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32講---


《卷33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九九頁  07行─→一○一頁 01行】
[mp3-33A]
所以六識依這個六根,所生起這個了別對境的功能,好壞,這個心的念頭一起,貪瞋癡這樣就出來,所以這個心與身就連帶,這個叫做第六意識,所以這個念頭若起,這樣第七識這個功用呢!一直能要怎樣,所要怎樣,依這個念起呢!身心合一,絕對要達取到我的目的,所以這個就是都我們的精神作崇所起的作用。

所以根塵識謂之三,依這個根塵識,這三六十八叫做十八界,所以這十八界必須得要相應這個內在這個的差別,所以我們這個發生種種的作用啊!都是我們的迷執,所以若没有我們的迷執不會起作用。

所以這個根與境的和合,所以根與境的相接就是說有這個色身,有這個色身對這個根境的聯絡,所以這個物質精神才會起大用,所以能夠依這個發生這個一切的作用啊!就是說根塵識和合,而我們這個內在這個精神作崇,心理狀態的變化,所以對外去接納,而念念不絕,這都是我們的心理狀態的變化,所以對這個外塵執著才會造業。

所以我們這個心身若無作用的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所以你若說這個心與這個精神若没有配合,看也看不懂,譬如說一個人跟我們很熟識,而跟我們擦身而過,我們眼睛有看到,精神没去接納,有看到歸有看到,不認識他,所以有看到歸有看到,没了別,這個有看到的中間,没了別,人若再將你叫到,啊!某人,喔!那時候耳朵聽到,有人在叫我,轉過去,哦!是你,這個就是說我們的精神對外若没接納,看卻没看到,聽也聽没到,吃也不知道氣味。

所以就是說有這個精神系統,去接觸這個神經系統才能夠了別這個功能,所以六根六境這個妄念一切都是不實,一切的妄念都是我們這個根塵識的和合,這個道理若不了解的話,都是被這個外境,執持這個外境這樣拖著團團轉。

所以上面所說的,都所依這個根塵識三合這樣才起作用,所以若能夠依這個識心去轉這個念的話,自然呢!這個一切的迷執就自然能夠解開,所以要把這個迷執,須得我們審察我們自己這個心念,若没這個審察這個心念的話,永永都對境的取著。

所以這個六根六塵呢!一切都是我們的幻境所起,不了別說這個外,一切都是成住壞滅,不能永遠常住,所以對這個一切的這個念頭起,這樣造一切的矛盾,所以有這個根塵識三合,所以才會去接觸這個一切的矛盾,內外的當中,這個總是歸我們的一念起,歸我們一念。

所以歸一念就是我們的自性不了解,自己不了解這個外境都是幻化不實,才會去執著造業,你若了解這個一切的外境都是成住壞空,一切都是我們的空相,所看得到、聽得到,這個接觸一切的外境都是我們這個心念的了別,所以對這個心念你若能夠轉過來審察,了別的話,這個真空實相。

真空實相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的本覺能夠明照,有照無物叫做空,真空,你說空嘛!不過這個一切我們的照是明明照照,這個叫做實相,實相是我們的了別作用,不會被這些塵著將我們染了,所以不會被這個塵染去的話,我們的心念不起,反倒轉來能夠去審察真實,這樣呢!那麼這樣這個對外就是妙的作用。

所以有這個妙用就是我們的真空實相中所了別,這個就是回歸我們本來的這個明照,這樣呢!就是說没去攀緣這個外塵,反過來能夠去妙用,這個就是真正本來面目顯耀,能夠通審察真實,成這個真空實相。

而這個十八界呢!這個虛妄的法一切,這個都不能起作用,因為十八界的虛妄呢!是我們的心不安然,對外去了別、去執持,這樣才有這個外塵將我們迷執去,迷我們這個心對外取著,你若能夠轉念,轉過來審察,能夠起妙用,這個一切的外,一切都是了解說不能永遠常住,雖然說不能永遠常住來講,能夠去起妙用,所以對這個十八界的虛妄不實,這個法都是我們的起用,若没起用就無了,所以故曰「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簡略

無眼界,無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無這些六境這樣來接觸我們的眼界、耳界、鼻界、舌界,這個六境接觸我們的六根,而接觸這個六根,六根若無作用,這個意識依然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意識就依然無,所以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的對外塵取著才有作用,所以因為這些,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就是對外已經無著了,因為我們前這個後面會再重講。

這個「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才會承上起下,從這前面再講過來,從這個前面叫做「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那裡再講起,講到對這個後面。

所以因為無就是因為這個,無這個,我們這個已經精神已經無這個作用,找到我們本來面目,既然我們的本來面目無生無滅,對這個六根六境就都無作用了,所以才叫做無,這個無的境界就是對這裡講的,所以這個十八界,這個就是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個就是簡略這樣說。

@本文:楞嚴經云:「根塵脫粘,識無所寄……。   九九頁 12行
    ……………十八界表。並意根為七界半。 一○一頁 06行


現在我們楞嚴經有云:「根塵脫染,識無所寄,根塵無體,識性元空」,這個根與塵的若没接觸的話,這個六識就不能依這個根塵的和合,若没根塵和合,這個識心不會作用。

所以根塵若無體,識性元空,這個根塵既無這個體了,我們這個意識本來就是,元空就是,空可別解無,就是我們本來面目,這個識就是我們本性,迷謂之識,悟呢!謂之本來面目,這叫做性,本性,所以這個意識若没對外根塵和合,這個內,我們這個自性呢!元空就是說無半項,空空,你說空空嘛!我們的自性明明,所以明明照照,不過這個明照,是寂照無礙,是我們的識心對外塵所染,所以迷失自己對外取著,才起作用,才有造業,所以根塵若無體的話,自然這個識心就無作用,本性依然寂照無礙。

又再云:「若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所以若有一個人呢!發現我們的心的本來面目,所以能夠發歸我們這個本來面目的話,這個十方,十方就是說遍一切處,到處都是虛空,每項都無作用,因這個十方,這個虛空一切都是真空妙有,所有這個真空妙有因緣和合產生一切的萬有,所以有這個萬有對我們的精神的作崇,去染著才有起作用,所以你若回歸本來面目,十方一切虛空,所以都是我們的眼界,所以無一切可講,也無一切去將其染著。

所以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就是說我們只是明照,明徹一切、了解一切真空妙有,因緣和合產生這個妙有,這個萬有都是我們這個虛空的這個妙有來產生,所以你若能夠回歸本來面目∼明照,這個一切,這個萬有都是我們的明照,所以這個作用就無了這樣,所以這個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就是說,都不是說能夠牽連到我們這個本來面目,是我們明照,而没什麼作用,寂照無礙。

所以這個「十方虛空尚且消殞,何況蘊入處界」,現在這個十方虛空都不會起作用了,何況這個五蘊,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蘊入處界,入處就是說十二入,也可以說十二處,這個界就是這個十八界,所以這個五蘊、十八界,這個就都無作用。

我們要了解這個一切的妄想,都皆我們這個凡夫心,這個生起這個對外執持這個萬有,所以這個顛倒的思想,這個妄想都是我們這個對外取著,這就是凡夫心,我們若能夠了解這個一切的外境,是我們迷昧執著,所以不了解這個妄想心才會起,所以若了解這個外境,一切都成住壞滅不能永遠常住,這樣的話,就不會被其所迷,這樣這個妄想心呢!就不會起,所以無迷呢!即真,無迷即真,没被迷失,就是我們本來的這個真相,這個實相,所以不會起矛盾,所以所用的呢!都皆是妙用。

所以一切「全相皆性」,一切相都是我們的自性所顯的,所以依這個法,當體即是我們的真空實相,所有一切的外境,我們這樣能夠了別,就都是我們的真空實相,所以無迷即真,你若能夠到這個境界的話,還有什麼可講的呢!

所以有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都是我們的幻化,對外取著的你若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別一切,對外境了解這個都是無實,能夠去起妙用,這樣這個幻境,哪有什麼可講?所以若能夠轉這個五蘊,能夠成三德,因為這個十二入就是對這個外緣起,所以對這個外緣起呢!內這個精神若能夠智用,所以對這個外不會去攀緣,所以這個智用能夠用這個第六識,所分別的這個意識轉來審察,這個叫做用相,所以能夠轉來分別,有這個智相與用相。

所以這個就是說根塵識這三種若無作用,這叫做三止,這樣成這個成所作智,第六意識轉念頭,妙觀察智,有這個妙觀察,第七識轉過來平等性智,所以這個第八識呢!轉過來大圓鏡智,這樣就是八識轉四智,以四智成三德。

什麼叫做三德呢?就是說對這個外不取,能夠了別這個幻化不實的這些,能夠去了別成這個四智,四智成這個三德,就是有這個解脫德與般若德,法身德有這三德,所以你若這個八識能夠轉四智的話,成三德。

所以我們六祖慧能法師有云:「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他現在這個是說,本來的這個,本來面目就没迷,哪有需要轉呢?因為識心是迷,你若能夠智用,這個識心本來就是本來面目,哪有需要轉?只轉這個了悟這個八識,這個因為這個八識是迷,而若能夠轉念這個八識,本來面目,這個本性本來就清淨了。

所以這個本來面目你若了別,哪有須要轉?所以這個是境界,這是果人才可以這樣講,我們當下呢!若没轉這個念頭,對這個第六意識轉起不能成就,所以你若當體了別,這個八識就是大圓鏡智了。

因為這個悟者當下即是大圓鏡智,不過迷呢!你若没從這個根塵識去了別,轉這個根塵識,別去染著,這叫做三止,你既然能夠三止,這樣就成就這個眼耳鼻舌身不會去攀緣,叫做成所作智,所以把我們這個第六意識的念頭呢!若没轉這個念,没有辦法,所以這個外,雖是說當下能夠止,不過!過去的這個念頭會再起,所以我們當下要「六八因地轉」,第六意識對這個根塵識,這邊也要,再來呢!過去的種子善惡業的種子都在第八識,所以若這個第八識的種子若再浮起來,若再浮起來呢!這個第八識要轉的話,就是依然第六意識的轉念,所以把這個第八識的倉庫若能掃空,這樣這個就是第八識成這個大圓鏡智。

所以當下呢!我們這個第六意識若能夠轉念頭,這樣叫做妙觀察智,所以能夠妙觀察,審察真實,能夠妙用,第七識自然就平等,所以平等無差別,身心就安然,所以這個行使就是平等,就是去啟化眾生,這是菩薩的境界,第七識能夠轉平等性智,這就菩薩的境界,所以菩薩的境界呢!第七識能夠平等,所以平等的話,這個根塵識轉過來成所作智,成就要所作,要度化眾生,就是說這個身應化自如,意根,這個意能夠鑑機,口能說法,這樣叫做成所作智,所以菩薩能夠三輪體用,這個就是真實菩薩的境界,所以這個起大用就是平等無差別,身輪應化自如,意輪能夠鑑機,口輪能夠說法,所以啟化眾生,這個塵沙若度盡,這樣這個第八識,變成大圓鏡智。

所以「以識轉智」,所以「以識轉智」,以四智成三德,就是這樣。
( B面 )……
[mp3-33B]
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呢!本來就圓妙無比,能夠起用,所以根與塵呢!無非都是我們的自性的當中,能夠普照萬有,所以這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就是圓明覺真,妙覺,這個妙覺圓明就是明智。

所以因為眾生迷昧,妄生計度,對外取著,因為這個執持這個外塵,所以才不能夠破這個一切的矛盾,所以被這個眼耳鼻舌身這樣拖去團團轉,所以對這個外塵執取造業,所以眾生的迷取,都是我們的妄念執持這個外塵造業的,所以這個若不破的話,不能夠成就這個一切。

所以我們學佛呢!必須對這個第六意識與這個第八識要注意,第六意識是現量上對外塵,我們時時得要觀察我們自己,這個第六意識的念頭有起否,所以這個第八識的這個種子浮,我們這個第六意識能夠將其掃棄掉,這樣一直去深究,自然而然呢!成就這個大圓鏡智,這個就是我們這個八識轉四智,依四智成三德的道理這樣。

現在總而言之,說以上所講的,所以因為迷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所以這些虛妄的法,所以都皆是我們的迷真幻現的,因為我們迷呢:把這個本來面目卻來遺失,所以這個真的本來面目被這個幻境的一種的攀緣所起,因為我們的迷都是我們的一種緣起,對這個外不了解這都是假,這都是虛妄不實,所以你若能夠了解一切外都是不能永遠常住,這都是假,這個看得到、聽得到,一切這些都是我們的實相,所以本體上,一切都是我們的空相,萬有都是我們的明照,所以你若能夠了解這個的話,就不是凡夫。

這個癡迷不實,這個都是我們的迷執外塵,所以凡夫不了解,不能認識這個真實,被這些外塵將我們牽染,因為這個外,有這個金錢、美色、名利,被這些拖倒,因為凡夫迷這個金錢與這個美色、愛慾、名利,造一切的矛盾,才會去造業生死,這個生死苦海不能夠了別,不能了徹對外一切,所以事實上,都是我們的習氣,被這個一切的外境來迷昧了,你若了解這個實法,能夠回光反照,審察真實,剛才說的能夠轉識成智,能夠起用。

所以菩薩因為用這個般若妙智,有這個妙觀察智,所以能夠去起觀而妙用,所以能夠起觀妙用,才能夠了解這個真空實相的理體,一切本來都是我們的真空妙有所現的,都是幻化不實,緣生緣滅。

因為我們能夠審察這個真實的話,這些虛妄不實的法,一切都是不能夠讓我們去迷執,所以我們若没迷執的話,反過來明察事實,這個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顯現。

所以這個真空實相的方面呢!就是我們能夠把這個外,把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轉迷成真,這個虛妄的法,審察真實,所以無迷即真,這個就是我們用這個般若妙慧,能夠去審察真實,一切的這個苦惱,與幻化無常的這個一切,哪裡能夠存在?

所以你若了解這些的話,這個一切的苦惱與這一切這個我,就是了解到這假的這個自體呢!這是幻化不實,這依然生老病死,哪是我呢?這個不是,所以這個無我,所以能夠通當下呢!極力破除一切的這個迷昧執著,所以破除這些一切的迷昧的話,顯現的就是我們的真空實相,這個真空實相究竟的理體呢!你若没深入,不能夠找到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真實的究竟,理體上圓徹,當下能夠找到我們本來面目,所以用這個理性能夠活用,所以利用這個理性行菩薩道,能夠到究竟這個妙智圓通,這樣能夠到究竟常樂我淨這個境界。

所以當下呢!能夠徹證徹悟,宇宙人生萬徹,所以若不了解這個空義不能脫出這個虛妄,所以你若能夠了解這個本來的這個面目,就不會被這些一切法將我們迷妄了,所以這個虛妄呢!都是我們的本來的迷失自己,矛盾自己,所以不了解自己,在害自己。

所以你若找到我們真實本來面目,這個真空實相呢!這個方便一切的這個法,都能夠通用,所以這個真空實相的理體,隨便,這個義與理能夠分齊,這個理體呢!能夠圓徹,所以對這個理論若圓徹的話,能夠去度一切的眾生。

所以一切的法本,都是我們的自性的當中融合所成的,所以能夠觀察一切,了解一切,這都是我們的自性的通達,所以一切的理體上若不圓融,不能找到本來面目,你若不能找到本來面目的話,即是無始以來都是被這個虛妄不實,這些將我們迷茫,執持一切的矛盾,所以造業在這個生死苦海,不能夠解脫這樣。

所以這個虛妄相中,你若全體能夠當下皆真的話,所以看這個煩惱即是我們的菩提心,什麼叫做煩惱即菩提呢?這個就是我們菩薩心腸,煩惱眾生不成就,所以就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菩提心的流露,所以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我們的慈悲故,可憐眾生不能成就,這樣即是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所以你若能夠回光反照,本來面目哪有生死呢?所以當下即是涅槃,所以當下就是涅而不生,槃而不滅,當下就不生不滅,所以你若了解到這裡的話,哪裡有少法可得?因為無所得,後面會講,實際本來面目,本具的性德,本具,哪裡有所得呢?無所得,所以一切,一切法都可破,所以一切法呢!都是我們的心法,而也無少法可得。

所以離一切相,你若無所得的話,就是離一切相,因為没牽罣才無所得,因為本具的性德,本來就具足了,哪裡有所得?所以既無所得,哪會再去執持一切相?就離一切相。

所以一切呢!就是不壞不失,因為無礙,無罣礙,而也無所證,無牽礙,也就無所證,是怎麼無證呢?本來就具足了,哪裡證什麼?所以凡夫轉過來這個聲聞,這樣有證,親證什麼?離苦得樂,再來這個聲聞轉過來這個緣覺,這樣也有所證,所謂有所證、有所得的話,這是下乘。

因為法法即是實相,一切法即是我們的自性中,這個真空妙義,一切都是我們的真空實相,這個真空實相顯我們的真如理體,這個一切法都是我們的真如理體,所以都是我們的真實顯義,這個顯義才能夠對外理用,這個義能夠顯理,所以這個內在,這個真空實相就是我們的妙慧,而妙慧就是我們的這個真如,所以有這個真如就是顯智,真如顯理,理就是理用,有這個真實義能夠妙用,這個義顯理,理才能夠圓通事,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所以這個義與理,義與理分齊,這個就是我們的妙觀察起用,這個是我們的妙用。

所以這個妙用呢!是我們本具的,無所得,所以才無少法可得,因為這個無一切法所得就是說,我們的真實是我們的理用,這個本來就具足了,所以才叫做無得無證,所以這個法法都是實相,這個一切法皆是真空,這個真空乃是我們的真義,所以這個真義就是我們的妙用。

所以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對我們的識心迷的人所說的,所以有迷,能夠用這個理性,開這六種的法門,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與這個眼耳鼻舌身這個精神,所以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外界,有我們這個根識的起用,所以這個對外取著,這是矛盾。

所以破我們這個一切的這個十八界,與這個五蘊,這個就是我們了別這個生死由來都是這些的作孽,所以為了這個生死,都是被這些外塵,將我們染著造孽的。

所以根塵識,六根六塵六識這些呢!若能夠,這個心能夠轉念,所以這個塵中,這個心所發這一切對外塵染著才有起用。

所以現在,我們把這個三六十八界,這個根塵識,這個就是說怎麼叫做十八界,因為六塵就是我們,有我們這個心所法半分,所以有這個半分,外有這個物質半分,因為没有這個體事,我們這個心不會起念,我們這個心是依這個體事才起念頭,所以這個心所發的,這叫做法塵,所以外一半內一半,所以合這個意根一個,剛好眼耳鼻舌身意,變成七個半,合外五個半,剛好十二入,而內這個心法,依然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這六識屬我們的精神,就是我們的心法,這樣十二入配合這個六識剛好十八界,根塵識這樣和合,剛好三六十八。

所以這個,這三個法門呢!各個都隨眾生的根性,任你倘能夠修一法,就是能夠悟入這種的作用,所以你若能夠一悟一切悟,這個就是說,能夠回光反照,審察真實,這樣的話,一悟即一切悟。

所以這個根塵識,三六十八,這個就是我們盲從,被這些根塵染著,身心對外取著,才會迷失自己,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所以你若這些不被染了,能夠回光反照,審察真實,這個呢!所悟的一切都能夠了達,這個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用這個三觀妙用,而來分發這個根塵識,分作這個五蘊,配合這個十八界進而去轉,所以把這個前五根、五識,轉成所作智,把這個第六意識轉來妙觀察智,把這個第七識轉過來平等性智,把這個第八識轉來大圓鏡智,所以若没有這個三觀妙用的話,不能轉。

為什麼没有三觀妙用不能轉呢?所以用這個一心對這個外塵,所以叫做假,是怎麼叫做假呢?外這個因為成住壞滅,緣生緣滅,這謂之假不能永遠常住,這謂之假,內呢!這個空觀,空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能夠了解這個念頭都是我們的迷執,所以這個念頭都是我們的空相,這個空相,有照無物,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這個能夠能審察真實,這叫做空觀,能夠審察,叫做妙觀察智。

所以這個對外這個中,中就是理論圓徹,義理能夠分齊,審察真實,這個理論能夠圓徹,事事能夠無礙,理事無礙,所以這個空有自然就無礙,所以這個能夠轉這個理論圓徹,所以能夠啟化眾生,這個妙用無疆,這個叫做平等性智。

所以這個理論能夠圓徹,啟化眾生,所以度這些塵沙,塵沙若盡的話,這個八識就成大圓鏡智。

所以這個,用這個三觀妙用,以識轉智去起用,這個就妙用無疆,所以我們若能夠這樣妙用的話,一悟即悟,萬法齊悟,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的空相,一切都是我們的真空實相,這個就是我們的妙用的價值。

再合釋起來講,我們上面所說的這個妙用,所以這個妙用,這個一切法了解都是我們的空相,所以用這個三觀妙用的道理來看,所以就能夠了解這個真實都是我們的真空實相的理體,所以用這個理體能夠化解一切的妄念,一切,所以這樣能夠清淨。

所以你若能夠寂照無礙,哪裡有這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可講?根本這個五蘊和這個六根六識,這個都是我們的意識,第六意識的妄心的作法,所以你若能夠了解這個理體活用的話,哪裡有這些呢?所以能夠通妙用徹底,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都是我們的迷執我們的妄想起用的,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三觀妙用,能夠把我們這個六識轉過來妙觀察,能夠真實去體用的,所以這個三觀妙用的起用,以五蘊能夠成四智,以四智能夠成三德,所以故曰「無意識界」。

所以我們上面所寫的就是說,這個十八界,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都是我們的意識界,所以能夠妙用就無這些,所以這個三六十八界,若無的話,就是我們的真實本來面目能夠顯現。

所以這個這三種的識心,色心並迷的人,才破你這個十八界,所以這個十八界就是我們的凡夫心,有這個我執與法執,所以對這個身心,對外取著,這個才破我們這個十八界,讓我們了解這個十八界是我們迷我們本來面目,所以用這個理體能夠去化用,化用這個十八界來回光反照,審察自己,這樣能夠了解自己,創造自己。

所以已經講到這裡,這個十八界講完,我們後面有這個十八界的表,我們現在要了解到,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這個第七識,這裡叫做意根,再來這個。
(第33卷完)

---第34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