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科判表 

 前言
A.經題--般若波羅密多
B.
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C.
正文
 1.顯說般若
  1)總示菩薩修證境界
   a)明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
  (從「觀自在」起至」娑婆訶」止,共二百六十字為正文。
   從「觀自在」起至「照在五蘊皆空」句,是明菩薩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分釋】觀自在三字是別名。菩薩二字是通名。
    例如「先生」是通稱,某某是別名。

    先講別名「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
   「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
     (觀讀去聲,是了達的意思,不可作觀看解釋)。
   「自在」是解脫無礙之義。

現在先來講這位菩薩建立名號的所以,然後再來詳細說明「觀」和「自在」的意思。

  這位菩薩怎樣叫「觀自在」,又名「觀世音」?
  先解釋觀音聖號,其義有二:
  一約因中自利之修行工夫,二約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因中自利:
  是說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用般若妙觀智,由耳根一門深入,背塵合覺,思維修習,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聞聲不循聲,謂聞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能夠反聞自性,不被聲境所轉,得到耳門圓通,所以稱為觀世音。
  這是依楞嚴經解的(詳見菩薩自陳圓通文)

  凡夫依識成妄,由耳根對聲境而起耳識,循聲流轉,因而生起貪瞋之惑,這叫做妄聞。

  菩薩稱性起智,從耳根聞性聞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所聞之聲,但起觀照能聞之性,此即「反聞自性」,於是不起貪瞋之惑,這叫真聞。

  楞嚴經六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觀聽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以上雖然但就觀音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詳細來說,菩薩觀聽圓明,得大自在,能夠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無礙,那又何嘗不可稱為觀自在的呢?楞嚴經所謂:「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這可為表顯自在的明文。

二、果上利他:
  謂菩薩以大悲故,凡世間一切眾生,遇有災難之時,能夠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智照無遺,一觀便知,即時起大悲心,尋聲赴感,無求不應,無苦不拔,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
  這是依法華經解釋的。

  法華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以觀察眾生苦惱,隨機往救,悉皆度脫其苦難,使之獲到解脫安樂(自在),這又何嘗不可以觀自在稱之。

  菩薩這個聖號-觀音,確為根據上面的兩種事實,「因中自利、果上利他」而建立的。

  這裡有要注意的就是:
  「觀」 為能觀之智。
  「世音」是所觀之境。

  能觀之智無論約因中約果上都是一樣的,那所觀之境就不同了。
  「因中修行的所觀之境」,是指能聞聲音之聞性。
  「果上利他的所觀之境」,是指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稱念菩薩求救之聲音。
  這是不可不知的。
 (又通常則略稱為觀音菩薩者?
  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去「世」字但稱觀音,後世遂沿用之。)

要知道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要有自他兼利才不違背菩薩的宗旨。
  那末
  從自利方面觀之,同時必不忘利他工作。
  從利他方面觀之,同時必不遺自利功德。
  能夠這樣才配稱為菩薩。

  所謂菩薩
  修自利功德, 正為著要做利他事業。
  做利他事業,亦正為著莊嚴自利功德。

  據此則上面約楞嚴經明菩薩修行自利,同時亦必具有利他功德在焉。

  故楞嚴經云:「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這便是顯示利他的一種明文。

  至於約法華經明菩薩利他大用,同時亦必具有自利功德在焉。
  因為菩薩志在求成無上佛道,無疑地要以嚴土度生為目標,不度眾生,根本就沒有成佛的希望。
  此則菩薩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即此意也。

其次「觀自在」這個聖號,特別是根據本經,依菩薩修證工夫而建立的。
  因菩薩行深般若,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身心空寂,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
  「自在」二字由此得名。

  菩薩的自在妙用,純然由於照見蘊空所得來的。
  何以故?
  以其能了達五蘊虛妄不實,所以不生執著,不被所轉,因而獲到解脫自在。
  故本經以觀自在菩薩稱之。

  怎樣一般都稱此位菩薩為觀世音,而不稱觀自在呢?
  良以這位菩薩與閻浮眾生特別有緣。隨類現身,尋聲救苦,
  這是他歷劫度生的悲願,因此觀音聖號來得格外普遍。
  同時也可說是這位菩薩的悲心救苦,利生事業之深入人心的一種表徵。

  以菩薩
  有大智故,於一切事理悉皆通達無礙-「自在」。
  有大悲故,能夠隨類現身,尋聲救苦-「觀音」。

  以上建立名號的道理略為講完。

現在來解釋觀,它的內容有三種:即空觀,假觀,中觀。

  什麼叫空觀?簡單來說:
  用般若智,
  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
  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
  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

  什麼叫假觀?
  用般若智,
  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物隨緣,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

  什麼叫中觀?
  用般若智,
  觀一切法,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

  總之
  空觀不著一切法(知諸法無性)。
  假觀不捨一切法(達諸法如幻)。
  中觀圓融一切法-雖不著而同時不捨,雖不捨而同時不著。
  (了諸法非有非無,不一不異。)
  觀自在菩薩,就是由這三觀而得到自在的!

其次自在亦有三種:

  一、觀境自在,是說菩薩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於一切法圓通無礙。

  二、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時候,能夠當下不待尋思直捷徹底照見五蘊皆空,而沒有一些間隔或障礙,明明了了,親證實相(這觀照自在的道理,例如善講演者,當其在演講時候,對於語言方面能夠暢說無滯,對於理論方面,都能一一盡致發揮,因之稱為演說自在(喻觀自在菩薩)。至於初學習講演的人,那就不如是了,可以預想到他,當在講演的時候,無論語言和態度方面,一定是會處處感覺到不自然-一身顫抖,語言羞澀,層次錯亂,這就是有障礙而沒有自在的工夫(喻權教菩薩)。因其所修的觀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詣,所以稱之為觀自在,假如權教菩薩,它所修的觀照工夫根本就稱不上自在二字的了)。

  三、作用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親證法身本有,從體起用,一切神通作業皆得自在,能隨緣赴感,分化無礙。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變(菩薩由觀照般若證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萬古不變,歷劫常在,常在即實在也。五蘊幻妄是不實在,唯此真如自性方為實在故)。謂菩薩修習深妙般若,親證「自」性常「在」之理,而得成覺悟之人,故以觀自在菩薩稱之。又自在而云觀者,正顯示菩薩的自在是由般若觀慧而得來的。

  總上解釋自在道理,不出體、用二義:

  前三說「觀境,觀照,作用」, 是屬用方面的。
 (「觀境」,是明所觀之境自在。
  「觀照」,是明能觀之智自在。此二屬智,屬因,屬自利。
  「作用」,是明度生自在。    屬悲,屬果,屬利他)。

  後一說「親證自性常在」,   是屬體方面的。

  前之「觀智修習」無非要證這個-自性常在。
  後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據這個。

  以上別名-「觀自在」的意思講完了。

其次再講通名-「菩薩」。
  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云菩提薩陲。
  因我國好簡,略去二字(第二提字及第四陲字),但稱菩薩。

  「菩提」譯為覺,「薩陲」譯為有情,合言之為覺有情。
 (有情就是眾生,舊譯眾生,新譯有情。眾生則連無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內,實不及有情二字較為確切。凡有知覺-有精神活動者,皆名有情,謂有情識、情見、情愛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動物-凡有生命者都賅括在內。今單就人類而言,覺有情就是覺悟的人)
  即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

  換言之,
  以「菩提」佛果為上求,「薩陲」有情為下化。
 (菩提是所求之果,薩陲為所度之生),故稱菩薩。

  據此則做菩薩的基本條件是不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
  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了徹。
  下化眾生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

  前者是智,屬於理,為自利。
  後者是悲,屬於事,為利他。

  總之
  有上求佛道的精神,下化眾生的責任。
  具足慈悲智慧,能夠自他兼利。
  這才配稱菩薩的資格。

  詳細來說,當約三義:
一、自利-自覺。
     謂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
    (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
     又一說:
     菩薩能分證如來「覺」道,然而尚「有」微細「情」見未盡,就是等覺菩薩,尚還
     有一品生相無明未斷,雖「覺」而尚「有」「情」見,故稱覺有情。
    (此處覺字是指菩薩自覺,有情是指菩薩自己)。

二、利他-覺他。
     謂菩薩不但自己覺悟就算了事,尚能以大悲心於生死苦海中去開「覺」這一群在迷
     的「有情」,使之同歸覺道,同得解脫,即「以斯道覺斯民」的意思,故謂之覺有
     情。
    (此處覺字指覺他,有情指一切眾生)。

三、自他兼利-自覺覺他。
     謂菩薩廣修六度萬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廣度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佛
     道之「覺」(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故以覺有情稱之。
    (此處覺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眾生)。

  菩薩是具足以上三種意義的。

  吾人如果有此志願-上求下化,實行做到徹底即是菩薩,根本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菩薩的,
  只要我們有上求下化的志行就夠了。
 (本經,照見蘊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為菩薩「悲智並運」的
  一種表示。
  又
  蘊空句明「無我」,是屬修行方面-自利。
  度苦句明「大悲」,是屬救濟方面-利他。
  此亦係表示菩薩之無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合釋】
  這位聖者,能夠「觀」察諸法實相之理,得大「自在」,不為境界所轉,又能救度迷苦眾生,具有「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
   a)明能觀人竟。
   b)明所修行
   c)明所觀境
   d)明所得益 
  2)詳明般若真空實義
   a)遣執
   b)顯性

   c)破妄
   
d)證果

 2.密說般若
  1)出名嘆益
  2)正說咒語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