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59講---

《卷60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四二頁 15行─→一四四頁 12行】
[mp3-60A]
遠離一切的這個顛倒夢想,所以倘若這些没有的話,就是究竟的大涅槃,可以說大滅度,大解脫,所以有大解脫到佛的境界,才可以說究竟。

究竟二字就是圓斷一切,圓斷就是說煩惱夢想執著這些都圓斷,二死也永亡,永遠無這些牽罣,因為祂有實證到究竟,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樣才是究竟義,這樣才可以說叫做佛。

所以菩薩就是在修證這個般若的妙慧來啟化眾生,以無所得的精神,你若無所得就無牽罣,心無罣礙說「我有在度眾生,我有在說法」,這樣這個牽罣,所以無這個度眾生,没在說法,這個就是自在,安立自在,所以安立自在就是我們的心無罣礙,所以這有自主義,對外說法才有自在義。

所以這都是我們要明了,明理這個菩薩修證過程的果證,就是這樣成就這個究竟的佛,菩薩若没有這樣的果證呢!不能成就這個究竟的佛,要明白這個諸佛都是得這個究竟義,安樂自在,這樣叫做常、樂、我、淨這四果。

這個就是圓證這個真實,倘無般若的妙慧,空義若不通達,不能成就所以這個叫做,這個究竟二字,這樣到這裡講完,後面呢!再來講這個三世諸佛。

@本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一四三頁 01行
    ....,故譯為覺者。而不譯為覺人。 一四三頁 11行


我們現在,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三世呢!是怎麼講?就是說過去世,現在、過去的佛,諸佛,我們現量就是說,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現量的世尊,不過過去無量無邊的以前,這都是依然依這個般若,三世就是說過去與現在要成佛的,即使未來要成佛的,這個叫做三世。

三世講起來是没有一個開始,没有一個終止,以現在、過去、未來這樣叫做三世,因為時代演化,變化萬千,所以這個時代,一時一時都有在成佛,有在造惡,所以這個宇宙一切萬緣,都是受這個自然的環境在變化。

佛呢!就不相同了,一切佛就是說能知能覺,所以對這個諸佛來講,現在三世諸佛,過去、現在、未來這些諸佛來講,是可以說很多,不能講到多少,因為不能講就是說橫遍十方世界的諸佛,十方就是說宇宙一切這些佛。

佛完全就是說叫做佛陀,這個是印度話,在我們中國來簡略,簡稱叫做佛,這個是依然照印度的言詞,這是梵語,應該得要稱做佛陀,不過若譯我們這邊的話呢!叫做覺者,其實只稱覺者呢!還再不夠資格,佛是大覺者,大覺,大覺,為什麼是大覺呢?就是覺悟宇宙人生萬徹這樣才叫做覺者。

為什麼佛叫做覺者呢?怎會没講覺人?我們要了解到,覺悟的人呢!没錯!可以稱覺人,不過用這個覺人來講呢!太過矛盾。

因為佛當時祂有講,佛!上是佛,下是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體,所以佛就是平等,所以平等周遍,所以對這個者字,因為人的範圍很窄,只是人的方面來講而已,不過這個者字的包括人類以外,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所以經裡有云:「凡有心知覺者,皆能做佛」,就是有一個身體,凡有身體能動,會活動,就是有有情,這就是都知覺,有知覺,大家都能夠做佛,所以才没叫做覺人,所以這個其他還有種種的獸類與蟲類種種,地獄、餓鬼一切的眾生皆有佛性,因為是迷,不知覺造業謂之眾生,因為你若離迷,能夠求證真實,這樣就能夠成佛。

不是說蠢動含靈就不能做佛,蠢動含靈皆有佛性,這個理論若没圓徹的話,會發生矛盾,你若只是覺人的話,這樣就矛盾了,所以用這個覺者的理論呢!才互相能夠相應,所以我們這個佛呢!是平等。

那麼像說當時這個龍女,她是龍身呢!她八歲能夠成佛,那麼這樣,我們若用這個覺人來講,那不就變成叫做覺龍,倘若用覺龍來講的話,變矛盾了,所以你若說,雞若成佛,雞的覺,叫做覺雞,而豬的成佛不就覺豬,牛來成佛不就覺牛,所以用這個名相,難免較矛盾,所以為了這個無矛盾的起見呢!所以才統一叫做覺者。

所以我們現在,佛的名相,我們來簡單翻譯,叫做大覺者,這個較為適當這樣,什麼叫做大覺者?這個後面呢!改日才再來講,因為我身體不怎麼好,講太多的話,恐怕改日不能講,就反而麻煩。

@本文:佛陀到底覺些什麼? 是覺悟....。 一四三頁 12行
    ...............按覺的意義有三。 一四四頁 04行


佛!這字佛,若在印度呢!要稱佛陀,我們這裡是簡略叫做佛,佛是印度話,叫做梵文,梵語,佛陀到底覺是覺什麼?佛陀的意思呢!譯我們這邊叫做覺者,到底是覺悟什麼?

我們到了解到,佛陀呢!祂的正等正覺就是宇宙人生這個大道理,宇宙與人生一切的真理都能夠了達,所以因為這個宇宙人生的內容呢!我們要了解佛的觀察,祂就充滿宇宙,祂的觀察洞徹一切,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所以我們要明白,宇宙的真理是什麼?宇宙一切就是都因緣成自然,因為人生迷故,不能了解這個實相的理體,為什麼人生這個實相究竟是什麼?所以面面都是佛,人生的實相每一個人都俱足,所以我們老老實實了解這個緣起性空。

所以因為人生問題呢!都這個緣起,了達這個真實,三細起六粗,就是緣起,我們的本性呢!是真如不變,不變真如,所以這個真如俱足十法界,所以迷呢!被這個自然的漩渦,在這裡妄迷執著,所以不能解脫,因此呢!佛陀的觀察宇宙人生一切種種,有祂的正確理論,能夠開導我們一切有情,這個迷途能夠回返,所以了解這個緣起性空的道理。

為什麼叫做緣起呢?要了解這個緣起論,我們當下無始以來,所以都是這個緣起不明白,因緣果,有因有緣,自然就有果,所以初回呢!三細起六粗,所以因緣成自然,所以漩渦在這個自然,有這個身體的我,遂迷妄執著,所以迷妄在這個漩渦,在這個自然的境界,被這個自然的身體呢!將我們顛倒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呢!本來面目當下依然是空照無物,所以這個一切萬緣呢!都是我們的自性明照,没什麼,所以我們現實的世界呢!都是認假作真,認識這個宇宙萬有的現象,迷呢!叫做實法,實!不了解我們這個一切都是四大成立,我們這個身體以及內外一切都是四大。

因為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四大假合的幻軀,假設這個幻軀來為我,所以因為我們迷呢!執著在這個自然的身體,什麼叫做四大呢?我們這個身體呢!叫做地水火風,四大來成立,我們這個喘氣呼吸,這叫做風,我們有這個血液,身體有這些水,而我們這個骨與肉若乾了變土,叫做土,土!我們現在身體會溫暖呢!就是腎的磷質,叫做火,所以尤其是我們這個四大假合,這個是自然,自然不是我。

為什麼這個不是實我呢?因為這個幻軀呢!是生老病死,所以不能永遠存在呢!叫做不是實我,所以不了解這個假的這個身體呢!這個是我們的對待敵者,所以不了解的話,處處迷戀執著,造一切的矛盾,所以為了這個我執,有這個我的幻軀,有一個你與我的差別,所以被這個自然的境呢!所以這個自然的生態呢!我們這個生理狀態變化,對外為了金錢、美色、名利、愛慾,這些一切將我們迷執。

所以為了這個我的目的,才會去造了一切的矛盾,造這個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有這個罪業就都是為了這個我執,這個假的我,認賊作父。

所以佛陀就是為了這個人生問題,人生一大事緣,這個一大的事緣啊!就是說生老病死,覺悟這種的道理呢!所以佛陀不會被其所迷,反過來呢!能夠為眾生開這個智慧,所以不會被其所迷,反過來,能覺他,自覺能夠覺他,了解,同時能夠教化眾生,所以因為祂對這個人生的問題呢!覺悟得很清楚,所以苦、空、無常、無我,這條的大道理。

所以我們昨三法印,祂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學佛這個理論若没照三法印,不可說叫做佛法,所以道理呢!要照三法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個就是宇宙,這個自然的真理,諸行無常就是因緣成立,緣生緣滅,所以諸行無常就是緣起,緣生緣滅,所以這個自然呢!究竟就是說這個自然的漩渦,所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個自然的生滅,漩渦在這個自然就是生滅,所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佛講的是說這個諸法無我,其實呢!而應當要說諸法苦、空、無常、無我,這個也可以這樣說,也可以說諸法皆空,無我,這個也可以說,應當得要再改字,看要苦、空、無我,這個也可以說,或是諸法皆空,無我,這樣才有適應。

因為這個我們人生一切的苦惱,都是我們這個妄念執著,為什麼會叫做苦空呢?所以萬法由心,一切唯心,苦也我們想的,樂也我們想的,善也我們想的,惡也我們想的,萬項都是我們的如意,所以這個空義要了解,空不可解無,是破迷顯真,萬法都是我們的空相,萬法都是由我們這個空相,所以萬有呢!都是我們的思想的問題,所以因為這個萬有是漩渦在這個自然,一切都是無常,這個假體呢!不是我們的,所以要了解這個無我,不是我們本來面目。

既然你若了解這個無我的境界,本來是什麼?本來無一物,明故,你若通達這些理性圓徹,叫做圓明覺真,也可以說妙覺明照,我們的本來就是明,當下也是明,迷也是明,悟也是明,迷呢!被這個我,我執束住,在這個五蘊區將我們驅使,變無明,我們的本來是明,變無明,被這個無明塵沙遮住,這個明仍舊有啊!照在這個裡面,被這個塵沙蓋住,依然也是明。

所以當下我們迷,就是說被這個五蘊的驅使呢!對這個現量,只對這個現量能夠去見聞覺知,所以迷失自己,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到我們的想就是明照了,想當下就是明照,你倘無這個明照的話,哪裡有這個相?所以你若想飛機,一架飛機,想火車,一台火車,想什麼就什麼,所以你若以音聲,想音聲也是音聲,想這個香味,依然也是香味,所以萬法唯心,我們這個心明照萬有,不過迷呢!變成落射影,我們這個思想都對外取著,想飛機都這個想外面在飛的飛機,心對外,著這個外,所以這個迷失自己呢!而這個我執帶住,所以這個無明照不出去,你若能夠將這些無明塵沙,你若掃盡的話,就圓明覺真,明照宇宙,確確實實。

所以這個無我的道理呢!我們要了解到,眾生迷昧不了解這個軀殼,這個臭皮囊呢!是我們的對待,所以你若能夠了解的話,能夠宿命通達,所以能夠了解說三界如火宅,眾苦充滿,認苦為樂。

所以因為這個三界如火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你即使天人、阿修羅,六道的眾生都皆是矛盾自己,侮弄自己,所以眾苦充滿,你即使天人,他的福若盡的話,依然不是地獄就是畜生,最好讓你依然到人道,所以萬項都認苦作樂,認苦為樂,没有實際的真樂,迷的人在迷中不知迷,所以這個迷昧的眾生呢!為什麼認苦為樂呢?認這個身體若有錢就最快樂,能夠來舞廳,能夠來享受,不了解這個,( B面 )…
[mp3-60B]
我有在講這個,我們人死,對子孫執著愈重,愈苦惱,即使你賺多少錢,多富有,死後人家就要將你趕出去了,豈有一個死人要住裡面的?所以死後人家就將你趕出去,一項都不給你,有啦:在為你遊街熱鬧呢!那痛苦無邊,人家將你趕出去,枉費賺那麼多錢,而連一個身體也不讓你住裡面,倘若罪孽重的人呢!拖出去遊街就像是現醜般,就像是當賊,刑事這樣將他腳鐐手銬,拖去街上四處繞,喔!真不好,所以即使你在生多樂,難免一死,死後呢!回來問人人不應,差人人也不動,没有人要聽他的話,連一個身體都不讓他住裡面,所以呢!那時的痛苦無邊。

所以有的現量上呢!怎麼以苦為樂?吃得顛顛醉,卻說没醉,摔得全身傷,而話亂講,一些醜態百出,有的露體無所不至,這樣那醜態,旁邊的人看得,哎!他這樣很可憐,摔得全身血流血滴,他也是還再在醉,所以在醉中呢!不知醉,說没醉,他還没醉,在迷不知迷。

比喻說有錢呢!去在跳舞,這樣在那裡蹦蹦跳,豈有快活?哎!看得很可憐,所以呢!都以苦為樂,不了解這個真樂,不了解這個萬有都是緣生緣滅,畢竟是真空妙有,連這顆地球就是依然會破裂,所以認這個現實的物質都叫做有,不了解到這都是假,緣生緣滅,剎那就變化。

所以眾生迷在這個我執,不了解這個「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萬有呢!不能常住,是緣生緣滅,所以這都是生滅法,因為自然的境界,自然的消滅,所以自然就是生滅法,因緣自然,因緣果,有因有緣成立這個萬有,所以諸行就是說,眼睛看得到的,聽得到的,看得到的,萬形萬項有形的東西,說得到的這都是緣起,無常,不能永遠,這是自然的生滅,自然生滅,所以無常計常。

所以被這個萬有的自然的漩渦,為了物質精神,為了這個身體,所以呢!矛盾了,不了解這個,連我們這個身體都是不能永遠存在,所以四大皆空,所以本來無這個我,因為這個四大是生老病死的,不是永遠能夠常住,所以我們本來面目無這個身體,所以叫做無我。

所以因為這個無我計我就是說,你有這個身體的存在的當中,這叫做執著這個叫做我,有這個我執,才會種種的顛倒,是非計較,造一切的矛盾,所以才會去造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這就是我們的顛倒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

所造的一切都是以苦為樂,所以叫做顛倒,為什麼呢?煩惱也我們想的,不甘心也我們想的,種種的問題都我們自己想的,煩惱是自己想的,在蹧踏自己,豈知是在蹧踏自己?就是不了解自己,在蹧踏自己,不甘心,你也是在蹧踏自己,種種的因緣,不能夠成立,不能夠順遂,種種的苦惱,這都是我們的迷執。

所以把這個我執,這個我,每樣都是這個我,所以才造出這個顛倒執著,所以我們這個虛妄,從無始以來,所以都是一向迷夢在這個自然境,都迷夢在這個自然境不醒,為什麼不醒呢?為了這個我執,連死後他都這個以意生身,没有一個身體不行,以這個意,得要有這個我,所以迷迷糊糊去投胎,他也是為這個我,想要有一個軀體,所以才會去投胎。

我們若能夠了解自己,回光反照,審察自己,我們的本覺明故,無一物啊!哪裡有需要去投胎的道理呢?所以迷妄的眾生為了這個我,我執,没有這個身體不行,所以才在這個生死的漩渦,所以都被這個自然的生態矛盾。

所以究竟佛陀是能夠明徹,觀照事實,所以這個就是說,佛陀明明白白,看穿一切眾生的迷昧,都了徹,所以祂覺悟宇宙萬有,所以宇宙的萬有,都是因緣成自然,了解這個因緣與自然,所以不會被這個因緣與自然來將你漩渦。

所以我們能夠究竟找到本來面目,就是非因緣與非自然,為什麼會非因緣與非自然呢?我們本來無一物,明故,不生不滅,為什麼不生呢?不是因緣來生,也不是因緣能夠將我們滅,所以非因緣與非自然,不會被這個自然的漩渦,本來面目絕對不會被自然的漩渦,就是明照宇宙,這個真空妙有,了解都這個緣起,緣起呢!就是自然了,因就是空間,這個真空妙有,緣就是時間,自然,所以自然的生態,生生滅滅,生生滅滅。

所以祂的明察是非,所以人生就是顛倒,一切不過是如此的迷迷茫茫,被這個自然的漩渦,這樣不能覺悟,我們現在佛陀覺悟後,揭穿這個宇宙人生的秘密呢!所以把一切的這個真實,來為我們開導呢!突破我們這些迷茫執著,我們呢!能夠拆穿一切的宇宙秘密,我們就可別再漩渦在這個秘密,可別被這個自然的漩渦來將我們蓋住。

所以迷呢!謂之眾生,你若能夠揭穿宇宙的秘密都是因緣成自然,這就是大銀幕,大秘密,宇宙的大秘密就是因緣成自然,所以我們都被這個的漩渦呢!不能明白,現在已經揭穿的話,要了解一切的迷執,我們就要頓開一切的矛盾,把我們這個身心要分開,可別被這個自然將我們拖累。

這個身體就是自然,自然呢!就是它的生態,我們這個身體依然也是物質世界,我們的身體依然也是一個大宇宙,所以這個身體呢!全身體都細菌,或這些微菌,所以這個生態呢!依然也是一個世界,生生滅滅,在這個軀體內依然變化萬千。

所以我們此時現在的科學呢!了解我們這個身體都有新陳代謝,為什麼新陳代謝呢?我們所吃下去的這個食品就是營養,從鼻孔吸進去的微菌呢!所以受這個營養變成這個自然的微菌,所以這個內外都是菌,微菌,全身體就都是微菌,没有一項不是。

所以這個自然的漩渦呢!就是說依這個身體自然的演變,生理的變化,所以為了這個身體的生理狀態呢!對外的美色、愛慾,沉淪在這個愛慾迷茫的當中,所以男女之間呢!非要不可,没嫁也不行,没娶也不行,没生孩子也不行,真可憐,這個就是腳鐐手隔,漩渦在這個自然中呢!不能跳開。

這個情呢!情的陷阱最為可怕,因為這個感情就是這個自然的生理狀態拆不開,陷在這個自然的環境裡呢!所以迷迷糊糊,愚愚癡癡,真可怕,這個癡迷的漩渦呢!情感,情若不能成立的話,自殺,可憐!

所以就是說,佛呢!能夠揭穿一切的眾生的迷昧執著,都漩渦在這個自然環境變化,所以呢!在不能解脫,所以覺悟這個的理由,所以能夠開拓這個真理,能夠教化我們,讓我們能夠解脫這個迷執,脫離這個苦境能夠回光反照,找我們本來面目,這個是真實,不可思議。

所以他這個覺呢,按這個覺的意義,有三種,我們下面照這三種。

@本文:一、自覺:外而覺悟一切諸法....。 一四四頁 05行
    ....直至應緣既畢鶴林示寂為覺滿。 一四四頁 16行


我們這個覺,分作三種,第一就是說自覺,第二覺他,第三覺滿,什麼叫做自覺呢?自覺就是說對外能夠覺悟一切的諸法幻化無常,所以呢!能夠能通達,這個幻化無常的道理,內能夠覺悟人人俱有不生不滅的常住的佛性。

所以就是說一切對外修證這個事實的理論,圓證自己的,親證自己的這個自利,所以能夠覺悟人生,能夠了解這個人生不能永遠常住,能夠回光反照,找本來面目,能夠得到這個永遠不生不滅的常住本來的佛性。

這個就是我們初學者,就是說修,修就是自利,修集一切的真理與這些經典,與聽法來利益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找到本來面目,這叫做自覺。

再來呢!你既能夠了徹人生一切的問題呢!能夠覺悟,第二得要覺他,為什麼須得覺他呢?你自覺圓備,宿命通達,了解無始以來這個無明塵沙,所以没利他的話,没度化眾生不能夠成就,你只自利没利他的話,没有辦法,為什麼没利他不行呢?就是我們無始以來這些情執,欠人的,這些人情債没還人的話,没有辦法。

那麼這個覺他的精神,就是要「還」這個無始劫以來這些塵沙無明造業,我們有欠他的眾生,一切都要去度,所以就是利他的精神呢!來圓滿我們所欠的這個業力,我們若能夠讓他能夠離苦得樂,能夠得解脫生死,這樣我們就没欠他了。

所以因為這個覺後要覺他的意思,就是說要由眾生的下手,使得眾生若能夠解脫,就是我們解脫,眾生若没解脫的話,就是我們還不能解脫,是為什麼會這樣講呢?我們欠人,你只是没錢一直將人賒欠,永遠也是欠人,所以他没解脫就是賒欠著而已,没度上去,這樣不算是還他了,賒欠著而已,所以未解脫得要度到他解脫,這樣我們就没欠他。

不光是說這樣而已,因為他有覺悟,他也可以再去度眾生啊!他所度的,我們有欠他,我們依然跟他解開,我們依然變没欠他,為什麼?所以我們既覺悟的話,我們就要還人而已,為什麼還須向人討呢?就不向人討了,只是欠人要還人,別人欠我們的,不向人討了,不追究別人欠我們的,是追究我們欠人的非還人不可,所以因為這樣,才有這個精神呢!去啟化眾生。

佛陀就是說,祂不吝惜自己,已經都解脫完了,是怎麼會不做佛?不能安樂呢?就是不忍坐視沉淪苦海的眾生呢!實在受苦,所以這一群的愚癡,迷茫執著,在這個自然的生態呢!所以不願解脫,所以為了這個一群的愚癡,所以吝惜自己所有覺悟的道理呢!一一才來將我們開示,讓我們能夠積極,能夠覺悟,能夠回光反照,能夠開我們的智慧,能夠救我們的自性,能夠自性活。

所以大眾若没來聽法的話,祂就煩惱,所以為了大地的眾生,祂不憐惜祂苦惱,依然是要來度眾生就是極苦,祂的苦就是慈悲,煩惱即菩提,因為祂的悲願故,所以為了大地的眾生,没覺悟的話,所以不敢坐視不救,所以因為這樣呢!來說法啟化眾生,才能夠獲解脫安樂。

為什麼若没這樣不能獲到解脫安樂呢?為了這些塵沙沉淪苦海的眾生,我們都是有感情,這些若度脫的話,祂就是解脫,祂就解開一切,這些欠人的這些,這樣叫做解脫,這個自覺覺他,這個就是究竟的解脫,為什麼究竟的解脫呢?就是覺滿。

這個第三就是說覺滿,祂已經覺他的任務已經圓滿,所以在這個自覺覺他,這二種的功德做到究竟圓滿就是說,祂所有的一切都度盡了,無始以來這些塵沙無明一切都盡,所以叫做圓滿,叫做究竟圓滿,所以祂這樣自覺也圓滿,覺他也圓滿,而自覺覺他圓滿的話,所以就是祂的菩提心,祂這個本覺,所以一切都圓滿。

這個就是說佛呢!祂的本覺的理性,起這個始覺智,依這個智斷惑,了解這個開始,為什麼會來迷執?這個始覺智,所以用這個智慧呢!能夠拆開這個萬有,都是我們這個見思矛盾,所以從這個見思惑進而去下功夫,所以這個見思圓斷,覺悟這個一切的真理,再來!才來度塵沙,所以見思圓斷,這個就是自覺,這個度塵沙無明就是第二,利他,就是覺他。

所以這個塵沙無明若没斷的話,永遠都是還做菩薩,所以塵沙無明圓斷,連這個三惑就圓斷,什麼叫做三惑呢?就是見思煩惱無明,這叫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這些叫做三惑圓斷。

三智能夠圓證,什麼叫做三智呢?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自覺,到四果羅漢的境界;道種智呢!就是覺他,種種的理論能夠圓徹教化眾生,這叫做道種智;一切種智呢!就是說宇宙人生萬徹,種種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叫做一切種智,宇宙人生一切萬徹,寂照無礙,這叫做一切種智。

所以覺悟一切的本心,這個本源都明徹,不會被這個漩渦再來被迷去,因為一心的本源就是明故,俱足智慧圓滿,我們佛就是三覺圓滿才能夠叫做三覺圓,所以才能夠說智慧也圓滿,所以這個就是說自覺慧滿,智慧,福與慧圓滿。
(第60卷完)

---第61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