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42講---


《卷43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二二頁 11行─→一二四頁 06行】
[mp3-43A]
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我們呢!就是為了大眾,我們今日要學就是真實有那大心,既然我們有大心的話,像大輛車,大輛車這個意思,叫做大乘,我不光是要戴我自己,小乘像一輛小車。

所以我們就是說,我們若這樣像一艘大船,像一輛大車,能夠載很多人,所以能夠達取到這個解脫生死的目的地,所以這個像佛能夠運載一切的凡夫,大家都能夠到聖者的地,達取到解脫的地,所以這個是佛的境界。

不過佛法呢!人人都具足,是我們迷的當中,還不能自利,叫做凡夫,所以我們今日有這些經典呢!所以我們能夠去修證,所以我們若認真的話,大家都能夠成就,就能夠到達到這個聖者的地位。

所以我們要學的就是大乘,所以這個乘有大小,大中小這三乘的差別,我們若大心的人就是菩薩心,因為菩薩的人呢!所以就是為了眾生故,要利他精神的功力,所以他的力量很大,所以我們的心量若大,這個力量就自然大,所以這種大心的人,好比菩薩叫做大車,所以力量可以說很大。

至於像緣覺,這種叫做中乘,他只是自利而已不能利他,所以雖是說他的修為,有比較聲聞更高,這樣呢!其實這依然來講起來,依然小乘法,所以他只是要度自己,不度別人,就像一輛腳踏車,只有運載自己而已,所以他的力量很小,一輛腳踏車要讓你載,也載不了多少。

所以世間一切的法,一切都是根本没離開這個業力,所以這個業力就是在因果,所以萬項都是業力與因果範圍內呢!所以不能脫開,所以因為這個世間,所讓你修的呢!即使你最會修到天界,這個叫做小乘,小乘的極小的範圍,只是做一些福報,這樣能夠到天界享樂,樂若盡依然是再翻下來,所以這個世間法,所以根本這不能離開這個解脫生死。

既然你了解這個小乘只是自利而已,雖是說你的志氣已經超越三界來講,能夠解脫這個生死,所以對這個世間種種的業力,你不了解到這個都是因果,因為六道的輪迴啊!極苦楚,你小乘只是求你解脫,你自己自了生死,對世間的業力你没去觀察,對這些六道輪迴的眾生,苦惱的眾生要怎麼辦。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三界生死,一切都是我們所為所作的一切的矛盾,所以你能夠觀察這個一切的眾生都是自己迷失自己,來侮弄自己,既然你是明瞭,自己能夠自利的話,這個是自己自了漢,你若能夠對這個觀察去將其明徹,究竟這個人生為什麼不解脫呢?了解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所以能夠透徹去分析這個理論,來啟化眾生,這樣才是真正我們要研究的目的。

所以世間就是無明迷執,五蘊的驅使,所以我們若能夠自利,觀察這個一切的這個理論圓徹,所以能夠究竟利他,這樣才是真實有透徹,若没去啟化眾生這樣不是透徹,這樣尚還執在空,没出假,只是自利。

再換一句話來講呢!我們要了解這個詳細,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自性,所以一切世間萬事萬物是我們的自性去明察,所以因為這個萬有,我們若能夠去明察,事實都是成住異滅,無非一切這都是受這個業力的支配,所以因為迷失自己,所以迷了這個自己呢!這個因果就是無明白,所以萬法都是由這個因果的支配,所以你若迷了這個因果的話,所以一定有因有果,這是定律,在這個生死所以不能解脫。

所以一切呢!都是我們的迷失自己,受這個因果的報應,所以才在這個苦海萬重波,所以你若了解的話,就討厭這個生死,所以你既然討厭生死的話,當然你會去了解這個業力的因果,所以從這個因果去了徹,以果來找因,當下若明因,滅因自然就無果。

所以我們若只是了解這個的話,没有這個因自然就没有這個果,所以一切都是著這個一切的矛盾,執著這個我執,所以由這個我執的業力,因為一切的業都是我們的造作的,既然你若造業,自然就不能解脫,所以你若要了解這個生死由來,這個因果可怕,要求解脫的話呢!我們要實證了解這個諸行無常都是生滅法,所以要了解悟出這個萬法無我,所以有這個無我的精神,求證這個涅槃寂淨的樂,這個是我們安立究竟。

所以這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淨涅槃」,這是叫做三法印,所以這個三法印就是實際的究竟的佛法,因為小乘人唯一的修行目標只是了解這個諸行無常,所以求證這個見思惑,所以了解這個生死的苦海都是我執,這個呢!這樣用這個四諦法門,這個是小乘的這類,你若大乘的人的話,所以用這個四諦不光是修這個四諦法,能夠利用這個四諦法轉無量四諦,這才真實求證大乘法。

所以這個大,小乘的分別呢!我們要了解我們的修行的範圍,不光是要獨善其身,就是要自利利他,而要自利利他得要用這個四諦法,再來親證種種的佛理來圓證自己,而若要對這個佛理通徹,要求證事實,得要用這個三法印來對證,若没事實對證這個三法印的話,不是正法。

所以正法正理呢!就是諸行無常,生滅法,所以一切萬法無我,所以苦空、無我,寂淨涅槃,所以能夠說叫做涅槃寂淨,若能夠理論到這個涅槃寂淨的理,這樣才是真實的佛法,所以要追求這個真實的佛法就是只旨歸自己,無我就是把這個一切這個假的我,了解說這個不是我,要找我們的真我,自己要找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要找我們本來面目,只對我們一心去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萬法唯心,不二法門,從我們的心地下功夫,找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這才真實的佛法,若没都不是正實的佛法,對外的追求,要有保祐、有感應、會神通變化,這都外道,所以對外在求的,這叫做外道。

所以金剛經有云:「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此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再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得到、看得到、都是假,這不是真實,那麼求證事實就是求我們這個本來面目,這個一切自己自性通達了悟,這個叫做無為法,這個無為就是我們的親證真實,這個講不到,叫做無為法,這樣這個才是真,若有為就是講得到的、看得到的,這都是有為法,我今晚講得天花亂墜,這些都是假,都是有為。

不過雖是有為呢!能夠親證這個無為,你真實通達出來,那才是真正無為法,我說聲音的甜,這是一個名甜,你若没實證去吃到糖,我對你講甜你不會甜,既然我這個聲音的甜,你會甜,這是你的親證事實,這你的無為,不是我說甜,我說糖就有糖,我說甜就有甜,是你去親證真實的甜,我今晚講得天花亂墜是一個文字相,不是真,你們能夠圓徹解悟,這個叫做無為法,即是真,所以我們這個一切呢!要求證這個事實,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真實的無為法,這才是真。

@本文:話說回來,怎麼叫做無苦集滅道?.。 一二三頁 06行
    .............,故曰無苦集滅道也。 一二三頁 15行


現在話講回來呢!我們現在這個無,怎麼無苦集滅道呢?這是苦集滅道這是對凡夫迷故!所說的,菩薩是以般若妙慧,他的妙照了達這個一切,都是當體我們的五蘊生起,所以這個迷不能了達,受這個五蘊的驅使,造一切的矛盾,因為菩薩照見五蘊,這個了解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這個真空實相中本來清淨,本然的自體,哪裡有這個世間的苦集二諦可講?

所以因為菩薩呢!是悟道,能夠超越出世間一切的道法,所以能夠滅除一切的苦惱,所以有這個道滅二諦呢!在這個真空實相中,哪裡有這個形形色色,種種的為難與苦惱可講?所以因為一切的諸法都是我們的明照,所以這個明照都是我們的空相中,實際上呢!菩薩絕對無這個生滅可以修,菩薩呢!已經超越這個生死,本來就無生死了,也無這個生死可證,所以是通達本來面目呢!即時即刻就不生不滅了,所以本來面目呢!本自清淨寂滅,所以這個生死已經無這個問題可以說。

雖是無生死來講呢!菩薩依然不時都來遊戲人間,這個生死呢!都在外,雖是有來遊戲人間,本體上依然無生死可說,所以才無苦,所以無苦呢!就無煩惱,所以這個煩惱就是我們集諦,迷茫執著所受的境界,因為自性具足,自性既然具足呢!功德智慧一切都本具的,本就具足了,所以都本來就不用修這個道,所以無這個道,所以無道呢!也無這個修證的滅,所以不用修證的滅,哪裡有一個苦集滅道?

所以我們天台大師有云:「陰入皆如」,你這個一切的,我們現在講作五蘊,以前叫做五陰,所以陰入處境,當下皆是真空實相,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的真如的境界,萬法是我們的真如中,迷也是真如,悟也是真如,因為這個迷,迷失我們自己,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這也是我們的真如,倘若這樣講,真如就矛盾了?真如是我們的理體,迷也真如的理體,悟也是真如的理體。

為什麼會真如的理體呢?萬法唯心,一切依心,我們的心想就是相,所以我們迷也是這個真如的理體,也是我們的如意,做好與做壞都是我們自己想的,想就是相,所以這個真如具足十法界,隨你的因緣,你若踏入迷途,你做壞,你的真如就是都壞。

所以一切都我們的如意,我們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我們的本來面目,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真如理體,迷呢!造三惡業,這個墮這個三惡道,所以能夠回光反照,審察真實,能夠超越三界,所以這個真如呢!具足,隨我們的因緣不變。

所以菩薩呢!了解一切都是我們的五蘊,也是我們的迷執,也是真如,所以無苦可捨,當下呢!煩惱即菩提,這個我們得要明白,這是菩薩的境界煩惱也我們想的,而快樂也我們想的,為什麼這些煩惱即菩提呢?因為菩薩就煩惱眾生不能成佛,就是他的慈悲心,煩惱眾生不會成佛,所以煩惱即菩提。

所以無集可斷,集是我們迷故!夢想執著;悟呢!哪裡有一切的可惱可集呢?所以這個一切都是我們的中道,你一切的邪念都是我們的矛盾所起的,所以你若能夠通達,本來面目當下即是無生無滅,無苦無集,所以當下即是中道,因為菩薩當下即是能夠了解、了徹一切,所以一切都事理圓通,既然事理既然圓通了,無道可修,所以生死即涅槃,當下即是涅槃,哪裡有生死可證呢?所以無生死就無滅可證。

所以這個無苦集滅道的意思呢!是聖者安立,所以叫做無作四聖諦,無作,所以既無作四聖諦了,所以也没有什麼一種的說法,這個法是我們心所法,一切法皆我們實證,所以我們實證中呢!哪裡有說法?無法可說,真法是我們內在通達,這是無為法,所說的一切都是非法。

是怎麼說會不是法?你明明就現在說法,怎麼說不是法?因為我說是名相,我說糖甜,你們若没吃糖,哪裡會甜呢?我再怎麼說甜,怎麼甜,你們都不會甜,我的聲音哪有糖?哪有甜?無甜!所以無一法可說。
[mp3-43B]
所以這個說法是一個名相中,以權顯實,以假顯真,用這個名相圓融這個事體,使得你了達,所以這不是正法,( B面 )……

苦集二諦呢!被這個五蘊的迷茫執著,所以受這個苦集二諦矛盾,迷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所以依這個五蘊的驅使來矇蔽造業,這是凡夫,既然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找到本來面目,哪裡有五蘊可說?當體萬有都是我們的空相,無一物可得,所以你若通達到這個,哪裡有五蘊可說呢?五蘊是迷,悟者是心,心能夠通達一切、了達一切,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哪裡還有一個苦惱可說?

所以因為這個行深般若呢!這是菩薩的究竟了達,有這個般若的妙慧依這個般若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所以這個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道理呢?就是以三觀明察,明照一切,對這個事體上去將其審察真實,能夠徹證五蘊都是我們的空相,了解一切都是我們的迷執,所以五蘊既然是空的話,哪裡有這個苦集來惹煩惱呢?

所以因為有這個五蘊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所以我們回光反照就是說端正我們的思想,不會這個身心對外取著,能夠回光反照,找我們本來面目,既然你能夠明照事體,審察一切通達,這樣呢!五蘊自然就消滅,所以能夠通達這個五蘊都是我們的空相,就是我們的思想的顛倒夢想執著。

所以受這個外界的迷執才有這個苦集二諦,來叫做,來講這樣,因為一切既然是能夠回光反照,哪裡會去迷執這個外塵?你既没迷執外塵的話,我們的思想既端正,就無這個苦集可說,所以這個五蘊既不存的話,因為這個一切的,像我們這個殺雞,皮既然是剝起來了,豈還有一個毛得以存在嗎?所以因為我們不了解,缺乏這個理論不能去了達,所以因為這個五蘊是我們無始三細起六粗以來,所以迷失本來面目,被這個五蘊將我們驅使執著,所以都是我們的無始以來的習氣,自然而然有這個生死,與一切的苦惱的存在。

所以有這個五蘊都是遺失我們自己了,所以迷失自己,自然!所以迷失我們自己,害自己,這個事實自己矛盾的,所以矛盾自己,用這個苦集二諦,同時呢!才能夠讓我們了解這個苦的果,而來慕集,所以修道慕滅,所以能夠同時呢!這個道滅集苦,這是我們要修證的程度。

所以這個苦集這二諦呢!是我們能夠來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能夠通達自己,了解自己的話,自然你就有那個能滅,所以有這個能滅的主體就是我們道滅的因,有這個道理圓徹,所以倘無這個理論圓徹,不能滅這個苦集,所以就是說,苦集是我們迷才有苦集二諦,有苦集二諦的話,倘無道滅這二諦,不能夠了脫這個生死,

因為眾生迷取這個四諦的理,所以没辦法可破,所以都被這個五蘊的驅使,對這個外的執著,生出這個貪瞋癡,造一切的迷執,對外心去造殺盜淫、嘴來造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所有這些惡業才在輪迴,不能解脫,所以我們現在依這個四諦的法呢!就是要對治我們的迷執,所以因為菩薩悟了這個一切的苦集,所以了解因為這個道,有這個道的可破,所以來解悟眾生的迷執,所以才用這個四諦來開導。

所以當時呢!佛用這個四諦為主體,當做祂基本教義來教化眾生,首先在鹿野苑,進而去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再來四轉四聖諦才來度一切,所以因為四轉四聖諦就是說,首先用這個生滅四諦,再來無生四諦,再來才轉無量四諦。

生滅四諦呢!用這個苦集二道能夠來解開,了解這個苦就是果,集就是因,把這個集諦才教你解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讓你能夠圓融一切的苦惱都是我們的思想迷執,能夠離苦得樂,這是初入的法門,再來呢!用這個集諦才再化十二因緣,讓你了解這個流轉生死的法門,所以讓你了解生死的由來,所以才用這個十二因緣來化導還滅,所以讓你滅這個無明,斷這個見思,這樣呢!叫做四果羅漢,這樣變成無生四諦。

再來呢!用這個道諦化來三十七道品,化三觀妙用,能夠以這個迴光返照,審察自己,找本來面目,以這個道滅集苦,所以用這個四諦化無量四諦,啟化眾生,這個菩薩的境界,所以到最後呢!法華之時,那就是無作四聖諦,無作,是怎麼叫做無作呢?當下都是一佛乘,既然一切通達,哪裡有苦集滅道可說呢?所以叫做無苦集滅道。

因為面面都是佛,大家都找到本來面目,大家都能成佛,所以到法華呢!每一個就都授記,再幾萬億劫能夠作佛,所以當下呢!為彌勒尊者呢!授記,所以「你當來下生,叫做彌勒佛」,當下那時就為其授記,所以現在迦葉尊者尚還在雞足山,帶這個衣缽要來,他若來再一生補處,才要咐衣缽。

所以菩薩當下呢!就是無苦集滅道,你說無苦集滅道嘛!須得再用這個四諦化無量四諦,再來啟化眾生,依然苦集滅道,因為現在這些講的菩薩境界,因為回光反照,找到本來面目,當下即生不生不滅,既然是通徹一切,哪裡有生死可講呢?無生死,自然就無苦集滅道,所以這樣叫做無苦集滅道。

@本文:【餘論】,此四諦法乃為佛教的....。 一二三頁 16行
    ................,圓證中諦實相理。 一二四頁 10行


我們現在論這個四諦的法門,四諦法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也可以說我們的基本思想,因為一切的教典呢!都由這個四諦來開展所成立的,這個四諦就是佛的基本教義,所以用這個四諦呢!來轉無量四諦,能夠來啟化眾生。

所以我們從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就像一種的小乘法,有的說修四諦理這是小乘聲聞境的修法,所以這樣是不明白的人,你若了解的話,其實四諦三乘可證,無論大小乘的法門,講不開這個四諦,所以你若要了解的話,這些得要講很多才能夠明白。

所以是為什麼會講這個諦呢?這字諦字我們得要詳細去分別,所以若不了解這個真諦的意義的話,所以都很輕視,這個諦就是真,就是審察真實,有這個真理,確確實實的真理才謂之諦,所以這個苦也是真理,苦種種都是我們的事相上,所以迷失這個真,没有這個理性,所以既然没有理性的圓通的話,受這些一切的矛盾,所以眾苦呢!都是我們的對這個事,迷這個事,被這個事體將我們迷,而不了達。

什麼叫做事體呢?我們這個一切都對這個外,為了錢財、美色、愛慾、名利一切,這些事體將我們迷執去,不能圓融這個理體,得以來解破我們的迷執,所以才受這個五蘊的驅使,因為外的執著這個精神物質,需要一切的要用,所以我們這為了這個我,這個身與心合對外去迷執,所以這個身心對外取著,造一切的矛盾,都是我們的迷失自己,所以這個迷茫執著,驅使我們造業,因為這個貪瞋癡的迷執,所造的三惡道。

所以因為這個,了解這個苦諦的理體,所以得要圓融這個集,所以這化這個集就是因,來圓融這個果,雖是苦集二諦能夠了達,無道滅二諦的話,不能圓融,所以這個四諦的理呢!即是三諦理,有這個三諦才能夠圓融這個苦集,這個因與果通達,所以這個三諦才能夠圓融這個四諦事實,各各用這個三諦理能夠理化一切的真實,這樣的話,才能夠化用四諦轉無量四聖諦。

所以用這個三觀妙用來化用這個四諦,轉無量四聖諦,就是把這個四諦,各諦都有三諦,苦也有三諦,集也有三諦,滅也有三諦,道也是三諦,所以有這個三諦的理性才能夠圓通這個真諦,所以有這個真諦呢!要配合這個俗諦,所以這個真俗二諦呢!比較呢!得要中諦圓融。

所以這個三諦理呢!能夠來啟達這個一切的迷法與這個一切的造作,所以一切的法皆是我們的回光反照,審察我們這個空相中,能夠了達一切的真實這些道理,所以你若没用三諦來圓融,不能夠實證這個真諦,所以倘無這個真諦的理性,所以也不能來叫做圓融這個空諦

這個空,能夠審察真實,所以有這個真諦理才能夠廢事立假,廢事來立假的話,才能夠圓融這個真實,這些道理的名稱,所以因為這個對這個廢這個事來立假呢!就是說了解這個外一切的山河大地、物質一切皆是都緣生緣滅,不能永遠常住呢!所以這個事體不能永遠常住,這樣呢!才來將之立假,叫做假。

所以這個假呢!就是俗,就是俗諦,所以認識這個真實,所以這個空假不二,所以性相一如,了達這個就是我們的真實的道理,所以怎麼空假不二呢?因為萬有都是我們的空相中,都是我們的明照,所以就是我們的性就是明,明呢!能照,相就是我們的照,所以性與相呢!同體,所以性相一如,就是我們的真如,我們的真心,萬有一切都是我們的真心來幻與真,迷與悟的差別。

所以立這個道諦,用這個理體名為中諦,所以有這個理體才能夠圓融事理圓通,空有才能夠無礙,所以才叫做三諦理,所以用這個空假中是我們一心的妙用,所以我們審察這個一切的外境就是假,緣生緣滅,用這個假呢!回光反照就是我們的空相,所以從這個空相來妙觀察,審察真實,所以才能夠來顯我們的真諦理,圓融這個事實,有這個真諦理呢!對外才有這個中道義,中道就是理論圓徹,事理能夠圓通,事事無礙,理與事圓徹的話,這樣叫做中道,空假為邊,以中能夠圓和。

現在這個三諦理就是空假中,是怎麼圓和呢?我現在這個空相中想到甜,想到甜,這是我的無為通達,這個真諦理,我就審察這個甜要怎麼來形容呢?就用這個聲音,這個名相來顯道,我現在把這個糖甜這是聲音,雖是說聲音,這個理體能夠圓融事實,這個糖,因為這個理體上,當下能夠具足相應,既然具足相應的話,事與理有圓通,這樣叫做中道,理體能夠圓融事,你的內在顯出來那個空相依然甜,所以空與有能夠具足圓通,這樣叫做三諦,所以這個中道義就是我們能夠理論圓徹,事理圓通,這叫做中諦理。

凡夫就是迷這個諦理,不了解這是諦理,所以迷迷糊糊去妄執,因為不了解這個真理,所以迷失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你若能夠悟這個諦理,這個諦理呢!你若悟徹謂之聖者,能夠宇宙人生萬徹叫做佛,謂之覺者,佛就是說印度話,譯我們這邊叫做覺者,所以諦理圓徹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找到本來面目,當下就是聖者。

所以要當聖者的話,依然得依這個諦理來分發,所以了達這個諦理,轉迷即真,當下這些迷依然是我們的真實,你若没了別,只是自迷的話,這樣謂之凡夫,理性圓徹,這個迷當下就是真,所以凡夫不明白呢!不了解我們一切,面面都是佛,我們都有本具的性德,所以你若能夠去迴光返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用這個三諦的聖德去妙用,這個當下就是都會悟出你本來面目。

所以因為迷與悟的差別,迷呢!謂之凡夫;悟呢!謂之聖者。
(第43卷完)

---第44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