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金剛般若波蜜經總科判表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究極無住以成證--(b)明諸法空相結成法不生--(1)泯相入體--(C)約我見明離亦離--(1)問答明義 江味農居士著述
一、總釋名題:
A.釋經題
1.說般若綱要:
2.明融會各家:
3.依五重釋題:
B.釋人題:
二、別解文義:
A.序 分
B.正宗分
A)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
1.的示無住以生信
2.推闡無住以開解
B.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1.深觀無住以進修
2.究極無住以成證
a)明平等法界顯成法無我
1)約度生明無聖凡
2)約性相明非一異
3)約不受福德結無我
b)明諸法空相結成法不生
1)泯相入體
A.約聖號明離去來
1.斥凡情----「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
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2.釋正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B.約塵界明離一多
1.明微塵非多
a)問微塵多否-「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
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b)明多即非多-「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
說是微塵眾。
c)釋其所以---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2.明世界非一
a)明非界名界--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
界。
b)釋一即非一--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
,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c)示本離言說-「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C.約我見明離亦離
1.問答明義---「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
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世尊上,流通本多不也二字,不應有也。故唐人寫經中無之。試看下文不解句,說得何等堅決。其上豈能加不也活句。若非活句而是呆句者,既與前來義不一律。且不解一句,義已顯足。何須更用不也呆句,以明其義耶。當知本經無一贅句贅字也。即此便知妄加不也者,全不明經旨矣。
此科經義極深。何以故?全經所說,皆是破我。何以人言佛說我見,反為不解義耶?或曰:此人蓋疑佛說此言,必是心有此見,故曰不解。此說大謬。無論何人,斷不致懷疑佛有我見。縱令果有如是妄人,懷此妄疑。則若人言之下,當有佛作是念句。而今無之,足證其說之謬。
然則云何不解耶?當知開經以來,屢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有之便非菩薩。又讚歎無此四相者得無量福德。更令菩薩通達無我法。且曰: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功德殊勝。然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說,遂執謂我見等,真實是有。此見橫梗於心,正是我見。豈非反加其縛耶。即不如是,而能漸漸除我。亦非佛說此甚深般若之義也。何以言之。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以明相有性空之義者,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也。在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悟知我見等,亦復相有性空。則單刃直入,直下可以斷其根株。乃今曰佛說我見等。其偏執於有相邊,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為本空,可知。故曰不解如來所說義也。
佛,約相言。如來,約性言。上曰佛說我見。繼曰不解如來所說義。正顯此人,於我見等,但知相有之義;未解性空之義也。如是,則我人等見,永不能除矣。古德有請師解縛者。師曰:誰縛汝。此科經文,正明斯義。當知性體空寂,本無有縛。今橫一我人等見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說。豈非作繭自縛乎。故我世尊,特與長老興無緣慈,起同體悲。說此一大科經文。為令一切眾生,直下洞徹本來無我無見之心源。得以究竟解粘去縛耳。然則此科經義關係之要,可知矣。其義云何?且聽下文。
2.釋成其故----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
見、眾生見、壽者見。」
2)結成不生
A.正明不生----「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
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B.不生亦無-----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C.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