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金剛般若波蜜經總科判表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究極無住以成證--(b)明諸法空相結成法不生--(1)泯相入體--(B)約塵界明離一多--(1)明微塵非多--(b)明多即非多 江味農居士著述
一、總釋名題:
A.釋經題
1.說般若綱要:
2.明融會各家:
3.依五重釋題:
B.釋人題:
二、別解文義:
A.序 分
B.正宗分
A)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
1.的示無住以生信
2.推闡無住以開解
B.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1.深觀無住以進修
2.究極無住以成證
a)明平等法界顯成法無我
1)約度生明無聖凡
2)約性相明非一異
3)約不受福德結無我
b)明諸法空相結成法不生
1)泯相入體
A.約聖號明離去來
1.斥凡情----「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
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2.釋正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B.約塵界明離一多
1.明微塵非多
a)問微塵多否-「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
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b)明多即非多-「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
說是微塵眾。
流通本,甚多上有須菩提言句,古本無之。答甚多者,約微塵之虛相言。且表示其已能瞭解世界之非實有也。一世界,不過多微塵耳,豈實有世界耶!更表示其復能瞭解微塵亦非實有。何以故下,釋明此意。意謂世尊先說世界碎為微塵。乃探驗見地時,則云微塵眾。特特加一眾字。眾者,集合之義也。然則微塵亦為集合之幻相也,明矣。則與世界之為集合而成之幻相何異。可知其亦非實有矣。故曰: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也。由此可見甚多之答,正所以顯其為集合之幻相耳。故曰:答甚多者,約虛相言也。
須知界碎為塵,其數之多,誰不能知。何必問哉。足見問意著重在眾字。而此意恰為長老窺破,是之謂心心相印。所以為般若會上當機人,所以能代教菩薩。
古德勘驗學人,往往故設疑陣,亦是此意。微塵何以為集合之相耶。所謂一微塵可析之為七極微塵。一極微塵可析之為七鄰虛塵。虛者,空也。鄰虛,猶今語之等於零也。所以微塵是集合之幻相,並非實有。長老何不徑舉此義說之。而必在眾字上顯其非實者,何故?此有深意二:
(一)因佛既如是說,故依之以明義。依佛語以明義者,所以教導讀經聞法者,凡佛所說,字字皆具精義。應當諦聽,不可忽略一字也。
(二)佛時外道,每將世間事物,層層分析,分析至於不可分。而猶為實有。正如今之化學家然。分析世界各物,為若干種原質。初不可分者,久久又復可分。分析之功,久而益精,至如所謂原子電子,然依然執為實有也。二乘則不然。知微塵可析為鄰虛,便知一切皆空。然而必待分析,方信為空。不及大乘之能作體空觀也。今長老欲明微塵非實,不引鄰虛之說,而約佛說之眾字顯義者。既以明凡由集合而成者,便知是空,不可執實。佛道所以回異乎外道。且觀理便知,何待分析,大乘所以回異乎二乘也。所以者何下,正明此義。
c)釋其所以---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2.明世界非一
a)明非界名界--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b)釋一即非一--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
,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c)示本離言說-「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C.約我見明離亦離
1.問答明義---「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
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2.釋成其故----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
見、眾生見、壽者見。」
2)結成不生
A.正明不生----「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
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B.不生亦無-----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C.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