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心經71講目錄
---第69講---
《卷70 台南開心法師》──心經71卷
【一五七頁 09行─→一五八頁 08行】
[mp3-70A]
現在我們來這個結論,要了解這部心經,對開權顯實,能夠都顯密並施,這個是隨機得益,能夠這部心經,每一個機宜都能夠受益不淺,無論廣說與略說都互相都有相配,所以自然呢!這個得益的人利與鈍,就是說利根與鈍根都很易來修持。
所以這部經呢!總說裡面的內容呢!可以說很豊富,能夠俱足全部所有經典的條件,所有的經典呢!不出於這個心經所說的,我們現在再來把這個全經,這個綱要再來略說一點兒,再來做結論這樣。
我們現在來說這部心經的內容,分有這個顯說與密說這個般若,對這個顯、密這二階段呢!可以說顯得很清楚,所以我們從這個觀自在起,至到三藐三菩提,這個謂之顯說般若,所以這個故知般若波羅密多,至菩提娑婆訶,這個故知就是說,我們這部心經若了解,再接下去這個般若就是密說,密說呢!所以從這個「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所以到這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為止,這個謂之密說般若。
現在來從這個顯說的般若呢!再來略說些許,所以這個顯說文中從這個觀自在起,這個到度一切苦厄,這是叫做可以說這個經文中的這個序分,所以這個顯說中的序分呢!這個是阿難來叫做,來叫做開導,對這個觀世音菩薩的讚嘆文,所以這個叫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謂之顯說的當中,這個叫做序分。
雖是這個序分呢!因為開示我們這位菩薩這個修證的境界,都是在對這個觀世音菩薩他的修持,讚嘆他的修持的境界,所以我們的這個觀自在這句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是明這個能觀之智,他這個觀就是以三觀妙用,所以所觀一切的境界都會明徹一切,所以因為這個就是他的修行的過程呢!用這個聞思修,從耳根圓通去審察這個聲音,所以他這個觀這個心,有自在或没自在。
所以他的修行的過程呢!就是這個以耳根圓通來成就,所以從這個聞思修能夠深入這個果地,所以這個觀世音菩薩的修行呢!就是行深般若,為什麼會行深般若呢!要了解他所修的法門,這個就是他從這個聞思修深入,能夠深見到本來面目,這都是他的這個能觀,這個把這個觀,三觀妙用,審察自己,了解自己,修到這個真實,這個內在能夠通達,能夠萬法皆通。
所以這個可以說這句行深般若,就是他顯明他的修行的過程,能夠深解一切,了達一切的法門,所以觀自在菩薩他的修持的方面,可以說很圓通,所以他的本人修到這個究竟做佛,能夠當到圓通教主,所以才照見五蘊皆空,了解一切世間都是受這個五蘊的驅使,他了解這個五蘊也是我們的空相,所以才,他就是有這個能觀之境,悟境度生,所以他對這個一切的人生的苦惱了徹通達。
所以才,他做圓通教主,像說眾生的苦惱,他不願做佛,才降下來當菩薩,所以這個他所悟的一切,都是世間一切都受五蘊的驅使,所以他才願降下做菩薩,願度一切苦厄,這個就是說,這句他的得益自利,修持到圓通教主呢!所以他修行的結果,了達眾生的苦惱,所以他自利才要再來利他。
再來這個行深這句呢!這是修行的功夫,所以他自利屬因,在因地之時,他用這個觀照的力量,審察一切,所以尤其是這個聲音,審察這個音聲,而能夠自利自己,所以這個自利的當中是屬因,行深是得益自利的當中已經到究竟,這個因。
照見蘊空,這個二句所證的呢!是尤其是他的功德,他的聖德,自利就要利他,所以屬這個果,因為他的自利的因成就,所以後面要度一切苦厄,這二句就是利他的精神,總而言之,就是他的聖德,他的聖德呢!就是他的果證。
我們現在再從這個,再稍許來分釋,其次,現在從這句「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這「三藐三菩提」,這些我們詳細再從這個般若的真空實相,這個真實義我們再來簡單略說,因為這個舍利子呢!這個是一個人名,因為舍利是一種鳥名,這叫做鶖鷺鳥,這個是印度一種鳥名,我們中國没有這種鳥,應該是叫做舍利弗,不過,「弗」譯我們這邊叫做子
因為是怎麼叫做舍利子呢?因為他老母叫做舍利,為什麼會叫做舍利呢?因為她那二粒眼睛圓滾滾,也很美,而人很聰明,所以人家都叫舍利,舍利,這種鳥是極其受大家都欽慕,而大家都很疼愛,所以這個,這種鳥很聰明,所以他舍利子的老母呢!依然很靈巧依然很好,以前依然是波羅門教,依然波羅門教中很有地位的人,所以她生這個兒呢!我們印度都有這個習氣,子襲母名,現在才叫做舍利的子,舍利的子,這個是在。
因為,為什麼會叫做舍利子呢?觀世音菩薩要講這部心經,所以才要有一個當機者,因為這部心經就是全部都智慧,所以呢!舍利子是佛的十大弟子中,最第一,智慧最第一,所以才用他做當機,叫一聲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我們要了解到,詳細這個般若的真空義,這個其中呢!這個色空最第一必要。
這個色空的問題就是三觀妙用,對這個色是這個身體,包括宇宙萬有山河大地,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色,不異呢!就是中道,了解說這個色與空是没差別,「不異」就是說可以說相同。
所以色不異空,總而言之呢!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有這個思想,這個身體就是有這個思想,這個身體倘無我們的思想就不能活動,所以外六塵一切不異∼没離開我們的思想,所以我們這個身體没離開我們的思想,外一切這個外塵色聲香味,也没離開我們的思想。
為什麼呢?就是我們有這個身體,有這個眼睛、耳朵、鼻、嘴,這樣呢!對外眼睛能夠對這個物質、山河大地,耳朵能夠對聲音,鼻能夠嗅這個香臭,這個嘴能夠吃這個味,這個身體能夠接觸這個一切,熱的冷的,包括淫欲種種這個觸,所以倘無這個身體,就無這些六根,而無這個六根,不能接觸外塵。
所以有這個身體謂之色,既然是有這個身體的色,不異∼都是我們的思想,對外的接觸,所以色不異空,外面所有山河大地,物質一切,都是我們的思想的作祟,没離開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身體的行動也没離開我們這個思想。
空不異色,我們這個本來這個空,可別破,可別講無,空是破我們的迷執,顯我們的真實,空不異色,你得要了解我們這個思想呢!不各異被這些色塵的迷執,不異∼都是讓這些外面的錢財、美色、愛慾,這些被迷執去。
所以可以說色不異空,這個外面的六塵是成住壞滅,這是假,不異就是中道,空,所以空、假、中連帶,這叫做三觀妙用,所以你能夠審察這個色空,就是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這個都是我們的思想的執著,所以空不異色,因為我們的思想被這個外塵的引誘,造這個迷執。
再來「色即是空」,你若能夠審察真實,這個身體没離開我們的本來面目,色即是空,這個身體當下即是我們的本來的在操縱。
「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受這個身體的迷執,不異就是被這個身體迷執,所以這個變成色、受、想、行、識,我們本來面目有這個身體,即是被這個色聲香味觸法,對我們這個內在,這個身心才未安然,所以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我們這個身體,對外塵的接受,所以才會這個思想的顛倒,所以這個身心行使這個惡業,才有這個業識來在生死輪迴。
現在我這個是簡略講,我們前這個五蘊講很清楚,所以這個空不異,我們本來面目不各異被這個五蘊將我們迷住,被這個受、想、行、識,這個五蘊將我們迷倒,所以因為我們的思想顛倒夢想執著這些,所以這個空就是在破除我們這個五蘊,迷執外塵,這個思想才顛倒,所以變成妄亂的思想呢!自己不了解自己,侮弄自己,蹧踏自己,所以你若能夠回光反照,審察這個真實,找到本來面目,喔!這個了解這個真空妙義,你了解這個下文。
現在,「亦復如是」,現在再說,就是要這句這個本來面目這個空義,現在這裡再重復,「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喔!你們大家要真究聽,你若没用智慧來探討這個空的意義不能成立,你怎麼學都没有辦法,為什麼要了解這個空的意義呢?是諸法空相,一切所有看得到講得到,一切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明照那個空相中,你若審察能夠找到本來面目,這個呢!當下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
你了解到你本來面目,當下呢!就無生無死,為什麼會無生無死?本來明故,是迷呢!受這個因與緣的漩渦,所以有這個因緣成立,才生這個自然,被這個自然的環境呢!將我們漩渦,因為你這個三細起六粗,這個微細的無明來投胎成立,有這個身體來對外的執取,種種造業,無始的執著才有生死,你若再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找到本來面目,我們本來哪裡有生死呢?所以本來面目連一絲絲生死都無。
所以因為我們本來面目來這裡既没減,來這裡也没增,你本身這個身體有生死,本來面目也無生滅,也無減少,所以不增不減,所以你了解這句就是顯我們的自性,顯我們的自性,所以你通達你的自性呢!要了解「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一切都你的空照無物,一切都你的空照無物,你的本來面目。
所以這字無,無就最高的境界,你的本來面目無這個色受想行識,因為你本來的無一物,所以現在有這個說叫做我,所以有這個身體才漩渦在這個自然的生死,你若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了解自己,創造自己的話,哪裡有這些生死可講呢?
所以才「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個就是在破我們這些生死,一切都是我們的迷執,你若本來面目,哪裡有這些生死可說!無!無。
所以就是迷才有五蘊的驅使造業,流轉在這個生死的當中,所以這個漩渦在這個自然,永遠苦海萬重波,你若回頭是岸,回光反照,審察自己,找到本來面目,這樣的話,即時解脫,所以這個就是在破我們一切本來面目絕對無這些,無一物,哪裡有這個生死可講呢?無!
再來就是無智無得,因為這個無智無得是在破權教菩薩,因為這個三乘共修的這個般若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用這個四諦來修證呢!權教菩薩還有這個我執與法執,還有所得,我有在說法,我有在講經,我有在度眾生,所以才有得。
因為這個四諦道理,究竟是無所得的,所以我們這個佛,當時初轉法輪就是四聖諦,用這個四諦來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再來就是四轉四聖諦說四十九年,這個四諦的當中,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轉無量四諦來教化眾生,到法華就無作四諦,所以才無苦集滅道,究竟,究竟就是無作。
因為這個無智無得,權教菩薩說法就有所得,所以在破他的迷茫、他的執著,在這個文中才說無智無得,為什麼呢?本來面目,這個本俱的聖德他不了解,所以這個本來就具足了,因為迷故,被這個五蘊的驅使,你的這個四諦能夠轉無量四諦,這是啟化眾生,對機在演說所對治的功夫,所以佛四十九年的說法,没離開這個四聖諦。
( B面 )…
[mp3-70B]
啟化眾生是怎麼無苦集滅道?怎會講無,那就是究竟,本來面目你若找到,你若究竟就是成佛,面面就是佛了,哪裡有用這個四諦呢?四諦就是教化的工具,不是真實,所以佛用這個四諦的開發,就是說以這個苦來分作三苦、八苦、化無量苦,來啟化眾生,讓你知苦,要來慕集,要來苦就是果,了解苦的果呢!要找這個因。
所以這個集就是因,用這個集諦才化作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來啟化眾生,所以這個四科∼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這個諦理能夠分發,三藏十二部的經典就全講了,不過這個諦理要能夠分發的話,要了解這個道理道諦,你這個道諦得要了解這個三觀妙用與這個三十七道品,所以這個能夠三觀妙用,迴光返照,審察自己,能夠找到本來面目。
這個當中,把這個智慧的般若,能夠去啟化眾生,用這個四諦轉無量諦,這個是菩薩所用的工具,也是佛當時利用這個四諦開導眾生的基本教義,所以這個四諦當下呢!到佛的境界就是無作,所以到法華就是一佛乘,就是無作四聖諦。
因為我們迷執這個塵著,無始以來迷到此時,所以都這個我執法執,雖是權教菩薩,他能夠度化眾生,他還這個我執與法執,我有在度眾生,我有在說法,這個執著,所以這句就是在破權教菩薩的迷茫,因為這個當中,你要了解到,是怎麼說會「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個無就都是本來面目
所以凡夫被這個色、受、想、行、識,被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無意識界就是說,這個就是根塵識三合,叫做十八界,這是簡略講的,我們前都講很清楚了,這個是凡夫,這個我執,有這個我,有這個我,所以用這個思想去對外執取造業,所以有這個造業才有這個無明這句,現在這個凡夫就是無始以來,被這個五蘊的驅使造業,才來這個生死輪迴。
所以現在這裡這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個就是在說十二因緣,這個流轉生死,都是由這個五蘊的驅使,所以你若了解你本來面目,哪裡有這個驅使可說,因為我們無始的無明造業,造到現在,所以才用這個苦集滅道,來破你這個無明的生死,所以有這個四諦的理性,能夠圓融,能夠三觀妙用,能夠還滅這個無明。
這個無明就是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叫做十二因緣,所以由這個十二因緣來流轉你的生死,永遠苦海萬重波,所以這個叫做流轉門,所以用這個苦集滅道,來破你的無明,還滅你的無明,這樣的話,才能夠離開這個生死,才能夠得解脫,無明若滅,生死就滅。
所以才這句就無無明,你無這個無明,就是你本來面目絕對無這個無明,為什麼會無這個無明呢?你既然了解你自己,找到本來面目,本來當下即是明,迷故!被這些塵沙將我們迷執,被這個五蘊的驅使,所以我們的明變成無明,雖是當下依然照,不過照的呢!卻變落射影,因為你迷故,對外執取,我們的心對外執著,所以才變無明。
所以要了解這個無明是我們的迷執這個五蘊,因為迷失自己,來造成這個愛取有,所以才會流轉生死,所以你無明若滅,生死就滅,一切皆滅,我們這個十二因緣之前,正面講,反面講,要怎麼三觀妙用來滅這個無明,都有講過。
我們無妨,今晚較有時間,要怎麼滅這個無明呢?得要捨貪瞋癡,你貪瞋癡若捨,審察自己的思想,能夠回光反照,審察自己,用這個觀,觀察自己,要怎麼觀察呢?對外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物質,這個外,這都是緣生緣滅這都是假,連我們這個身體,這個我,這個呢!這依然是生老病死,這不能常住,這個不是我們的永遠,破我們這個一切矛盾的思想,就是審察我們自己的這個思想有顛倒否?有執著否?
所以你若這樣下去審察自己,找本來面目,往我們的心地去下功夫,這個就是在破無明,首先你貪瞋癡若没捨,無明没有辦法可破,貪瞋癡若捨,無明當下就斷,既然是無明就斷,見思就斷,見思既斷,生死就斷,所以才來說無苦集滅道,無這些,你無明若破,哪裡有苦可講呢?無苦就是無集,無果就是無因,有因便有果,有光就無暗,有暗就無光,這是相對待。
所以這個無苦集滅道,就是你,破你這個一切的苦惱,都是你的思想顛倒夢想所造孽的,所以你若了解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當下就離苦得樂,所以哪裡得滅呢?不用滅,你既然是找到你本來面目,哪裡有道可講?為什麼呢?本俱的聖德,一切的理論,一切都是我們的自性通達,哪裡有道可說?無道可說,所以才無苦集滅道。
所以這個就是在破二乘的法相,破這個聲聞緣覺,所以這個一切法都是本俱的,所以才無所得,後面會再講,所以因為這個無無明,就是破緣覺,緣覺的法,這個無明若破,你就是緣覺了,無明若破,當下就是緣覺,所以無苦集滅道是在破聲聞境,緣覺這些。
因為你倘没這個理論來啟化這些眾生,他不能離苦得樂,所以這個四聖諦轉這個無量四聖諦,無非就是在啟發我們這些迷執的眾生,要端正你的思想,所以對這個聲聞,你倘没從這個苦,集二諦,去對他勸導,他不能來滅這個因,滅因就無果。
所以為了這個,破這個聲聞,才得用這個四諦轉法輪,苦口婆心來宣說這個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些來開導這些迷執的眾生,讓他離苦得樂,所以用這個道諦來三觀妙用,用這個三十七道品來開導這個緣覺界,讓他能夠三觀妙用,審察自己,找自己,這個意思。
所以,以及這個權教菩薩,依然是在破他這個智與得,就是在破他這個無所得,這個要了解權教呢!他這個,對這個法,著這個法,我在說法,喔!我有這個法可度眾生,所以有這個我與法這二執,我法二執,所以倘没破這個權教的無智無得,他永遠就是迷執自己,把這個我執與法執,不時執住。
所以五地的菩薩到七地的當中很會跌倒,就是這個我執,所以有這個我執與對外才會顛倒,被這個情執拖倒,所以到七地的菩薩還會跌倒,所以這個權教菩薩還没實證到這個無所得,所以下面這個,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為什麼會無所得?這個以無所得,這個以就是以上,承上起下,所以我們前都有講過。
因為,為什麼會無所得?實教的菩薩了解無始這個塵沙無明,他所說法的都度塵沙,無所得,他是本俱的,本來就具足,所以來遊戲人間,無所得就是說,他啟化眾生,無非是度塵沙,這個是無始以來這些業緣,若没解開,没有辦法,所以欠人還人家而已,没什麼,所以才無所得。
所以以無所得的精神呢!才能夠生出「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離遠顛倒,究竟涅槃」,為什麼呢?他就依這個般若的這個妙慧,審察一切的真實,所以他究竟呢!安立,安立這個內在,我們這個內在呢!不會起矛盾,內在你就無罣礙,就無所得了,哪有一個罣礙?所以安立這個一切,没牽罣。
所以你既然是没牽罣,你的說法都會自在,這個對外自在就是對外能夠安立,種種的理論能夠圓融,為什麼呢?我們內在有這個安立的自在,就是這個自主義,有這個自主義,這個義與理能夠圓徹,義理能夠分齊,這叫做說法自在,義與理能夠分齊,這叫做說法自在。
內!以無所得就是無牽罣,所以無牽罣呢!哪裡有這個恐怖顛倒的夢想呢?所以無牽罣就是自在義,所以有到這個自在呢!才能夠究竟涅槃,所以能夠達取到這個究竟的解脫。
因為就是這個無所得才能夠到究竟,有究竟呢!這個就是三世諸佛都是依這個般若的妙慧才能夠到究竟的解脫,什麼叫做究竟呢?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阿耨就是無,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無上,耨多羅就是上,所以阿耨就是無上,三藐,三謂之正,藐謂之等,叫做正等,三菩提,三謂之正,菩提謂之覺,所以要到究竟,這個無上正等正覺,到無上正等正覺謂之證果,實證到究竟。
所以菩薩依然依這個般若來修持,當下就是分證如來,所以依這個般若的修持來三輪體用,身輪應化自如,意輪能鑑機,口輪能說法,所以能夠對這個眾生的機宜,能夠對機說法,這是真正菩薩的修持,度生無所得的功夫。
所以依這個般若呢!才能夠達取到這個究竟涅槃,究竟二字就是圓徹一切,涅槃就是涅而不生,槃而不滅,這個涅槃有下乘的涅槃,中乘的涅槃,到上乘的涅槃
你到緣覺境,這叫做下乘的涅槃,只是解脫生死,那尚還没永久,為什麼呢?還有餘業,就是說無始無明所造的業力,那還没還人,所以這樣叫做没究竟,還有漏,不是無漏,所以這個權教菩薩依然還不是究竟。
所以實教呢!就是依這個般若,所以去三根普被,這樣一直修證,所以能夠到究竟,就是說到佛,佛就是究竟涅槃,而究竟涅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就是依這個般若能夠宇宙人生萬徹,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這個叫做無上的正等正覺,這樣就是究竟,就是佛。
所以這個以無所得,就是來證明這個菩薩斷果進而去修持的,因為菩薩就是無所得,而無所得哪裡有這個果的願望呢?無所報,没想要回報,為什麼呢?有因便有果,所以無所得哪裡有果?無果!
倘若要這樣講起來,那就不需要修行了?不能得到證果啊!所以若這樣講就不對了,這個是究竟義,為什麼無果?本來就本俱,本來就俱足了,哪裡有這個果證呢?是你迷才有所得,有所證,有這個因才有這個果,你的究竟呢!本俱的,哪裡有果呢?本來就俱足,是我們迷故,才有這個果證。
所以有這個得益,所以這個就是了解到,這個無所得就是菩薩的修持的過程,所以應心自如,普化眾生,以無所得,就是無這個,無得到這個果,所以斷果,我就無所得,哪裡得什麼證果呢?所以本來就俱足,哪裡得再證?不用啦!
所以三世諸佛依這個般若,三世就是說,過去佛成就的,過去的佛與現在要成就的佛,加上未來要成就的佛,倘没依這個般若,免談!所以「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都是依這個般若來證到這個無上的正等正覺,這是真實,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切佛,這個修證都是這個般若,倘無這個般若不能成佛。
所以以上我們所講的這部心經呢!你若能夠徹底了徹,實際到那個境界,面面都是佛,没有一個不能做佛,若依這部般若就成佛有餘,所以這個現在這裡就是顯說般若,要了解說…。
@本文:其次,「故知般若..............。 一五八頁 08行
......是否有妥願先覺者有所指教!。 一五九頁 04行
我們再來講這個密說,所以「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這個都是我們讚嘆,這個這部心經實際有這個種種,到究竟成佛的利益,不過這個密說是佛的聖德,經就是咒,咒就是經,依然得同等,所以這個密的利益也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般若波羅密多,這個是顯密都同體,所以現在故說,即說咒。
(第70卷完)
---第71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