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金剛般若波蜜經總科判表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1)深觀無住以進修--(b)舉果明因--(2)令達無我--(b)開佛知見-(B)明諸法緣生-(2)約法施明體空-(b)明聞者性空--(1)請問   江味農居士著述 
一、總釋名題:
 A.釋經題
  1.說般若綱要:
  2.明融會各家: 
  3.依五重釋題:
 B.釋人題:
二、別解文義:
 A.序 分
 B.正宗分
     A)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
      1.的示無住以生信
      2.推闡無住以開解
     B.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1.深觀無住以進修
       a)發心無法
       b)舉果明因
        1)詳明
         A.明果
          1.明無得而得
          2.明法法皆如
         B.明因
          1.正遣法執
          2.令達無我
           a)標示通達
           b)開佛知見
            1)明圓見
             A.明不執一
             B.明不執異
            2)明正知
             A.明心行叵得
             B.明諸法緣生
              1.約福報明無性
              2.約法施明體空
               a)明無法可說
                1)對機則說
                 A.示說法無念「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
                        所說法。』莫作是念。
                 B.釋有念即執-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
                        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2)本無可說---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b)明聞者性空
                1)請問-----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
                        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
                        不?」
  爾時,謂說前科甫竟之時。慧命,即長老之異譯。唐時則譯作具壽,名不同而義同也,皆年高德劭之稱。秦譯喜用舊有名詞,故譯為長老。唐譯喜新造,稱為具壽。以表生命、慧命,兩皆具足之意。魏譯則作慧命,此名似但說一邊。然謂慧指法身,命兼生命說,亦無不可。頗有者,意中恐難多有也。長老意謂,現在許有。未來眾生,去佛愈遠,業深障重,未必多有。故曰於未來世。是法,渾括上說無法發心,乃至無法可說言。意謂發心修行,必須依法。今云無法,且云說法者無法可說。然如是種種之說,莫非法也。末世眾生聞之,深恐狐疑。故問曰:聞說是法,生信心不?當知如上所說,皆是於法不執,精修無我之妙法。長老問意,正是指示學人,應信此妙法,修無我行耳。
                2)遣執-----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3)釋成-----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非眾生,是名眾生。」
               c)明無法可得
                1)陳悟-----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2)印釋----「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結示
       c)顯勝結勸
         2.究極無住以成證
     
 C.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