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45講---
《卷46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二七頁 10行─→一二八頁 14行】
[mp3-46A]
能夠圓證,自然就有這個理體,理體能夠化用,叫做中道義,這叫做中觀,中就是理論具足一切,所以這個事理能夠圓通,事與理能夠圓徹,理論能夠具足,所以空假無礙。
因為這個中的理論呢!是怎麼能夠親證這個俱空之理呢?要了解到我們這個理論是假,不是真,聲音没得看,而也没得拿,這個聲音是一個名相,是假設,没有一項能夠成立,雖然說能夠圓通這個事體,這個都是假。
是怎麼俱空之理呢?我若說糖甜,這是聲音,既無糖也無甜,你若没吃到糖,哪裡有甜呢?即使怎麼講你們都不會甜,因為我說的糖與甜無一物,這個就是出假,出這個假的名相來圓徹你的實證,你們說無嘛!我說甜,你們就有甜,你們說甜有嘛!無半項,依然無一物,了解甜是冷暖自知,無一物可得,甜是甜是圓證事實。
所以這個中的理論呢!俱空,聲音也空,物質也空,你的圓證也是空,無一物,所以中觀就是證實,了解這個俱空之理,所以這個三觀的妙用,所以能夠通圓徹一切,宇宙人生萬徹,所以這樣的話,才能夠成就這個般若的妙慧,因為這個圓徹就是能空諸法,有這個智慧能夠辨別,這個外一切都是空,你說空嘛!不是無。
為什麼空不是無呢?這只杯子當下就是說成住壞空,成是工巧來創造出來,有這只杯子成立,你說這只是杯子嘛!當下即是土,空不異色,因為這只杯子現量是色不異空,有這個杯子的事體没離開這個土,所以有這只杯子没離開土,所以這個土也没離開這個杯,這只杯當下即是土,因為這個土是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執持這個的確是杯子,只是有了解這只杯子,不了解這只土。
佛法中呢!具足的理體,當下即是土,成住壞,壞掉,這只杯子會破,因緣假合,破到最後會腐朽,你說空,無嘛!回本體,本來就是土腐朽也是成土,所以當下即是空,空就是本來面目,不可解無。
我們內的空就是我們本來面目,明故!就是我們的本來的,空就是不可解有與解無,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你說有嘛!没得看,無一物,你說無嘛!明明照照,所以有照無物,所以解空,所以空就是破迷顯真,破你這只外的事體,顯它的真實是土,才曰空,這只杯子有俱空之理。
什麼叫做俱空之理呢?空是本來面目,空尚還有空,空空,為什麼會空空呢?這只杯子變土,這個地球有一天會破裂,破裂的話,歸真空妙有,所以畢竟空,畢竟這只杯子依然空,連這個地球也是空,空就是回本來的真空妙有,你說這個空空,無半項嘛!不可這樣講,這個是空没錯,這個空間萬有齊全,地水火風具足,所以這個一切的這個氣化用無量無邊,我們這個空間能夠拿食糧,空間的食糧你若能夠拿得到,吃一遍可以說整個月不用吃,這個空間你說無嘛!整個滿滿都是微菌,你若看得到,不敢呼吸,所以這個空間是萬有齊全,所以這個萬有,都是這個空間而產生。
尤其是我們這顆地球呢!也是我們這個宇宙,這個真空妙有,這個因就是空間∼妙有,緣呢!就是時間的自然,緣到就是時間的自然,所以自然的變化,一點的霧,一直旋轉,愈旋轉愈大顆,愈旋轉愈大顆,所以一顆地球要成就,得好幾劫,所以可以說無量劫來成就一顆地球,可以說得好幾劫才能夠成就,因為地球有大顆有小顆,所以時間不等,所以才不能一定。
所以這個地球的成立,這個一點的霧的旋轉,旋轉到成一顆地球混沌狀,圓滾滾,所以這個一切的包含,得再旋轉到一切的這個空氣上升,這個水與地能夠分開,這樣地水火風具足,成立一顆地球,所以有這個地球,這個地球的這個空氣與我們這個地質的變化,萬有就是這樣產生。
譬喻說,我們這個空間,這裡都没什麼,這個地方來掘一個水池,這個水池的空間,這裡不曾有魚,下雨下來的話,不用三四月日,那裡面有鯽魚、鲴魚,種種的魚類,產生一切的這個水蟲,這從哪產生來呢?要了解這個真實,佛學就是深討到這個萬有一切通達,這個妙智慧能夠圓照,宇宙一切,萬徹一切,才是真實宇宙人生萬徹。
因為這個空間的微菌來接觸在這個水分,讓這個水分的緣生與這個日光的和合變化,所以在這個微菌的當中有無限無量的種,所以這個無量無邊的這個種子來成立,倘無這空間這些微菌,就没有這些魚蝦水族,所以這個變化就是這個空間與這個地水火風合用成立萬有,這個萬化一切,這個自然的變化,這個自然變化就是因緣,所以因緣二字呢!可以說化用無疆,變化萬千,萬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這都是假的。
所以有這個智慧成立,了解萬有都是這個空間來產生,即使我們這個人身也是從這個空間來產生,出生一個小模樣,一塊小小的,怎麼會長大?就是我們有呼吸這個空氣,從外吸這個微菌進來裡面產生我們這個種種的菌質,變化我們內的菌質,在那裡死,讓我們吸入來死,在我們裡面生,所以這個緣生緣滅,緣滅也是緣生,生與滅同體,生就是滅,滅就是生,我們這裡死,所以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意性再生,這個意性依然是一個人體,所以「此有故彼有」。
所以這個一切的諸法呢!都我們的智,能夠通審察真實,倘無真實我們的空智來所成之理的話,不能圓徹一切,所以用這個三觀的妙用,圓融這個事理,圓徹這個自性,所以本來就具足,所以本具的性德,你若了解,你若找到本來面目就圓徹一切,實在無所得,所以本俱的,哪有可得呢?本來就具足了,所以無智無得。
為什麼叫做智呢?這是我們的名詞上,其實本來面目是明照故,明故!了徹一切,所以我們這個真實義,若不能圓通,不了解自己,講不到,所以本來面目具足,既不是智,也不是得,本具的,這是叫做圓徹一切,這是無為法,自性通達,哪裡是智?哪裡是得呢?
所以你若了解到這個呢的話,能所雙亡,能怎麼、所怎麼的話,都不對,迷故!才有這個能所,本來面目呢!境智一如,本具的性德,所以境與智呢!俱泯,無這些。
所以無這些呢!就是說本具的性德,明明照照,圓徹萬有,這個是我們的無為法,冷暖自知,我們的明照了徹,這個哪是智?哪是得呢?我說糖甜,是你們的自性中,那個你說糖嘛!你說甜嘛!都不是啊!實證真實,我說糖甜,不然你們了解的甜拿出來看看,不能拿,因為冷暖自知故!了了達達,講不到,這個無為法,無言可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才真實的這個,了達這個圓明寂照,所以這樣的話,才說無智無得。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倘無這個理性圓徹的話,講不到,所以凡夫,你講無智無得,他質疑:「那麼你修行要做什麼,哇!可憐了,無法得,而你既無所得了,你何須修行?」所以這個妙義呢!不可說以文解義,事實你若圓證本來面目,就是無智無得。
所以這個法藏心經疏有云:「知空智不可得,故云無得,所證空理亦不可得,故云無得」,要了解說這個空智不可得,要怎麼得?這個真空的理體是我們的審察,審察事實,哪裡有得?所以無得,所證的理體呢!哪裡有得?不可得,內是真,所證的是真實,不可說。
不過!不可說嘛!能說,運用這個真實,能夠化用理體,這個理體是真嗎?是假,不是真,這個聲音非真,聲音是假,是假設這個名相而已,所以不可得,我說什麼都没什麼,本來心既無一物,這個言詞上也無一物可得,有得嘛!是你通達,了解自得,所以這個空理呢!是我們自證自悟,哪裡可以得呢?就是本具的,無所得故。
是怎麼有能觀之智呢?所以有這個能觀之智,才能夠所證的理體,若無能觀之智,就無所證之理,有所證嘛!皆不可得,是怎麼不可得呢?本來就具足了,哪裡有可得?因為眾生迷故,遂用這個智慧的觀察,你若没迷,哪裡須得審察呢?本來就是圓明覺真,是我們迷故,三細起六粗,因為迷失自己,無始以來迷到此時,所以顛倒的思想,所以這個顛倒的思想,若没用妙用的智慧來觀察,不能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所以迷若没這樣回光反照,審察真實,不能親證理體,所以你若真實了徹的話,無所得,所以才曰無得,因為無智故,智是一個名相,本來是明故,所以不可曰智,不是智,圓明真實,圓明真實,所以這個,因為没迷即真,迷與悟的差別呢!迷的話,有所得。
譬如說,現在我們現在看經,哦!我有悟,我悟很多了,我得很多了,似有所得,其實呢!自性本具的,哪裡有所得?未見性以前有所得,見性就無所得,所以迷呢!明明有六趣,證悟呢!所以覺後無大千,你若正覺,哪裡有什麼?所以才無所得。
這個我們的智慧呢!是我們現在來指六度的當中這個般若,所以六度是什麼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叫做般若,所以用這個般若的觀察,就是我們的用這個妙觀察,你若審察真實,實在是法空,真實這個法空才是真正的般若,你若有一個法就不可說般若了。
所以這個般若呢!為這個六度之首,六度倘無般若的話,没有辦法,般若像眼睛,五度像手腳,有這個手腳,倘無眼睛的話,不能活用,你說只是般若一度就可以嗎?不可這樣說,所以般若倘無五度來妙用,不能成立,所以大顆石頭倘無小顆石頭支撐的話,不穩固。
所以我們舉一概六,所以這個六度就是我們這個道理上若没這樣圓徹的話,不能夠講,因為這個六度的當中就是由這個理體來圓融,所以事若没有理,没有理哪有事?有事没有理的話,不能成立,事與理要圓徹,有事得要有理。
所以這個六度,般若一度就是能夠妙用這個五度,所以這個妙用呢!是我們內在的性德來安立,所以這個六度的安立,哪裡有得呢?因為所證的佛果呢:就是我們安立這個六度萬行,才能夠成這個正果。
所以菩薩呢:要修證這個六度萬行,配合這個四無量心、四攝法,所以這個悲智圓融,能夠萬行,才能夠求證真實,所以無行難證,所以行,才能夠成證,所以用這個信願行才能夠成立,求證真實,能夠求真實的無上佛果,你倘無這個智用,哪裡能夠成立?有這個智用倘無智慧,也不能行證,所以悲與智要圓融。
所以德清大師的心經疏有云,他這個直說:「智即是能觀之智」,所以這個智是能觀察,要怎麼六度萬行?所以這個乃是六度的智慧,所以這個這樣叫做得,這個佛果呢!乃所求之境,若有所得心求之,心求之,皆非真也。
你若說有智有得,這樣不能求證求真,所以這個能觀之智是能夠妙用一切,六度萬行的這個智慧,所以若没有用這個六度萬行,哪裡能夠生得佛果呢?所以要求證這個佛果呢!哪裡有所得呢?這個本具的,面面都是佛,因為菩薩塵沙未盡故,才有所度,佛果呢!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圓證一切,所以這個本來的具足,面面都具足。
[mp3-46B]
因為凡夫求心故,求這個心 ( B面 )…
不完全,所以凡夫呢!若要親證的話,若没從這個心地下功夫,没有辦法,所以要學的呢!要求心,要怎麼求心呢?要審察自己,問自己,從我們這個心地,審察我們的念頭,因為迷的心,一念差別,一念起,萬惡生,追求一切,所造的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一切萬惡,都是由心
所以我們現在求心呢!萬善生,因為要成道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來我們審察自己,問自己,問我們的心念,有端正否?所以若没從我們的心來求的話,没有辦法,所以現量得要求心,心量若没到那裡,没有辦法
所以這個求心,得要把我們的心量寬闊,含藏一切,所以能夠原諒一切、了解一切,追求的真實就是要理體,對外能夠容納就是聖德,對內所證理體就是智,所以這個得要三觀妙用,審察自己,能夠回光反照,找我們真實的面目,而要求證這個真實的面目,没從心地下功夫,絕對不能成證,這個是事實,所以所得的就是心求,這個都是非真,得要求心妙用,這才是真實。
@本文:此無智無得二句,是明菩薩......。 一二八頁 02行
....,可為著相修行者當頭一棒!。 一二八頁 09行
我們現在來引證這個無智無得的事實,這個真實呢!是要了解明白這個菩薩的修持他的過程,真實呢!初修有智的證與得的用。
因為菩薩所修的呢!既無智也無得,因為離相故,無住,你若有住的話,這樣叫做執著修行,所以菩薩就是一切無住布施,無住說法,所以六度呢!是我們的萬行,這個因為為眾生故,你既然是為眾生六度是萬行没錯!没取這個所證之果,不是說我這樣有這個六度萬行,要來成佛果,你若這樣想的話,就是有住執著,因為菩薩不取不捨,所證的呢!為了眾生故,證就是要讓眾生實證理體,圓融事實,能夠親證佛果,要讓眾生圓證這個佛果,所以才六度萬行,因為無所住故,這樣謂之菩薩。
有所住的話,謂之法縳,什麼叫做法縳呢?譬如說權教菩薩我有在說法,我有在度眾生,所以我法二執,這叫做法縳,哪有法可說呢?無法可說,所以金剛經有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菩薩於法,應無住,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這個就是了解菩薩「無眾生可度,無佛可成」,倘若這樣,菩薩哪裡得說法?菩薩並無說法,佛也並無說法。
譬如現在我所講的,不是法,這部心經也不是正法,喔!倘若這樣講就矛盾去了?所以這個文字是聖者來造的,聖人造真經,真經非是聖,大道存文字,文言不詮真,真詮自證悟,無文難成真,因為這個理論上是假設這個名相,你若聽不懂,哪裡有法可說?你没吃到糖甜,我說甜,你要甜到哪裡去?没甜,有甜是你親證,吃糖親證甜,不是我說糖甜,你才有甜。
這部心經雖是假,無假不能顯你的真,雖是這些文字雖是假,因為這個文言不詮真,你這些言語道斷,我說多少,你倘若没去親證事實,依然没有辦法,我說你們若聽不懂,哪有法?有法是你們了了達達,你們的通達。
所以我在說法是怎麼無眾生可度?無!没說法,無法可說,無眾生可度,眾生是自度,法是你們自心所發,倘無自心所發,無法可說,這個眾生成就,是他自己親證的,他自己親證事實,追求真理,這是他自己度,自度,佛也不能度。
為什麼無佛可成呢?佛是印度話,譯我們這邊叫做覺者,所以為什麼會叫做覺者呢?覺是覺什麼,他就覺悟宇宙人生萬徹,所以覺悟這個宇宙真理苦、空、無我,所以因為這個人生迷故,所以才有法可說,你親證的話,無法可得,大家都俱足圓滿,是迷故,我現在說糖甜,無非是指引你知道,哦!你曾吃過糖,你曾吃過甜,你自己再圓證事實,你自己圓證的事實,我現在所說的是讓你圓證你們的事實,你們自己通達。
所以佛一音演暢,各類得解,我在說法,說一有的知十,一即多,所以我講的你們若聽不懂的話,哪裡有法可說?無法,所以你們聽懂是你們自己通達,就是你們自己吃到甜,了解甜,所以無眾生可度,你說無眾生可度嘛!是真度,他們自度,真正自度,你說無佛可成嘛!圓證本來的,哪裡是佛呢?圓明覺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哪裡是佛呢?所以本俱的性德,是迷故,謂之凡夫;悟呢,聖者。
所以我們這個語言動作一切,這個就都是一種的工具而已,像竹筏,讓你們撐船,你們若過岸的話,這個竹筏没有用了,所以若没說明白的,便會著這個修行,有智與有得,所以著相修行的話,便會矛盾,你若將這些語言文字執著,這樣的話,著這個文字魔矛盾,不是這些文字有法可說,文字是啟開我們的真實,是讓我們印證而已。
其實我們這樣所修的、所證的,都是我們本俱的,無非只是像一面鏡,整個把它撒土沙,你若土沙來撥開一處,明一處,土沙就撥盡就全明,所以這個本來面目具足明照,所以因為無明,被這些五蘊將你埋没,將你遮蔽,所以不能明照,好比一面明鏡將它埋在爛泥巴底,它本身依然是明,不能照而已,所以你若將爛泥巴洗起來的話,本來就是明啊!不是說洗起來才明,所以才無智無得。
所以這個智是現在,要行六度的代表,才用這個智,俾以做為這個目標,又再說呢:「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你當來,當來世,當得作佛」,這個我們現在金剛經又再講,實在無有法,你若有法的話,這樣不是真正,如來就是我們大家都是如來,迷故!來而不如,如來呢!就是真實本來面目,如如來來,亦非來亦非去,無來無去,本俱的聖德,圓滿周遍,俱足宇宙,所以本來面目,如來就是我們本來面目。
現在這裡的如來呢!就是說本師釋迦牟尼佛,當時呢!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就是無上,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謂之正覺,所以若這個本師釋迦牟佛,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祂所得的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若這樣說呢!「須菩提」,佛又對須菩提說,我若有這個法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我因為若有這個法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話,這樣然燈古佛不能為我授記。
所以我們本師釋迦牟佛,所以在然燈佛所,然燈佛為他授記,你當來未來世能夠做佛,名為叫做釋迦牟尼佛,所以因為有授記才能夠再來一生補處做佛。
因為所說法的都不是智不是得,你若說無上正等正覺嘛!這樣不對,這樣佛要怎麼為你授記?哪有無上正等正覺?是一個名無上正等正覺,是怎麼說呢?因為宇宙人生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故,因為通達故,所以我們稱祂就是無上的正等正覺,是一個名無上正等正覺,實無無上正等正覺,因為圓明覺真,妙照圓徹,這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有到這個境界的話,所以然燈佛才來為其授記。
所以我們現在這裡所說的就是說,不住、不著、不證,無所證,無所得,既無所證之果,也無所修的理,所以才無得,這個無得故才是真正菩薩所修證的念頭,你若有所得,這樣就不對了,所以你若有所得的,即是得,有這個念頭就是著相,著相修行,不能圓證事實,不能圓俱本來的具足,矛盾,所以見性者所修的就是無證無得。
所以金剛經又有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現在金剛經有講菩薩呢!你若有這個我執與法執,有這個人我眾生的差別,有這個歲壽都不是菩薩,這是怎麼說呢?因為這個我,這個是假,這個不是我的這個人緣間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以及這些眾生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本來面目呢!無量壽,没有一個開始,没有一個終止,哪有一個壽者幾歲幾歲?無!聖者哪裡有年壽歲?既没有一個開始,也没有一個終止,所以本來面目不生不滅,哪裡有生死?你若有生死的話,而有這個我法二執的話,不可做菩薩,不是菩薩。
為什麼不能當菩薩?你說菩薩,不是菩薩,因為本來面目莊嚴本俱,這個本俱的性德,並非講他叫做菩薩,菩薩是一個名叫做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呢!就是覺有情,覺呢!自覺,有情是覺他,自覺覺他,無非是上求下化,所以無所得。
所以我們這個都可以引經據典來證明事實,金剛經是佛說的,所以來可以證明說,這個著相修行的話,這樣自己打嘴巴,要了解這個真實,所以就是破這些權教菩薩與這些二乘的聖者,可別迷有所得,你若大悟,無大千,本俱圓滿宇宙,本來面目是圓照宇宙,明明照照,了了達達,這個就是圓明覺真,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用講的說不到,用看的也看不到,這個才真實修行的目標。
@本文:雖能照見諸法皆空之理,........。 一二八頁 10行
............,無得之得方為真得。 一二九頁 02行
我們現在來了解這個觀照這方面,因為這個有這個能觀之智,所觀之境,這個是初入的三觀妙用,能夠見這個諸法皆空的理,這個就是初入,用這個三觀妙用來引用,用這個理體,有這個能觀之智去妙觀察。
他在這個,有這個能觀之智,所觀之境呢!這個還是空想,因為本俱的明,明察,無所得故,所以也不是能觀、所觀,這個你若說有能觀之智,所觀之境辨別,這是法執,不能徹證到這個般若真空的妙義。
所以這個真空妙義,是我們對這個一切的明徹,審察真實,回光反照,這個自照真空的這個實義,空就是本來面目,真是我們審察真實,所以這個空義若没了達,不能親證事實。
所以這個真空的妙義,是我們真實所要追求的這個妙用,你若菩薩的廣修六度萬行的話,這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尚還有上求下化的執著,因為真實萬行六度的話,實無所得,遊戲人間而已,没求,而也無化,來遊戲人間,無所得,所以無所得,是真化真得。
所以我們現在分作二層來講,這個菩薩分有兩種,一種權教的菩薩,一種實教的菩薩,什麼叫做權教的菩薩呢?從初地起到七地,還是權,八地以上才叫做實教菩薩,這不退轉。
為什麼謂之權呢?因為權教菩薩還有我法二執,還這個情執,容易被情拖倒,還會再跌倒,所以才在權,因為修道還未實證圓明覺真,所以才叫做權,所以修這個六度,隨這個相的修行,哦!我在行六度處處在度眾生,我處處就是在修,所以我有在六度萬行,我所以就是要證果,要證到佛果,權教就是現量上為了證佛果,才要來說法度眾生,因為這個我法二執,這樣就是權教。
你若實教的菩薩的話,就不相同了,他修這個理的六度,不是修這個相的六度,權教是著相修行,菩薩是修這個理的六度,因為這個六度中呢!舉一度皆是三。
(第46卷完)
---第47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