古代以前的和尚,他譯這個三藏經典,他有云:「菩薩白佛言,我欲於會中說諸菩薩摩訶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密心」,所以他在說,菩薩對佛說,我在這個會中,所說的一切的法,佛所說的法呢!不離這個般若,所有的經典呢!不離般若二字,而般若呢!就是我們的心要,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本俱的性德,我們的妙智圓通,本俱的聖德,所以倘無這個般若的妙慧,免談!所以普遍,所有的經呢!就是依然要遍入這個般若二字來深入我們的真心、妙覺,這個。

所以我們了解這個心呢!即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一切都我們的心,就是我們的心要,這部心經就是萬法的心要中,萬卷的根源,萬卷的經典由這個心,所以了解這個真心可貴,所以我們現在要學的,就是要找我們的真心,這個心要這樣。

現在我們再來說這個般若二字,所以由這個萬法,都是要修持這個般若,般若就是譯我們這邊叫做妙智慧,微妙,妙就是說不到,怎麼妙呢?宇宙人生萬照,無物不照,這個就是我們的真心的般若。

又再講般若波羅密多心,般若波羅密多就是心,所以連貫來講呢!所以這個有含義二種,你若依照這個般若二字,能夠度脫這個涅槃,所以這個般若二字,就是可度脫這個生死苦海,這個就是說叫做涅槃,也可以說叫做彼岸,因為我們能親證到本來面目,這個真心就是明照。

所以這個涅槃二字呢!是我們去親證這個本來面目,所以才叫做般若波羅密多心,所以倘没親證到本來面目的話,這個不可稱做涅槃,所以這個涅槃呢!也可以說這個實相的般若,實相,這個涅槃就是說,我們的真心本來就不生不滅了,所以涅而不生,槃而不滅。

涅槃是印度話,譯我們這邊就是不生與不滅,這個本性呢!本來就俱足,不生不滅,無始以來是迷故!謂之眾生,你若豁然貫通呢!本來面目若現的話,其實宇宙人生萬徹,本來就無生與無死,本俱的絕對不生不滅,迷呢!是這個我形造影來投胎才有這個身,迷執!才有這個身體,本俱的這個非因緣與非自然,也不是說因緣來和合,也不是說自然有的,無一個開始與無一個終止,所以因為這樣呢!才非因緣與非自然,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要所追求的呢!就是這個涅槃的真心。因此以上是說這個涅槃二字。

現在再來呢!用這個六即來講,依這個般若的真實修行,用這個般若,什麼叫做般若?就是妙智圓滿才叫做般若,所以若真實能夠妙智圓滿的話,能夠證到究竟,即是我們的心,了解究竟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

這個你若修空觀的話,能夠親證到這個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了解這個萬法都是我們的空相,有照無物,理論了達,能夠親證到這個一切智。

再來呢!相似即心,就是修假觀,有這個種種的道理,種種的理論能夠圓徹,了解這個外的事體,一切外都是成住壞滅,都是假,所以對這個假呢!能夠去審察真實,觀察,理論圓徹,能夠事事無礙,理事無礙,能夠圓通貫徹,能夠一切理論通達,這樣呢!就是分證,觀察、審察真實,這樣即是我們的真心。

再來!分證即心,分證呢!就是我們行這個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叫做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能夠去對外理論圓徹,度化眾生,這叫做分證如來,所以能夠分證,漸進的話,能夠上到這個究竟圓滿這個三觀妙用,體證事實,這個中道圓融,實證真心,這個叫做究竟即心,所以你倘没圓滿這個三觀妙用,修證事實。

什麼叫做三觀呢?這個就是我們的一心,對外就是假,叫做假觀,對內就是我們的空相,能夠來空觀,了解有照無物,叫做空觀。中道呢!這個中就是我們的理論,對外的事體上去審察真實,種種的道理能夠圓徹,理論能夠圓徹,而能夠親證到這個究竟真心,這個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理論圓徹,事事無礙,理事無礙,理論這個事理圓通,空有自然就無礙,所以用這個能夠去啟化眾生,才是究竟的中道實相,有究竟中道實相的話,才能夠親證究竟即心,這樣呢!才能夠稱叫做究竟。

是什麼叫做中道?這個中道,這個就是時常能夠明照,理論圓徹,宇宙人生萬徹,這才叫做真實的中道,這樣才是究竟,所以倘不能宇宙人生萬徹,還不是中道實相,得到中道就是到究竟,宇宙人生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這樣才是究竟。

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心這七字,就是要圓證這些,所以能夠證到這個般若的究竟,就是我們的實相,而實相就是我們常住不變的真心,什麼叫做實相呢?就是我們的明照無礙,明明照照,真實這個相,不會被塵染了,不會被一切所礙,所以就是觀自在,這樣叫做實相般若,這個就是我們的真心。

所以倘無這個般若的妙慧的話,不能到親證這個究竟,也無這個實相存在,所以得依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我們的妙照,而妙照就是我們的實相,實相就是我們的明徹,宇宙人生萬徹,這個才是究竟的實相,這個就是所謂我們要追求這個真心。

所以倘無智慧的究竟的話,不能夠徹破這個真心的本體,本來面目倘無這個般若二字的話,免談!所以萬法都是要成就這個般若二字,所以究竟般若波羅密就是究竟真心,這個,我們這個究竟二字呢!就是以上我們所要攝取,要求證事實的這個真心,究竟二字這樣,所以我們這個心到這裡講完。

@本文:四、經(佛所說的教法):.....。 四七頁 09行
    .....,故名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四九頁 03行


我們現在這個經題中,分作四段,我們般若二字也講完,波羅密多也講完,而這字心現在剛講完,現在講這字經,經就是通題。

我們現在按這字,最底下經題這字經,所以佛所說的這個教法、教體,就是所有都通通要稱這字經,所以這叫做通題。

這個經呢!若梵語來講的話,叫做修多羅,也可以說修姤路,也可以說素呾纜,這個是印度話,若翻譯我們這邊的話呢!叫做契經,因為我們中國呢!都是有這個習慣性,較簡略,所以才只叫做經,應當得要叫做契經,因為怎麼叫做契經呢?契是契理、契機的意思。

什麼叫做契理呢?就是契合這個理論圓融,圓融這個事體,契合一切的理論圓徹,這叫做契理;契機呢!就是對一切眾生的根機能夠圓融事事無礙,理事能夠圓徹,這叫做契機。

所以上契諸佛的心理,一切的言教呢!都是從這個佛的大悲心,祂的流露來講說這個一切的理論,就是佛的真心的流露,祂去親證這個事實才來說的;下契眾生的機宜,就是說契合眾生,能夠通圓徹,能夠去解迷顯真,能夠去啟悟一切,能夠去追究本來面目,這就是契我們的根機來說的,所以一切的言教呢!無非就是要契合眾生的機宜來所講的,應付到眾生,迷執的眾生,在苦惱迷迷茫茫的當中,對他說破他的迷執,說開他的苦惱。

所以我們佛理呢!首先就是對這個心理狀態,調整我們的心理,把我們一切的苦惱,讓你了解說苦從哪裡來?樂要往哪裡取?一切的苦惱,都是依我們的心,迷故!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煩惱也我們想的,不甘心也我們想的,一切的苦都是由我們的心自己創造的。

所以祂所說的理論呢!能夠圓證,能夠解脫我們的矛盾,頓開我們的迷執,能夠端正我們的心理,這就是契我們的根機,所以能夠解悟我們的迷執,拆破我們的生死,讓我們能夠解脫這個生死,所以有這個一切理論,所以就是說,以理來講,圓徹事體,事事無礙,理與事能夠圓徹。

所以這個理既能夠圓徹的話,能夠配合眾生的根機,譬如說,我了解說現在我講糖甜,大家都聽得懂,糖甜是聲音,没糖没甜,這個就是理性圓融事體,既然是有圓融事體的話,你們聽到有你們聽到的甜了,不是我說的聲音會甜,所以得契你們的根機,同時能夠俱足相應,能夠圓徹理論,這叫做契機。
(第06卷完)

---
第07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