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41講---


《卷42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二○頁 15行─→一二二頁 11行】
[mp3-42A]
所以悟到這個理,了解這個一切矛盾,所以能夠悟這個集諦理,同時呢!能夠來反悔自己,所以了解一切無始以來都是迷迷糊糊,不能夠斷這個生死由來的原因。

所以現量上,你既知道這個道理的話,自然能夠來回光反照,審察到自己,所以審察到自己,同時悟到自己,滅是以這個道諦理,有這個滅諦理,能夠悟這個滅的理,證得寂滅樂。

所以這個滅諦呢!我們要明白,都是我們各種的修行,所以能夠來悟一切的真理,這就是悟這個道諦理,有這個真理圓徹,所以才能夠滅這個有這個滅諦理,倘無道諦理就無這個滅諦理。

所以這個道諦就我們修證的功夫,所以從這個種種所得來的功夫呢!就是我們自己審察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所以你若這樣的話,就是精修的道行,有這個精修的道行的話,才能夠達到這個斷證的目標,所以你若不到這個斷證的目標的話,不能做聖者,所以聖者就是悟這個諦理,能夠圓徹,所以同時才能夠得解脫,所以倘無這個諦理的話,不能解脫。

所以我們特別呢!要對這個聖諦明白,才能夠去審察這個真實,什麼謂之苦,什麼謂之樂,這都是我們自己審察自己,這樣呢!叫做集道滅苦,集道滅苦,所以我們若要做聖者的話,得要種種,自己審察自己,而了解自己,才能夠造成做聖者的目標。

我們這個四諦的法門呢!是佛的基本教義,佛成道以後,所以在這個菩提樹下說這個華嚴廿一日,再來呢!開始來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所以對這個五比丘說法呢!初轉法輪就是這個四聖諦,把這個四聖諦總共說有三遍,所以叫做三轉法輪。

為什麼叫做轉法輪呢?這個是一種的譬喻,我們一切的法,譬如像車輪,所以能夠轉上千圈,上萬圈,都轉不停,所以這個意思呢!就是說佛法無邊,說法無量,所以一切的法呢!在流轉就是都轉不停,所以這個法,無非就是要救度一切迷執的眾生,來離苦得樂,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這個是佛,他證悟到這個諦理,才用這個四諦來轉法輪。

所以這個法輪呢!可比說一隻大船,能夠載到一切的人,來登到彼岸的目的地,所以這個法輪就是說好比一艘船,這個機關若轉下去,這艘船就會航行,而航行呢!自然就能夠到岸,所以才叫做轉法輪來稱呼。

因為這個法,一切法都是我們的自性通達開展出來,所以展輪這個法輪,佛的用心,所以才用這個四諦的真理來啟化眾生,所以現在在鹿野苑三轉法輪,什麼叫做三轉法輪呢?第一就是說示轉,所以第二就是說勸轉,第三叫做證轉。

為什麼得這樣講呢?因為眾生的根緣有差別,所以才第一跟我們講此是苦,逼迫性的,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所以逼迫,生老病死,剎那生滅,所以這個苦無邊,所以這個苦惱都是我們自己逼迫,剎那就生老病死,這個叫做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所以這個苦呢!就是我們招集,所以迷失我們的自性,因為迷了自己,所以才招感這個一切的迷執,而來造業才來生死這樣,所以即是招感性,所以這個招感就是我們的迷執。

所以得來滅,滅這個集,無集就無苦,所以滅就是可證性,所以可證什麼呢?要有這個道,了解這個道種種,有種種的理論才能夠圓徹一切,所以倘無種種的理論不能夠滅一切的苦惱,所以滅得要可證這個道理,所以若没修道的話,不能安立來自在,所以有這個修道才會滅集無苦,所以這個道就是可修性。

所以這個就是初轉法輪,用這個示轉來對我們這個五比丘,所以施展這個諦理呢!所以讓我們眾生了解這個一切的苦惱都是由集而來的,所以這個集是我們迷失自己,被這個五蘊的驅使,而這個五蘊,尤其是這個十二入、十八界來造成我們一切的迷執,這個貪瞋癡,反過來迷失自己,侮弄自己,矛盾自己,被這個五蘊的驅使,所以執持這個外緣,被這個六境將我們迷惑,所以一切的這個苦惱,無非就是我們的集這些一切的矛盾,這個就是五蘊的驅使,思想顛倒夢想執著。

所以你若要了解這個一切的五蘊的驅使迷失,才會深入這個十二因緣,流轉生死,這個問題呢!要怎麼來滅呢?所以才用這個道理上,叫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一心進而去三觀,了解自己,創造自己,所以這樣能夠起慧自利,所以有自利得要兼造聖德,要有三十七道品,所以悲智圓融來道滅集苦,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初入的人要了解,這樣進而去修證,才有辦法,所以這樣叫做示轉。

再來呢!勸轉,一切的苦惱,這些苦你應該要知道呢!要了解到這是我們的集未斷,因為我們受這個五蘊的驅使,迷失自己,所以使得這個三惑未圓,什麼叫做三惑,這個就是我們這個貪瞋癡來造成這個惑業苦,這個貪瞋癡謂之三毒,有這個三毒才有成這個惑業苦,這個你們應該了解。

所以你若這個若了解,你自然就能夠消滅,而這個要消滅,你們應該要親證這個道諦理,修證這個道理呢!應該才能夠明徹自己,找到本來面目,這個道理就是你要三觀妙用,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找我們自己,才能夠修證本來面目,才能夠永遠解脫生死,離苦得樂,所以這個就是再勸轉的方面,對五比丘來開示。

佛陀呢!恐怕一切不能了徹,有的能夠悟證,有的不能悟證,才又再三,所以第三就是說證轉,為什麼得證轉呢?一切的苦惱你們應該要了解了,你們了解這個一切逼迫,三界如火宅,眾苦無邊,你們應該現在此時就知道了,我講完,你已經知道,知道呢!要了解到這個都是我們的集,所以你要了解斷這個我執,這個假我你應斷,這個身體不是我,你應該要斷啊!不要有這個我的存在呢!有這個我才會去造一切的迷執矛盾,為了每樣都要達取到我的目的,所以有這個我才會去做這個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所以倘無這個我的話,同時就無這個集的苦惱,所以若要滅我的話,滅這個我,你要應證這個真實的道理,若没去親證這個真實的道理的話,不能夠修證。

所以你既然了解這個苦,一切都是苦,你應該了解,再來!你既了解這個苦,都是我們的集,是這個我執,思想顛倒去執著,就是我們的五蘊的驅使,有這個我,你要了解這個我,所以你要了解,所以要滅我,無我,倘没親證這個道理去修,没有辦法。

所以這個證轉就是說,此是苦我既知,此是集我既斷,此是滅我既證此是道我既修,所以到這個時候,大家了解這個一切,能夠去修證,當下呢!所以五比丘隨時證道。

為什麼得連續來講三遍呢?因為眾生的根器有利與鈍,利與鈍的關係呢!所以才得這樣苦苦進而去開示,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這個修行的當中,鈍根的人呢!不是說一開始講就能了解,所以得要講又再講,也得要深入淺出,所以才能夠來開示一切通達,所以首先叫做示轉。

所以這個示轉就是直接開示這個四諦真理,所以讓他了解一切的苦惱的果,才來慕集,所以用這個四諦的真相呢!讓你了解這個集的因,所以你若不了解這個集的因就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不能了解來斷集離苦,所以讓你能夠了解一切的苦的因,才會慕滅修道,這個是利根的人呢!即時聽,即時開悟。

不過一些鈍根的呢!没有辦法,所以特別佛得又勸再勸,所以因為根性較鈍的人,你若没又再次再來勸、再來講讓他聽,恐怕没有辦法去承擔,因為根本鈍根的人聽不懂,他哪有辦法直接去承擔呢?所以才得再第二次,又再重說,才來苦苦再來勸我們迷的人勤修,所以又再勸的人呢!這個就是中根,這個中根的人,即時這樣就能夠了解去信受。

不過尚還有一種更為鈍根的人,所以佛呢!才又再三,再來實證這個一切的真實,你鈍根的人,你倘無現這個實證讓他看,他不能承擔,所以佛是慈悲廣大,所以為了眾生呢!大開方便,所以就是說怕一般的鈍根的人,絕對没有辦法,所以再三才又一切用這個實證來讓你能夠信解奉行,所以引一切的證據,來讓他現實了解。

譬如說,不信因果的人,再怎麼講他就是不信無因果,而你若没直接去印證的話,他不相信因果,要怎麼印證呢?當下對他來講,你來這裡,我來將你打,我若在這裡一直將你打,到你家,你會不甘心會將我打嗎?當然他說會啊!當然會,這樣我若不要有將你打的因,你哪裡我到你那裡,你會要對我報的果,所以每樣一切都是因果。

所以這個四諦的法呢!依然一切的這個,用這個眾生的這個苦苦,逼迫的苦來實證,讓你了解純實做人的苦惱,讓你了解引證這個生老病死有嗎?有啊!都有生老病死,那麼你既然有生老病死的話,怎樣不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因,而來會生老病死呢?這個要怎麼為證呢?

要了解到,你若不要來生,自然就不會死啊!對不對?對啊!不要來生就不會死啊!這對!證實對,要怎麼不要來生才不會死呢?你要了解十二因緣,所以現量的因,你有愛取有,才會矇蔽自己的這個因∼所造的業,所以人若打你,你後面會打人,對否?所以既然打人的因,來日被人打,所以因為你現在造業的因,後面就來出生來報的果,所以因為這個因果可怕,所以有這個生死輪迴的苦惱,才有這個苦,所以有這個苦,就是我們集這些一切惡業的因。

既然了解這個惡業的因,要怎麼來滅呢?種種你得要了解你自己,問我們自己,證實我們的心念有端正否?所以我們的心念若不端正的話,一念的差別,做出一切種種的惡業,既然你會去迷失自己,麻煩你自己,可比說你若想一念,想要殺人,不甘心,不放過人,有這個念頭的因,你就去殺死人,而殺死人的因,既然是成的話,難免!有人要抓,要打的果報。

所以種種都是這個因與果,純然你若要滅,你得要問你自己,没想到壞念就不會去做壞,我們若不要有這個壞念,好好來修習我們自己,可別矛盾我們自己,證實我們的自己,找我們自己,所以往我們的心地去下功夫,找我們的矛盾,頓開我們的矛盾,找我們本來面目,這樣就是證實解脫生死,所以這叫做證轉。

所以佛為了這個菩提心,才用這個三轉法輪重說,勸導來純綷度這些五比丘,所以用這個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就是說利與鈍這個差別,所以才用這個三轉法輪來啟開一切的迷執的人,才有辦法覺悟,所以這個這樣叫做三轉法輪。

依這個法輪來修持,這樣的話,自然而然這個道果呢!最差勁的話,尚還有聲聞境,有的直入證到羅漢果,所以若由這個四諦法來實修的話,倘没羅漢、没緣覺,也有聲聞的證果。
[mp3-42B]
所以,( B面 )…… 這個階段有四種,我們再來講。

@本文:初果須陀洹(譯為預流,.........。 一二一頁 13行
    .總上四果屬佛教小乘部類─聲聞眾。 一二二頁 07行


現在我們修這個四諦的法門呢!這個初入這個叫做小乘法,而小乘法有四果,這個四果的階段,初果叫做須陀洹,這是梵語,我們現在的印度話,譯我們這裡呢!叫做預流,也可以說叫做入流,因為這個是初入,領受一切的聖人的語言,所以能夠深入,這樣叫做入流,因為這個理論我們要聽,能夠去了解,所以了解後呢!用這個八忍八智,這樣你若無漏十六心斷,所以這樣叫做斷這個三界八十八使,這個斷見惑,見初果,叫做聲聞境,初果。

這個聖者的語言就是說,把我們這個集諦理,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所以這個都是我們的見解不了解,所以從這個斷這個見,三止根塵識,所以這個有八十八使見惑,所以這個見惑,這個後面有一個表,我們後面去看就知道。

因為你若能夠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這個就是在修證的方面,所以光是初入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樣能去了解我們的思想不正確,所以我們的思想不正確就是我們矛盾自己,所以你若了解我們的思想,使其能夠通正確的話,這樣能夠成就這個二果斯陀含。

所以這個斯陀含依然是印度話,譯我們這邊叫做一來,因為我們這個欲界九品,就是我們的思惑,所以這個我們的思惑只斷六品,因為這個三毒不能圓斷,你初入斷這個貪,斷貪,所以九品就是說這個貪瞋癡一切都是我們的迷執,這個欲界有九品,我們斷六品就是貪瞋癡這個當中,對這個貪來斷得開,這樣叫做斯陀含。

所以會再來生叫做一來,就是說再來,要再來修行,所以你既了解這些,會又再來,再來修,而不過後面這三品呢!尚還未斷呢!得要再來欲界,所以没再來受生死的話,不能解脫,所以叫做一來。

所以這個貪瞋癡未斷,因為光是斷這個貪這樣還不是辦法,再來要斷瞋,成這個三果阿那含,所以你若這個瞋能夠斷的話,這個叫做阿那含,就是三果的境界,譯我們這邊的話呢,叫做不來,不敢來了,你既了解這個貪瞋能夠斷的話,這樣你就不敢來了,所以因為既然斷這個欲界與這個瞋,所以能夠斷這些,就是說我們的思惑,能夠通頓開,所以尚還有三品未斷,這個思惑,因為你既然斷貪與瞋的話,這個欲界的煩惱都斷了,所以既然你貪瞋斷,煩惱既然斷,所以就是說不來,不敢再來生了,不愛再來了,所以無這個欲,所以離這個欲愛生死之果,就是說不來,因為不再來,不再來這個欲界受這個生死,這樣名才叫做不來。

因為了解這個三界的輪迴,這個流轉不息,不過這個貪瞋癡這三惑迷還未圓斷呢!這樣不可說有成就,所以癡若没斷的話,不能到四果羅漢,所以癡若斷的話,叫做四果阿羅漢,也可以說叫做緣覺,所以這個阿羅漢呢!依然是印度話,譯我們這邊的話呢!叫做無生,因為貪瞋癡圓斷,所以不用再來三界輪迴生死,所以由這個三界斷欲,斷這個欲界九品,而思惑這個後面在這個色界四禪天這些,這個四禪天超越,有這個五不還天,所以這個五不還天,在那裡用功,這樣不敢再來。

所以因為這個,斷這個三惑圓斷,而三惑要斷的話,你貪瞋癡没捨,這樣没有辦法,所以貪瞋癡你若捨,這樣就是能夠斷了這個生死,解脫一切的生死,這樣叫做超出三界。

所以上面色界、無色界這些,這都是我們還在生死之內,每一界這個四禪天,這個色界無色界,這個每一界都有四地,而每地呢!每一地都有九品,所以這個九品呢!共斷八九七十二,所以這個七十二品的思惑,若含前這個欲界九品合在一起,這樣剛好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這些若圓斷的話,就是四果羅漢。

所以你證到四果羅漢就是因為你見思一切都斷了,見思惑就是我們三界生死,所以這個三界的生死就是我們見思迷執,所以既然滅這個見思,這樣能夠果證自己,找到這個迷執,了解我們的妄心,所以這個妄心不起,自然呢!哪裡會來三界受生死呢?所以叫做無生。

雖是來到這裡,四果是小乘最高、最極的境界,是怎麼說呢?所以四果羅漢就是說,我們這個貪瞋癡斷真諦理不了徹的話,没有辦法來斷這個見思,所以才叫做極果,這是下乘的極果,不是佛學的極果。

因為這個初果是見道位而已,因為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了解這些都是我們的迷執,這樣叫做見道位,這樣這個了解的話,就是初生這個無漏智,所以這個生出這個無漏智,這樣初照,能夠見這個真諦理,這叫做起初的觀照而已,初照,所以見真諦理,了解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就是真諦理。

因為這個是見到這裡是初果,不過二果、三果呢!這個得要有這個修道慕滅,若没修道慕滅的話,不能夠真實認出這個真諦理,所以依這個理去實修實證,所以因為這個二果、三果就是依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從這個理論去圓徹、去真修實證,這樣達取到觀行能夠迴光返照,審察自己,問自己,了解自己,這個這樣的話,叫做三果羅漢所以這個三果呢!就是由這個「我們的審察,回光反照」通達。

所以你若這樣漸漸直入的話,所以會成到四果,四果就是說無學位了,無學是怎麼說呢?已經了解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去親證事實,回光反照,審察真實,把我們這個見思惑已經斷,既然斷,這個見思惑若盡的話,徹證到這個真諦理,所以這樣他說到那裡,我已經具足了,不需要再修了,而不需要再修的話,不用再學了,所以執在那裡,

所以因為這個修習這個真諦理已經理徹,親證到事實,這個真諦理若了徹了,見思惑已經斷了,這樣就不需要再修了,這樣執在那裡呢!這個叫做小乘的佛法,他的誇口說:「我已經到不用再來生,不用再來死了,我生死就已經盡了,何必須再來修呢?」

所以你這樣親證到這裡,你不了解到,這是親證這個苦諦智,所以離苦得樂,安立這個真實,不會再來受苦,就是說不用再來生,不用再來死,這個只是實證到苦諦的真實而已,所以這種的梵行成立呢!不能夠證出真正滅諦智。

雖是說你有滅這個生死的這個證實了解,不過尚還不是證實、親證這個理論圓徹,不能出假度生,所以你既然能夠通達,你須去親證這個滅諦的智慧,你若没親證這個滅諦的智慧的話,没有辦法得以出假度生,因為你見思惑斷是自證自己而已,自證其心而已,自己了解自己,這樣創立自己不用來生死而已,這是自證分而已,没有辦法。

所以你得要了解,要怎麼來滅這個眾生的這個見思?你若要親證這個滅諦智的話,所做的得要親證這個道諦智,所以你若親證到這個道諦智的話,就是不受這個後有,所以因為你既有真實,能夠圓證這個理論圓徹,所以後面就没有這一切的這個迷執,因為你能夠三觀妙用,能夠了解這個三十七道品,去實證實行,哪裡會再接受這個一切的後有呢?

所以因為這你要了解到,有這個滅諦就是道諦的親證,所以能夠證這個集諦理,有這個道諦才能夠滅這個集諦,因為你既然了解這個,回光反照,審察自己,找我們本來面目,所以這個都是我們的三觀妙用,能夠親證到這個三十七道品,這個聖德,所以能夠悲智圓融。

所以總而言之,理論才能夠圓徹,把這個四聖諦才能夠轉法輪來度化眾生,所以這個四諦初入,所證的呢!這到四果,這個叫做小乘法∼聲聞、緣覺,所以這二乘所共修的,不過!我現在所說的這些不是聲聞與緣覺,你得要真實能夠迴光返照,有這個三諦理,就是空、假、中一心去妙觀察,審察真實,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找到本來面目,所以能夠圓證一切,一切的事理圓通,能夠顯中道,中道就是理論圓徹,事理能夠圓通,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樣叫做真實的三觀妙用,所以你若能夠這樣的話,受用無窮,能夠永遠活用,所以這個不光是四果,是四果以上。

你若光用這個苦集滅道去斷這個見思惑,見思惑盡是證真諦理没錯,所以這樣最高的境界也是四果羅漢而已,没什麼!這個還不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所以我們真實要研究的呢!就是要三觀妙用,啟開我們的迷執,回光反照,審察自己,找我們自己,有悟到證實的理論,有這個中諦理,能夠妙用,出假度生,這才是我們真實要學的境界這樣。

所以這個四聖諦就是三乘共修,現在所說的是小乘法,而後面我們所說的就是大乘法,這個三觀妙用配合這個三十七道品,進而去妙用,這個就是上乘法。

@本文:佛法分為世間和出世間兩種,.....。 一二二頁 08行
    ...........四諦法門便屬這一類的。 一二三頁 05行


所以我們真實要研究佛法的人呢!要了解這個一切都有分這個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這二種,所以在這個出世法,這種的呢!叫做有這個大、小乘的分別,所以這個在世間法,這個世間法就是只求這個造善,能夠上天界,這樣他就說很好了,所以這叫做世間法。

我們現在學佛的呢!就是超越,要出世間法,所以這個出世間法呢!所以有這個大小乘,因為小乘的人呢!這個觀念上是只那以這個佛法來自利而已,他的目標呢!是說我若了解我自己,創造我自己就好了,我若能夠解脫生死,我就很萬幸了,這個這種的精神是小乘。

因為學佛不是要解脫自己而已,為什麼要學佛?這個得要有那大精神,有大精神的人呢!就是說不是我要自利,就是要利他,因為這個大乘法的人呢!他的觀念就是說,為這個教來犧牲,為這個教,為了要利他的精神,所以犧牲自己,而來為別人,有這?種的目的,要來利他的精神,所以要來救世,普度眾生,這個才是真實超出三界,又再應這個世間,能夠再來度這個小乘,不光是要自利,就是要利他的精神。

因為小乘的人呢!只是想要了解這個生死,而要脫開這個三界,不用來生,不用來死,這樣求證這個真實,能夠超出三界,這樣他就自利而已,不再利他了,這樣叫做執在偏空,不是究竟。

所以,對!你到這個境界的話,能夠解脫生死,超出三界來講,這個叫做自了漢,不肯度化眾生,這樣獨善其身,這種小乘法呢!佛不時就在苛責,苛責這些羅漢,你們這些都是自了漢,所以不敢去度化眾生,所以你只是你自利,不敢去利他,這種是蕉芽敗種,敗滅佛種,所以你這一種的修行,就是没有用的人,差勁。
(第42卷完)

---第43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