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開的天地
心經總目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科判表
前言
A.經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B.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C.正文
1.顯說般若
1)總示菩薩修證境界
a)明能觀人
b)明所修行
c)明所觀境
d)明所得益--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由前照見五蘊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
【分釋】
度,是度脫。
一切,是賅括之詞,表示世間痛苦與災難的事是無量無邊,故以一切二字賅括之。
苦,是苦惱,能逼迫身心。
厄,是災厄,即指禍患險難言。
六道生死等苦是大禍患;一念差錯墮落三途最為險難。
所言一切苦厄者:根本不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苦。
「變易」是界外聖者所受的生死,
「分段」是六道凡夫所受的生死,
如果沒有生死,那就沒有一切苦厄了。
茲單就人方面來講,其中所具的苦已是不可言喻,況三惡道呢?
現在來略說三苦,和八苦的意思。
什麼是三苦?
一、苦苦──受有漏之身,眾苦交聚已名為苦,更加天災人禍,一切惡環境的逼迫等苦,
故曰苦苦。
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所謂樂極生悲,如富貴子弟一旦失敗所受的苦,
曰壞苦。
三、行苦──行是遷變的意思,由身心環境轉變無常所生之苦,
曰行苦。
(有漏之法,常不安穩。如幼而轉老,壯而忽病,生而忽死,此皆無常轉變所生之苦)
總之遇逆境的苦受時,唯苦無樂,為之苦苦。
遇順境的樂受時,樂去生悲,為之壞苦。
於不苦不樂中,受無常轉變身心不安,為之行苦。
若詳細言之:
「苦苦」指人及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受之苦。
「壞若」乃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禪天人所受之苦。
天上雖比人間快樂得多,
如六欲天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受衣食隨意,宮殿莊嚴之樂,唯其是有漏十善所感,終有福盡墜落之日,
且有五衰相現,
(一、衣裳垢膩,二、頭上花萎,三、身體臭穢,四、腋下汗出,五、不樂本座)
其時痛苦非常。
涅槃經云:「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五衰相現極受大苦,與地獄同」。
至於色界
初禪天得離生喜樂定之樂,
二禪天得定生喜樂定之樂,
三禪天得離喜妙樂定之樂,
四禪天得捨念清淨定之樂,
此乃世間有漏禪定所感,亦有敗壞可能,
當其定壞之時,生大苦惱,隨念墮落,這就是壞苦。
「行苦」乃無色界四空天人所受的苦。
此天修四空定,皆厭動趣寂,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
就其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來說,他們依禪定力,能夠壓伏此心(六識)八萬大劫不動,
但至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劫半,壽滿定盡之時,此心漸起,流動不息,終究墮落輪迴,
爾時生大懊惱如箭入體,其痛苦倍於常情!
智論云:「上二界死時,生大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之處,墮落碎爛」。
據此則他們所受的苦不說可知。
雖未墮落,也不免常受行陰(七識)念念遷流之苦,故曰行苦。
古人所謂:「欲界具三苦,色界無苦苦,無色界唯行苦」。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八苦是什麼?列表如下:
┌一、生苦────在母胎中,如囚牢獄。
│二、老苦────力弱形枯,神衰智鈍。
│三、病苦────諸根痛患,坐臥不安。
八苦─┤四、死苦────四大分離,抽筋拆骨。
│五、愛別離苦──眷屬恩愛,生離死別。
│六、求不得苦──事不稱心,欲得偏失。
│七、怨憎會苦──冤家會遇,如眼中釘。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煩惱,如火熾然,焚燒身心。
(前七苦外所有其他諸苦皆收攝在此苦之中)
八苦前四屬身(由身發生故),
後三屬心(由心發生故),
最後一苦,總括身心。
又前七苦是別,別指一種而言,乃過去所感之果。
後一苦是總,總括身心諸苦而說,乃現在起心動作,為未來得苦之因,
因果牽連,相續不斷,無期痛苦,何日解脫?
能依般若而修,即可度脫!
此外還有三災苦,八難苦,十苦,百苦,乃至無量諸苦,說不能盡。
然而使我們感這一切苦厄的終究是誰?
溯本追源─皆由一切眾生迷執五蘊,認此幻妄身心為實我,演成我執牢不可破,
由我執故而起貪戀取著,其病源就在不能照見蘊空這一點。
若再切實的說:
原因皆由不了色蘊非實,故對境貪戀,
由領受而想相,
依想相而造業,
由業牽識而受生死,
因受生死,故有一切苦厄。
菩薩用般若無相觀,觀此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
於是,則自然沒有自私自我的顛倒執著,而去廣造一切不合理的惡業的哩!
惡業是苦因,生死為一切苦本,
今既無苦因,則生死永斷,自不受一切苦厄,
所謂既無原因,安有結果。
以菩薩能空五蘊,故能度脫一切苦厄。
如色蘊空, 則能度脫八苦中依身所生的前四苦。
受想行識四蘊空,則能度脫八苦中依心所生的後四苦。
當知五蘊既空,則貪瞋等之煩惱無由生起,
那怎會去妄造那些五逆十惡的三途惡因?
於是非僅度脫人間的苦厄,
則連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苦果也都沒有了。
尤其不造一切惡因,自無一切苦果,
則諸天災人禍的一切苦厄終沒有他的份兒,
這就是「度一切苦厄」的意思。
同時又要知道
到底誰在驅使著這五蘊,去造那些苦惱和災厄的事出來的呢?
主動者就是三惑煩惱(被三惑煩惱所蔽,故不能照見蘊空)!
「凡夫」被見思煩惱所蔽, 於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而起我執, 招分段生死苦。
「二乘」被塵沙煩惱所蔽, 於四諦、十二因緣 起偏空法執;
「權教菩薩」被無明煩惱所蔽,於六度 起幻有之法執,招變易生死苦。
今菩薩行深般若,觀智明了,
非僅照見五蘊皆空,
就是四諦、十二因緣以及六度等法,無不當下一一照見皆空。
即下文所謂「是故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
(今經僅言照見五蘊者,是文之簡略耳,
據理應云照見五蘊等〔等於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智得〕皆空,
方與下文「是故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互相照應。
故筆者在這裡預先總為標出,以收釋一切苦厄句,
否則一切苦厄僅指凡夫分段生死罷了;這是不合乎般若大乘教義的。
按義淨三藏譯本,則照見五蘊下有一「等」字。
唐窺基大師心經幽贊及靖邁的心經疏,均有一「等」字,
這是很值得研究的)。
以五蘊、界(十八界),入(十二入)空,而六道之迷情破,
則見思惑斷,度脫分段生死,
四諦、因緣空,而二乘之執見亡,
則塵沙惑斷;
無智無得,而十方菩薩成,三世諸佛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
則無明惑斷,而度脫變易生死。
三惑圓斷,二死永亡,還有甚麼一切苦厄可言呢?
蓋煩惱如黑暗,般若如燈燭,
以燭照暗,暗無不除,般若照時,惑無不消!
三惑為造業感苦之本,根本既滅,苦果自亡,
一切苦厄自然度脫無餘。
總之
迷時,妄見諸相實有,而起貪著為凡夫,故有一切苦厄;
悟時,徹見諸法皆空,不生取著為菩薩,故無一切苦厄。
統上所說,
般若能觀為智,
五蘊所觀為境;
修觀結果是空,
所獲益處是自在和度一切苦厄。
自在約得樂方面說,
度苦約離苦方面說。
講到這裡我再來說個最淺顯的譬喻作結論:
心(實相)如天上明月,五蘊如水底月影,
小孩無知,不知月在天上,以為月在水底,
心起貪愛,持器撈取或入水捉摸,
非但不能得之,且有失足墮水之險(此即苦厄);
此喻愚痴凡夫,不識本具佛性,妄認五蘊幻法為實我,造業受報。
若成人者,則了知可愛之月乃在天上,儘可逍遙月下,任意幽賞,何等愉快!
全無險難(即度一切苦厄);
此喻菩薩行深般若,能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
還有一個譬喻:
五蘊虛妄之法,好像圖畫上的山水人物,戲劇中之王侯將相;
智者,了知畫是假設,戲是假演,
自然不以紙上之山水人物,台上的王侯將相,認為實事實物,於中生是生非。
然而痴人則事事認為真實,於中顛倒取著,胡鬧是非。
智者喻菩薩,具般若妙智,故能照見五蘊皆空。
痴人喻在迷凡夫,因無智慧,故於五蘊幻法妄生取著,妄造惡業妄受苦報,故有一切苦厄。
【合釋】
五蘊身心為一切眾生造業受苦的總根源,現在既空了它,自然沒有一切苦厄的產生,
故曰度一切苦厄。
d)明所得益竟(丙初總示文至此完)。
2)詳明般若真空實義
a)遣執
b)顯性
c)破妄
d)證果
2.密說般若
1)出名嘆益
2)正說咒語
結論